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序列MRI 扫描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2023-08-06王京华范新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压缩性椎体腰椎

王京华,范新丽,平 国

(1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昭通 657000)

(2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云南 昭通 657000)

(3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云南 昭通 657000)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加之老年人每日摄入的钙离子难以满足正常需求,致使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多伴有骨质疏松表现,在遭遇突发暴力时会导致骨折的发生[1]。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等,若不及时干预,随着病情的进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考虑到老年患者体质状况和营养情况欠佳,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较差,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休养,但难以耐受的疼痛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且多数患者并非单发性骨折,新旧病灶同时存在,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发病早期阶段及时、准确地诊断该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如X 线片、CT、MRI 等。X 线片仅能显示骨折线与骨折移位情况,对隐匿性骨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虽然CT 检查采用薄层扫描、后处理等技术能够直观显示骨折情况,但是在判断陈旧性或新鲜压缩骨折方面的效果欠佳,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可能性[3]。MRI 检查利用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不同组织的电磁信号,并通过重建信息获取全面的断层图像,对人体无任何电离辐射损伤,在诸多疾病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CT 检查相比,MRI 检查无需重建即可获取多方位图像,可获得原生三维断面成像,同时可更加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关节、肌肉等部位病变的诊断特异度较高。MRI 检查不但能够直观观察不同腔室、周围结构的解剖变化情况,而且可实现定性分析,充分显示病变情况以及病变周围情况,诊断效果确切[4-5]。为了探讨多序列MRI 扫描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本研究选取16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扫描方法的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162 例(213 个椎体)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86 例,女76 例;年龄42 ~78 岁,平均年龄(61.25±5.09)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伤85例,摔伤63 例,高空坠落伤14 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②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③未合并其他恶性疾病;④经手术证实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排除标准:①CT 及MRI 检查禁忌证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③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临床工作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 和多序列MRI 扫描。

CT 检查:使用仪器为美国GE 公司生产的64 排128 层CT 机,对管电压、管电流、螺距、层厚等参数进行合理设置,重建间隔1 mm,软组织窗位50 HU,窗宽450 HU,骨窗窗位650 HU,窗宽300 HU。对患者实施常规平扫,完成扫描后采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图像。结合检查要求,对骨折部位的横断面、冠状面等任意图像进行重组,切割、旋转三维图像,通过不同视角观察患者椎体骨折、附件及软组织损伤情况。

MRI 检查:使用仪器为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MRI Achieva 磁共振仪,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体部线圈,扫描序列为弥散加权成像横轴位SE 平面回波扫描及脂肪抑制序列(STIR),合理设置各序列参数,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I-SE-TRA),TR 580 ms,TE 12 ms,层厚和间隔分别为4 mm、1 mm,矩阵385×250。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SE-TRA),TR 2 450 ms,TE 120 ms,矩阵385×250,层厚4 mm;STIR 参数为TR 3 100 ms,TE 75 ms,矩阵385×250,层厚5 mm。

CT 及MRI 检查结果均由2 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影像科技师阅片,结合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分析和讨论,意见一致即获得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多序列MRI 扫描和CT 检查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结果,同时分析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对比

手术结果显示,162 例患者中有213 个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多序列MRI 扫描检出腰椎压缩性骨折209 个(98.12%),CT 检查检出腰椎压缩性骨折182 个(85.45%)。两种检查方式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93,P<0.05)。

2.2 影像学特征

CT 检查可见腰椎压缩性骨折未累及后柱,骨小梁及椎体密度存在显著变化,椎体后壁完整,椎体前缘及前侧缘的骨折线规则。多序列MRI 扫描影像学特征:162 例患者共209 个椎体表现为不规则变化,为凹陷形或扁平形。椎体压缩情况:压缩<1/3 的椎体114 个,压缩1/3 ~1/2 的椎体67 个,压缩>1/2 的椎体28 个。209 个椎体后缘骨皮质:骨皮质后缘上、下角后翘,皮质具体表现为成角变化,受压缩椎体的T1信号不均匀。椎体内信号特点:T1WI 扫描表现为低信号,T2WI 扫描表现为中等或稍高信号;通过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可知,椎体内表现以不规则高信号为主,椎弓根受到影响,且存在异常骨碎片和椎间盘影;部分椎旁软组织存在水肿、血肿情况,共计51 个。

2.3 典型病例

患者男,62 岁,因外伤导致活动受限后入院治疗。MRI 矢状位显示:椎体压缩变化,椎体局部骨质表现为长T1、T2信号,腰3 椎体稍有压缩变化,椎体局部骨质表现为长T1、T2信号,STIR 序列为高信号。临床诊断:L1 椎体爆裂性骨折,L3 椎体压缩性骨折。见图1。

图1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RI 矢状位影像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骨折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通常伴有脊髓损伤的情况,疼痛症状较为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疾病不但会导致患者活动严重受限,若未及时干预,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易导致截瘫、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脊柱损伤主要发生在第12 胸椎及第1 腰椎,绝大多数的脊柱骨折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准确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关于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何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争议。X 线是以往临床诊断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其在骨折、骨密度变化疾病的诊断中以及关节成像方面的诊断效果确切,能直观显示腰椎曲度、密度及椎间隙的变化情况。但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患者因疼痛难以配合进行正常体位下的摄影,且成像质量容易受到活动范围、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7-8]。此外,X 线检查在确定复杂性骨折的严重程度及骨折类型方面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对椎体中后柱、附件区以及椎管内损伤的漏诊可能性较大[9]。随着CT 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 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可清晰显示椎体骨折情况[9]。但CT 检查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反映腰椎及椎体内部损伤中的优势方面CT 检查不如MRI 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0]。MRI 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非常高,主要适用于神经系统、胸部、腹部与盆腔、骨骼、肌肉系统、主动脉等器官组织病变的诊断中,且在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方面亦具有明显的优势。MRI 检查具有多方位成像的特点,有助于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同时可明确脊髓、韧带、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受损情况[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序列MRI 扫描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为98.12%,高于CT 检查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多序列MRI 检查的诊断效果确切。分析原因是:MRI 检查具有非常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在多方位成像下,可帮助临床医师全面观察椎体生理曲度、分布序列等,同时能够直观显示腰椎周围韧带撕裂、椎间盘突出等情况,在椎体损伤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12]。本研究结果显示,CT 检查可见腰椎压缩性骨折未累及后柱,骨小梁及椎体密度存在显著变化,椎体后壁完整,椎体前缘及前侧缘的骨折线规则。多序列MRI 扫描可见压缩椎体表现为不规则变化,为凹陷形或扁平形;压缩椎体骨皮质后缘上、下角后翘,皮质具体表现为成角变化,受压缩椎体的T1信号不均匀;椎体内T1WI 扫描表现为低信号,T2WI扫描表现为中等或稍高信号;STIR 扫描可见椎体内表现以不规则高信号为主,椎弓根受到影响,且存在异常骨碎片和椎间盘影;部分椎旁软组织存在水肿、血肿情况。相关研究指出,STIR 扫描诊断脊髓损伤的效果确切,成像质量高,结合不同的信号特征能够进行很好的判断[13]。在多序列MRI 扫描下,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后缘骨皮质的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后缘的变化。腰椎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形状变化,腰椎椎体骨小梁排列方法和椎体压力无明显差异,椎体变形的同时通常伴有骨碎片、椎间盘破裂等情况[14]。多序列MRI 扫描可发现压缩椎体内的信号变化情况,充分显示压缩椎体的形态学、信号变化、周围软组织变化情况等,在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5]。除此之外,多序列MRI 扫描还能够有效显示软组织病变和骨髓水肿情况,根据骨膜水肿、骨折线等判断病变情况。

综上所述,多序列MRI 扫描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直观显示骨折的影像学特征。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纳入病例数较少,以单中心研究为主,后期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联合多中心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压缩性椎体腰椎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