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油烯-4-醇与α-红没药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协同抑菌作用研究

2023-08-01孟昭成王丽欣吕雅琳江水李振兴陈官芝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脱氢酶静置菌液

孟昭成 王丽欣 吕雅琳 江水 李振兴 陈官芝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山东 青岛 266003; 2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安全实验室)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是人类皮肤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3],痤疮丙酸杆菌(C.acnes)与痤疮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密切相关[4]。目前治疗细菌感染的常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5],抗生素的替代治疗逐渐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植物精油提取自芳香植物中,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其抗菌特性不易导致细菌耐药,在特定领域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6]。松油烯-4-醇(T4O)为茶树油的主要化合物,在茶树油中的含量占比超过35%,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炎活性,是茶树油治疗寻常痤疮的重要作用成分[7-9]。α-红没药醇(Bis)最初提取于洋甘菊中,因其具有舒缓皮肤作用,被应用到许多化妆品配方中[10]。此外,Bis还具有抗炎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11],以及与抗生素诺氟沙星联合治疗S.aureus感染时具有协同作用[12]。目前T4O和Bis均被应用在皮肤外用制剂中,但有关T4O、Bis联用的抑菌作用则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测定T4O、Bis联用对S.aureus及C.acnes的抑菌作用,为开发新型抑菌产品成分配方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T4O购自上海皓鸿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Bis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吐温80、2,3,5-三苯基四氮唑购自北京索莱宝有限公司,盐酸米诺环素购买于浙江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43300)、痤疮丙酸杆菌(ATCC 11827)购自北纳创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H肉汤培养基(MHB)、营养琼脂培养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FT)、哥伦比亚血平板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有限公司。

Sigma3K15离心机购自曦玛离心机(上海)有限公司,Zetasizer Nano ZS90纳米粒度电位仪购自英国Malvern公司,NanoDropTMOne微量UV-Vis分光光度计、全自动酶标仪购自美国赛默飞公司。

1.2 S.aureus和C.acnes的培养

将S.aureus菌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画线接种,于37 ℃恒温箱中过夜培养,挑取单菌落至装有MHB的试管中,37 ℃下于200 r/min的摇床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以后备用。将C.acnes菌液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画线接种,37 ℃下于厌氧箱中培养48 h,挑取单菌落至装有FT的试管中, 37 ℃下于厌氧箱中静置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备用。

1.3 T4O与Bis对两种实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的计算

将对数生长期的两种细菌用MHB(S.aureus)和FT(C.acnes)分别稀释为浓度每升约1×109个菌落形成单位(CFU)的菌悬液。参考BELLIO等[13]的方法,在无菌96微孔板中用MHB将Bis从1~11列进行二倍梯度稀释,每孔溶液体积为100 μL,使质量浓度分别达到25.00、12.50、6.25、3.12、1.56、0.78、0.39、0.20、0.10、0.05和0.02 g/L;用MHB将T4O从A~G行进行二倍梯度稀释,使终质量浓度达到10.00、5.00、2.50、1.25、0.62、0.31和0.16 g/L;在上述各孔中添加100 μLS.aureus悬液,于37 ℃恒温静置培养24 h。另外取一块无菌96微孔板重复上述操作,在各孔中添加100 μLC.acnes悬液,37 ℃下于恒温静置厌氧培养48 h。在上述浓度梯度中,肉眼可观察到的无实验菌株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IC。将0.2 mg/g盐酸米诺环素作为质控药物,重复上述操作,实验菌株的MIC在0.05~0.20 mg/L之间,则认为上述实验测定结果可信。采用FICI判断T4O与Bis联用的效果,其计算方法为FICI=MICT4O(联用)/MICT4O(单用)+MICBis(联用)/MICBis(单用)。FICI≤0.5为协同作用,0.5~1为相加作用,1~4为无相互作用,≥4为拮抗作用[14]。

1.4 绘制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时间-杀菌曲线

将对数生长阶段的S.aureus用MHB稀释至1×109CFU/L,取15 mL菌液4 ℃ 6 000 r/min离心10 min,去除上清液以后加入12 mL MHB并吹打均匀,分别平均分装至3个无菌试管中,标记为MIC1、2×MIC1及阴性对照1组。另取对数生长阶段的C.acnes以FT稀释至1×109CFU/L后重复上述操作。于S.aureus的MIC1组试管中加入3.13 mg T4O及1 mg Bis,2×MIC1组试管中加入6.25 mg T4O及1 mg Bis;于C.acnes的MIC1组试管中加入1.56 mg T4O及1 mg Bis,2×MIC1组试管中加入3.13 mg T4O及1 mg Bis;两种菌株的阴性对照1组中均加入7.2 μL生理盐水。最后所有组中各加入50 μL吐温80,再用每种菌株对应的培养基补充至总体积均为5 mL,充分振荡混匀。S.aureus的各组在37 ℃下于200 r/min摇床中培养,C.acnes各组37 ℃下于厌氧箱中静置培养,每2 h以平板涂布计数法测量一次CFU,观察24 h并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实验重复3次,数据取均值。

1.5 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表面Zeta电位(ZP)的影响

将对数生长阶段的两种菌悬液用MHB(S.aureus)和FT(C.acnes)稀释至1×109CFU/L,使用1.4中方法进行分组,每种菌株均分为MIC2、2×MIC2及阴性对照2组,4 h后每组分别取1 mL菌液,于4 ℃下6 500 r/min离心15 min后。收集菌体用无菌PBS重悬、洗涤2次,用Zetasizer Nano ZS90纳米粒度电位仪检测两种实验菌株表面ZP。

1.6 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泄漏的影响

将1.5中各组培养4 h后的两种菌株分别取1 mL,于4 ℃下6 5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使用微量UV-Vis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上清液在波长260、280 nm处的吸光度(A)值,分别代表菌株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含量。

1.7 T4O与Bis联用对S.aureus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参考NING等[15]的方法检测呼吸链脱氢酶活性。按1.4中方法制备S.aureus的MIC3、2×MIC3及阴性对照3组的菌液,每组取2 mL菌液后均依次加入0.05 mol/L pH 8.6的Tris-HCl缓冲液以及0.1 mol/L葡萄糖溶液和1 g/L 2,3,5-三苯基四氮唑溶液各4 mL, 37 ℃下于200 r/min摇床振荡4 h后,各组中均加入200 μL浓硫酸终止反应;最后均加入5 mL正丁醇混匀,静置5 min后6 5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使用酶标仪测定各组上清液在波长490 nm处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越高,代表S.aureus呼吸链脱氢酶的活性越高。

1.8 透射电镜观察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形态的影响

将1.5中各组培养4 h后的两种菌株分别取1 mL,于4 ℃下以6 500 r/min离心5 min,用无菌PBS洗涤菌体2次,后加入1 mL 25 g/L的戊二醛固定,置于4 ℃冰箱6 h后,使用负染法染色,用透射电镜观察菌株形态并拍照。

1.9 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

将对数生长阶段的两种菌悬液分别加到两块无菌96微孔板的1~3列中,每孔200 μL,S.aureus在37 ℃下于培养箱中静置培养72 h后,C.acnes在37 ℃下于厌氧培养箱中静置培养96 h后,仔细去除菌液后冲洗培养孔3次,去除多余的水分。将T4O与Bis用质量浓度5 g/L的吐温80-生理盐水缓冲液按1.4中方法配置,每种菌株均分为MIC4、2×MIC4及阴性对照4组,将各组分别加至上述1~3列微孔中,每孔200 μL, 37 ℃下于恒温培养箱中静置24 h。去除微孔中液体,生理盐水冲洗3次后室温干燥,向每孔中加入200 μL质量浓度0.1 g/L的结晶紫溶液,于室温下染色30 min后小心去除染色液并用蒸馏水清洗3次,37 ℃下放置30 min后加入200 μL无水乙醇,用酶标仪测定两板1~3列在波长595 nm处的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越高,代表微孔中残留生物膜越多。

1.10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T4O与Bis单独及联用时对两种实验菌株的抗菌作用

T4O单独用药时对两种实验菌株的MIC均为2.5 g/L,联用时对S.aureus的MIC降至0.62 g/L,对C.acnes的MIC降至0.31 g/L;Bis单独用药时对两种实验菌株的MIC均>12.5 g/L,联用时对两种实验菌株的MIC降至0.39~1.56 g/L。T4O、Bis联用时对S.aureus和C.acnes的FICI值均<0.5,表明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表现为协同抑制作用。

2.2 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的抑制作用

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药物浓度)、时间、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对于S.aureus和C.acnes的抑制有明显影响(F组别=208.06、215.92,F时间=56.31、66.23,F组别*时间=63.52、76.15,P<0.01)。Tukey法结果显示,S.aureus自2 h时及其后各时间点的菌落浓度三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F=25.56~598.17,P<0.05),C.acnes自2 h时及其后各时间点的菌落浓度三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F=39.84~617.08,P<0.05)。见图1。

2.3 T4O与Bis联用时对两种实验菌株表面ZP的影响

S.aureus的MIC2、2×MIC2组和阴性对照2组菌株表面ZP分别为(-1.060±0.032)、(-1.167±0.072)、(-0.804±0.132)mV,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6.57,P<0.01);C.acnes的MIC2、2×MIC2组以及阴性对照2组菌株表面的ZP分别为(-1.223±0.093)、(-1.360±0.185)、(-0.760±0.076)mV,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8.29,P<0.05)。

2.4 T4O与Bis联用对实验菌株细胞内核酸及蛋白类泄漏的影响

S.aureus的MIC2、2×MIC2组和阴性对照2组A260值分别为0.990±0.147、1.157±0.092、0.687±0.087,A280值分别为1.270±0.076、1.340±0.070、0.963±0.040,三组间A260、A280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3.50、29.53,P<0.05);C.acnes的MIC2组以及2×MIC2组与阴性对照2组A260值分别为1.155±0.145、1.268±0.170、0.775±0.068,A280值分别为0.930±0.082、1.253±0.076、0.627±0.153,三组间A260、A280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F=14.67、24.71,P<0.05)。

2.5 T4O与Bis联用对S.aureus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S.aureus的MIC3、2×MIC3组和阴性对照3组A490值分别为0.167±0.040、0.109±0.025、0.761±0.087,三组之间A490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120.80,P<0.01)。

2.6 透射电镜观察T4O与Bis联用对两种实验菌株形态的影响

S.aureus的阴性对照2组菌株可见细胞完整,胞质均匀;MIC2组处理4 h后,可见细菌细胞中央凹陷,颜色变淡,说明细胞膜遭到破坏,胞内物质外流。C.acnes的阴性对照2组菌株可见细胞完整,胞膜清晰;MIC2组处理4 h后,可见细菌细胞边界模糊,菌体粗细不均匀。见图2。

图2 经T4O和Bis联合处理的S.aureus及C.acnes透射电镜图像

2.7 T4O与Bis联用对于实验菌株生物膜的破坏作用

S.aureus的MIC4、2×MIC4组与阴性对照4组生物膜染色液A595值分别为0.272±0.032、0.229±0.023、0.426±0.037,三组间A595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44.41,P<0.01);C.acnes的MIC4、2×MIC4组与阴性对照4组生物膜染色液A595值分别为0.333±0.081、0.310±0.073、0.466±0.069,三组之间A595值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5.12,P<0.05)。

3 讨 论

已有报道指出,T4O对S.aureus和C.acnes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16-18],文献关于T4O抗S.aureus作用的MIC为1.25~2.50 g/L[19],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T4O与Bis联用时,T4O对S.aureus以及C.acnes的MIC分别为0.62、0.31 g/L。Bis为0.39、0.78、1.56 g/L三个浓度时对两种菌株均产生抑制作用,其余浓度对两种菌株均无抑制作用,因此Bis的MIC为0.39~1.56 g/L,即药物浓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会降低两药的协同抑菌效果,并且Bis的抗炎作用也有类似的最佳浓度范围[20]。综合两种实验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可发现,T4O与Bis联用时对两种菌株抑制效果与药物浓度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二者在MIC时对两种实验菌均有抑菌及部分杀菌作用,2倍MIC时对C.acnes有完全杀菌作用,但不能完全杀灭S.aureus。虽然两药联用时2倍MIC的抑菌效果更佳,但是MIC也可提供长达24 h的持续抑菌作用,故本研究透射电镜只观察两药浓度为MIC时对两种细菌抑制作用的影响。

细菌表面电位是维持最佳细胞功能的关键物理特征,ZP测量技术可被视为计算细菌表面电位的间接工具。本研究发现,T4O与Bis联用通过降低两种实验菌的ZP发挥抑制作用,CUTRO等[21]同样发现精油能够降低细菌的ZP值。呼吸链是细菌能量代谢的重要环节,2,3,5-三苯基四氮唑可以与细菌中呼吸链脱氢酶发生还原反应,转变为最大吸收峰在波长490 nm处的红色物质,故认为A490值与呼吸链脱氢酶活性呈正相关[22]。且由于C.acnes为厌氧菌,体内缺乏呼吸链脱氢酶,故本研究仅针对S.aureus进行了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检测。本研究结果显示MIC3组A490值较阴性对照3组显著降低,说明两药联用且浓度为MIC时即可抑制S.aureus呼吸链脱氢酶活性。

周静等[18]使用形态学观察法直观地发现T4O可使S.aureus及C.acnes干瘪皱缩、出现畸形,从而达到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T4O、Bis联用后两种菌体结构相对完整,但其内容物减少,结合MIC2组A260、A280值较阴性对照2组显著升高,说明MIC2组两种菌株细胞内核酸、蛋白泄漏增加,推测这种改变可能是由于细菌膜变得渗透性更高导致。使用结晶紫对微量滴定板孔内形成的生物膜染色是分析生物膜形成、抑制或根除的最常用定量方法,本研究中MIC4组A595值较阴性对照4组显著降低,表明对应的微孔内生物膜含量明显减少,可以推断两药联用且浓度为MIC时即可明显破坏两种细菌的生物膜。

目前研究发现,S.aureus及C.acnes抗药性的机制主要为发生基因突变和形成生物膜等[23]。本研究验证的T4O联合Bis的协同抗菌作用机制与其他植物精油单体成分的抑菌机制类似,均可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和生物膜,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实验所用菌株S.aureus标准菌株ATCC 43300是耐甲氧西林的S.aureus,而C.acnes标准菌株ATCC 11827并非耐药株,并且缺少在临床患者皮损中分离耐药菌株的进一步验证,但从联用抑菌机制上推测,对临床分离的耐药株也应有类似的抑制作用。FORRER等[24]报道口臭相关的细菌摩尔梭杆菌对茶树油和Bis联用敏感,认为该化合物组合可以开发口腔保健产品。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T4O与Bis联用的抑菌潜力,两者或有望成为针对皮肤S.aureus及C.acnes感染治疗产品的配方组合成分。

作者声明:孟昭成、李振兴、吕雅琳参与了研究设计;孟昭成、陈官芝、王丽欣、江水参与了论文的写作和修改。所有作者均阅读并同意发表该论文,且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脱氢酶静置菌液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静置过程中茶汤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的研究
乙醇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优化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的动态测定及价值
桥梁群桩基础压力注浆静置时间预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