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治疗小儿乳食内伤型呕吐的效果分析

2023-08-02贾燕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9期
关键词:内伤穴位小儿

贾燕燕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 济南 271100)

小儿呕吐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与小儿生理发育、炎症感染及喂养方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小儿发生呕吐的概率比成人更高。同时小儿呕吐常常急性发作,一些患儿会出现短时间反复及多次呕吐,使其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的情况,甚至引发惊厥或者休克等[1]。部分患儿在发生呕吐之后食欲下降,或者会出现腹胀腹痛以及腹泻等症状,使其消化不良,长时间反复呕吐可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对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威胁其健康,也会使家长的紧张及焦虑情绪加重[2]。因此,应对小儿呕吐应高度重视,早期为患儿治疗,既可防止患儿病情发展为重症,又不会对肠胃功能造成威胁,也可减轻家庭负担。对于小儿呕吐,其可能是因为乳食内伤以及感受外邪与其他脏腑疾病影响对胃功能造成影响,而使胃气上逆,使其出现呕吐的症状,乳食内伤易引起小儿呕吐[3]。小儿的脾胃较为薄弱,如果喂养不当,乳食喂养过多,会使其脾胃受到损伤,使得中焦壅塞,气机升降失衡,胃气上逆而引起呕吐症状且伴嗳腐酸臭以及胃脘胀闷等的部分症状,多有饮食不洁及乳食不节等病史。为控制此病进一步发展,应为小儿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4-6]。基于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推拿在小儿乳食内伤型呕吐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乳食内伤型呕吐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4.01±0.11)岁。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6.5岁,平均年龄(4.03±0.1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与胃热气逆型呕吐相符,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①呕吐物内有残渣,呕吐物有酸臭味,甚至夹杂少量血丝,每日呕吐次数不等,反复或者持续发作。②口渴多饮,常伴有恶心及纳谷减少与胸脘痞胀等症状。③多有喂养不当等诱发因素。④上腹部有压痛感或有可以闻及振水声,肠鸣音减弱或者增强。纳入标准:①发病之后未使用其他有关药物或者有关方法治疗的患儿。②家属知情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因为器质性病变与外科性疾病导致的呕吐。②已经采用其他药物治疗且可能对疗效有影响。③过敏体质,对于胶布或者中药贴敷药物过敏。④皮肤病以及皮肤破溃等导致的皮肤感染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预防及纠正脱水的同时服用多潘立酮(生产企业: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427),用量是0.3 mg/kg,每日3次,饭前或者哺乳之前15~30 min服用,不可和其他药物一同服用。观察组:给予患儿预防及纠正脱水的同时联合使用中药穴位贴敷与推拿。药物组成:吴茱萸、延胡索、黄连、丁香。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加入凡士林调成糊状,将脐部与中脘部皮肤清洁干净,涂在贴敷敷料上,固定在中脘和神阙穴,1次贴敷2~4 h,每日2次。推拿手法按照小儿情况加减:为小儿揉板门、运八卦、摩腹、分腹阴阳等。

1.3 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依据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对小儿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等情况评估,病情程度按照无、轻、中、重度分别为0、3、5、7分,治疗前与治疗后3 d共评估3次,取评估结果的平均值。②治疗效果:治愈,呕吐得到控制,症状已经消失,实验室检查已经恢复至正常;好转,呕吐次数变少,或者间歇时间变长,一些症状已经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为已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和。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皮肤潮红、腹痛、腹泻等,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④胃肠动力指标变化情况: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患儿的MTL(血清胃动素)、GAS(胃泌素)水平改变情况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1.0,计量资料以()展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展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胃脘痞满及恶心呕吐与食欲减退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痞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治愈25例、好转34例、无效1例),对照组为75.00%(治愈19例、好转26例、无效1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14.135,P=0.000<0.001)。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皮肤潮红1例、腹泻0例、腹痛0例、皮肤发痒0例)比对照组的13.33%低(皮肤潮红2例、腹泻2例、腹痛2例、皮肤发痒2例),差异显著(χ2=5.886,P=0.015)。

2.3 两组患儿胃肠动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MTL及GA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TL及GA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动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动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3 讨 论

小儿呕吐可因胃肠道本身疾病导致,也可由胃肠道之外的疾病所致。小儿乳食内伤型呕吐为小儿呕吐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患儿在出现呕吐症状后易出现不适感,使家长紧张情绪变重。对于乳食内伤型呕吐患儿,在对其治疗时快速止吐,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极为重要。

多潘立酮是选择性的周围性一种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能够促进胃窦与十二指肠运动,调整幽门收缩功能,可使食管蠕动与小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可以增强,进而止吐[7]。在我国,多潘立酮属于小儿常用的一种非处方药,近些年其安全性深受关注[8]。儿童在服用多潘立酮后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与锥体外系反应,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规范为患儿使用;另外,呕吐的患儿用药十分困难,输液治疗时因针刺会使小儿产生痛苦且有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寻找在输液与口服和肌内注射药物治疗之外,对呕吐治疗可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中医疗法在治疗小儿呕吐当中有着独特的经验与优势。古代相关文献当中对该病早就有记载,古人认为小儿呕吐的主要原因是喂养导致的。中医穴位贴敷疗法以及小儿推拿疗法都是中医外治疗法,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将中医经络学为核心,经手法以及药物对相应的经络与穴位产生一定刺激,可以起到温通经络以及调和气血等功效,有着操作方便有效、简单、无创、无痛等特征,且该类治疗方式无不良反应,极易被患儿与家长所接受[9-10]。中药穴位贴敷法属于中医方案中十分有效的一种重要方案,把中医经络理论与透皮吸引技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将药物贴敷在患儿的体表穴位,经穴位渗透至经络,进入至脏腑,可以抵达患病位置,能使胃肠刺激减少,起到对呕吐治疗的目的。此种治疗方案选用黄连以及丁香与吴茱萸等药物,将其研成细末状,使用凡士林调和之后,贴在患儿的中脘穴及神阙穴上[11-12]。当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连抗菌以及抗病毒效果显著,抗菌谱广作用不仅非常的强,肺炎双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都对其均较为敏感,且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如柯萨奇以及流感、风疹等病毒。丁香可以于消化系统当中产生作用,其可以起到抗氧化以及抗菌与消炎等效果,可以促进透皮吸收。采用丁香挥发油开展体外抗菌活性试验,能够对产酸克雷伯菌以及肠炎沙门菌等菌都有着抗菌效果。吴茱萸性温、辛苦有小毒,入肝经、脾经及胃经与肾经,可以起到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等效果。小儿推拿属于中医辨证疗法中对患儿气血与脏腑调节的一种方案,经揉按经疏通经络,能使机体阴阳平衡得到改善,使患儿的机体抵抗力可以提升,当代医学研究显示,推拿可促使肠胃蠕动,促使消化酶分泌,可使炎性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13-15]。小儿推拿包含揉板门及运八卦、退六腑、摩腹、分腹阴阳等。通过揉板门以及运八卦与摩腹按揉能够起到健脾理气等效果;分腹阴阳,可以增强理气消食导滞效果,推下七节骨能够起到泄热通便以及通降胃气的效果,捏脊可以调理脾胃功能。退六腑可以清中焦积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胃脘痞满及恶心呕吐与食欲减退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痞满评分(2.02±0.33)分、恶心呕吐评分(2.35±0.11)分与食欲减退评分(2.32±0.2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MTL水平及GA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中药穴位贴敷+小儿推拿有着无创且不良反应低的效果,其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且起效迅速。

综上所述,对于乳食内伤型呕吐患儿联合使用中药穴位贴敷与推拿疗法疗效显著,对改善患儿胃肠动力指标,加快病症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期对小儿乳食内伤型呕吐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内伤穴位小儿
内伤内服
内伤内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憋出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