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策略分析

2023-08-05陈春玲

考试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意识环境生态

陈春玲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生态安全态势的日益严峻,各国纷纷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并强化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素养和生态安全意识。当前,在新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地理科目作为一门优先发展的科学课程,正在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而生态安全作为地理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实现生态安全教育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文章旨在探讨高中地理教育与生态安全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为提升我国高中生的生态环境素养和增强生态安全意识提供帮助。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所需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等方面的保障,同时也包括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它强调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关系,旨在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安全中,重点考虑的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范和治理,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互动关系的协调和平衡。

(二)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

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对生态系统基本原理、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意识和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应当逐步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其二,知识体系。学生应该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以及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体系。其三,实践能力。学生应该通过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生态调查、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生态安全的认识。其四,生态伦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起生态伦理观念,即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总之,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旨在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关注生态环境,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和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育与生态安全的联系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生态安全问题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等众多方面,其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我们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在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新高考背景下生态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新高考的全面改革,高中地理已经从单科扩展到学科组合。根据《人教版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以自然环境利用与管理、人口与资源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为核心内容,以形成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公民。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生态安全问题。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传授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学习高中地理可以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知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正确的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第二,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依托,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第三,开展环保实践活动。高中地理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环保工作的了解,锻炼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例如讲座、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安全,增强实践能力,形成环保意识。

三、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是当前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学科领域,它涉及环境、资源、经济等诸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材设计不够系统化

当前的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教材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在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化上还存在不足。有的教材对某些关键问题并不是特别明确,对某些生态问题的描述可能比较模糊,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和误解。同时,由于高中地理教材的更新速度比较慢,有些新的生态安全问题的内容可能并没有及时更新到其中,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资料。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一些高中地理教师尚未完全适应新高考的改革,他们普遍认为生态安全教育只需要简单地传授一些环保知识即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过于片面,而且也不能真正地发挥生态安全教育的实际作用。高中生态安全教育需要更全面、深入地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实践。

(三)环保实践活动的缺乏

为了真正做好高中地理的生态安全教育,环保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目前的实践中,很多学校的环保实践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一些学校可能在环保实践上投入的资源不够,也可能没有向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接触和参与实践。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受到理论知识的限制,无法真正地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

(四)考试分值分配不合理

高中地理在新高考中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目,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在目前的考试中,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分值分配并不够合理。在实际考试中,此类问题的占比较小,这会导致一些学生对生态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而且也让一些教师望而却步,不愿意在课堂上过多地涉及此类题目。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内容的创新

随着新高考的实施,高中地理教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加强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内容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将生态安全教育贯穿于课程之中。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都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直观体验。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内容创新。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类型及其演替,从而更好地认识环境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使用数字地图、遥感图像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不同时间、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特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球表层现象,掌握地理信息分析工具,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践。最后,高中地理教育也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问题,结合地理知识和技能,探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未来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内容,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之,加强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内容创新,有助于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中生,同时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二)增强教师的生态安全教育意识

随着新高考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其中生态安全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以下是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生态安全教育意识的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生态环境知识和教学经验积累。教师不仅应该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还应该深入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和现代技术手段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系列生态资源、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等内容,为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其次,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数字地图、遥感技术等工具,让学生对全球环境危机以及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最后,在实践方面,教师应该将生态安全教育融入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例如,可以开展植树造林、减少塑料污染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认识到人类对其产生的种种不良影响。以人教版高中地理为例,在“气候与环境”这一单元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中国碳排放量增长的原因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等方面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资源与环境”这一单元中,可以通过分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利用与环境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负载能力的概念,进而认识到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培养其环保责任感。只有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高中地理生态安全实践教学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强高中地理生态安全实践教学,有助于落实新高考的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科实践教学:其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在课堂上和实地考察中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并掌握所学知识的运用方法和技能。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考察,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植被分布、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情况等,同时鼓励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其二,组织多元化实践活动。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区、学校和社会组织的生态公益活动、观察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实验操作等,通过亲身体验、参与感受,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在当地社区中参与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习保护环境的具体方法,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其三,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同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其四,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如利用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提高其运用新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测绘和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环境,并掌握相关的技能。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加强高中地理生态安全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创新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学评价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推进,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学在评价方面也需要创新。评价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教学效果,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反馈和改进的机会。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学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实践能力的评价,在地理生态安全教学中,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十分重要。因此,评价需要从实践操作、场地考察等方面入手,以真实的数据和案例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所观察到的生态环境状况及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次,突出思维能力的评价。学习地理需要具备系统性、时空性和辩证性思维。因此,评价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考核学生的地理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考试中设置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旨在考核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开放式调查和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引入新技术和新媒体。在评价中引入新技术和新媒体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在评价过程中利用网络调查、在线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搜集数据,同时也可以将评价与互联网知识、在线教育相结合,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比如,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PPT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和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学评价需要注重实践、思维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信息搜集、制图和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当地环境问题,从而实现了对实践、思维和技术的全面评价。

五、结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加强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意义重大。高中地理课程是有关自然和环境的综合性课程,应当将生态安全教育贯穿其中。通过增强教师的生态安全教育意识,拓展内容,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和责任感,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需要将生态安全教育与地理学科的其他方面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环境资源、生态平衡等概念,并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让人类在未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意识环境生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