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的“实用性”落地

2023-08-10孙雯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5期
关键词:实用性核心素养

孙雯军

[摘 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是“实用性”。为落实这一要求,教师要立足语文课程标准,整体研读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归属和目标,设计情境学习任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探寻“实用性”的落脚点,聚焦“实用性”的着力点,让“实用性”真正落实到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语文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3-0080-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这一学习任务群致力于实用性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有力支撑和协调,是学生内化语文核心素养的必备条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为“实用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所练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用”得上、“用”得好的,具有实用性的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的“实用性”?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为例进行探究。

一、整体研读单元内容,明确归属和目标,探寻“实用性”的落脚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課程实施部分向教师提出了教学建议:“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何明确所教单元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从语文要素、文体特征、人文主题等维度进行综合判定。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性文章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单元习作是“介绍一种事物”,让学生“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可以发现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的“科技说明文”,因此可以确定本单元教学指向对学生阅读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第三学段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笔者将《松鼠》一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1.阅读文本,体会文章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2.对比阅读,体会文本语言的生动、活泼,进一步感受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3.迁移运用,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某一种动物的特点介绍清楚。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并恰当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初步感知说明性文章平实易懂、活泼有趣的语言风格,并以认知发展促进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二、设计情境学习任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聚焦“实用性”的着力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进行提示:“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如何使学生既能紧扣学习要素学习课文内容,又能举一反三,实现迁移运用,还能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呢?笔者将生活的真实场景迁移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注入动力。

(一)以思维导图为依托,提升信息整理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学生“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松鼠》的课后练习第一题“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其指向的就是信息的提取与整理。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每段话的意思概括段意,了解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梳理、整合,分条列举出相关的信息;最后,勾连单元习作要素和习作内容“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要求,充分利用《松鼠》一文展开信息整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信息提取的目的、策略和方法,为以后的阅读奠定基础。

那么,有什么方法既能呈现信息整理的过程,又能呈现信息整理的结果呢?思维导图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引导学生以“松鼠”为中心,整合各段段意,先设定一级关键词为外形特征、性格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再依据一级关键词,分别在对应的段落中提取二级关键词,如:外形特点——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最后,学生就能将文章关键信息的整理过程呈现出来(见图1)。思维导图不仅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快速厘清文章脉络,而且简单易用,使思考的过程可视化,切实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信息整理的能力。

(二)以语言品析为抓手,提升感悟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描写松鼠外形特点的语段,并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将选择、判断语言特点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松鼠体形的语段,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并进行对比阅读)

师: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结合相应的词句说说你的看法。

生1:我喜欢课文中的表达,因为比较生动。比如“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一句,“帽缨”指的是帽子上的穗状装饰物,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松鼠尾巴的形状和特点写得很生动。

师:你关注到了语句中的说明方法,看得出阅读时很用心。大家看,打比方的使用,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多么漂亮的尾巴啊!

生2:我也喜欢原文中的表达。比如“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面容清秀”原本指的是人的容貌秀美,这里用来形容松鼠,体现了松鼠的漂亮;“身体矫健”“四肢轻快”体现了它灵活而富有生趣,太惹人喜爱了!

师:你能快速找到体现松鼠外形特点的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理解,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真是太棒了!

生3:我觉得课文中描写松鼠吃东西的语句特别有趣。松鼠是四足兽,四足兽大多用四足站立,但是作者观察到松鼠“直竖着身子坐着”,还“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通过几个准确的动词,把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师:听你这么一说,我们还真是特别想看看这些可爱的松鼠。像课文这样用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够展现活泼有趣的语言风格。那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松鼠体型的描述有什么特点呢?

生4:主要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松鼠的体长、尾长、体重写得清楚、准确、简洁。

师:对,《太阳》也是这样准确而简洁。大家回忆一下,《太阳》这篇课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生5: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

师:没错,《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松鼠的描写和《太阳》中的描写一样,表达得清楚、准确而简洁,都属于平实的语言风格。

通过阅读和理解,学生明确了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开展赏析式、沉浸式悟读,在表达推荐理由的同时,无形之中强化了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勾連所学的《太阳》,感受《中国大百科全书》与《太阳》一样属于平实的语言风格。鲜明的对比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松鼠》生动有趣的文艺性表达的魅力。在品析文本语言过后,笔者再播放《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中与松鼠有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体会节目解说的生动有趣。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理解,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言鉴赏能力。

(三)以活动体验为支撑,提升表达交流能力

交流,是信息的表达与传递过程。教学中的实用性交流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学时,笔者创设“学校招聘动物科普员”的学习情境,根据生活情境设计“动物科普员选拔”和“动物科普员培训”的学习活动。“动物科普员选拔”活动以演讲的形式开展,学生可以借助评分标准,整理、充实自己的演讲内容,还会注意从表情、动作、语调等方面增强演讲的表现力,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不管是在组内“竞聘”,还是班级“竞聘”,学生要面对的是多角度的评价,这是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良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这样的实践活动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了吸收语言、内化语言、外显语言的过程,是延展到社会活动中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既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又为学生的学搭建了平台,教与学相辅相成,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四)以活动评价为驱动,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评价提出要求:“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要注重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实施表现性评价,鼓励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动物科普员培训”活动中,笔者将文本中描写松鼠外形特点的语段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学生在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表明理由后,笔者进行针对性评价,如“你关注到了语句中的说明方法,看得出阅读时很用心”“你能快速找到体现松鼠外形特点的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理解,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真是太棒了”……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对语段的感悟,也帮助其他学生从理解认知层面对文本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把握,从鉴赏评价层面对文本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进行赏析。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表达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表达的语言和逻辑。

为助力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与评价的全过程,笔者在“动物科普员培训”活动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总结、归纳,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并勾连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制订相应的习作评分标准(见图2)。借助习作评分标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都有了依据。

评价即学习,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把握了评价内容,内化了评价标准。在这样的评价中,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对知识与技能的偏重,既关注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融入真实的情境之中,创设具有激励性、挑战性和真实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把教学流程转变为活动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和看法,不断锤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探究和认知世界的体验过程,真正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竹平.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思路[J].江西教育,2022(31):12-15.

[2] 滕衍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解读与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设计,2022(25):27-30.

[3] 王崧舟,梅晨霞.应生活之需 切生活之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24):9-16.

[4] 梁昌辉.切于实用,有益于生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解读[J].语文建设,2022(10):26-31.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

猜你喜欢

实用性核心素养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