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修复历程与展望

2023-08-07李翠田林阳阳冯天乔王丽荣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海桑互花红树

岳 文,李翠田,林阳阳,冯天乔,王丽荣

(1.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广东 广州 511453;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1)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1]。红树林生态系统可保护海岸地貌、维持近岸海域水质并为无脊椎动物、鱼类和鸟类提供栖息地,是世界上四大高生产力海洋生态系之一[2];但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独特性和提供生态服务的易获得性,其受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干扰压力较大。从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围垦和占用、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过度的旅游休闲活动、未经处理的污染物排放入海以及极端气候天气增多等导致红树林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3]。1973-2000 年,我国红树林面积约减少30 199 hm2,减少约62%[4]。广东红树林变化最为剧烈,1978-2000 年期间红树林急剧减小,之后小幅持续增加[5]。

珠海市东北部的淇澳岛,其沿岸滩涂曾生长大量红树林,但经历过围海造田等破坏方式,红树林急剧减少,从1978 年的约316.76 hm2[6]降至1988 年的约20.16 hm2[7]。1999 年,淇澳岛开始红树林引种扩种工程,随着红树林保护的力度加大,红树林逐步恢复,2020年面积约为478.28 hm2[8,9],目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工恢复面积最大、为数不多的红树林分布区,在促淤造陆、海岸防护和城市文化休闲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有关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的研究较多,包括红树林群落特征、动态变化与景观格局研究[10~12],红树林景观质量评价研究[13],红树林大型动物群落演替研究[14],红树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5]以及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16]等,红树林修复方面包括引进树种的适应性评价研究[17],红树林林分改造研究[18]和红树林种植与管理研究[2]等,但对淇澳岛生态恢复历程的研究较少。笔者将淇澳岛红树林30多a的生态修复历程分为3 个阶段,分析生态修复经验与不足,为淇澳岛红树林进一步的生态修复提出建议,并可为其他区域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1 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修复历程

淇澳岛红树林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生态修复。笔者将其划分为3 个阶段,即1998 年前的自发修复阶段、1999-2007年的集中种植阶段和2008年后的系统修复阶段。

1.1 自发修复阶段

1998 年前的红树林修复多为自发修复,即主要是小范围红树林种植,树种为本地种苗木。1991年,珠海市林业科技人员自发开展珠海红树林资源调查发现,淇澳岛大围湾红树林是全市保存得最为完整、集中连片的天然红树林[8],红树林种植以大围湾为主,向海方向扩展,至1995 年,面积扩大至约28.08 hm2[7]。1998 年,大围湾的天然红树林面积增加到约32.2 hm2[19],但相比于1988年,红树林面积仅增长约12.04 hm2。红树植物均为本地种,有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达10种以上,优势群落为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群落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高度仅为0.8~2.5 m,但多为堤前红树林,林带较窄。互花米草(Sporobolus alterniflorus)在潮滩上大片分布,侵占红树林的生长空间,严重影响红树林的生长。这一阶段的红树林修复特点是种植本地树种,恢复力度不大,恢复面积较小,且严重妨碍红树林生长的互花米草未被处理,仍在不受控制的繁殖,导致红树林恢复效果不明显。

1.2 集中种植阶段

1999 年开始采取多项措施进行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在现有适宜区域种植红树林以及围海造林的同时,还纠正人为干扰活动,如取缔非法捕捞、乱砍乱伐和随意筑坝挖塘等。本地树种秋茄树和桐花树生长缓慢,幼苗保育率低,在与互花米草对生境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因此,采用植物更替措施,在淇澳岛河口湿地的互花米草泛滥区引进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以提高红树林面积,阻断互花米草的入侵蔓延,最终将海岸滩涂由互花米草草滩恢复为红树林生态防护系统。1999 年起,淇澳岛种植无瓣海桑、海桑、桐花树、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等红树,其中无瓣海桑和海桑占绝大多数。2001 年开始种植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海杧果(Cerbera mangha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桐棉(Thespesia populnea)等半红树植物,2005 年引进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对叶榄李(Laguncularia racemos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和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等红树,截至2007年,红树林面积约达540 hm2[20],相比自发恢复阶段末的32.2 hm2增长了1 477%,互花米草面积大幅度减少,成效显著。

1.3 系统修复阶段

2008 年1 至2 月,低温袭击淇澳岛,气温有21 d低于10 ℃,最低气温6 ℃,造成红树林严重受损,受损面积超200 hm2。受害较严重的多为引进种无瓣海桑和海桑,其中大面积的海桑林被冻死,但本地种未受寒害影响。互花米草随之占据海桑受害林地,造成互花米草再次入侵红树林林地,而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趁机扩展,造成林地低矮灌木化。

自2008年起,在对受冻害影响的区域进行补种外,开始注重优化红树林结构组成,提高单一人工林的生态多样性,调整红树林内部结构,加强本地树种的种植,开辟更多鸟类适宜生境,并改善底栖生物生存环境,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2008-2009 年,种植海桑、无瓣海桑、红海榄、对叶榄李、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树和桐花树,其中海桑多与其他树种混交造林,造林和林分改造共160 hm2。2011 年,继续增加红树林海上造林规模。在红树种植过程中,重点将无瓣海桑按一定距离植入互花米草群落中,以期干扰后者生长繁殖。2015年8月,启动林分多样性改造项目,对现有无瓣海桑林逐步进行林分多样性改造,如中层种本地种的乔木秋茄树、桐花树和木榄等,下层种本地种的灌木老鼠簕等,以此丰富无瓣海桑单纯林的树种多样性,至2020年,淇澳岛红树林面积约478.28 hm2。

2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修复经验

2.1 选择恰当的红树林修复措施

红树林生态修复包括自然恢复、人工恢复和生态重建。1978 年以来,由于淇澳岛围海养殖、滩涂围垦、工程建设和海洋捕捞,其红树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淇澳岛天然林红树林面积持续减少,至1988年,红树林面积锐减93.63%。由于人为的干扰活动无法彻底消失,影响红树林恢复的外在影响依然存在,因此红树林无法完全靠自然恢复的方式得以修复,必须通过人工恢复或生态重建的方式修复,即采用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方法对红树林的植被、水文、地形地貌,尤其是潮滩、潮流通道等进行修复。

淇澳岛红树林在不同修复阶段采用不同的修复措施:在自发恢复期,主要是通过人工修复方式进行,即采用生物修复(主要是种植红树植物)和化学修复(如对互花米草进行药物喷杀)的措施进行修复。在集中种植阶段以生境重建方式为主,采用物理修复(即滩涂改造和重建,主要是结合潮位和红树林的特点确定滩涂的堆填高程并进行滩涂堆填)和生物修复方法向海扩张,即沿淇澳岛西北海岸向海推进,进行宜林地改造并种植红树林[9]。系统修复阶段采用自然修复、人工恢复和生境重建的方式,其中,以生境重建和人工恢复为主,生境重建主要是在沿淇澳岛西部长条形海岸向海推进种植红树林,而在已有红树林区通过人工恢复方式,采用生物修复的手段对现有纯林进行改造,通过潮沟改造等物理修复措施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流通问题。

2.2 选择适宜的修复地点

不同修复阶段根据原有及现有红树林的生长和分布状况、滩涂状况和水文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修复地点是红树林修复的关键。

淇澳岛原有的红树林从主要分布在大围湾、大澳湾和石井湾,至1991 年,仅有大围湾仍保有较为完整和集中连片的天然红树林[8],由于大围湾周围海湾较多,且面积较大,因此,自发修复阶段红树林修复的地点以大围湾为主要修复地进行红树林种植。而在集中种植和系统修复阶段,考虑到淇澳岛西部和北部地势平缓,滩涂广阔,并且由于靠近河流入海口,水域较浅且水流较缓,淤泥大量沉积,自然条件适合红树林生长,红树林修复地点则集中在淇澳岛的西部和西北部,并向海延伸。

2.3 选择合适的树种

红树林修复中树种的选择较为重要,不同修复阶段需根据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确定主要树种及种植位置,充分发挥不同树种在不同生态位的优势。

在自发种植恢复阶段,所选种的红树植物为本地种,有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10 种以上,优势群落为秋茄树群落和桐花树群落。由于互花米草与红树林生态位相同,彼时互花米草在海滩大量分布,严重影响本地红树植物的繁殖与生长。

集中种植阶段,红树林的引种问题尤为重要。1999 年,科研人员提出引种在同互花米草对光资源的争夺中处于优势且生长速度快的无瓣海桑的建议[19],通过引种大量海桑、无瓣海桑、木榄等速生树种[2],成功抑制互花米草的蔓延,2003-2007 年互花米草的控制率为77.78%(2008年寒害后互花米草入侵曾经的海桑林地,但2013年互花米草面积已降为1 hm2,而2020年已近乎消失)。

在系统恢复阶段,不仅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还注重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结构的调整。这个阶段重点是选择适宜树种以丰富无瓣海桑纯林。2015年8 月启动林分多样性改造项目,对现有无瓣海桑林逐步进行林分多样性改造,增加种植秋茄树、桐花树和木榄等乔木以及老鼠簕等灌木,以此来丰富无瓣海桑单纯林的树种多样性,最终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健康发展。

2.4 争取到政府重视

政府部门支持可以加大对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投入和加快红树林生态项目的实施。多年来,珠海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淇澳岛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国内最早实施红树林人工修复工程。如1996 年,珠海市绿化委员会和淇澳管理区等部门首次向市政府提出“规划建设淇澳红树林保护区”的请示。1998 年,珠海市政府启动“向大海要森林”的计划[8],在淇澳岛西北角围海造陆,并大面积种植红树林[21]。1999-2002年,珠海市政府每年拨款120万元进行淇澳岛红树植物的引种扩种。2000 年4 月,珠海市政府批准成立“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开始加大对淇澳岛红树林及鸟类的保护。2007-2010 年,开展红树林引种园建设项目,建立当时国内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引种园(3.3 hm2)[17]。在广东省和珠海市的支持下,相继开展2015-2017 年淇澳红树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2018-2019年淇澳岛红树林的科学考察工作。

2.5 注重与科研部门的合作

淇澳岛红树林修复工作从自发恢复阶段前就开始与科研机构的合作。1991 年,珠海市林业科技人员自发开展珠海红树林资源调查,1995 年,珠海与台湾红树林专家合作进行“海峡两岸红树林基因变异研究”,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出“抢救最后的红树林”呼吁。1999 年珠海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红树林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工作[2]。目前,广东三地在大湾区生态方面已开展广泛合作,如2016-2019 年在珠海顺利召开“粤港澳湿地生态保育座谈会”。同时,淇澳保护区已与多所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科教基地。红树林修复和科研的结合带来双赢成果,除红树林面积大幅度增长外,依托淇澳岛红树林修复的相关科学研究也获得丰富成果,如“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获201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编撰的《中国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也为红树林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资料翔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同时研究成果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的红树林恢复重建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3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 存在问题

从淇澳岛红树林30 多a 的修复历程可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人为干扰活动不断减少,通过引种无瓣海桑和海桑及多种红树植物、消除互花米草、围海造滩开展红树林种植以及潮沟改造、创建鸟类栖息地、加强科学研究等多项措施,淇澳岛红树林修复成效显著,2020年淇澳岛红树林面积约478.28 hm2,高于1978 年受损前的红树林面积316.76 hm2,互花米草得以控制,鸟类从2003年的46种增至2018年的182种[22],红树林生态景观得到改善,红树林修复开始从单纯的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向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方向发展,同时有更多居民参与到红树林保护中。但纵观修复历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1)无瓣海桑和海桑对潮带的适应能力较强以及生长迅速,因此淇澳岛在大量引种栽培无瓣海桑和海桑后快速成林,并成功抑制了互花米草的生长,但无瓣海桑的种间竞争能力和天然扩散更新能力较强,会挤占其他红树林树种生境,从而导致淇澳岛红树林种群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且脆弱,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一定影响。同时,淇澳岛目前红树林优势植物多以斑块状交替,而非正常的带状分布。本地红树低矮灌丛林较多,红树林景观结构比较简单。此外,由于无瓣海桑和海桑对低温的耐受力差,如再次出现类似2008年的低温情况,仍可能出现大规模死亡,从而影响淇澳岛红树林的生态结构。因此,在淇澳岛今后的生态修复中,如何调整无瓣海桑和海桑等外来树种和本地树种的关系以使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值得关注。同时,修复中要注重潮沟的畅通以及保有一定的光滩和浅水水域,完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海洋持续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红树林位于海陆交错带,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很大。通过红树林的恢复可保护海岸带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而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又会对红树林的恢复带来影响[23~26]。淇澳岛红树林的生态修复同样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压力,如,目前的群落结构组成能否适应海平面上升?淇澳岛红树林的沉积速率、地面沉降速率与海平面上升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因此,如何使红树林在海平面持续上升的前提下不断恢复并保护岸线更为重要。

(3)淇澳岛红树林后方建有人工海堤,红树林多在堤前,而堤后多为养殖塘。海堤的存在改变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水道和水文环境,压缩了滩涂中高潮带的空间,从而阻断了红树林向陆地的自然发展。红树林对海上风浪的阻挡作用远甚于堤坝,甚至对堤坝亦有保护作用,因此,如何协调堤坝与红树林修复之间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

另外,红树林生态修复与当地渔民围塘养殖的矛盾仍存在;红树林修复后缺乏连续的监测调查,或是监测后未及时分析评估,无法得知修复效果并进行及时补种与调整,因此,红树林的生态修复工作任务仍较艰巨。

3.2 展望

(1)红树林生态修复需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

淇澳岛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淇澳岛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而后者与淇澳岛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淇澳岛区域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成果通常以生态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形式体现,即通过红树林生态修复,将其产生的效益汇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红树林生态修复不能以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为代价,针对养殖塘需要压缩了红树林的修复空间以及其相应污染物排放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考虑产业提升或转型以解决红树林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积极发展与红树林生态系统相关的绿色生态产业,使人们能享受红树林生态系统带来的文化教育服务,使生态修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和谐发展。

(2)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操作

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加快和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淇澳岛较早即有此类尝试,2008 年,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在内地首创了“红树林保护基金”,倡导企业团体和公众参与红树林保护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完善的制度以确保资本市场化的稳定。根据2021 年11 月10 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修复,允许其从事相关绿色产业开发,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使其享受红树林保护带来的红利,并更积极参与红树林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同时可考虑成立独立的专业生态修复机构,由其分配资金开展生态评估、实施和监测等工作。如,红树林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对减排量起直接作用,属于较高质量的增汇产品,因此可开展淇澳岛红树林蓝碳经济技术等相关研究工作。

(3)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估工作

红树林生态修复后的监测工作极为重要,需定期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涉及内容较多,包括红树植物群落监测(红树林修复面积,群落组成,幼苗的密度和覆盖率,幼苗的存活率或死亡率,树木的生长量、高度和直径等)、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监测(鸟类的数量和组成,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的密度和组成)、红树林生境指标监测(水质和沉积物相关指标)以及人类干扰活动、有害生物和社会文化服务活动监测等。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对生物多样性、海岸防护、固碳增汇和社会文化功能进行评估和反馈,为修复项目的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红树林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淇澳岛红树林的修复将以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制定修复内容和修复措施,同时维持区域特色,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修复将为其他地区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海桑互花红树
互花米草化学治理对天津附近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质量的影响
滩涂互花米草生长盐分区间及其化感作用
红树林诞生记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红树植物老鼠簕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lavipes AIL8化学成分的研究
妈妈的眼睛
海桑的生存智慧
互花米草防控技术探讨*
海桑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