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播研究

2023-08-08刘焕利

关键词: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民族

刘焕利

(齐齐哈尔大学 科研处,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中集体创作、传播、传承的与人们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的表达模式和口头艺术。民间文学体裁多样,有气势恢宏、魅力永久、古朴淡雅的神话史诗;情节简洁、寓意深邃的传说与故事;优美动人、引起共鸣的山歌民谣;短小精悍、发人深省的谚语格言;富于哲理的寓言、诙谐幽默的笑话等,既有传统纸质载体,又有口头文本形式,鲜明直观地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审美价值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丰富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格外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使其能够得到最广泛、最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概况

我国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少数民族人民以本民族语言为载体、以口头创作口头传播为特征、艺术地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思想、风土人情和民族关系,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缩影;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长篇史诗、寓言、戏剧、曲艺、诵词、风习歌、谚语等;数量更是卷帙浩繁,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维吾尔族的《艾里克与赛乃姆》、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娥并与桑洛》是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满族的“子弟书”、赫哲族的“伊玛堪”、鄂伦春族的“摩苏昆”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长篇讲唱文学作品的代表。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也相当广泛,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反映天地的形成和人类的缘起。远古时代人们力图认识自然的神秘力量而不得,只能通过种种想象将自然神化。这类内容以神话和史诗形式表现的居多,如蒙古族神话《麦德尔创世》中,天地混沌之时,女神麦德尔驾驭神马启蒙三千宇宙,马蹄踏过之处水花四溅形成烈焰,烈焰灼烧所化灰烬形成大地。自此混沌破碎天地分离;二是赞美辛勤劳作。这类内容在各民族民间文学中均有出现,如锡伯族的《猎人之歌》就是展现猎人踏着夕阳打猎归来的英姿和喜悦;三是反对压迫奴役,争取自由光明。在作品中塑造善于斗争的英雄人物,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类内容最著名的是维吾尔族的阿凡提,幽默机智地与压迫阶级的巴依老爷作斗争的形象深入人心;四是总结经验和讲述哲理。这类文学作品多将动物人格化以体现人们的思想和观点,短小精悍,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发人深思。鄂温克故事《兔褐马》中免褐马两次被送走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家国的执着返回了牧场,正如鄂温克人一样留意故土、眷恋家国的文化情怀。五是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少数民族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新民歌、新曲艺、新故事。这些作品在创作的目的性和表现技巧的鲜明性上有了明显进展,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面目一新。彝族经典故事《阿诗码》讲述了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反映了彝族哈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建国后,经过有意识地发掘与搜集、整理与润色,形成了广为流传的长诗《阿诗玛》,不仅寓含着彝族哈尼人的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更具有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意义。

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故事代代相传,储存于人们头脑之中,是通过口头流传的活文献。一些故事甚至已成为民族生活中的教科书,让人们从中认识客观世界和吸取历史经验。可以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累累硕果不仅是各民族独特文化的直观体现,更是人类口传文化中的艺术宝藏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承之困局

从民间文学的定义来看,“口头传承”是其区别于正统的文人文学、书面文学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既揭示了民间文学与语言媒介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表明了其存在和传播的基本形态。但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民间文学“口口相传”的原始传播方式难以为继,尤其是随着一些民族语言的消逝、传承代际断链更是让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传播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传播主体面临断层

民间文学产生于农业文明社会,人们在田间地头耕作时构思、创作并传播,是广大民众较普遍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直以来,民间口头文学正是以“活文化”的形态存在于社会文化系统之中的,以代际口传的方式流传于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由此可见,民间文学得以传播和传承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这些人对于口头性特征较为明显的民间文学在历史的前行和演进中得以存续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传播者和传承者在传播和传承的实践中也逐渐成为本民族民间文化的阐释者,使得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历史进程中得以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有其植根的独特土壤。以东北地区为例,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一般散落于民族乡镇和村屯之中,如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其保存的鄂温克族古老的口头文学样式已有300多年历史;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是世界上唯一保留满语口语的村落,至今仍沿袭用满语口头讲述当年祖辈传下来的故事。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求学、务工、经商,儿童群体在学校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而老年群体的闲暇时间也被现代传媒或其他大众化娱乐方式如麻将、广场舞等所占据,这样就出现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青黄不接的局面,动摇了传承的根基并破坏了其赖以依存的社会文化生态。年轻人长期远离乡村这片民间文化肥沃的土壤而更习惯于城市现代化的休闲娱乐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对家乡和民族文化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主体有明显的老龄化趋势,传承人以老一辈人为主,这些民间文学的守护者年事渐高使得传承主体不断萎缩,而“人去艺绝”、“人亡辞断”更是让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学面临着断层危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如满族的阿勒楚喀、赫哲族的说胡力等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其在乡村这一特定场域中仍然得以存续并未消逝,但其传播者也仅限于文艺爱好者、社会科学科研人员、民间组织等,这与传统农业社会中全民自动自觉自发参与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火热局面大相径庭,传承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二)传播渠道过于单一

传播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由传播者、信息与讯息、媒介渠道、受传者、效果五种因素构成。民间文学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系统,老一辈传承人(传播者)将所掌握的民间文学的文本信息(信息与讯息)通过口头讲述、文本留存、录音录像等方式(媒介渠道)传递给后辈和社会大众(受传者),后者接受信息后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情感和行为态度产生一定的变化(效果)。这是民间文学的完整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间环节——媒介渠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日渐式微原因诸多,媒介传播渠道过于单一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现有的有55个少数民族,过去除了满、蒙、藏、维吾尔等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外,多数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帮助一些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文字体系,但此前诸多民族文化资源因没有文字记录未能得到有效的保存而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一些民族早在民族文字尚未发明前,民间故事受制于传播条件只能在在底层劳动人民间口耳相传,即使后来有了自己的文字使得部分口耳相传的叙事得以记载保存流传至今,但大部分仍然保留着原始口传的传播方式。这种口传过程中传播者的语言习惯、方言特征和特定的传播区域等因素都导致传播空间和范围的局限性——即仅在特定受众的社会活动空间内传播,难以实现向外围的突破。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传播观念较为保守,且在传播中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不足,大部分仍旧采用传统的纸媒,如报纸、图书、杂志等形式进行传播,一部分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等进行宣传,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与广大受众互动不足大大影响传播的范围和效果。一方面,网络的传播优势极大地改变并深刻地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面貌、模式和观念,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可极大地开发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潜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网络媒体的低门槛、互动性、自媒体特征,使得族群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不但不会导致某个民族文化的退化,反而有利于民族间的和谐交流与交往,更好地平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1]

(三)传播受众认知方式转变

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除了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带来了认知方式的变革。动物人格化历来是各民族民间文学偏爱的题材,满族故事《大黄牛与孟家女的故事》讲的是从前在水师营满族镇有一户孟姓人家,为人厚道家资殷实。孟家有一女儿年方十六,生得天真活泼如花似玉,但不知何时开始每日无精打采神情忧郁。后来人们发现其是被一头黄牛精所迷惑,最后也被黄牛精掳走。这则故事反映出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底蕴——动物成精,基于人类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理解和认识。农业社会中科技手段不发达,人们对于超出自身认知范围之外的事物和事件通常无法给与合理的解释,便将其归结为未知的、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操控。而牛又是农耕社会的象征,黄牛成精也正体现出人们对农耕文明的崇拜和敬畏。

现代教育的普及深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类整体性的文化与信仰,自然力量在人类眼中已经不再那么神秘而不可掌控。城市化进程也在深刻影响着民族村镇在内的传统农村的农耕环境、农民的生存状态与文化观念。黄牛成精这类民间故事题材的神秘,逐渐被科学理性精神所理解,不再被大众关注。

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播的纾困之道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想要传承下去,必须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口口相传”固然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显著特征和传统传承方式,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只停留在“保存”“保护”层面的文化形态长此以往必定会与社会和受众相脱节。要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新时代保持旺盛生命力,必须立足自身特点,适应时代特征,在保护与传播方式上找寻出路,开拓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继承创新的热情有所提升。对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大家已不满足于其固有的文本内容和传播形成,加之现代科技也为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迎来了新的发契机。

(一)运用数字化手段,对现有口传资料进行保存

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原始的口头传承人和传承行为逐渐在消失,而在如火如荼的“非遗”保护研究中,口头文学也因种种原因被忽略和疏离,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学濒临消失。当下,使正在消失的口头文学及时得到保存无疑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护方式。“传统民间文学类的非遗项目,应将保存作为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而“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已有的大量民间文学调查成果做更细致的处理和更充分的利用,是非遗保护的重要任务。”[2]目前,提倡记录保存的保护方式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方式。

现存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正在消失,除了因其口传性特征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外,还在于其中部分故事的讲述以民族语言和方言为载体。数百年来,许多民族语言在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的进程中逐渐消逝。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8.89%,这其中会说本民族语言者甚少。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进一步促使代际传承断链。针对这一形势,除了传统的保存方式搜集、记录、整理、存档外,还应尽早建设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音像数据库,以多种方式来存留民间文学的多样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使用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数字化形式记录和存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使其保存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加大出版力度,完成“口传”到“文传”的转变

口传性是民间文学独有的表现方式,但并非等于其和文字文学完全绝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传播方式的衍进中互生。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猎人海力布》最初也是以口传形式在特定地域和部族中流传,后经专门的文人将它们整理成文,推动了口传故事流传的延续性;满族特有的习俗记“档子”,从早期的结绳、桦皮的记事发展到以满文记事、以汉文记事。这些档子中所记载的大量的诗歌、民间故事传说显然比口头传承更具稳定性,也成为今天研究口头文学的重要素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多次针对各民族、各区域的民间口头文学进行地毯式的搜集与调查。其中,1984年起开始编纂的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前后历时20余年,于2009年完成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个系列的搜集、整理、出版。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每省每套集成各3卷,共100余卷,每卷100万至150万余字,共获得 40 亿字的资料。三套集成出版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得大量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收集保存,更在于是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口头文学分类体系并建立了明确、严谨的工作规范,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出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口头文学进行普查记录的同时,民间文学的主体形式也完成了“口头化”向“文字化”的转变。2019年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了《小戏·湖南卷·影戏分卷》《传说·吉林(一)》《故事·河南卷·平顶山分卷》等12个卷本,每个卷本100万字左右涵盖一个门类,共计1200余万字、300余幅图片及相关音视频资料。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是目前我国出版民间文学数量最为众多、种类最为齐全、内容最为丰富多样且最具活态保护价值的出版工程。反映了不同区域及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与物产资源,表现了广大民众的生存智慧、生产经验,以及他们的理想与信念、思想与情感等,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完善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传播、保护,形成艺在民间、文在民间的共识,推动民间文学知识普及与对外交流传播。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全面进行屏幕传播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同时随着个人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传播受众对于民间文学的接受已经远不满足于相对传统的口传和文传两种方式。随着人类社会传播媒介由语言、文字再到新媒体等各种形式的不断演变,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两微一端”、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屏幕传播为民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而广泛的平台。

短视频以网络为基础,综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优长,近年成为颇受大众欢迎和接受的分享搜集信息和碎片化娱乐的网络平台。以抖音为例,在抖音平台上搜索“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类的关键词弹出的视频和用户不计其数,这其中有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相关机构,也不乏因个人兴趣而建立的个人用户,传播内容从民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到饮食服饰、人情习俗等不一而足。利用抖音平台建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专属抖音号,将所了解到的民间文学故事在进行创作背景、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真实考察的基础上,拍摄成为更兼具真实性和审美性的纪录片,通过分段连载的方式在抖音平台上展示民间文学魅力和价值。

在社交平台中嵌入媒体平台是扩大传播效果的有效形式之一。“两微一端”等社交平台因嵌入了社会交往系统,成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新型信息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者应有意识地利用社交平台,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按照流传区域或艺术形式制作成栏目,创建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客户端等。在“两微一端”平台传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尤其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创新,[3]否则极易讹滥泛化缺乏关注度,传播作用也就无从发挥。可以结合网络传播特点、当前文化前沿热点对所要传播的作品进行艺术的加工,使之与大众审美意趣相符合。在屏幕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广大用户既是传播受众又是传播者本身,形成传播——接收——再传播的闭环传播方式,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发展进程中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本内容再创作,增强民族凝聚力

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与多元化,近年来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被改编成漫画、动画、游戏、影视剧等更为直观、更受大众喜爱和接受的形式。因表现内容与形式不受再时间、空间条件限制,能够给予社会大众更直观的印象和更开放的想象空间。这种以传统的民间故事为蓝本在保留故事原汁原味基础上的再创造使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得以保存的同时,更便于社会民众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风俗民情了解和接受,加深对民间文学内涵和传承功能的史料价值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又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精神。满族民间传统宗教故事《尼山萨满传》主要讲述了一个罗洛屯老员外的独子外出打猎不幸身亡,尼山萨满以其高超的神力为其赴阴寻魂,遭遇各种艰难险阻,一路闯关,终于夺回员外儿子的灵魂并使其起死回生的故事。根据其改编的网络手游《尼山萨满》,采用独特的中国剪纸美术风格和神秘的原创少数民族萨满音乐,由玩家扮演尼山萨满,通过敲击手中的萨满神鼓穿行诸界、降服妖灵,经历一段奇幻的冒险旅程后拯救孩子的生命。改编过程中既充分尊重了原有故事的内涵和性质,忠实地体现了人们对于救人危维的萨满神的崇拜与尊敬,同时又是在传统故事文本基础上的一次全新的艺术再创造,具有独立的品格和特殊的美学价值。由此可见,当代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已不再满足于对传统叙事形态的完全承继,潜藏在现代社会大众视野和文化需求中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都有待于更进一步挖掘和重塑。

总之,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亟待及时保护和有效传播。传统民间文学静态传承方式已远不能满足飞速运转社会背景下的传承需求,借助于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手段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最主要、最广泛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更加紧跟时代、贴近大众、深入社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将助力我国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擦亮中国文化名片。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民族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