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施策略

2023-08-08衣永红孙忠良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思政

衣永红,孙忠良

(1.辽宁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8047)(2.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是通过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实现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抓手和深度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经悠久历史考验而沉淀至今的文化精髓,它以深厚的底蕴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血脉中,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的文化认同教育理应为高校思政课有效利用。

一、高校思政课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思政课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到了“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样一个契机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总结自身在中华大地上的百年发展经验得出的结论,同时也提示了未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中积极回应党关于“两个结合”的号召。从这个角度来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意义重大。

高校思政课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首先有利于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这里需要先澄清一个问题,推行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不是意味着把思政课办成传统文化课。两者的结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夯实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为最终宗旨。而文化认同教育恰巧在这方面有强大的功能。

对于作为心理学术语的“认同”(identity),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有过解读。在这些解读中,“认同”意为个人与他人、群体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趋同过程。这种解读仅在科学意义上强调认同的客观机制,强调个人通过心理投射获得自我身份认知的过程,可以说是价值无涉的。但一旦我们从社会学、政治学视角强调认同的内容或目标,它往往就会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如谈到组织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最终都会指向社会性、结构性的需要,从而需要由心理层面的认同上升到价值认同或政治认同。查尔斯·泰勒对此强调:“我可以定义我的认同,但只有通过有意义的背景框架这才有可能。”[1]35而这种“有意义的背景框架”在麦金太尔的语境中则表述为“叙事方式”。[2]40葛兰西曾经给意识形态做出过界定,认为它是“一种在艺术、法律、经济行为中,以及在所有个体和集体生活中显露出来的世界观。”[2]328在此基础上,他区分了“有组织的意识形态”与“强加的意识形态”,并强调前者相较于后者的积极意义,认为是它构成了组织或集团的有组织性和组织成员的自我身份认同性。基于这种意识形态的重要价值,葛兰西指出无产阶级要争取对它的领导权,并尤其强调文化领导权在市民社会层面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与我们今天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有共同旨趣的。

文化是贯穿于艺术、法律、经济行为的思想底蕴,是铺陈于社会共同生活中的深层逻辑,是民族历史传承性的时间线索,因而它是最广博而又最深刻的价值载体,是共同体得以凝聚的精神机制。因此,今天我们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除了直接对其理论和精神进行传播,还要有效利用文化认同、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这个助推器,使两者通过结合发酵出更大的力量。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在“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等一系列理论中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其契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些理念,尤其是“大同”思想,因而得到了一系列在中华文化濡染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崇。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强调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而梁启超则直接称赞社会主义为“将来世界最高尚最美妙之主义”。[3]83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毛泽东等,其思想受传统文化影响也很深。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断由表层到深层、由自发到自觉,它不停地由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才能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上,不断获取新的生命增长点。

(二)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称为“优秀”的并传承至今,也是经历了历史的拣选的。在这种拣选中,禁锢人的思想与限制人发展的文化糟粕被淘汰,而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气质和共同意志并在当代依然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文化才作为文化精华传承至今,这样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具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一定是能够在新的时代被人们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去实现新的使命和价值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前述的“大同”思想,孙中山等人根据当时世界变局与国内形势去阐发大同理念,与传统儒家思想所阐述的大同自不可同日而语。康有为的《大同书》更是把西方近代民主与科学思想融入其中,并使其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而毛泽东则深刻领会了大同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共通之处,并在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这条在中国实现大同理想的现实道路。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对“大同”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在新时代更是将“世界大同”作为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这同样是对这一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事实证明,在当前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也必须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而如前所述,高校思政课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思政课的内容关涉到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多领域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广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个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筛选、凝练,并根据时代需要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旨对其进行解读的过程。另外,思政课受众是肩负国家未来使命的青年一代,他们是国家以创新理念培养的一代,也正是未来文化传承的主体。所以,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优质平台。

(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筑牢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新时代我们强调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主要是针对于西方文化而言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文明遭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由此在国内引发了一次西学东渐的浪潮。随着中国倍受西方列强欺凌,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寻求救亡图存之路的同时,也在反思自身的文化,有一部分人甚而产生了一种文化自卑感,进而丧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主张全盘西化。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十八大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倡态度是尤为明显的,这体现出新时代党的领导集体极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涵养民族精神、提升社会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示高校思政课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提上日程。

今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中西方文化再次出现频繁的交流和碰撞。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直以西方国家的利益为驱动轴,西方国家也一直希望在这一进程中处于领导地位。为此,他们不仅谋求经济、军事方面的领导地位,而且谋求意识形态的世界领导权。如前所述,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末约瑟夫·奈对“文化软实力”的强调,到90年代亨廷顿提出文明的冲突的命题,再到福山等人力图借普世价值推行西方价值理念,西方学术界这一系列动作都在提示西方社会以文化为手段去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意图。这便给我们带来了意识形态安全的命题。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形态安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大学生每日接触海量信息流,这些庞杂的信息中裹挟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影响是难以时时捕捉和测量的。对此,防御、抵制只能是消极的做法,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和手段去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就恰恰是这种积极的手段。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往往是与其他文化相比较而言的,比较过程中不仅要突出该种文化的异质性,而且要凸显其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千年文化传承中已融入国人基因。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用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土壤,并对中国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些也容易唤醒同学们对于中华文化优势的理性认知,从而积极地通过学习优秀、先进文化抵制西方所谓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

二、高校思政课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资源选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提供广阔而深厚的思想资源。但思政课要想利用这些资源,首先必须进行筛选,选取契合思政课主旨、对接时代需求并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资源。

(一)汲取中国古代和合文化以弘扬新时代共同体理念

合和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标识。新时代所提倡的多个层次的共同体理念,一方面传承自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一方面也深受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影响。具体来说,“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行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和实生物”思想强调和谐才能促进万物生长繁衍,这些都构成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渊源,成为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行绿色发展的文化底蕴。“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思想强调在与外国、外族交往中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谋求四邻安定的局面,从而为本国、本族的发展争取和谐、稳定的环境。这种思想在古代民族融合的过程种起到重要的作用,构成今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天下大同的理想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这种理念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也一直是主要基调,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曾对外形容中国是一只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这种雍容的大国气度也是形成于中国几千年和合文化的积淀,而这种积淀同样构成我们今天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今天,无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都是高校思政课要向青年学生传达的重点,这种传达不仅是要做到理论说明,即说明其“是什么”,而且要讲清其源于何处,又将走向何方。更重要的是要回应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共同体思想是今天西方政治学的核心命题,我们强调的共同体与西方的共同体理念有何不同?当然,根本不同在于我国提出的这些共同体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实的共同体”理念,同时也承袭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这构成了我们的共同体理念有别于西方的基本语境和基调,既然语境有别,出路也自不相同。

(二)汲取中国古代家国情怀以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是儒家社会思想的核心理念,因为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社会经济生产和团结稳定的细胞,所以中国古代文人会有修齐治平这样层级递进的奋斗理想。在儒家文化的理念中,家国具有同构性或称一体性,对此,钱穆先生曾经评价为“化家成国,国家二字才得以连称”。[4]112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道德基质,而且具有审美意蕴。许多描写家国情怀的诗句,今天即使文化底蕴不深的少年读来也会激起无限豪情壮志,这是传承自民族基因的文化审美体验能力,这种能力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

一个个体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的来源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源于自然因素,例如,基于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地域的认同。另一方面来源于社会教化,这种社会教化往往与一定的政治目标相关联,如国家认同。[5]126家国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凝聚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它实际上是把自然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统一到一起了。基于血缘关系的族群认同,基于地缘关系的乡土认同,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相融合的民族认同,都为国家统一的政治需要所用,因而都构成了政治认同的要素。然而,由自然的认同上升到政治的认同,并且将不同的自然认同群体统合为统一的政治认同群体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常常就是文化。儒家文化强调忠孝一体,以孝悌文化维系家庭宗族的稳定,从而也就巩固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以忠义文化维系政治国家的稳定,又在价值排序中将忠排在孝之前,从而将出自于不同血缘的不同宗族统一于政治国家之中。这种忠孝一体的文化是家国一体的结构得以支撑的坚实基础。另外,儒家的家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一方面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儒家的礼义制度与忠孝文化对于民族文明发展和政权治理的有效作用,因而不断向汉族学习这些制度和文化以求强大。一些少数民族即使获取政权,也是在用这一套家国文化治理天下。

(三)汲取中国古代君子文化以提升青年学生道德素养

君子是儒家文化在个人立德修身方面的目标范型。儒家文化有治世之目标,但却以修身为根本,也是因此,一直有部分学者认为君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制高点,辜鸿铭、余英时等人就是其中代表。[6]118-120事实上,君子文化并非儒家独有的资源,儒、道、墨、法皆有关于君子的论述,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论点并无实质上的分歧。这也反应出中华文化特有的致思取向,即从律己出发去谋求治人治世之路径。从这个角度而言,应当说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石。

当然,君子文化最终还是被儒家发扬光大。在儒家的思想中,君子应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奉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规范。而这些标准和规范不能简单地视为维系封建统治的工具,事实上千百年来它涵养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质,锻造了中国文人的平和心性。不仅如此,儒家思想还强调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这都是在强调道德不仅应该停留在学术思考和探讨层面,而且应该诉诸实践。儒家的君子文化后来又受到了释家、道家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圆融的处世之道。

今天的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和人格上走向成熟但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不可否认,在大众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青年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以先进的文化来驱逐这些快餐文化。而在如何修身立德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着墨并不多。马克思主义着力进行的是社会批判,对为人之道的探索确实是中华文化的优势,君子文化恰恰在立德树人方面给我们思政课教学以很多的启示。所以高校思政课在文化认同教育中,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君子文化的宝贵资源,促使学生在树立崇高的道德目标并守住道德底线。这样,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社会改革改善人的发展的外环境,同时以君子文化涵养人的内环境,两者相得益彰,能够促进新时代青年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政课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施要点

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其语境与传统中国有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契合新时代的语境和需求。

(一)注意社会环境和结构的变迁,提升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解释力

从性质、环境和结构来讲,今天的中国社会与古代中国有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当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二十世纪之初才有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从各方面对传统社会反思和超越的成果,与古代的阶级社会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传播是有阶级统治意图的,并且文化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东西。对于少数的文人而言,除了官方推行的文化,基本是看不到其他文化的。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就是这方面的用意。所以,达成人们对官方文化的认同是较为容易的事情。到了明清,为促成文化向大众普及,儒学逐渐转化为一种礼教,成为一种禁锢人思想的教化。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化的先进性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几乎是不可得兼的。总之,古代社会在“认同”二字中更强调结果的“同”。而社会主义是消灭阶级的社会,它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作为主体有权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文化。另外,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度不断加强,文化的包容性也不断增强,这些都促使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出现多元化的态势。当然,不否认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还在。在这种情况下,官方文化要获取大众的认同,就不能采取古代的机械灌输或对其他文化进行打压的方式,重点要放在人民作为主体的“认”,而后才能求同。这就要在同其他文化在比较和竞争中凸显自身的优势,获取大众的认同。这实际上对高校的思政课和思政教师是极大的挑战。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表现力,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拣选和其时代价值的表达上都要有所建树。并且要对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潮都有充分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对比中彰显自身的优势。这些都不是通过个别教师的努力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教师结成学术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来实现。

另外,社会环境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就社会环境而言,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有夷夏之分的,这种划分最先以疆域为界限,后来便以文化为界限,认同周礼者为夏,其他为夷。夏为文化中心,夷为文化边缘。所以,古代讲“协和万邦”自带有一种立于文化中心的姿态,而处于文化边缘的夷帮为求崛起,也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心文化靠拢。就外环境而言,由于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是世界上国力上最为强盛的国家,所以,在对外交往中也自然吸引来外国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甚至自隋朝起就出现“万国来朝”的局面。今天的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政策上强调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而且在生育、教育等政策上对少数民族有着特别的倾斜。所以,今天我们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符合我国当下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和理念,也能够激起各民族青年学生的认同。再从外环境而言,我国从古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近代以来遭受重创,虽然目前已是“苏醒之狮”并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但是奉行和平理念的“狮子”,所以,我们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更加符合现代理念,也容易引发世界人民认同的观念,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把这种背景和语境的变迁为同学解释清楚,避免发生歧义,凸显出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核心主旨是古为今用。

就社会结构而言,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家庭、宗族、国家一体化的结构。宗族是家与国的媒介,而随着宗法制的解体,这种一体化的结构已经不复存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高,我国家庭的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家庭的规模不断缩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减少0.48人。[7]而且一人户和二人户还在呈增多的趋势。受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前高校在读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仍然占很大比例。在家庭结构不断原子化的今天,思政课要向学生诠释家国情怀,也必然不能单纯讲古代的家国一体,而要从家庭作为社会构成细胞和稳定基础的角度解读今天的家国关系,并侧重于从时代的视角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二)注意学习主体的变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

今天的思政课教学提倡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共同主体地位。而“认同”同样是一个主体性色彩比较浓厚的范畴。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文化认同教育,要明确学生是认同的主体。而且今天的青年学生由于其成长的环境、接触的信息量的影响,是自主意识很强的群体。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贴合学生兴趣和特点的方式,激发他们的自主认同。

首先,要从适当角度切入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所谓适当,一是在讲解适当的教学内容时切入传统文化要素。例如,2021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专门就有一章是“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这里的用意显然就是要立足传统文化来发掘中国精神,并根据新时代的需求弘扬中国精神。为此,必须通过引经据典并列举大量的案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提炼出来,进而引出新时代对中国精神四个方面的概括,也就是要澄清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然后要讲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是怎样践行和弘扬中国精神的,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个过程中既要做到史论结合,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精神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来,中国的发展从来没有也永远不能离开中国精神。又要注意表达上的艺术性,用文化的感染力使学生真正感受中国精神之美,从而愿意做中国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当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去践行中国精神。适当的另一个方面含义就是在适当的时间节点上切入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例如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前后,在国庆庆典前后等。

其次,在模式上可以适当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么,如何设定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时,我们可以问“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什么历史价值?”“它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人为本’是不是一回事?”这样,学生就要去探究古代的民本思想是怎么回事,它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治理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今天的“以人为本”又是怎么回事,两者的基点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联。学生实际上就能把“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理解得非常透彻。当然,这样的探究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再将探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是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事实上,探究的主题可以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例如教育、文学、哲学、史学、经济、政治、医学、农学、工业等很多专业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参照点。另外,也可以以家乡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把自己家乡独特的文化展示给同学们,让学生在探究家乡文化的过程中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另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认同是个人确证自身身份的基础,也是个体融入共同体的前提。今天,如何凝聚共同体发展的合力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难题。所以认同问题,无论对于中国社会还是西方社会都特别重要的问题。运用教育去促成认同也是古今中外都在使用的手段。青年学生是认同教育首先要争取的对象,加之青年学生这一群体的思维特点,所以,高校的思政课是承载着重要使命的。认同是分为多个层次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所在,它是对自然认同的提升,同时又是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基础,所以文化认同在众多认同中是其中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它是中华民族民族性的深刻体现,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创新方式去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将有着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思政
爱的共同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