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小儿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舒适度的影响

2023-08-02朱玉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下肢常规关节

朱玉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山东 济南 250000)

骨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在儿童群体中高发。下肢骨折术后加强患儿的功能锻炼是促进病情恢复的有效方法[1]。功能锻炼除了可对患者肌肉功能恢复产生直接作用外,还会对患儿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2]。但功能锻炼会加剧切口的疼痛程度,还可能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及并发症的出现,造成患儿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并不高[3]。因此,如何提升患儿功能锻炼的效果成了临床关注的重点。舒适护理是一种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明显改善患儿在下肢骨折功能锻炼中产生的不适感,使其心情愉悦的进行训练[4]。基于此,本研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与常规护理比较,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恢复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常规组男童19例,女童13例;年龄3~12岁,平均(6.11±1.09)岁;摔伤15例,交通事故伤10例,砸伤7例。舒适组男童17例,女童15例;年龄4~13岁,平均(6.13±1.07)岁;摔伤17例,交通事故伤8例,砸伤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上述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儿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Rang小儿骨折》中关于下肢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5];年龄3~13岁;均确诊为闭合性骨折。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手术进行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固定后,通过C型壁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行石膏外固定。两组患儿住院1周行院内护理,居家1周电话指导患儿家属进行相应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如病情的实时观察、饮食及感染的干预等。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主要从环境、体位、疼痛、心理、功能锻炼、维持外固定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环境干预 在患儿住院时,除了保持病房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勤通风外,可依据患儿的年龄、喜好张贴饰品或卡通贴纸、播放音乐或动画片等,以达到营造童趣病房,改善患儿心理不适状态的目的。

1.2.2 体位干预 护理人员应为患儿选择舒适体位,将软垫置于患处以抬高患肢,改善患肢水肿,进而有助于缓解患儿的卧床不适感;同时指导患儿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使其全身放松。

1.2.3 疼痛干预 术后疼痛会加重患儿的切口不愈合,且疼痛剧烈时患儿机体内会释放大量的对血管收缩产生刺激的5-羟色胺,诱发血栓而致患儿发生肢体性坏死。同时,疼痛会对患儿的情绪、睡眠产生不利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应对引起患儿疼痛的诱因进行分析,并制订具体的护理方案,如结合转移法(如看动画片、深呼吸等)来改善疼痛。若患儿疼痛无法忍受时应请示主治医师,按医嘱及时使用镇痛药物或其他疗法。

1.2.4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及家属认真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目的、配合项目以及注意事项等。在患儿功能锻炼早期,护理人员应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温柔的态度对待患儿的不配合情况,使患儿以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再次投入到下肢功能锻炼中。大部分家长都会担心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担心患儿下肢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较差会遗留后遗症,心理压力也很大。此时,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心理疏通,消除其顾虑,并告知家属家人支持可大大提升患儿的恢复信心。

1.2.5 功能锻炼干预 护理人员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患儿功能锻炼的强度及时间,并及时肯定患儿每次的锻炼成果,以提升患儿的训练依从性。由于患儿自控力及毅力较差,护理人员应辅助患儿进行下肢关节屈伸、肌肉长收缩活动、提肛运动等,并告之患儿锻炼技巧及要点,有利于患儿出院后自行居家训练。训练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且安排在用餐后30 min后,锻炼前应将大小便排空。

1.2.6 维持外固定干预 患儿石膏固定时间视患儿病情而定。在此期间,患儿由于性格活泼,缺乏对患肢的保护意识,易致外固定破损,因此需对患儿提前进行安全宣教。

1.3 观察指标 采用Install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儿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该量表包括日常动作、步行水平、关节活动主动伸展、疼痛等情况。疗效标准[6]:患儿无遗留功能障碍、疼痛,且活动自如为痊愈;患儿出现轻微的功能障碍、疼痛,且活动轻微受到限制为显效;患儿遗留有中度功能障碍及疼痛,且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为有效;患儿出现重度功能障碍,且疼痛剧烈,活动完全受到限制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下肢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以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分别包括18、41个条目,得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采用儿童大体评定量表(Children's Global Assessment Scale,CGAS)以评估患儿的精神障碍程度;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以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护理后,采用面部表情疼痛评分表(Face Pain Scale-revised,FPS-R)来评估患儿的舒适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适;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以0~10分表示,1~4分为轻度,5~8分为中度,9~10分为重度,同时记录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伤口感染、静脉血栓、关节僵硬)以及患儿恢复状况指标(局部肿胀消失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来描述,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舒适组患儿护理有效率较常规组更高(93.75%vs.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Install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关节活动比较 护理前,两组Install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适组Install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关节活动度较常规组更好(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Install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Install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SCARED、DSRSC、CG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CARED、DSRSC、CG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适组SCARED、DSRSC评分较常规组更低,CGAS评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SCARED、DSRSC、CG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SCARED、DSRSC、CGA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适组SF-36中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较常规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舒适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更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6 两组舒适度比较 舒适组患儿的舒适度较常规组更高(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儿舒适度差异[n(%)]

2.7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舒适组患儿的无痛、轻度疼痛比例高于常规组,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比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n(%)]

2.8 两组恢复相关指标比较 舒适组患儿的局部肿胀消失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 两组患儿恢复相关指标比较(d,)

表8 两组患儿恢复相关指标比较(d,)

3 讨 论

下肢骨折是临床患儿常见且多发的骨折[7-9]。下肢骨折以3~13岁多见,其发生原因与患儿未完全发育,但精力旺盛,对于识别和判断危险的能力弱等相关[10]。目前,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患儿可能因创伤、疼痛而诱发心理障碍,还可能受常规护理不能满足患儿的康复需求而使其预后欠佳,遗留一定程度的后遗症[11-13]。因此,临床寻找一种既能满足患儿心理疏导,又能促使患儿快速康复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

舒适护理理念是以患儿为中心,对患儿病情予以了解,通过评估其心理情况,从心理、生活、社会等方面施以护理,改善及消除患儿不适,纠正错误认知,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14-16]。在患儿术后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在环境、疼痛、体位等方面加强其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依从性。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舒适护理可不断的优化及完善患儿的针对性护理,尊重患儿意见[17-18]。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注重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为提升护理水平的同时创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19]。本研究结果显示,舒适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舒适组患儿的Install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关节活动度、SCARED、DSRSC、CGAS评分、SF-36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舒适护理可消除患儿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不适,有利于患儿术后功能锻炼的开展,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舒适组患儿无痛及轻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局部肿胀消失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提示舒适护理能明显减轻患儿疼痛,缓解了心理压力,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使得患儿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既往学者报道结果相符[19-20]。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在小儿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同时也有助于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术后功能锻炼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意义。但本研究样本量小,可能对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后续将进一步加大样本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下肢常规关节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别受限于常规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给手指“松关节”为何会发出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