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与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2023-08-07薛家乐杨留华虞忠平

时代汽车 2023年15期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薛家乐 杨留华 虞忠平

摘 要:环保意识的加深进一步促进当前人民对绿色出行观念的认同,世界环境污染严重加剧,进一步促进了新能源的研发。新能源汽车发展是趋势,其中电池寿命、关键材料零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难,配套设施建设未完善等,导致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主要以锂电池形态的纯电动汽车为主。[1]在此背景下,选择国内1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近11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Stata15.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定量研究國际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 新能源汽车 固定效应模型 技术创新 Stata

2022年的两会上,丁磊和李彦宏分别提出搭建全球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速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和加快自动驾驶无人化政策创新,支撑技术全球领先地位的建议等提案。同年,全国政协年度好提案中关于推进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促进我国新能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及金融服务主推科技创新等提案[2],占总提案的8.3%。关键词新能源、科技创新的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企业国际化进程和企业技术创新有相关性吗?如何借助国际化路程提升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呢?新能源企业国际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1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关于新能源企业国际化研究。蔡娅囡,农驰[3]从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视角进行剖析,指出在当下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企业应制定合适的策略抓住历史性机遇实现弯道超车,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突破,从而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王东升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选择合适的国家战略十分重要,并提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中国品牌的思路、路径和措施建议。

第二,关于车企技术创新相关研究。Chen等利用2002到2008年期间493家新兴经济体企业的面板数据,证实了新兴市场的跨国企业可通过在技术资源更丰富的发达经济体建立海外子公司获得母公司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从而提高技术能力。杨彤、袁紫薇和陈星采用熵权法,对14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专利申请量4个指标,得到技术创新指数。

第三,关于企业国际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高照军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得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与创新绩效关系呈倒“U”型的结论。他认为企业在国际化初期时,接触到的资源可提供互补作用,也可以通过合作联盟的建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4]

第四,文献评述与研究思路。我国学者对于国内政治、法律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建议做了详细的分析,但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关于走国际化路线的本土品牌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少。作者则以新能源汽车来自上下中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新能源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为企业国际化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2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作者选择的十家上市公司近11年(2012—2022年)的经营数据样本均来自以汽车制造和销售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首先利用同花顺软件找到概念板块,按照分类进行筛选,其中剔除了没有国外营业收入来源的企业,获得了10家上市企业有效数据。其次,使用Excel来计算和总结所需的指标并赋权,最后,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处理样本量较大及不可观察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以此提高估计的精准度。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企业官网、同花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官方数据,并按照如下标准进行再次筛选:(1)剔除关键指标缺失样本,如资产负债率、海外专利申请书等;(2)剔除ST特殊处理或退市企业;(3)由于数据缺失,排除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

2.2 模型设定

建模型设定为:Yi,t=α0+α1interi,t+α2sizei,t+α3growthi,t+λi+γt+ε

其中Y代表技术创新,inter代表国际化程度;size和growth是控制变量分别代表的是企业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具体含义为第i个企业第t年的国际化程度企业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λi及γt分别表示个体及时的固定效应;ε表示随机干扰项。

2.3 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技术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中技术创新通过两方面来解释,分别为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鉴于数据的可用性和查找难度,选取了企业的发明专利来代表技术创新产出[6]。但由于专利授权量受外部影响,而且从申请到授权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存在时间差,所以,作者选择专利申请量来衡量公司当年的技术产出。此外,面板数据及其他统计数据均是按照年为单位计量。

2.4 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企业国际化程度,学术界尚无统一的标准对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衡量,多数采用的是海外资产和销售收入[7],在通过文献的总结中选择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进行衡量。

2.5 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两个控制变量,企业的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增长率。通常来说,国际化程度越高,公司规模越大。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企业的规模可以用员工人数、资产规模、销售额作为度量指标。基于数据的完整性与可查性,作者选择企业的资产总额来代表公司规模。营业收入是一个企业资本的重要参考值,同时也是技术投资与研发的基本支撑,一般营业收入越高,企业才会对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更大。因此,选择了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第二个控制变量。

2.6 实证检验与分析

2.6.1 Stata单位根检验

作者主要利用了Levin-Lin-Chu(LLC)检验和Fisher-ADF检验对技术创新(lnY)、国际化程度(lnX)、企业规模(lnk)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lnA)进行单位根检验。除企业规模(lnk)外,时间序列皆平稳,趋势拒绝无效假设。其中技术创新(lnY)、国际化程度(lnX)及营业收入增长率(lnA)显示通过1%显著性检验。由于该模型中企业规模(lnk)属于控制变量且4个变量中已有3个变量呈平稳,结论默认为该面板数据不存在伪回归。结果见表1。

2.6.2 B-P检验、Huasman检验

在选择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时,主要的标准是推断面板数据的异质性。

尽管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结果都通过1%显著性显著,但在BP检验和Hausman检验中显示B-P检验P值小于0.05,但Hausman检验中P值大于0.05,表明本文数据则建立随机效应模型会更合理,说明这里的控制变量不够多,还存在其他多数变量影响被解释变量,见表2。

2.6.3 回归检验

在使用面板数据时,通常解释变量会受不可观测的异质性的影响,接下来进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也就是在截距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化程度(lnX)、企业规模(lnk)及营业收入增长率(lnA)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可见表4。数据显示,在截距lnY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化程度(lnX)、企业规模(lnk)及营业收入增长率(lnA)的P值分别为0.0000、0.001、0.02,均小于给定的0.05显著性水平,意味着截距不变,国际化程度(lnX)、企业规模(lnk)及营业收入增长率(lnA)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较强的正相关影响。

2.6.4 研究结果分析

综合个体回归效应和随机效应的结果显示来看,企业国际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为正向,且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加入第一个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结果显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为正,也通过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加入最后一个控制变量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企业国际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为正向,也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综合以上模型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国际化会对其技术创新产生正向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能促进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3 对新能源企业未来展望建议

3.1 加强技术创新的学习

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企业需要虚心学习他国技术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提升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智能技术等方面的性能。其中,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汽车的性能、安全性、使用寿命及续航里程极大程度依赖于电池的改良。技术的突破与进步,一方面可以避免依赖第三方和全球供应商、开发导体芯片及电芯供应及提供的车辆所用的其他零部件的困难;另一方面,摆脱技术的限制,造车成本也会减少大约32%,能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3.2 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现面临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稳定性、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十分微妙。在选择进入国家前,应提前了解该国的政治稳定性、新能源汽车政策、国家进入壁垒。不强制进入,也不选择不适合企业的进入方式和战略。其中特别注意有关法律、法规的频繁变动,比如,美国政府实施的经济与贸易制裁,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公司的技术、科技的发展,或因国家安全问题实施制裁。

4 结语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壮大且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考虑国际化过程中技术的短板,这是加速国际化的推动力之一。其中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是电池容量、中国地区充电桩数量。

本文与目前国内学者针对的分析对象不同,前辈们的研究集中于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考虑到具有新能源整车制造能力的国内企业少之又少,样本数据少、技术创新不止集中于头部企业国际化,故,作者选择的1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自该行业的上、中、下游,数据的维度得到丰富。

参考文献:

[1]赵曙明,高素英,周建,等.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7-10.

[2]雪琴.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22.

[3] 蔡娅囡,农驰.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与展望[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5):24-27.

[4] 高运胜,金添阳.新形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21(4):65-76.

[5] 戴俊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1.

[6]戴琳.特斯拉国际化运行战略及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启示[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2.1-19.

[7] 马建,刘晓东,陈轶嵩,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狀及对策[J].中国公路学报,2018(8):1-19.

[8]Jordan,Soren and Andrew Q. Philips.Improv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Random Effects Regression Results[J].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23,21(1):210-220.

猜你喜欢

固定效应模型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创造与替代:对外投资与本地就业关系研究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