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奶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建议

2023-08-08安志浩

中国乳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奶类奶业消费量

安志浩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0 引言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指出,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1]。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奶业作为多元化食品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农业强国战略起着重要作用。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关于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的通知》中也对奶业提出进一步的发展要求,计划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 100 万吨,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75%左右[2]。但在新冠疫情后,我国奶业出现了新的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助力我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我国奶业发展的主要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1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1.1 牛奶产量、存栏、单产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已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产业的素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及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2—2021年,虽然我国奶牛存栏有所下降,但奶牛单产水平大幅提升,牛奶产量持续增加。2021年我国牛奶产量达到3 682.7 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507.77 万吨,增长15.99%。2021规模奶牛场成母牛平均单产达8.7 吨,比2012年增加3.2 吨,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近10年,我国奶牛养殖业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生产能力不断加强(表1)。

表1 2012—2021中国奶牛存栏数、单产及牛奶产量

1.2 饲料价格

受到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22年饲料价格不断上涨。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玉米月平均价格为2 833.26 元/吨,每吨比2022年1月上涨165.75 元;2022年12月全国豆粕月平均价格为4 529.23 元/吨,每吨比2022年1月上涨了1 088.91元(表2)。

表2 2022年玉米及豆粕月平均价格

1.3 碳排放情况

奶业全产业链可分为饲料粮种植、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3 个主要环节。有学者对2010—2020年奶业全产业链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图1)[4]。2020年碳排放总量为4 515.1 万吨,相较于2010年减少823.4 万吨。2020年饲草料种植环节碳排放量达到1 412.0 万吨,比2010年增加了268.0 万吨。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奶牛胃肠发酵环节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是碳排放量较高的环节,以2020年为例,两者分别为1 876万吨和736 万吨,相较于2010年分别减少877 万吨和195 万吨。此外,奶牛养殖过程还需消耗能源,但碳排放量通常相对较稳定,如2020年饲养耗能环节碳排放量为448 万吨,相较于2010年增加了25 万吨。饲料粮运输和加工过程以及乳制品加工环节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图1)。

图1 2010—2020年奶业全产业链碳排放量情况

1.4 人均奶类消费量

2012—2021年全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表现出波动中稳步提升的态势,从2012年12.2 kg增加到2021年14.4 kg。其中,城市居民的人均奶类消费量从2012年的14.0 kg增长到18.2 kg。农村居民的人均奶类消费量从2012的5.3 kg增加到约9.3 kg(表3)。

表3 2012—2021年全国居民、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

2 奶业面临的挑战

2.1 饲料成本持续增长

干旱、洪涝、风暴等天气因素会减少粮食和饲料作物的产量,是影响饲料价格的重要原因。如2023年6月,山东、河北、内蒙古受到持续干旱的影响,其中河北的平均降水量仅为29 mm,比常年同期减少60%,对玉米生产和青贮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推高了饲料价格。而2023年7月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声明,热带太平洋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会持续到下半年,并可能达到中等强度,也将给饲料价格带来持续性的影响此外,俄乌冲突及国际市场供应不确定性也使饲料价格受到了影响,进而推高饲料价格。

2.2 碳减排压力大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的21%~37%,其中畜牧业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18%[4]。奶业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产业,其碳排放量令人担忧。据统计,1 头奶牛的排放量相当于2头肉牛、14 头绵羊、22 头山羊、74 头猪,全球奶牛的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约达50 亿吨[5]。

自2016年起,奶业全产业链已经积极进行绿色改革,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减少,但仍面临高碳排放的问题。奶牛养殖过程中的胃肠发酵环节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在实现“双碳”目标下,奶牛养殖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

2.3 牛奶消费量不高

第一,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相对较低,远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300 g的标准[6]。第二,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牛奶不是我国居民的必选项[7],目前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第三,相较国外的乳制品,我国牛奶价格相对较高,这也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购买牛奶的意愿。

3 未来奶业发展的建议

3.1 饲料方面

第一,调整饲料配方。采用更经济的本地饲料代替进口饲料,如花生秧、小麦秸秆等,以降低成本。第二,提高自给率。鼓励和支持提高国内玉米、豆类等饲料的种植,增加自给率,减少对进口饲料的依赖。第三,增加储备。建立饲料储备制度,加强国内储备能力,以应对进口饲料供应不稳定的情况[8]。第四,多元化进口渠道。拓宽进口渠道,减少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依赖,以降低国际市场供应不确定性对饲料价格的冲击。第五,政策干预。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积极的政策,如减免或调整关税、降低进口手续等,以降低饲料价格的压力[9]。

3.2 碳减排方面

第一,优化饲料配方。通过改善饲料配比和品质,添加饲料添加剂等手段,提高奶牛的饲料消化率,从而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二,推广绿色饲料生产。鼓励奶牛养殖场采用可持续和环保的饲料种植方式,如有机农业、粮草综合种植等,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降低饲料的碳足迹。第三,优化养殖结构。推动奶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乳牛品种的选育和配种水平,培育高效的奶牛品种,以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和生产效益,从而减少单位奶产量的碳排放。第四,推动废弃物利用。加强奶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如奶牛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既减少了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能够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和能源。第五,加强科技研究和创新。加大对奶业碳减排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奶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

3.3 消费方面

首先,针对市场容量缩小的情况,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需求点。例如,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链运输水平的提高,低温奶市场的潜力将越来越大,可以加大对低温奶的推广和开发,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11]。其次,鼓励消费者从喝奶向吃奶的转变,培养消费奶制品的习惯。特别是针对奶酪市场,国内大企业应起到引领作用,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引导消费者对奶酪的认知和接受度的提高,促使奶酪市场的培育和拓展。第三,加强渠道建设,开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乳品企业可以与当地的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进行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如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拓展市场覆盖面。

猜你喜欢

奶类奶业消费量
老年人不同生命阶段奶类摄入状况与成功老龄化关系研究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中国15省(区、直辖市)1991—2015年中老年居民奶类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第一章吃的基础课⑧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2015年全球废钢消费量同比下降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2014年国际橡胶消费量增加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