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节选课文到整本书阅读

2023-08-10蒋雪芬

课外语文·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索亚历险记故事情节

蒋雪芬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在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要求同学们“丰富阅读体验,拓宽阅读视野”,可见,阅读逐渐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且,新课标破天荒地将“整本书阅读”从“课程内容”中单列出来,它强调:“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这样的指向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毕竟以往我们都是单独地看待教材中的经典之作,但它们都是从整本书中节录出来的,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等等。如果单独地赏析一个章节,并不足以了解人物形象,不足以了解故事情节,更不足以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因此,在新课标的视域下,我们更要实现从节选课文到整本书阅读的思维转变,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在阅读课上交流和研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提高整体认识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文且以《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为例谈谈如何实现从节选课文到整本书阅读素养的转变。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教材节选的这部分,讲的是主人公汤姆和贝琪在洞中迷路,后来找到出口,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求生意志最终安全脱险的故事。故事当中的人物经历可谓惊险万分,故事外的人物(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也十分动情。整个故事写出了汤姆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性格特征。但故事的最后,也抛出了一个新的悬念——“印江·乔埃还在洞里”,印江·乔埃是谁?他为什么也困在里面?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于是我们发现,单单靠节选课文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此时,阅读整本书显得尤为必要。

一、关注人物,品析人物形象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为一部小说,人物包罗万象,而小说自身以塑造人物形象为重点,因此读原著的重点应落在品析人物形象上,认真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更要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此达成小说的整本书阅读学习目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人物形象分析环节,同学们不但要关注人物的性格,更要关注人物性格的表现。比如说,汤姆·索亚正义善良,不畏强权,这是他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汤姆在墓地看到残暴的凶杀案后,内心也十分害怕,但是当案件陷入迷局时,他能够冲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勇敢地说出事情的真相,还皮特清白,以免皮特蒙受不白之冤,这种行为与大人们来来回回地诬陷与栽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比如,哈克贝利·芬,他是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从小养成了不受约束、我行我素的个性特征,但是他秉性纯良,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同学们,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故事的中心人物总与别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共同维系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也就是说,除了要关注这些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外,我们还要以故事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联结成一张关系网,感受这些人物形象以及内心的情怀。

二、发散思维,梳理故事情节

前文谈及的关系网是针对人物形象与人物事件而言的,对于一部名著来讲,尤其是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必不可少,毕竟,阅读整本书如果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围绕某个人物,厘清故事脉络。比如,在读完几个章节之后,以其中某一个突出的主要故事情节为中心,绘制中心图像,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提取关键词或者概括故事的小标题,将故事情节前后联结、前后贯通。比如,汤姆·索亚及其朋友的“海盗历险”是这样展开情节的:以“欣然起行—逐渐后悔—想要回家—策划回家—奇迹生还”为主干,再具体对重点情节做补充。这是针对单个故事而言的,同学们还可以绘制整本书的情节思维导图,以坟场惨剧、荒岛当海盗、鬼屋遇强盗和山洞迷失為线索,串联起整本书内容。一节书不过是一个故事,而且还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只有将所有的故事汇聚起来,才能还原“真相”,彻底弄懂来龙去脉。有一位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绘制了下面关于汤姆·索亚的“五次冒险之旅”的思维导图:

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自觉关联起所有的故事情节,进一步弄懂汤姆·索亚富于幻想、追求自由的个性。

三、读写结合,保持阅读热情

阅读是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素材和增强文章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很多同学之所以害怕面对“写作”这头拦路虎,主要原因是素材的缺乏和艺术表达能力欠缺。所以,我们应该从阅读本身出发,把自己的目光引向写作,促进读写结合,再反哺到整本书阅读中,时刻保持阅读的热情。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读写结合:第一,片段仿写。模仿是人的天性,很多大师都是从仿写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们就人物描写进行仿写,比如哈克,他的主要特点是“太自由”“太有个性”,为了呈现他的这种性格特征,作者故意说:“一年四季都在开花的破布条衣服、破帽子,上装拖到脚跟,裤子只有一边吊带裤裆垂得低的破旧,裤腿下半截拖在灰尘里的破落。眼前活泼泼一个流浪汉。”其实这种“破”源于骨子里面的“自由”,充分体现了他“爱待多久就待多久,爱坐到什么时候就坐到什么时候”的对自由的向往。那么,立足此段,我们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写同学的“正式”,如“他一年四季都穿整洁、干净的衣服,红领巾都是鲜红的,着装总是大方的,背着的书包没有看到任何灰尘。面对红旗敬礼,他活生生一个战士”。第二,读评结合。每个人阅读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感受,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时,可以对整本书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解读,比如针对人物写评论,联系故事情节谈谈喜欢和讨厌的人物。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训练和提升自己质疑、批判的思维能力。

《三国志》提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强调的是多读书,在多次的品书过程中领会书中道理;宋代的程颢也提及“读书要玩味”,这里则强调要从书中汲取人生哲理。这两种观点,其实也与新课标中的整本书阅读相吻合,都是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进而好读书。但是,当前,面对教材中的节选课文,我们不能满足于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任务,而应该着眼未来,着眼大局,从文本阅读的连贯性出发、从自身的阅读素养出发考虑文本阅读,更为重要的是将课内文章阅读与指导课外阅读两者有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一篇走向一本,丰富对整本书的认识,让我们在整本书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把节选课文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索亚历险记故事情节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冰河时代历险记
地心历险记
寻影历险记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二)
百年畅想
一只小海狗的使命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