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匿的儿童血液病,也有“迹”可循

2023-07-31杨静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康复 2023年13期
关键词:血液病豆豆粒细胞

文/杨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患者故事:跌倒后膝盖肿胀不愈,可能是血液疾病

4岁的豆豆是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子。在一个晴朗的周末,豆豆在小区花园玩滑板车时不小心跌倒了,右侧膝盖撞到了车板上,妈妈心疼地检查了一下,手脚都没有磕破流血,便没有特别放在心上。可是第二天豆豆的右腿膝盖处仿佛有点肿胀,还嚷嚷着说痛,走路都有些一瘸一拐。妈妈想着是不是扭伤了膝关节,于是尝试着热敷,还涂了点红花油……眼看着经过几天仍没有好转,便带着孩子来到了医院。

接诊的骨科大夫安排了右膝关节的X光片拍摄,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便建议做血常规和血凝功能检查。结果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明显延长,于是建议豆豆转诊血液科。血液科医生进一步询问了孩子的病史,还问了父母及家族疾病情况,安排豆豆抽血做了一项叫“凝血因子活性”的检查,结果发现凝血因子VIII的活性仅有2%,远远低于正常参考值。

医生告诉豆豆父母,孩子得的是A型血友病,是一种先天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凝血因子VIII的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可发生各部位出血症状,以关节、肌肉多见。医生给豆豆输注了V III因子制剂,并嘱咐减少右下肢活动。慢慢地,豆豆的右膝肿痛好转了,医生还给父母交代了居家护理和康复的方法,以及预防外伤出血的措施,很快豆豆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儿童血液疾病多种多样

当人体的造血系统中,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等出现问题,或血液中血细胞出现问题,都属于血液病范畴。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肝脾淋巴结疾病、组织细胞疾病等。儿童期的血液疾病分布和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期红细胞增多症不常见,多见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即平常说的贫血。一些贫血与遗传相关,往往有家族史。有些是由于骨髓原因,还有一些是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引起的贫血等。

白细胞疾病平时遇到较多的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他还包括粒细胞形态、功能异常相关的免疫缺陷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出凝血性疾病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其他还包括肝脾、淋巴结肿大性疾病,如急、慢性淋巴结炎等。组织细胞疾病如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等较少见。

儿童血液病,四个相关症状要当心

有些儿童血液系统疾病起病隐匿,进展较慢,即使朝夕相处,家长可能也觉察不到明显异常。一些皮肤的瘀点瘀斑、出血点可能出现在腿部等衣服包裹部位,在着装较多的季节不易被早期发现;孩子有时候对身体不适表达不准确,特别是婴幼儿尚不能用语言表述,往往仅是哭吵,容易被误解成生理原因;一些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或缺乏特异性,如腹部的肝脾肿大有时会被认为是孩子吃多了肚子大,等到发现显著异常时往往已经很严重了。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在早期还是有一些相关症状表现的,如果细心观察,可以被提前发现。

1.贫血:会表现面部皮肤“没血色”,口唇黏膜、甲床苍白,有时候还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儿童会感觉到头晕乏力、没有精神,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发育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

2.出血:往往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的相关症状,有的自发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特别是一些平时不易碰撞的部位,如前胸、后背、双腿背侧等部位的自发出血点、瘀斑;刷牙后牙龈渗血,鼻出血,无明显外伤下的关节肿痛;严重时可能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尿血等。

3.感染:反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孩子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感染,常出现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系统感染。

4.发热: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伴有淋巴结肿大、骨痛、盗汗、食欲不振、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更需要引起重视。

孩子得了血液疾病,家长该怎么配合医生治疗

1.寻求医生专业意见:若孩子有了疑似血液病的早期症状,建议到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一些血液病可以引起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如颈部、腹股沟等处的肿大通过体检便能发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是脾肿大,也常在体检时被医生发现。

2.客观提供可靠的家族史:儿童血液病有些有先天遗传因素,家族中如有类似的病症,请如实提供这些信息,这将有助于医生更快地找到诊断思路。如地中海贫血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我国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当此症孩子因为贫血就诊时,若能结合家族中贫血情况及籍贯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快作出判断。

3.酌情配合相关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情况先做一些检查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鉴别,如常见的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营养元素、免疫指标等检查;胸片、浅表淋巴结和腹部超声检查等;若有必要还可以做一些血液病的专科检查如骨髓穿刺等来帮助诊断。合理的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针对性进行疾病判断和筛查。

4.积极治疗和祛除诱因:若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做好相应的饮食、居家护理,例如:缺铁性贫血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还需要家长精心做好饮食管理,提供适量的含铁食物,这将有助于贫血的恢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前往往有一些感染的诱因,祛除或控制这些诱因,将对疾病的治疗会有帮助。

猜你喜欢

血液病豆豆粒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自由自在的豆豆
豆豆过夏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子宫内膜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