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门豹治水兴魏

2023-08-10侯起秀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7期
关键词:魏文侯河伯西门豹

□ 侯起秀

公元前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魏文侯是开国君主,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励精图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门豹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由西门豹领导修建的漳水十二渠是中国古代明确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型渠系引水灌溉工程,西门豹的治水精神对中国水利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三家分晋起风云

翻开《资治通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说的是公元前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故事。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分水岭,也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

晋国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其大本营在今天的山西省中南部。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韩国以今天的山西临汾为都城,赵国以今天的山西太原为都城,魏国以今天的山西夏县为都城,逐鹿中原。

魏国的土地很分散,西部包括今天山西的西南部、陕西东部沿黄河一带,东部包括今天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东南部的一部分,东西两部分土地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东部的土地被称为“飞地”,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但是,这块土地对于魏国逐鹿中原非常重要,如果失去,魏国将很容易被压制封锁在今山西西南一隅,很难再有大作为。

魏文侯是魏国开国君主,雄心勃勃,励精图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下决心要开疆拓土,称霸中原。此时,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地图上东部的这块“飞地”,因为他知道在三家分晋中获利最多的赵国要迁都中原,而这块“飞地”背靠黄河,守住这块“飞地”就等于挡住了赵国前进的道路。

那么,谁能守住呢?魏文侯思来想去,眼前一亮,何不派西门豹去呢?

西门豹来到邺城

西门豹何许人也,能被魏文侯千挑万选选中?

西门豹原来叫“豹”,这或许与豹头环眼的梁山好汉林冲的绰号“豹子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他的本事绝不在林冲之下,因立下赫赫战功,被赐居魏国都城西门,故此人们都叫他西门豹。魏文侯选中他不仅因其英勇善战,还因其足智多谋而善断,尤其懂水利、善筑坝、会修渠,在那个以农立国的时代,兴修水利就是最好的富国强民之路。

西门豹被任命为邺令。当时魏文侯以邺城为陪都,也就是说邺令就是掌管魏国东部这块“飞地”的最高长官。西门豹立即收拾行装,赶赴邺城。

当时,邺城在今天的河北临漳一带,南距河南安阳约18 千米,北距河北邯郸约40 千米。漳河穿城而过,漳河就是《禹贡》中所指的降水,是黄河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黄河经过公元前602 年的大改道已不走太行山脚下的禹河故道,其河道大致经过今天的滑县、浚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大名、馆陶、临清、高唐、德州、沧州等地,东入渤海。由此可见,魏国以邺城为中心的这块“飞地”,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西门豹到了邺城,顾不上休息,就四处调研。他以水利专家的视角,很快找到了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稳定民心的措施,那就是开挖水渠以解决漳河洪水泛滥和邺地土地盐碱化严重的问题。

河伯娶亲百姓苦

西门豹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但他并没有急于实施,因为他听说了邺地给河伯娶亲的故事,觉得既可笑又可气,只有刹住迷信歪风,才能把老百姓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兴修水利上来。

西门豹召集德高望重的人开会,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邺地如此贫穷的原因。大家纷纷发言说:“都是被河伯娶媳妇闹的。”西门豹问:“哦,这是咋回事呢?”有人揭发说:“邺地的官吏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河伯娶亲税,这笔钱有几百万,但他们只用了二三十万,剩余的钱都让他们和巫婆私分啦!”

有人给西门豹讲了河伯娶亲的过程:“每年到了为河伯娶媳妇时,巫婆就到贫民小户家搜查,看到有点姿色的女孩子就认为适合做河伯的媳妇。接着,下聘礼硬把女孩娶走,为她梳洗打扮、穿绸裹缎,送到在漳河边搭建的房子里,让她住进绸帐、吃好喝好。十几天后,让女孩坐在像嫁闺女一样的床铺上,把床推入漳河之中。床在河面上漂呀漂,直到在几十里外沉没!因此,邺地有女儿的人家害怕自己的女儿被河伯娶走都远遁他乡,导致当地人口越来越少,也愈加贫困。”

西门豹流着眼泪听完了这些凄惨的经历,问:“河伯娶亲从何时开始的呢?”有人回答说:“这个鄙俗由来已久,以致当地有个俗语‘不为河伯娶亲,水来淹没,溺其人民’。”

这更坚定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决心,他不露声色地说:“到了河伯娶亲的日子告诉我一声,我也要送送新娘子!”

西门豹惩办河神娶妻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到了河伯娶亲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只见邺地大小官吏、有钱有势的人齐集于此,来观看的老百姓也有两三千人。巫婆已70 多岁,她的后边跟着十来个女弟子,她们个个身着大红绸服,喜气洋洋。

突然,西门豹说:“让新娘子过来,我看看漂亮不漂亮。”有人扶着那个可怜的女孩子走过来。西门豹看了看,说:“她不漂亮,麻烦巫婆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一个新娘子,过几天送去。”说完他大手一挥,几个差役抱起巫婆抛进河中。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巫婆为什么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让她的弟子去催催!”随后,差役把巫婆的一个弟子抛进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再派一个弟子去催催!”差役又把一个弟子抛进河中。先后总共抛了3 个弟子。

西门豹说:“她们都是女人,有些事情说不清楚,还要请能言善辩的乡官替我去说明情况。”于是,差役又把乡官抛进河中。

西门豹恭敬地弯腰站在漳河边,旁边的大小官吏看着他虔诚的样子无不惊慌害怕。等了很久,西门豹说:“他们都不回来,怎么办?再派一位官吏去催催吧?”

官吏们闻此都吓得跪在地上叩头,甚至有的把头都叩破了,血流一地。西门豹说:“好了,咱们再等一等。”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你们都起来吧,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回家去吧。”

从此以后,邺地再无人提起为河伯娶亲的事了。

科学设计漳河渠

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废除了为河伯娶亲的迷信活动,沉重打击了借机横征暴敛、坑害人命的土豪势力。接下来,他就要带领邺地老百姓治理漳河、发展经济了。

当时的邺地背靠黄河,漳河从中穿过,土地平坦,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但由于漳河雨量集中,并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要发展农业生产,那么设计的灌溉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稳定灌溉和防洪排涝。当然,这一点都难不住水利专家西门豹。

西门豹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了漳水十二渠工程,即在漳河南岸开挖12 条具有灌溉、防洪、除涝等功能的水渠。根据《水经注》记载,漳水十二渠采取分段筑坝、多渠取水的工程结构,在漳河上建有12 座低溢流坝,在每个坝设置渠口,每个渠口都有闸门控制,整个引水工程主要由低溢流坝、取水口门、引水渠组成,是一个有坝取水且多渠口引水的工程系统。

漳河水含有大量细颗粒泥沙,有机质肥料十分丰富,引水灌田不仅可以补充作物用水,而且能够填淤加肥,使得原来遍布于两岸的盐碱地因此得到改良。自从修了漳水十二渠,邺地成为膏腴之地,粮食亩产达到300 千克左右,邺城也一跃成为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三国时期曹操就以此为政治中心,修建了金碧辉煌的玉龙、铜雀、金凤三台,留下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千古佳话。

治水精神传后世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西门豹设计的漳水十二渠工程不仅不落伍,而且他的水利工程设计水平很高超。但是,在当时的施工技术条件下,修建这项工程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情。

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在工地上苦干,时间久了会怨声载道。西门豹听到风声后说:“唉,老百姓的眼光还是不够长远啊!今天他们认为因我这个邺令而受害受苦,但工程成功之后,他们都会后悔今天说过的风凉话。”西门豹排除干扰,最终坚定地指挥完成了漳水十二渠工程。

漳水十二渠工程不仅发挥了排洪功能,消除了漳河泛滥对邺地的危害,而且改善了土壤质量,消除了土地盐碱化对邺地的危害。这项多功能的灌溉工程使从前以水患多、田地贫、百姓苦而闻名的邺地变成了天下闻名的大粮仓。西门豹又利用邺地位于中原的地理优势,鼓励老百姓从事商业贸易,使邺地经济愈加繁荣。

在西门豹的大力治理下,邺地成为魏国在中原的战略基地。赵国多次发动对邺地的进攻,都被魏军在老百姓的有力支持下很快赶走。赵国始终无法突破邺地的封锁,不能南进中原。

公元前361 年,在西门豹治水精神的激励下,魏惠王把魏国都城从山西迁到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大梁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要迁都大梁无异于在水上造出一座新城。但魏惠王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依靠充足的水源发展农业生产,构筑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使大梁城成为“丽华冠于一时”的中原大都会。

猜你喜欢

魏文侯河伯西门豹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西门豹开引漳十二渠
魏文侯冒雨赴约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冒雨赴约
魏文侯冒雨赴约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罢官的故事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
人神传说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