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一对一倾听解读中班幼儿表征的研究

2023-08-12肖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

肖璐

摘要:一对一倾听,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为教师读懂幼儿和洞悉幼儿的思维水平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在一对一倾听中,教师通过幼儿的游戏表征与聆听幼儿的讲述,提升了幼儿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的表征是将体验、经历转化为知识的过程,是促进幼儿深度发现的过程,教师要坚持公平原则,与幼儿一对一倾听,加强反思,改进游戏,使保教工作更上新台阶。

关键词:一對一倾听;区域游戏;游戏表征;观察记录

倾听是一种学习状态,是对他人发言的尊重。一对一倾听是教师倾听幼儿的表述,与幼儿互动的一种形式。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有限,需要教师不断提供帮助与指导,而教师对幼儿的一对一倾听,不仅能够让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需求及幼儿内心真正的想法,而且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教师更好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渴望自己的言语与行为达到教师的期望,有向教师表达想法的欲望。教师要给幼儿创设机会,让中班的幼儿有机会说、勇敢说。特别是在课程游戏化推进的今天,教师要重视一对一倾听,从幼儿的表述中发现游戏设置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中班阶段是表征思维发展最为迅速,也是具体形象思维转换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借用一对一倾听的方式读懂幼儿的表征行为和想法,探寻幼儿多元发展举措。当教师积极地倾听幼儿时,他们更有可能展示真实的自己。教师把每个幼儿当作个体来欣赏,捕捉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不断地助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对幼儿的肯定和支持,对倾听的需要是人性本能的需求。

1   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行动准则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创造条件,让幼儿进行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索。教师要做一个观察者、倾听者,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不随意评价幼儿的游戏,而是通过一对一倾听,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与行动意图,记录幼儿的游戏表征,有的放矢地开展游戏指导活动。

1.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

幼儿游戏时,教师应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支持者、指导者,对幼儿进行观察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看看幼儿对哪些游戏感兴趣,哪些材料已经不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需要更换,哪些游戏需要增加难度。教师的观察不能没有目的,而应该有重点地观察某一个幼儿的游戏,或者某一个区域内幼儿的游戏,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教研能力。

1.2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幼儿的游戏需要教师的观察和引导,还需要教师及时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幼儿的游戏水平。记录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或者记录的表格,目的就是掌握幼儿的第一手资料,加以分析、判断、反思,从而总结出相应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幼儿游戏中,不管是教师投放材料让幼儿游戏,还是幼儿自主组织的游戏活动,教师都应该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行动准则,把幼儿当作游戏活动的主角,不随意干涉幼儿的活动,更不能指手画脚,打乱幼儿的思维,而应该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坚持“教师在后”,关注幼儿的行为,让游戏真正成为推动幼儿发展的钥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借助一对一倾听,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倾听是一种态度,是对幼儿的尊重,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倾听幼儿的语言,记录幼儿真实的活动,解读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将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

2.1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分析幼儿的游戏表征

教师要利用幼儿游戏或者游戏结束后的谈话,进行一对一倾听,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解读幼儿表征的经验,同时提出新的建议和要求。在扮演游戏活动中,幼儿完全沉浸在角色所赋予的职责当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在幼儿游戏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教师在旁认真倾听幼儿间的谈话,记录幼儿间的游戏故事,这是对一个区域游戏的整体观察与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分析幼儿的游戏特征,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的游戏经验,总结幼儿在游戏中的得与失。

2.2借助幼儿绘画日记,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

绘画日记是幼儿对自己所参与的游戏活动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的记录方式。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时或者游戏之后,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幼儿参加了什么样的游戏活动,与谁一起游戏的,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对一倾听给了幼儿更多接触教师、亲近教师的机会,也为教师了解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提供了契机。教师要抓住机会,利用一对一倾听,当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从幼儿的言谈中发现问题,借助幼儿的绘画日记与幼儿的自我表述,解读幼儿的行为,思考幼儿行为背后的因素,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与发现式学习,以便改进教学措施,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为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在幼儿的绘画日记中,用简单的线条和连环画的方式,讲述了自己与同伴搭建宝塔的经过、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成功后两人的快乐等,使幼儿有了一定的绘画能力、记录能力,再结合幼儿的口头介绍,在一对一倾听中,教师能够比较完整地了解幼儿搭建宝塔的整个过程与结果。教师在游戏结束后,结合幼儿的绘画日记与幼儿的个别谈话,做好一个聆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用亲切交谈的口吻来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游戏进程,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一对一倾听,是中班幼儿比较喜爱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3   针对一对一倾听问题,开展多种多样经验分享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对于一对一倾听活动,教师的经验是有限的,对幼儿的分析也有可能不完全正确,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要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训与交流,让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正确解读幼儿的游戏表征,努力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3.1开展一对一倾听研究交流沙龙

在开始实施“一对一倾听”后,教师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一对一倾听。有的教师使用文字记录幼儿的言行;有的教师先用视频记录,再利用空余时间将幼儿的言语用文字记录下来;还有的教师针对幼儿游戏中的表征,运用表格列举幼儿的各种表现,快速记录幼儿的言行。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之间对于幼儿一对一倾听的方法、记录的过程、结果的分析等,都需要理论的支撑,而教师沙龙的氛围有助于教师畅所欲言,对于一对一倾听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恰当的方法解决,都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商讨。因此,不仅是对幼儿需要一对一倾听,教师之间也需要倾听,相互交流分享一对一倾听的经验,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

3.2开展一对一倾听表征研究

教师可以针对自己在一对一倾听中发现的幼儿问题展开论述,分享自己对“一对一倾听”的理解,一起搜集整理幼儿的游戏内容和方法。或者针对一个游戏,大家一起记录,然后相互传阅记录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说一说游戏中幼儿自身对倾听的需求,谈一谈自己在倾听中遇到的困惑。这样,针对某一游戏开展的一对一倾听研究,不仅能够让游戏研究更深入、分析更透彻,而且能开阔教师的眼界,丰富教师的教研经验,更能让教师更好地投放材料,推动游戏的进程,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

4   利用一对一倾听活动,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一对一倾听有利于幼儿对自我表征的解读,教师从幼儿表征与叙述洞察幼儿的行为与思想,是教师了解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有效手段。

4.1对人数多的区域,运用“鱼骨图”快速记录幼儿表征

在区域游戏时,幼儿分散到各个区域,教师可以借助“鱼骨图”对某一区域幼儿的游戏进行一对一倾听。倾听这一区域活动中幼儿间的谈话,记录下幼儿交谈中的精彩语言、童稚趣语,重点记录幼儿的创造性想法。在某一区域活动中,教师将幼儿间的对话,用快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对于幼儿角色游戏中的谈话,教师用“鱼骨图”加以呈现,快速记录倾听的内容,便于教师分析幼儿的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表征,并进行适当的游戏评价,以便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鱼骨图”能够帮助教师真实、快速地记录一片区域内幼儿的实际对话或者真实事件,也能够让教师通过“鱼骨图”的记录,更清晰、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实际游戏情况,便于教师之后的游戏指导与游戏评价。

4.2通过幼儿作品记录,分析幼儿的游戏表征

幼儿的绘画最能表现幼儿内心的想法,教师可以在观看幼儿的绘画作品时,与幼儿进行一对一倾听,并在绘画的空白地方,记录幼儿的所思所想。此外,在閱读区、构建区、表演区等游戏中,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种类的纸张和书写工具,给幼儿书写表达的机会,再通过一对一倾听活动,让教师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总之,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游戏指导,利用一对一倾听,解读幼儿的游戏表征,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并进行适当的游戏评价。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一对一倾听经验,运用多样化的方法,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陈迤悦.中班幼儿符号表征能力的观察和支持[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12):109.

[2]陈虹安.在构建游戏中利用绘画表征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4):46.

[3]赵玉仙.幼儿问题解决的学习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12):150.

[4]廖丹.幼儿积木游戏中的教师观察行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1):75.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计划在前,成功一半
小班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探究
综合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创新设计
童话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同步跟进策略探研
语言艺术化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区域游戏中教师介入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