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共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路径研究

2023-07-31赖仕贤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属地农民职业

○赖仕贤

继续教育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继续教育主要针对人群为具备一定学力的成年人。大力发展农业继续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有力举措。自《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颁发之后,属地高校与农业发展互相融合是高校助力继续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属地高校应紧抓机遇,积极创新,深深扎根于地方农业,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并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真正实现与地方经济的共生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第一,校地共生。属地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办学方向。积极发挥自身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满足教育改革需求,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对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为此,高校应当积极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社会行业结构,全面了解阻碍经济进步的瓶颈,熟知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使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扎根于地方经济,让二者互通互融[1]。推动高校教育质量内涵式提升,离不开地方经济活动提供的动力,而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体制支持等,可为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以及社会实践功能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达到校地共生,高等院校才能寻求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第二,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温家宝总理于1997年首次提出“新型农民”这一概念。2018年,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中,指所有有助于农村发展的实用人才。其次,众多学者认为,当代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既有传统特征,又有现代精神;既有传统优良品质,如热爱土地、吃苦耐劳的品德,同时也精通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技能。

二、校地共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背景

第一,新形势下属地高校发展农民继续教育的机遇。构建学习型社会离不开继续教育的支持,尤其是当下我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快速转变时期,继续教育更有着引导和拓展的作用。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2000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十年左右,这一现状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人才要求[2]。属地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期间,若能致力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继续教育,不仅可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会拥有更大主动权与自主权。

第二,校地共生发展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采用各种各样的教育以及培训形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效推进农民自我意识改变,并带动周边农民加入继续学习行列,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但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如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缺少参与积极性,教育资源有待完善,缺少共享形式,教育内容有待优化,缺少具体实用性,教育管理有待改革等。由此可见,当下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仍然处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除此之外,从新型职业农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上看,相关学者经过调查发现,未参与学校教育的占5%,具备小学文凭的占30%,具备初中文凭的占50%,具备高中文凭的仅占1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这一数据时刻在体现着大力发展农业继续教育的重要性[3]。

三、校地共生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价值与优势

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若高层次、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返乡,更有助于农业、农村、农民结构的优化。属地高校通过吸纳更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可通过培育更多高层次农业人才,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

(一)有助于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满足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重视并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通过依托属地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可真正使农民继续教育实现大众化、普及化和高质量化。属地高校作为直接与地方农业发展对接的人才培养高地,会有效利用自身各种资源的优势,用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思维,帮助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尤其是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旧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种新课题,地方高校有着责无旁贷的干预作用。

(二)有助于寻找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他曾提出,科技是帮助农村振兴的翅膀,引进先进科技的同时,人才培养、设备引进、区域性园区也要同步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回家创业,这一趋势也会助力产教研融合发展。当下,我国多数农村的现有劳动力逐渐在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在转移过程中,受到农民自身素质、技能水平以及资金保障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就业跨度较大、难度较高的问题[4]。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属地高校可通过增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培训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增长农民关于创业就业的各类知识储备,为其服务农业发展创造更有效的条件。地方高校也要紧密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的各类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相应教育体系,创造良好环境支持,让农民在创收中产生更多金点子,潜移默化解决“三农”问题。

(三)有助于凸显增能作用,促进地方高校顺利转型

地方高校应当重视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通过广泛吸收更多农民的加入,凸显地方高校教育职能优势、增能优势,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管是从国家政策角度还是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属地高校实现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只有顺利转型,才能够让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人才需求实现完美对接,实现融合协调,也只有通过转型发展,才能解决当下部分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阻碍,如可从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转变、高校发展目标调整等角度入手,做好与当地农业产业、社会行业、区域规划的对接工作,有效凸显地方高校的各类资源优势,使师资团队具备宽口径知识储备,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继续教育提供更专业的学术引导和技能培训,有效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

(四)属地高校自身植根于农的亲民性具有独特优势

第一,地方高等院校始终致力于培养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2019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有数据指出,每年约有2/3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会走进县、镇等基层地区,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更是如此[5]。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帮助贫困落后的地区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我国已有近70所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农业发展建立精准扶贫协作关系,希望能够为农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在未来,继续培养本土化新型职业农民,持续为地方农村输送具有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农业人才也会成为地方院校发展的优势。第二,高校具备更加健全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高等院校已经呈现信息化发展特点,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也可借助互联网优势,打破传统空间和地区的限制,积极参与学历教育和函授教育。这样一来,农民既省去长途跋涉的成本,同时也可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不管是学习到的生产知识、技术技能还是经营理念,都可作用于农业发展。

(五)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要求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带头领军人物。当下,新型职业农民的继续教育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为此,地方高校应当积极了解地方农业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国家颁发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培养地方农业发展所需人才为主,而这一目标很显然与地方农民参与职业教育的目标高度吻合。属地高校对地方农业发展情况、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均能做出最快速、最前沿的分析,时刻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作为高校发展责任,从而培养更多生产型、管理型、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地方农业向现代化发展[6]。

(六)属地高校自身具备国家政策、资金投入等更多资源保障

属地高校在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过程中享受国家政策保障和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这些都能够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力资源。第一,属地高校资金优势比较明显。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为此,很多农民学员可就近参与高等院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服务,在充足的资金、健全的场地设施保障下,使得农民继续教育能够拥有良好的外部支撑。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高校与校外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关系,这样也可改善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的现存问题,如实训场地不足、设备不足等。第二,属地高校课程建设优势比较明显。在高校内,有教授、学者、专家、教师,这些都能够为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提供更好的师资队伍。在编写继续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时,高校可以邀请各类涉农专家共同参与,让课程建设更加科学,从而有效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四、校地共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路径

在校企共生发展趋势下,地方高校应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缓解当下农村的各类问题,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此,属地高校应当统筹一切地方资源,克服各种困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真正建立系统、科学、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一)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树立正确的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观

第一,地方高校应当建立“大职业培育观”,始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领域的内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范围的持续扩大,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或者是与农业相关的各类制造业,服务业都在因此受益,并且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带来更多挑战以及机遇[7]。为此,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课程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而是通过建立大职业培育观,拓展教育视野,突破教育局限,立足农民实际发展需求,增加生态意识、法治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第二,地方高等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人才观念会影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考核体系、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人才的本质特征是有远见,有才能,有开拓力,有创新力。为此,在校地共生发展角度下,高校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也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促进继续教育创新发展。首先要转变对人才的错误观念,不能只把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称为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每一个农民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一个农民也有可能成为继续教育潜在发展的对象。不管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当对所有参与教育的农民一视同仁,用最科学的方法吸引农民,培育农民,让农民能够为农村建设、农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将所有新型职业农民打造成带领农村致富的标杆人和推广农业科技的形象大使。

第三,地方高校应当建立终身教育的培育观。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农民具备更高的素质,掌握更多的技能,只依靠一门手艺无法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社会。为此,地方高校在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时,应当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样可以摒弃传统过分注重教育功利性的弊端,让所有农民意识到学习以及进步的重要性[8]。另外,地方高校也可通过建立长效跟踪服务机制,即使继续教育结束之后,仍要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展开跟踪指导,必要的时候及时干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打造专属服务平台,让所有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发展意识。

(二)明确办学定位和教学理念,时刻以服务农村地方经济为发展目标

属地高校的办学定位理念可直接反映高校发展方向以及价值追求,更是每一所高校能够实现特色发展的前提。在校地共生理念下,高校应当始终致力于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黑龙江省绥化学院为例,该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率先制订各种制度,向大力发展农村倾斜[9]。根据绥化地区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的相关要求,绥化学院重点提高教学支持能力、科研支持能力、社会服务支持能力,并将其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互相融合,打造了多个具有农业发展特点的继续教育课程。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农业人口众多,绥化学院始终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作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融合现代乡村、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快专业转型速度,通过增设各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搭建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实现广基础、多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继续教育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的社会化发展进程,绥化学院积极通过与校外企业构建合力的形式,扩展服务农业经济的接触面,大力发展协同创新优势,不断为绥化市地方经济和农业发展培育大量优秀职业农民。

(三)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果

在当下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重要推手和关键途径。为此,地方高校应当重视发挥自身教育主体的地位,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继续教育的机制,使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日见成效。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属地高校要做好地方农业发展调研工作,调整教育内容结构,切实达到农民自身提升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需要,尤其是新生代职业农民的教育需求也要做到层次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除此之外,在继续教育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也要有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高校可从夯实基础、定位核心和扩展能力三大方向入手。夯实基础是指,通过继续教育应当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在基本生产中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更加扎实。例如,可为农民介绍一些生产知识,解读国家颁发的最新的农业发展政策等。定位核心主要是指,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转变观念,明确提升方向,促使传统农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向现代农业发展。例如,向当地农民教授以及普及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建立互联网、物联网平台,让更多农民提升信息素养,掌握各种产品销售或市场营销方法。扩展能力是指能够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的能力,包括职业道德、交往能力、沟通技巧、心理素质等[10]。

其次,在继续教育方法上,高校应当重视建立长期培养计划和短期培养计划,不仅要融合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状,同时也要考虑当地农民整体素质。通过建立专业跟踪团队,定期考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继续教育,提供长远的可持续的服务。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还要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要,通过下乡支教、开展宣传会和座谈会、专家进农村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解决当下正在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避免由于问题解决滞后或延迟产生严重后果。

最后,在师资问题上,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能够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教师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属地高校可通过校内培养专职教师,校外吸引兼职教师的形式广泛吸收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涉农专业教师,重视考核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优秀师资达到共享,摒弃传统只重学历的弊端,综合考量教师的工作经验、农业知识储备。高校管理者还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提高教师服务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的相关内容。

(四)依托社会服务工程,拓展继续教育渠道

首先,属地高校应当意识到自身承担的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农村建设的责任。在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中明确表示,存在于社会的所有个体都有追求全面发展的需求。属地高校可以通过创新继续教育形式,扩大继续教育影响范围,在社会责任意识的驱使下,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让高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互相协同。

其次,属地高校应当根据地区农业发展提供精准社会服务,通过了解自身办学条件,明确教育优势,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重点突破,力求解决问题,化解阻力,做到量力而行。必要的时候,要借助精细化管理,对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实施科学分配。这样可有效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多角度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最后,地方高校应当本着校地共生、校企合作的原则,通过多方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属地高校可借助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走进县区以及各类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掌握最准确的信息,通过构建协同发展机制,让产学研结合助力高校发展,一来可凸显地方高校办学的区域性,二来可凸显地方高校人才为培养模式的应用性和发展的服务性。如,可积极立足地方的各种社会服务工程,时刻保持与农村、农业、农户、农民的有效对接,为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更多参考,并在此基础之上探寻新路径。以黑龙江省绥化学院为例,该学院通过实施社会服务工程,在兰西、绥棱等县市开展各种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绿色产品开发、食用菌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物联网技术等相关方面的服务能力[11]。除此之外,该学校还通过每年派遣学生走进农村进行支教,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综合素质,并且与地方政府增强合作力度,在多个领域取得更多成效,使校地共生达到内涵式发展。

(五)积极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方式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均实现不同程度的转型和升级。地方高校也要重视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让教育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网络技术可将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共享,并加快推进农民继续教育现代化发展速度。校地共生发展角度下,农民继续教育也可立足网络技术实现模式的创新。

首先,重视发展农民远程教育工作。传统面授式继续教育对于农民来讲有很多阻碍,例如往返时间成本较高、费用较多、耽误农时等。而通过搭建各种远程继续教育平台,可大大提高继续教育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校地共生发展视域下,地方高校也要通过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通过借助“互联网+”、慕课在线等形式,为农民解答疑惑,提供农业咨询服务,解决农民继续教育的各类问题[12]。

其次,地方高校要重视网络继续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工作,组织专业教师负责平台资源更新、课程建构、内容补充等工作,使新型职业农民可打破传统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并了解相关知识。高校也可在网络继续教育平台上建立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等专属渠道,让所有参与继续教育的农民实现层次化、结构化发展。部分地方高校还通过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教学、农业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推广等多项功能,为继续教育发展开创新路径。实践证明,网络平台的搭建可让教学资源第一时间得到共享,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还能减轻教学压力,提升教育质量,实时了解每一个学员的学习情况,且还能减少线下课程成本的投入。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的大力支持,而新型职业农民走进高校参与继续教育既会成为常态化发展态势,也会贯穿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校地共生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提供环境支持,地方高校可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打造特色继续教育体系,不仅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而且也能真正助力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落地。

猜你喜欢

属地农民职业
展示IP属地会泄露隐私?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职业写作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