APP下载

高中语文语法优化教学例谈

2023-08-15廖凤菊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句式文言文

廖凤菊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们对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在进一步分析语言时,常常表现得捉襟见肘,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语文教师应当从核心素养发展的诉求出发,重视语法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语法教学方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语法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使之获得受益终生的语法知识。

一、基于文言文教学,渗透语法知识

由于古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也成为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过去,教师一般会直接列出句型和句式,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和理解特殊句式。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所能够掌握的特殊句式有限,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渗透语法规律,引领学生认识和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诗经·硕鼠》时,有这样一句特殊句式:“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其中的“莫我肯顾”翻译为现代汉语是“不肯顾念我”的意思,“我”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如果依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看,“我”作为主语,应放在句子开头;作为宾语,则需要放在谓语之后。结合现代汉语来分析句式可以发现,“我”在句中应该作宾语,应在句子的末尾,但在文中,却放在了状语和谓语之间。因此,可以将这一特殊句式判定为宾语前置倒装。这一教学案例意在说明,教师应善于挖掘古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引领学生比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根据词性、句子成分等要素来判断变式句的类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语法规律后,再通过适量的实践练习将语法知识加以应用,举一反三,也就顺利掌握了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可见,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对相关的语法知识进行渗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法的深入理解。

二、引导病句辨析,促进语法理解

语法作为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教学分支,教师既不能忽视不教,也不应过分强调,要平衡好知识内容与实践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评判学生语文水平的好坏,一般通过语言表达、语法使用等角度进行考查。学生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尽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用语素材和技巧,但在语言的辨析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在辨析和修改病句方面,不少学生就很难正确评判句中的语法使用情况,可见学生在规范语言表达和使用方面的薄弱。

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病句时,就借助了以下例句开展教学活动:“巴金的晚年,仍然文思敏捷,精力充沛,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学生乍一看,并未发现这个句子有何语病。于是,教师分别从句子成分和词类的对应关系着手,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经过成分划分,学生认识到“晚年”“写”和“作品”分别作为主语、谓语和宾语。明白了句子的不同成分后,整个句子的意思也逐渐清晰,认识到“晚年写作品”是本句的主体,但这一写法,显然用词搭配不当。这一教学案例表明了:语法知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尽管现如今的高考不会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语法概念的辨析,但又将关于语法知识的应用渗透在阅读理解之中,应当予以重视,让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同步发展。

三、采取有效策略,提升语法兴趣

不少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会直接将语法知识点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难以提起学生兴趣,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提升语法教学的趣味性成为语文教师们十分关心的问题。首先,要求教师将视野放宽,有效挖掘语法知识中蕴含趣味的部分,并以此为教学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其次,要求教师亲近学生,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设计语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语法课堂足够有吸引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

在现有教学条件下,要提升语法教学的趣味性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借用多媒体设备将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用图片、视频等多元化形式呈现,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方便学生理解。第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語法情境。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堂中将情境再现,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学习和应用语法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寻和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语法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语法知识,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增添课堂趣味性。首先,教师以一个简单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廉颇和蔺相如两人,与此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这两个人物的画像,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印象。接着,要求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好难点。在课文中,“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一句所涉及的语法点较多,且语法结构也与现代汉语用语习惯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教师以此为重点进行语法知识讲解,又结合其他例子,化难为易,顺利让学生掌握了相关语法知识。

四、进行拓展教学,提升语法水平

语法知识零碎而繁杂,教师不可能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为学生一一讲解。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优化的教学诉求,对语法教学又需要足够的重视。对此,教师可以将课堂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漏补缺,掌握相应语法知识。当然,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指明语法学习方向,以保证语法学习的高效性。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好监督和辅导作用。针对课外的自主语法学习,教师应围绕着一定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制订针对性强的语法学习任务,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教师还要用好评价机制,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他人的鼓励和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以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提升其语法水平。

例如,一位教师为了利用好短暂的课堂时间,不得不将语法教学的重点放到课后,由学生基于一定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自主完成语法拓展学习。教师将学生常用的微信作为语法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的”“地”“得”的用法存在疑惑,于是,教师通过网络搜寻到了与之相关的微课,并将其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一步理解。此外,教师还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要求学生观看完微课后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以进一步巩固。在下一次上课前,教师会采用课堂提问、随堂测试等方式来考查学生语法学习情况,进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明确其在语法学习中的不足,为接下来的语法知识教学做好充分的学情掌控,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语法知识框架。

综上所述,语法知识作为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语法教学,将系统而复杂的语法规律化繁为简;要积极探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添语法学习的趣味性;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语法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全面优化语法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句式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特殊句式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