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赏·写”模式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

2023-08-02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海旺学校陈树民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20期
关键词:跨学科活动语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海旺学校 陈树民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难点。跨学科学习立足于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融汇各门学科、课堂内外,为解决问题而开展,以此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笔者通过实践,探索了一条“读·赏·写”模式下的跨学科学习路径,试图通过这一模式,探索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之路。

“读·赏·写”模式为跨学科学习寻求到一个切入点——审美。立足“审美”视角拓宽语文学科的边界,以“读、写”为抓手,打通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壁垒。

“读”是积累,是阅读。学习可通过读文本、读文化、读艺术、读自然、跨学科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方式,积累语言,学习和运用语言表达技巧。读,贯穿跨学科学习的所有过程,是目标,也是基础。

“赏”是过程,是立足审美角度搭建跨学科学习的桥梁。从内容来看,“赏”包括赏语言、赏自然、赏艺术、赏社会生活,包含鉴赏、欣赏、品味;从形式构成来看,“赏”包括赏语言的形式构成、赏自然景观的声色形意、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与流、赏影视作品的叙事手法与光影、赏艺术作品的空间与情绪……通过“赏”,引领学生站在欣赏者与观察者的视角去赏、去体会、去感悟,在拓宽语言运用场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写”是成果,立足于语言运用角度,落实到学生的“写”,学生用“写”呈现“读”“赏”的过程和内容,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写是表达,学生从阅读、鉴赏与欣赏中,获得写的素材、方法、策略,把自己的读赏过程或体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表现方式可以是文章、片段、感悟、报告、演示文稿、图文资料等。学生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升思维能力,逐步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的语言特点,能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

“读·赏·写”模式如何在跨学科学习中应用?笔者从以下三个路径做一个分享。

一、单元整体设计式

教师从教材的教学单元中提炼出具有社会真实情境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做一个分享。

(一)任务一: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本单元以“连续观察,准确生动表达”为主题。围绕这个语文要素,笔者提出了中心问题:如何准确生动地把观察的内容写出来?

在中心问题的引导下,笔者让学生从以下小问题入手学习: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要做到准确生动地描写有哪些方法?我们这次活动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哪些?

2.分组合作

带着这些问题,有相同探究兴趣的人员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分组,明确每一组的任务方向。

(二)任务二:设计活动方案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观察方向,组内分工合作,明确任务,设计活动方案。(见表1)

表1 “连续观察,准确生动表达”活动方案设计

(三)任务三:预习任务

教师提供观察方向,学生根据引导支架进行预习与准备。(见表2)

表2 学生观察活动设计

(四)任务四:跨学科阅读与欣赏

通过跨学科阅读积累知识,重在习得方法。阅读内容:(1)科学教材中《种子发芽实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苗的生长》等内容,了解绿豆苗的生长条件,开展种植实验。通过与科学教师的合作,了解绿豆苗生长过程;(2)科学教材中《观测风》《观察云》《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等内容。

(五)任务五:课内阅读与鉴赏

在单元学习中,通过阅读与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连续观察,从而掌握准确生动描写的方法。

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除了学习文章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进行连续观察、用了哪些恰当的语言表述连续观察,学习动态和静态描写,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方向,进行片段仿写训练。

每篇课文都有侧重的训练点,教师可通过片段仿写的方式逐篇落实,为学生的学写做好方法指导。

(六)任务六:撰写观察日记

每个小组根据观察内容的不同,撰写观察日记,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

(七)任务七:交流与评价

(1)各小组进行分享交流。

(2)小组间进行评价与点评,进一步修订完善活动成果。

(3)展示。将学生的成果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或者在班级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

二、主题探究式

主题探究,结合生活真实情境,开展跨学科学习。主题来源可以是时代发展、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笔者以社会生活真实发生的热点事件为话题,开展“读·赏·写”模式下的跨学科学习。

“主题探究”以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孟晚舟回国

如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回国,笔者就带领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以“孟晚舟回国,小学生怎么看”为主题的“读·赏·写”模式跨学科学习主题交流活动。

读——阅读和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搜集整理孟晚舟女士回国的相关新闻报道,丰富学生对这一事件前前后后的了解。

赏——欣赏相关的视频、图片,并邀请在华为公司上班的学生家长讲解华为公司的研发,以及对此事件的态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认知。

写——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欣赏视频、新闻报道、聆听公司管理人员的介绍,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分享,相互评价,最后形成作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表。

(二)中国空间站

2022—2023年,中国空间站建成,笔者结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学开展了系列“读·赏·写”模式跨学科学习。

主题探究活动要切实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大事件、国家发展方向和学生生活步伐展开。

三、生活活动式

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教师可以根据校园运动会、中秋节活动、艺术节活动等开展跨学科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小组内做好人员分工:阅读素材收集与整理、摄影、手抄报制作、演讲与诵读等。学生在分工合作中,运用“读·赏·写”模式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欣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实现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电影欣赏

笔者曾开展了“我心中的英雄”观影活动。

赏——观看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战狼2》《红海行动》等,开展跨学科活动,邀请文艺评论家到班级进行影评。

读——阅读《火印》《红岩》等红色书籍,了解革命故事。结合教材中的革命文化主题单元,阅读课文,习得写作方法,并阅读有关电影的影评。

写——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分享交流,撰写简单的影评,对电影的人物形象、主题意识进行品评。学生的作品同样可在公众号上进行发表。

(二)科技节

学校开展科技节活动,语文教师也带领学生融入科技节活动中。教师主要以推介科技节这一视角,设计活动方案,阅读科技节方案、各项评比资料、展示材料,采访主办人员、学生、指导教师等,通过新闻采访、个人采访、撰写小小通讯稿等方式,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生活活动式,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结束语

语文应该是美的。“读·赏·写”让语文呈现不同的美,为跨学科学习的落实探索出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既是线性的教学模式,又是集点成面的活动呈现,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表达形式与呈现内容。“写”是成果呈现,“读”和“赏”是积累,也是过程,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此模式下,寻求适合小学各学段的跨学科教学课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以及学生生活相关知识的可融通整合之处,通过收集、整理、阅读、欣赏、交流、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从而拓宽语文教与学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跨学科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活动随手拍”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