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结合”: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理论源泉、历史根基和实践逻辑

2023-07-29乔文瑄

关键词:两个结合美好生活新时代

乔文瑄

摘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具象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秉持“人本”逻辑,基于“现实的人”的需要,勾勒出人的美好生活图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自由自主的活动和劳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占据重要位置,蕴含着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向现代国人展示美好生活的遵从自然、义利统一、天下大同的应有之义。由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既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美好生活思想提供理论源泉,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历史根基,更需要立足现实,通过协调经济、政治、精神、民生和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实践举措全方位推进。

关键词:“两个结合”;美好生活;新时代;人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A 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3)02?0186?06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2.011

“Two Combinations”: Theoretical Source, Historical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Logic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People to Realize a Better Life in the New Era

QIAOWenxuan

(School of Marxism ,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Building a better life i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CPCs fulfillment of its original intention and mission. Based on the needs of “ real people” , Marxism adheres to the “ human-centered” logic, outlining a beautiful vision of human life — the unity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freedom in labor and activity, comprehensive and free person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contains wealthy ideas about a better life for people. It is essential for modern Chinese people to follow the course of nature, unify righteousness and interests, and achieve harmony among all nations with a better life. Therefore, a better life for the people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Marxist ideas on a better life for people,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found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oreover, it should be rooted in reality and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through coordinated practical measures in five aspects:economy, politics, spirit, peoples livelihood and ecology.

Keywords:“ two combinations ”;better life ;the new era;human needs

馬克思致力于对实现人类美好幸福生活进行不断探索,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探寻解放全人类的路径,其基于人的本质和需要对理想生活的阐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千年前,中国古代先贤也早已对人民百姓的幸福生活、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进行道路探索,为现代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的创造提供丰富的历史养料。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人民朝着实现美好生活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本质属性。

一、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

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产阶级对 劳动者进行无情的剥削与压迫的本质,痛斥“资本 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 东西”[1]871。他撕下资本主义伪善的面纱,论证资 本主义将走向灭亡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终将胜利的 必然,归根究底是对为全人类谋解放、谋幸福的科 学道路的不断探索,为人类未来的美好生活刻画出 美好蓝图。在马克思看来,美好生活是“现实的人”在能动实践中将事物改造成与个体设想“美的尺度”相符的社会活动,是一种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不断深 化发展而演变的理想状态。马克思关于美好生活的 思想始终“以人为本”,基于人的类本质,立足人 的客观和感性需要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阐释人的美 好生活的主要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主张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在于通过“自由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世界以满足个体需要,而美好生活映射着人们对不断升级的个体需要的主观追求,是基于人的主观能动而达到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统一的理想状态。正因如此,美好生活伴随人的需要层次提升从单一化、低层次的物质生活向多样化、高层次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协调不断演化升级。恩格斯根据对象的功能性,将人的需要或者说资料划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2]326。早期,基本物质生活资料作为人本能地维持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是人的第一层需要,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158 此时,人对美好生活的构想呈现为物质资料的极大充裕,但同时应是适度、合理的物质生活,否则人将囿于对物质极端无序的追求中,沉溺于物欲横流的虚无世界中迷失自我。随着人的生产和交往活动不断深化,人们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中逐渐发展出对精神文化、价值认同、政治权利、生态环境等的需要。人对生活的“美好”价值判断,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时具象为对美好事物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认知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个体权利的保障、自我社会价值的彰显和理想抱负的实现。

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强调人的自由自主活动和劳动。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遵循主体感性的“美好”认知通过自由实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274人的生产劳动作为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既为人的生存和良性发展创造美好的生活资料,同时也使人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彰显个体价值、提升自我。然而,资本主义制度下,本应作为自由劳动对象化的劳动产品不再是人类本质的具象,反而“畸变成不属于工人的‘异己的本质”反过来奴役劳动者[4],人的自由劳动不得不被贬为赖以谋生的手段,成为商品异化为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工具”。此外,本应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也异化为禁锢工人的枷锁?技术愈进步,剥削程度愈加深化,劳动者肉体和心灵愈加痛苦。此时,人只有发挥动物机能才能实现自由活动,即吃喝玩乐的活动。马克思正是基于“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批判和“劳动的本质”的探讨中描绘出美好生活的本质,即应是从根本上摆脱资本的束缚,在自由劳动和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由个性”,实现人本质的复归。

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想要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和创造性以获得精神的满足,必然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拥有充足且自由的“闲暇时间”的基础上。人的劳动不再背负维持生存和生活的目的,而成为人们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手段。此时,人成为“自由人”,在能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由个性”,通过学习在文化艺术等较高级领域提升个人认知和能力以满足发展需要,并在社会交往实践中不断确证个体价值。美好生活中,个体的需要不再桎梏于对物质资料的依赖性,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对于求知、价值、自尊、权利和理想等精神需要的渴望。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社会这种美好状态描绘成“共产主义联合体”,并强调个体只有在联合体中才能使个体需要得到最大满足,个体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历史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

纵观历史,“人”“民”作为核心理念始终贯 穿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由此演化而成的崇尚“义”与“利”、遵从“道法自然”以及“天下大同”的 思想是千百年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 基于中国的历史沿革对人的美好生活的构想。中国 传统文化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更聚焦于个体德行,以国家和人民之利为准绳。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义利统一”的追求蕴含美好生活中的人本属性。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强调美好生活的创造需要人的集体努力,是“义”与“利”即利民、利国、利天下的统一,而不是人人相互排斥的“利己”生活。墨子将利他、利天下作为美好幸福的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只有践行“义”与“利”的统一,不饱私利、坚持整体之爱,以此“兴天下之利”以实现百姓的美好生活。同时,“爱利百姓”则必“非攻”。面对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墨子坚决反对战争攻伐的论调和行为,强调通过生产劳动利民、利天下,并勾画了幸福社會蓝图?“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5]250。中国古代思想对解决当前社会发展问题同样有着重要启示,面对中国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难题,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健全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实现区域城乡平衡发展、促进分配公平、实现社会正义,进而使人人满足求知、自尊、正义和公平等的需要,正是对“义利统一”的践行。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遵从自然”,蕴含 着美好生活的生态要素。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是指客观存在的发展规律,既直接体现为人类社会 的一般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 互作用规律。一方面,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遵 从自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追求 遵循自然法则和天然状态的生活,此时,自然本真 的状态是生活幸福的评价尺度。道家所提倡的“无 为而治”,就是要在顺应民意的基础上遵从社会客 观发展规律这一前提而有所作为,使人民在自然发 展中实现美好生活。回归现实,在市场经济高度发 达的今天,贪婪、欲望成为众多人的显性表征。另 一方面,遵从自然同时强调“天人互泰”的美好,即天与人、人与自然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和谐美 好生活。在发展中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培育 人的绿色生活理念,坚持自然与人和谐共生,才能 确保人类社会发展长续久安。新时代以来,以绿色 发展为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很好地与“遵从自然”进 行了有效衔接,从而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促 进社会和谐公正、回归自然本真,实现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是美好生活的最高价值要求。儒家所提出的“天下大同”思想的核心在于“天下为公”,从个体层面看,人人秉持光明磊落、不私其利的理念,而非见利忘义、饱其私囊以填补个人欲望,进而达到人人有德、我为人人、互帮互助的理想状态;从社会关系来看,体现为人人平等、物质财富共有的公平的和谐关系;从社会治理层面看,社会由贤德之人执掌,致力于为整体的利益和社会和谐而努力。“大同社会”既是人民物质资料需要获得满足的理想状态,同时在全民品行高尚的社会中个体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充分的自由。“天下大同”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了一种美好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新时代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开展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惠及全体人民、由全民共享,逐步实现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使人民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最终实现富足、平等、公正、安全、和谐的社会目标。

三、实践逻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改善人民生存和生活需要。面对中国居民物质需要无法满足且在低位徘徊这一现实问题,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和“共同富裕”设想,致力于以改革开放带领人民富裕起来、改善生活水平。基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江泽民将“人民利益”作为党长期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对充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新世纪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耗竭,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以人为本”作为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最高价值取向,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在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这是党锚定“人民”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确立为当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目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思想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断内化与创生,并结合中国长期发展实践,形成了关于推进美好生活实现的科学指南和实践方针。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具体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6]5基于这些科学论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至上”,帶领全国人民从多维度、多领域开启对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一)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美好生活首先应是物质生活的美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评价从“吃得饱、穿得暖”的生存型标准向“全方位、高品质”的享受型、发展型标准转变。对此,习近平同志以人民需求为导向,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提出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满足人民多层次、多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活资料供给提质升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效率、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内需,促进生活资料供给实现“纵-深”发展、扩容升级,传统生活资料从低端向高层次纵向升级,同时催生育人、养老和健康等新兴生活资料供给,丰富和拓展居民生活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拓展生活场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7]30。数字经济发展,既通过构建“虚-实空间”,打破传统活动单一实体空间的局限,使虚拟课堂、虚拟诊所、平台消费等生活场景得以实现;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日益普及并成熟,随之而来的智能出行、智能健康监测、信息精准定制推送等服务为人的生活提供诸多便利。

(二)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人民权利平等

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化和复杂化,能够自由地进行社会交往和政治参与,并在其中自尊得到维护、享有机会公平、权利平等,成为人对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鼓励群众利益表达、保障民众合法权益,是马克思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由和权利的现实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党对“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践,更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民政治权利保障体系。从覆盖范围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多维度、多层面、多领域;从参与环节来看,通过搭建“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由始至终的全链条实现人民全过程、全覆盖的民主参与;从参与形式来看,既确保人民能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同时在重大议题和决策方面实现充分的协商沟通。通过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充分采纳群众意见,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的监督,是使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法治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公平正义权利。法治保障人民权利的“美好”,归根究底在于党和政府保障法治机制完善、法治权利配置合理,体现在人民个体层面在于人人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习近平同志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8]96,要通过推进治国-执政-行政的多维度和国家-政府-社会多层次的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法治建设。

(三)坚持文化强国建设,充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9]11,精神文明特别是文化思想是一个个体的信念和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好生活最理想状态的描绘,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因此,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将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由此可知精神文明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软力量。首先,从意识形态领域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价值观导向和价值观传递机制,在全社会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向思想;另一方面,引导广大人民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从精神文化供给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创造满足人民喜好和需要的文娱产品。文化工作者既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捕捉和传承精华,同时也要基于人民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和个性化的审美、情感等需要,拓展创作领域、丰富作品品类。最后,从文化环境营造来看,不断深化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拓展服务领域和扩大覆盖群体;进一步平衡和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城乡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产业相融合,使精神文化宣传和普及受众更广、渠道更多、品质更优。

(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助推民生改善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与重要保障。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充实,对于安全、求知、健康等的享受型和促进个体全面提升的生活需要也变得日益强烈。加强民生保障、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而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一方面,推进新兴数字化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能、便利居民生活。以大数据、区块链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凭借强大的算法运力和安全高效的虚拟链化信息传送,使得数字空间、智慧城市、智能管理成为可能。数字治理打破时空局限,大幅提升服务效力、拓展服务人群。同时,数字化定向追踪的管理精准地应用于社会帮扶和救助等领域,助力社会保障服务、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加剧剥削有着本质的不同。另一方面,注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要强化教育、养老、医疗等基础性和普惠性民生保障服务,实现保障的全覆盖和可持续推进;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兜底性民生保障,充分发挥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积极作用,确保人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五)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人民生态基石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0]35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设定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一,“绿色发展”理念和“双碳”战略等的提出,进一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科学指南,形成从国家层面的宏观范畴到中观主体再到微观个体的全范围、全过程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体系。从宏观层面看,通过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制定环保相关管理监督法律法规、规范评估标准体系等,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切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以激励措施和奖惩制度助力推广循环经济,鼓励企业投身绿色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建立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宣传体系,积极倡导绿色生活。从中观企业主体层面看,通过绿色技术和绿色能源更新减排降污,以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以实现绿色生产;通过建立绿色公益基金、举办绿色公益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环保事业。从微观个体看,树立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理念,以绿色出行、节约水电等资源、杜绝食物浪费等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马克思和中国传统文化揭示了人与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人只有顺应自然、回归本真,才能实现永续发展。因此,中国倡议世界人民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更加美丽的世界。

四、结语

综上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人本”这一核心理念,围 绕个体需要、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方面对人的发展进行探索,并分别为人类社会勾画了具有共通之处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大同社会”等的美好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并与中国先贤的智慧结晶相融合,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进行不断探索,始终致力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确保人民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全方位的权利得到落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张一兵.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异化现象的价值悬设审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 2022(7):1?12.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8.

[9]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

[10]习近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22.

(编辑:程爱婕)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美好生活新时代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