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联合应用于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研究

2023-08-0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射线乳腺影像学

倪 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乳腺癌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源自乳腺上皮组织,具有发病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1]。随着女性精神压力的与日俱增以及生育哺乳观念的不断转变,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由于该病发病早期隐匿性极强,绝大部分患者首次确诊便已处于中晚期阶段,丧失了手术根治最佳时机,预后不良。由此可见,如何早期准确有效诊断乳腺癌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病理检查作为乳腺癌唯一金标准,其在检查过程中会对受检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且对受检者耐受性要求较高,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随着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乳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的诊断中获得广泛应用,包括乳腺X 射线摄影以及B 超等,影像学技术的运用能够更清晰地展现病灶情况,在乳腺癌的诊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当前关于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诊断乳腺肿瘤的单一诊断方式的研究已有不少相关报道,验证了其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单一诊断方式的准确率难以得到保障[2-3]。而关于两者联合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中的研究鲜有报道,对于两者联合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效用尚未得到验证。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联合应用于乳腺肿瘤鉴别诊断效能,以期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现结论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3 例乳腺肿瘤患者开展试验。患者年龄32 ~69 岁,平均(50.22±7.61)岁;体质量指数18 ~32 kg/ m2,平均(23.51±2.09)kg/m2;肿瘤性质:恶性肿瘤71 例,良性肿瘤32 例;癌变位置:乳房左外侧29 例、乳房右内侧48 例、乳晕区内12 例、左内下象限6 例、右内下象限8 例;接受文化教育年限5 ~16年,平均(9.05±1.26)年。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②均接受乳腺X 射线摄影及B 超检查;③均为成年女性;④入院前并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疾病;②既往有胸部或乳腺手术史者;③依从性欠佳或(和)因故无法完成相关检查/研究;④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⑤乳腺X 射线摄影或B 超检查禁忌证患者。

1.2 方法

全视野数字乳腺X 射线摄影(FFDM):仪器采用芬兰全区域数字化乳腺X 线机。常规拍摄左右两侧乳腺头尾位(craniocaudal,CC)及内外斜位(midiolateral oblique,MLO)。乳房压迫板压力以12 ~14 N 为宜,采用自动参数选择技术,按照乳腺厚度、密度、X 线曝光条件等摄取图像。并由医师进行预览,确认图像质量满足阅片需求后传输至工作站。

B 超检查:仪器采用GE730 诊断仪。告知受检者双手上举,充分暴露整个乳房。选择高频率探头,以接触法对双侧乳房实施顺时针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或肿块阴影,变化检测方式为纵横检查,并仔细观察病灶边界、大小、周围血流信号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将病理检查结果视作金标准,分析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联合应用于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效能。②对比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对不同直径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联合检出乳腺肿瘤结果分析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71 例,良性肿瘤32 例。FFDM 联合B 超共检出恶性肿瘤71 例,其中1 例误诊,1 例漏诊。FFDM 单独检出恶性肿瘤63 例,其中6 例误诊,8 例漏诊。B 超单独检出恶性肿瘤58 例,其中8 例误诊,13 例漏诊。见表1。

表1 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联合检出乳腺肿瘤结果单位:例

2.2 乳腺X射线摄影与B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效能对比

将病理检查结果视作金标准,FFDM 联合B 超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8.59%、96.88%、98.06%,均高于单纯FFDM 检查的88.73%、81.25%、86.41%与单纯B 超检查的81.69%、75.00%、7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效能对比[%(n/m)]

2.3 乳腺X 射线摄影与B 超联合对不同直径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对比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腺恶性肿瘤直径<2 cm 者35 例,2 ~5 cm 者26 例,>5 cm 者10 例。FFDM 联合B 超对<2 cm 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7.14%,高于单纯FFDM 检查的82.86%与单纯B 超检查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乳腺X射线摄影与B超联合对不同直径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对比[n(%)]

3 讨论

迄今为止,乳腺癌已成为女性人群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积极有效的诊治是控制肿瘤细胞扩散以及改善预后转归的关键。因此,寻找一种灵敏度高、特异度高以及创伤小的诊断手段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乳腺X 射线摄影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乳腺肿瘤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以及痛苦程度低等优势,可有效筛查乳腺癌微小病灶及钙化病灶[4]。全区域数字化乳腺X 线机是由普兰梅德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设备,其可通过非晶硒直接数字化平板技术,获取高质量全区域数字影响,从而达到提高早期诊断乳腺癌检出率的目的。B 超亦有操作简便、无创以及费用低廉等优势,可为医生提供患者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以及边界等信息,属于乳腺癌早期诊断重要方法之一[5]。

本文结果发现,将病理检查结果视作金标准,FFDM联合B 超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8.59%、96.88%、98.06%,均高于单独FFDM 检查的88.73%、81.25%、86.41%与单独B 超检查的81.69%、75.00%、79.61%(P<0.05)。此外FFDM 联合B 超对<2 cm 乳腺癌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7.14%,较单一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更高(P<0.05)。这与余桂鸿[6]的研究报道相吻合,提示了FFDM 与B 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较单一诊断方式的效能更佳,且对于微小病灶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实现微小病灶乳腺癌的诊断。推敲原因,全区域数字化乳腺X 线机应用了电动同心C 臂旋转、智能化侧面进入等多种与人体工学相符的先进技术,可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较为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另有研究表明,FFDM 主要是通过光导性将X 线转换为电信号并形成数字动态以及静态图像,且在成像过程中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像分辨率以及清晰度等,有助于病灶于背景组织中清晰显现,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7]。B 超则可较为清晰地显示病灶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为医生提供较为清晰的病灶血流分布、运行情况,可有效观察病灶弹性和活动性,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此外,FFDM 联合B 超对<2 cm 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高于上述两项影像学技术单独诊断。这反映了FFDM 与B 超联合对直径较小的乳腺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究其原因,FFDM 可成像于显示屏上,方便医生在后处理工作站屏幕进行阅读,而屏幕阅读主要是在工作站自动给出标准数字化图像的基础之上,运用窗技术适当调整图像窗位窗宽,因此可显示多种密度生理性或病理性组织,实现动态组织平衡,提升病灶检出率[8]。B 超具有清晰的图像解剖层次,可清晰显示乳腺皮下、各层内部细胞微结构。在乳腺癌的诊断中通过将FFDM 与B 超的联合运用,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作用,可全面、清晰地展现病灶的图像、血流分布、运行状况等,便于医生能够更好地判断病灶的位置以及乳腺癌的严重程度,进而提升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还能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影像学资料,便于医生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FFDM 与B 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同时能够实现对微小病灶乳腺癌的诊断,能够更为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病变程度,与金标准的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且该诊断方式对患者损伤性更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射线乳腺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