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与评价

2023-08-10闫冰郭丽平蒋玉娟梁春苗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评价方法一体化

闫冰 郭丽平 蒋玉娟 梁春苗

【摘要】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述高校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与评价,实施应着眼“两主体三维度五个一”,“两主体”为实践教学原则,“三维度”为实践教学目标,“五个一”为实践教学步骤;评价应强调“多元多样全过程”。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演·赛·做”一体化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5-0033-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办好思政课必须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形成了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得到许多高校认同,被许多思政课教师借鉴运用。然而,通过座谈、调研发现,许多思政课教师在运用该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两大困惑。一是有没有程序化的过程可遵循。教师在实施“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随意性大,认为只要在实践教学中有“演、赛、做”的元素就是在运用该教学模式,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有没有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模式可参考。部分教师在进行“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么缺乏评价,要么只有教师评价,存在评价不全面、不到位的现象。为解决这两大困惑,使该实践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需要对“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价进行进一步探讨与深入思考。

一、“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着眼“两主体三维度五个一”

高校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是一种依据实践教学主题,采用“演”“赛”“做”的形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模式。为了更好地达成实践教学目标,实施该模式时需要着眼“两主体三维度五个一”。

(一)“两主体”:“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其中之一就是要把握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性作用。其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2022年,在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提出高校要严格落实本科2个学分、专科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高校思政课进行“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是对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也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扮演好“导演”角色。教师充当“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导演”,负责把握正确方向。对学生“演”什么、怎么“赛”、如何“做”,教师要留足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演”为例,教师要考虑学生“演”的主题是不是和思政课程有关、是不是传播正能量、是不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旦学生的表演方向出现偏差,作为“导演”的教师要迅速按下暂停键。比如,在演绎“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情景中,扮演路人的学生由于担心被讹选择不扶。表演结束后,教师立即介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共同为营造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努力。其次,教师要扮演好“配角”角色。在“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師要善于放手,把实践的舞台让给学生,不抢镜、不争功,甘愿做一名“配角”,辅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比如,在“壮乡小骑兵”情景剧表演中,组建团队、挖掘历史资源、开发道具、撰写脚本、编排演练等环节均由学生完成,教师只在幕后指导剧本的撰写,确保情景剧的中心情感不走偏。再次,教师要扮演好“咨询者”角色。学生在“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中会有许多疑问,甚至会产生意见分歧,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当好学生的“咨询者”。比如,在如何“赛”方面,学生出现了“小组赛”和“个人赛”意见分歧,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的角度出发,建议学生采取小组赛。最后教师要扮演好“引领者”角色。比如,学生在演绎“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情景后,许多学生认为扶有扶的道理、不扶有不扶的道理。这时,教师先明确提出遇见老人摔倒要毫不犹豫地去扶,再从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是社会公德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老人摔倒一定要扶的道理。

(二)“三维度”:“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目标

“三维度”主要指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三维目标开展,缺乏三维目标或者偏离三维目标的课堂不能算是高质高效的课堂。高校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也要确立三维目标,避免“演”“赛”“做”流于形式。确立“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三维目标,需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考“演”的目的是什么,“赛”的目的是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如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表演情景剧“家庭风波”,教师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这场情景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家庭美德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认识到家庭美德对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而激励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弘扬家庭美德。对此,情景剧“家庭风波”实践教学的三维目标可以确立为:知识目标——通过演绎深刻理解家庭美德的内涵,把握家庭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力目标——通过演绎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在行为上践行家庭美德的方式方法,逐渐形成优良家风家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演绎陶冶学生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情感,增进家庭成员关系。二是思考“演”什么、“赛”什么、“做”什么。如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实践教学,其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因此“演”“赛”“做”的内容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每一项实践都要集中体现一个主题词或多个主题词,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明确目标,也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五个一”:“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步骤

“五个一”是“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步骤,其内容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建一个小组,选择一个实践主题,设计一个实践方案,开展一次实践活动,物化一项实践成果。高校实施“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往往要结合办学特色,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地按照这五个步骤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达成实践育人目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某班级为例,思政课教师按照“五个一”步骤开展实践教学。

第一,组建一个小组。教师要求全班分为若干实践小组,学生自由组队,每组人数3—7人,确定小组长1人,每组确定口号和组名。根据此要求,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别是团结组(7人),其口号是团结就是实践力量;梦想组(7人),其口号是用行动敲开梦想之门;坚持组(7人),其口号是坚持就是胜利;青春组(6人),其口号是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先锋组(7人),其口号是一“马”当先。

第二,确定一个实践主题。教师要求5个小组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分别确定一个实践主题。经过教师两轮指导和小组协商,最终各小组确定的实践主题分别是:团结组——“寻找校园最美风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拍摄宣传活动;梦想组——“光盘行动,绿色生活”校园倡议实践活动;坚持组——“捐书献爱,联动城乡,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青春组——“垃圾分类,让生活更美好”社区宣传推广实践活动;先锋组——“为中小学生讲红色故事,赓续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这些实践主题都紧扣思政课教学内容,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式多样,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堂延伸到社会,都满足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题要求。

第三,设计一个实践方案。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发挥集体的力量,围绕实践主题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方案。实践方案包括实践活动的背景、意义、目标(三维)、时间、地点、内容、小组成员分工、资源支持、基本要求等。教师需要重点分析学生的实践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操作性、是否存在安全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等。

第四,组织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践方案开展“演”“赛”“做”实践活动。比如,梦想组开展“光盘行动,绿色生活”校园倡议实践活动。首先,选一名小组成员在国旗下进行主题为“光盘行动,绿色生活”的演讲,倡议大家勤俭节约,追求绿色生活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演讲从生活中的行动上升到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从绿色发展理念又落细到生活中的点滴行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其次,在校园组织“光盘行动留在食堂,绿色方式带进生活”的倡议签名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勤俭节约意识,激励学生确立追求绿色生活、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第五,物化一项实践活动成果。实践教学活动还要求学生物化活动成果,然后在班级进行交流分享。学生交流结束,教师要进行点评、总结。以“光盘行动,绿色生活”校园倡议实践活动为例,该小组物化的成果有主题演讲稿1份、倡议书1份、活动实践方案1份、实践活动简报1份。该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校园发放倡议书300份,在食堂餐桌设置手工制作“光盘行动”标志卡100份,“光盘行动,绿色生活”倡议书收集师生签名500余人。这一活动在校园产生良好的效应,得到学校大学生通讯社的关注和报道。在点评和总结环节,教师对该小组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认为该小组的实践活动能够把思政课中的“绿色发展理念”这一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按照“演”“赛”“做”的形式并基于“五个一”步骤完成了每个实践活动环节,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而且在其行动上有所体现,达到了实践教学目的。最后,教师总结:“绿色发展理念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更美好、世界更美好。让我们一起落实光盘行动,让绿色生活常伴左右。”通过教师引导,进一步升华了该实践教学的思想情感,有助于落实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评价强调“多元多样全过程”

实践教学评价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教学评价,既可以了解实践教学的成效,也可以认识实践教学的不足。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实践教学评价都有助于改进其在实践教学中的行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化也离不开教学评价。由于“演”“赛”“做”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实施中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强调多元性,在评价内容上突出多样性,在评价形式上注重过程性。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强调多元性。在“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评价中,教师不应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倡导多元评价主体参与评价,除本班任课教师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学生、本班其他教师、学校管理者、行业专家等,落实包括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课程负责人评价、院系领导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最终评价要综合各方反馈意见和建议,确定等级,包括A、B、C、D、E五个等级。

其次,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多样性。“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评价涵盖许多方面。如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小组成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小组成员完成实践活动的努力程度、小组成员的创造与创新能力等,都要被纳入评价内容。这样的评价内容涵盖了思想、态度、行动等方面,更能体现评价的全面性。

最后,在评价形式上注重过程性。“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因为学生是在实践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增强了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其结果相对更客观。相对而言,学生的实践是分阶段进行的,如“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五个步骤可视为五个阶段,需要针对每个阶段进行评价。如在组建小组阶段,教师要将小组有没有按照要求组建、有没有体现小组特色的组名、有没有响亮的小组口号、有没有民主推选小组长等,作为成为该阶段评价的标准;在选择主题阶段,教师主要评价该小组的选题是否切合课程内容、选题是否有意义、选题是否简洁明了等;在设计方案階段,教师主要评价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合理、是否人员分工清晰等;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主要评价实践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活动开展的成效以及小组成员在实践活动开展中的态度与精神面貌等;在物化成果阶段,教师主要评价实践活动是否物化了可供参考和可推广的成果、小组是否进行了分享和交流等。基于五个阶段的评价结果,综合形成每个小组的结果性评价。

三、“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思考

目前,“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在一些高校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是由于个别教师存在理解的偏差,导致该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在深刻理解高校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除了把握上述该模式的实施与评价要领,还有必要深化对该实践教学模式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才能够在应用中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一)“演”“赛”“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把握

高校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演”“赛”“做”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首先,从时间上看,“演”“赛”“做”可以体现在课前,可以体现在课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后,具体体现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如此把课前、课中、课后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教学链条。其次,从内容上看,“演”“赛”“做”作为一种形式,并不是没有章法,而是以课本教材为依据,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不存在脱离教学的“演”“赛”“做”。从主体来看,“演”“赛”“做”的主体始终都是学生,学生参与贯穿于“演”“赛”“做”始终,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提倡集体参与、团队参与,这样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演”“赛”“做”是实践教学手段,不能当成实践教学目的

“演”“赛”“做”只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实践本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模式应用调研中发现,个别教师虽然在实践教学中把“演”“赛”“做”每个环节都组织得很热闹,但是部分环节流于形式、娱乐化明显,这偏离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有违于“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本义和内在要求。在“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目的与手段相统一,认真研读思政课教材,把握好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对实践活动予以有效指导。对过分注重形式、缺乏实际内容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及时纠偏。在评价阶段,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评价要始终对标三维目标。

(三)“演”“赛”“做”是实践教学资源,不能在教学中漠然置之

“演”“赛”“做”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其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不应该在教学中漠然置之,而是要充分发挥其教育效用。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演”“赛”“做”实践教学资源教育效益最大化。其一,将“演”“赛”“做”实践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演”为例,把学生的表演全程录制下来,制作成作品并纳入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取学生的表演作品辅助课堂教学。由于作品都是由身边同学演绎的,在课堂教学中很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进行学习。其二,在校园内进行“演”“赛”“做”成果展示。每学期期末,把学生作品进行剪辑、整合,在校园电子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这样不仅对参加演绎的学生有激励作用,也能使其他学生受教受益。其三,将“演”“赛”“做”成果用于分享交流。把学生“演”的剧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汇总、编辑成册。同时,在每一个表演作品后附上参与学生发表的感言和心得体会,这样更易引发学生共鸣。然后,把编辑成册的“教育读本”发放到学生宿舍、学生社团、学生班级中,使学生对“演、赛、做”的成果进行广泛交流,从而形成积极的教育效应。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高校思政课中实施“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除了要正确把握该模式的内涵、实施、平价等要素,还要考虑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学生专业背景等因素,这样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应用“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王洪波.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9(11).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高专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GXGZJG2020A36)、202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高校思政课‘演·赛·做一体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探索”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冰(1986— ),安徽亳州人,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郭丽平(1985— ),通讯作者,广西武宣人,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專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蒋玉娟(1965— ),广西灌阳人,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梁春苗(1983— ),广西容县人,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评价方法一体化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