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有效性评价

2023-08-06李国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造影剂良性肿块

李国微

(东辽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吉林 辽源 1366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受到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临床中乳腺癌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于乳腺癌患者,早期明确的诊断、鉴别,有助于患者后续的对症治疗,为患者的良好预后奠定基础。而在医疗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背景下,超声技术凭借其无创、可重复、动态扫描的优势,逐渐受到临床青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2]。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基于软组织硬度信息、扩散成像技术,能够弥补常规超声的局限性;超声造影技术又称“声学造影”,其基于造影谐波成像原理,可清晰反馈病灶情况[3]。研究由此展开,以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诊断两种技术为基础,设计单独、联合诊断试验,纳入乳腺肿块手术患者90 例作为观察对象,评估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过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东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乳腺肿块手术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诊断与两者联合诊断。患者年龄为20 ~70 岁,平均年龄(45.95±3.83)岁;乳腺肿块直径6 ~26 mm,平均(16.59±5.22)mm。

纳入标准:①因乳房疼痛、包块症状入院,经问诊、触诊等方式初步诊断为乳腺肿块,经术后病理确诊[4];②基线、随访资料完整者;③单发病灶;④无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⑤患者神经功能、语言功能良好,能够全程配合,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植入乳腺假体患者;②存在乳腺既往手术史患者;③ 胸部外伤患者;④合并有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⑤乳腺肿块手术禁忌、造影剂过敏患者。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诊断与两者联合诊断。诊断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诊断期间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体位指导等。

超声造影诊断:仪器选择超声仪(西门子Siemens Sequoia 512),取得肿块最佳图像切面,换成线阵探头,设置探头频率为(4 ~8)MHz,仪器设置造影模式,取超声造影剂(5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5 mL)均匀混合,定位肘前静脉,予以患者推注,待推注结束,再于相同穿刺部位推注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完成局部冲洗,定位肿块最大切面,持续观察300 s,获得病灶内造影剂动态情况,对造影剂相关参数(达峰时间、进入病灶组织时间)进行记录,完整保留各项数据并完成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仪器选择全数字超声诊断仪(恩普EMP-2000),经常规超声对病灶进行定位,取病灶最大切面进行操作,转换仪器模式-弹性模式,选用高频线阵探头,调整探头频率为(6 ~12)MHz,以皮肤为平面,将探头垂直置入,缓慢振动探头,使其维持压力指数数值在3 ~4 之间,探查区域根据病灶大小适当扩宽(2 ~3 倍即可),对病灶的弹性成像进行持续、动态观察,依据弹性成像颜色进行差异度分级。

1.3 诊断标准

整理所得图像资料,由不低于3 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各自独立完成诊断,如最终结果不一,则经综合讨论确定结果[5]。诊断标准如下。

恶性肿块超声造影诊断标准:①病灶形态不规则;②病灶内存在穿入性血流,血管走行迂曲;③病灶内造影剂分布不均匀,存在“快退”“快进”表现;④造影后病灶最大直径呈增大表现。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标准:参考5 级评分法,良性(1 ~3 分),恶性(4 ~5 分)。病灶图像以绿色为主为1 分;病灶图像以绿色为主,但伴随少量蓝色为2 分;病灶图像呈蓝色、绿色,各自占50% 为3 分;病灶图像以蓝色为主,但伴随少量绿色为4 分;病灶图像以蓝色为主为5 分。

联合诊断标准:乳腺肿块弹性评分<3 分诊断为良性;弹性评分>3 分诊断为恶性;弹性评分3 分,若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则诊断为恶性,超声造影表现为均匀增强则诊断为良性。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不同方法检查乳腺肿块的结果及诊断效能;②对比良恶性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到达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峰值强度)及UE 分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90 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确定良性乳腺肿块患者54 例,恶性36 例,不同类型肿块具体病理类型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肿块具体病理类型[n(%)]

2.2 超声造影诊断结果分析

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结节43 个,良性结节47 个。见表2。

表2 超声造影诊断结果分析 单位:个

2.3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分析

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结节39 个,良性结节51 个。见表3。

表3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 单位:个

2.4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分析

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结节36 个,良性结节54 个。见表4。

表4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分析单位:个

2.5 诊断效能分析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类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对比良恶性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及UE分值

恶性组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及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良性组,峰值强度及UE 分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见表6。

表6 对比良恶性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及UE 分值(± s)

表6 对比良恶性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及UE 分值(± s)

肿块类型到达时间/s达峰时间/s消退时间/s良性(n=54)15.13±4.1122.41±4.5435.65±4.68恶性(n=36)8.93±1.5415.43±3.3325.43±3.21 t 8.6427.90911.423 P<0.001<0.001<0.001肿块类型峰值强度/sUE 分值/分良性(n=54)6.43±1.011.03±0.22恶性(n=36)10.55±2.413.16±0.53 t 11.19726.375 P<0.001<0.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乳腺筛查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临床中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逐渐提升。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对于患者后续治疗的准确、有效具有直接影响[6-7]。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其对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起到了较好的诊断效果[8]。超声造影技术是利用造影剂的配合,通过静脉输注检测,提高血管对比度,充盈肿瘤血管的灌注成像,进而使病灶组织的微循环经灌注反馈,有效提高检查的灵敏度,提升诊断准确率。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经造影剂推注配合超声诊断,可见乳腺良性肿块呈分布均匀、边缘平滑的特性,该现象可能与乳腺良性肿块的实质有关[9],其自身内部血管实质性增生、增粗,血管分布均匀,静脉回流正常,因此造影剂能够顺利反馈,无扭曲、瘀滞等情况,而乳腺恶性肿块影像特征为高增强,病灶表现不规则、模糊,经增强后的病灶范围较常规超声明显扩宽,分析原因,可能与肿瘤血管的生长因素持续性刺激有关,肿块内微血管数量较多,对其血供量也相应增加。

本文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中,其借助组织的弹性系数差异,对肿块软硬组织受压后的形变情况、回声信号进行观察、分析,再进行成像表现,进而实现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中,其能够收集组织受压的回声信号,对其移动幅度进行数据化,再通过彩色图像反馈,结合红色-绿色-蓝色反应弹性系数,位移变化依次缩小;通过图像的色彩,对组织硬度进行反馈,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当前临床常用的超声弹性成像多为压缩式弹性成像模式,主要是沿压缩方向向组织施压,由于弹性组织不同可产生不同响应,超声接收响应信号后可进行复合自相关分析,并计算组织内各点应变/位移,其中位移变化较大的呈现为红色,而位移变化较小的呈现为蓝色,位移变化一般的呈现为绿色,参照UE图像可简单、有效辨别组织弹性特征。此外,本研究中,恶性肿块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及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良性组,峰值强度及UE 分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这是因为,恶性结节中微小癌栓会造成微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增大血管阻力,以致造影剂进入时间变长、达峰减缓,但血管变异较大,且血管分支较多,故使造影剂早期快速消退,而良性结节供血血管分支分级存在规律性,新生血管较少,并趋向正常组织血供,其微血管间吻合较少,造影剂进入后循环较慢。赵克刚等[10]的研究中也指出,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使得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的有效预后,这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比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其对于乳腺良恶性肿块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但为提高患者的检查准确率,建议以联合方法完成诊断、筛查,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帮助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本次研究设计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纳入样本案例较少,为对患者进行后续随访,评估影像学诊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上问题旨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深入、完善,以为类似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查考。

猜你喜欢

造影剂良性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