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述评(2000—2021年)

2023-07-29王敬霞杨荣广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可视化分析软件

王敬霞 杨荣广

摘要:借助文献计量工具 CiteSpace 对2000—2021年间 CNKI 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及辑刊《中国 ESP研究》发表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梳理,探究国内 ESP 研究的整体趋势、内容和特点,旨在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国内 ESP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热点主题涵盖 ESP 本体研究、相关教材研究、相关理论与教学研究等;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构成了 ESP研究的主体领域,跨学科特征虽有所凸显,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拓展;从历时发展来看,ESP 研究曾涌现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英语教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学术写作教学研究是近年关注焦点。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CiteSpace 软件;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及前沿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9?895X(2023)02?0119?09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2.001

Researchin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China (2000-2021)

——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inCiteSpace

WANG Jingxia,YANG Rongg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A bibliographical and scientometric analysis has been conducted for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status quo and emerging trend of domestic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research through CiteSpace, visualizing related papers published in CNKI s Chinese Core Journals, CSSCI Source Journals and Chinese Journal of ESP since 2000.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ast 20 years witnessed a general uptrend in ESP-related research including ESP ontology, ESP teaching materials, ESP theories and instruction. Moreover, 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n ESP are representative among the trans- disciplinary study. From the diachronic perspective, many cutting-edge domestic ESP research has emerged, such as Business English, Subject-based English and English Instruction, among which teaching of academic writing is the present focus of attention.

Keywords:ESP;CiteSpac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research hot issues and trends

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 )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两大概念分野最早由 Hutchinson 等[1]提出。以此为基础,学界通常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两大类。其中,后者被认为是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为满足外语学习者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语言教学。ESP 自20世纪 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定位在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 EGP ,ESP 一直处于高校英语教学的边缘[2]。

21世纪以来,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其无法满足我国对多元外语人才的需求,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的 ESP 在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上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得以凸显。不少学者指出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就是 ESP ,并结合课堂实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亦有学者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适时梳理,以期为不同时期 ESP 教学和研究提供启示。姜毅超等以10种核心期刊相关论文为数据,对1985?2010年间国内 ESP 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过去25年来 ESP 关注度上升,研究内容多元,但同时存在研究视域过窄、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的问题[3];左秀媛等对21世纪以来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建议未来应加强行动研究,探究关键性微观问题[4]。综述类研究能够有效地反映相关领域全貌,但总体而言,既有的国内 ESP 综述研究多流于内省经验,缺乏基于权威数据的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1世纪以来国内 ESP 研究发展全貌进行勾勒,旨在厘清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在 CNKI 中文核心和 CSSCI 来源期刊核心合集中,笔者以“ESP ”“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为主题,在“外国语言文学-英语”类别下进行了高级检索。如前所述,ESP 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但 CNKI 检索统计显示,2000年以前学界对 ESP 的关注相对缺位,相关文献占比不足全部检索文献的4%,且以理论引介最为多见。及至21世纪初,ESP 才真正进入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范畴,并逐步进入多元化发展的状态。因此,本研究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2000?2021年。后经人工剔除会议通知等非学术性文献,得到有效文献638篇。《中国 ESP 研究》(2010年创刊)虽然不是核心期刊,但作为专门致力于 ESP 研究的辑刊,将之纳入文献来源期刊能更全面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面貌。本研究对该刊进行检索并筛选后得到有效文献327篇。本研究将基于上述共96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工具

CiteSpace 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分析 CiteSpace 绘制的分时、多元、动态网络图谱,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洞察知识前沿,追踪研究热点。本文拟应用 CiteSpace 5.8.R3绘制国内 ESP 研究科学知识图谱,以期直观展示2000年以来该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路径。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3个研究问题:

(1)21世纪以来国内 ESP 研究总体趋势如何?

(2)国内 ESP 研究发文量在作者及机构分布上呈现哪些特点?

(3)国内 ESP研究有哪些研究热点与前沿?

二、国内 ESP 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国内 ESP 研究概况

从发文量年度分布图(图1)来看,2000年以来国内 ESP 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讲,2000?2007年间,年均发文量不足9篇,总数约占总发文量的7%,这表明 ESP 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自2008年起,相关研究关注度明显提升,发文量一度呈几何级别增长,2011年年发文量达到第一个高峰,并进入下一个增长期,至2016年总发文量高达603篇,占全部发文量的63%。此后至2021年,相关发文量逐步趋稳,约 占总发文量的30%。

通过文献追踪,笔者发现,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一直是国内 ESP 研究的主要学科视角。在发文量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刊载的论文总数占比高达78%,遥遥领先于其他学科核心刊物的发文数量。此外,教育学在该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力量,关注度较高的核心期刊有《中国高教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发文量占比为9%。可见,在国内,ESP 课题更多地为语言学、教育学领域专家和学者所关注。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关注到了“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传统跨学科 ESP 领域,但相关研究仍较多是从语言学层面探讨其语篇及语言特点和相关教学实践[5?7]。而国外相关研究则广泛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念,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可见,我国跨学科 ESP 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由以上探讨可知,国内 ESP 研究呈现以下特征。第一,阶段性明显,研究初具规模。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2000?2007年)、爆发期(2008?2016年)和平稳期(2017年至今)。不同阶段之间的变化与同一时期国际 ESP 研究发展态势基本一致[8]。第二,研究热度受政策导向明显。统计显示,2011年、2013年、2019年是国内 ESP 研究的重要时间节点,分别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坡度上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提出,2010年我国首个 ESP 研究专业辑刊《中国 ESP 研究》创刊,2011年中国外语教学研讨会专门用途英语专委会成立,2013年第一份 ESP 教学大纲诞生,2014年中国专门用途英语评估测试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首次将专门用途英语列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都表明针对性强、为特殊目的服务的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国家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青睐,这使得 ESP 研究在21世纪前10年迎来发展窗口期。第三,研究学科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展。学界可借鉴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探讨 ESP 研究复合联动途径。

(二)国内 ESP 研究主体合作网络分析

研究主体在科研工作中起着核心作用,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为人们获取信息、建立学术交流网络提供了有效途径[9]。运用 CiteSpace 作如下参数设置:时间跨度设为2000?2021年,时间切片设为2年;节点(Node )选择 Author ,阈值(Selection Criteria)选择 Top N-20。运行后得到节点数 N=1118、连线数量 E=574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节点大小代表作者发文量多少,节点连线代表作者间存在合作,线条越粗代表合作次数越多。

图2显示国内 ESP 研究产生了包括蔡基刚、黄萍、段平、彭萍等在内的若干核心作者群,他们围绕 ESP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此外,图谱中可以看到部分作者之间由粗细相对均匀的连线连接,但网络密度(Density)仅为0.0009,表示该领域作者间虽然达成了一定的合作,但合作关系并不稳定。对合作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學者只是于某一时期在 ESP 研究中存在合作,而随着研究兴趣和话题的转移,这种合作关系很快就中止了。这从某个侧面表明,当前国内的 ESP 研究并未形成长期且稳定的研究团队。

科研机构作为成果的主要产出单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考察国内研究机构在不同时期对 ESP 研究的关注情况,笔者以同样的参数设置方式得到了研究机构合作时序图谱,见图3。横轴表示时区,节点落在文献首次出现的时区,节点越大代表该机构发文量越大。从机构性质来看,国内 ESP 研究机构均为高校,充分体现了高校作为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的前瞻和引领作用。其中,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是文献集内首次关注 ESP 的机构,但研究后劲不足,整体影响力较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作为高产机构,自2004年以来围绕 ESP 进行了持续性研究,是机构时序图谱中的核心节点。后续时区亦相继出现了若干发文量较大的机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但图谱网络密度近于0,进一步说明机构之间的跨域跨校合作严重不足。这与前文提及的学者(不同的学者隶属于不同的机构)之间合作关系不稳定的状态吻合。

三、国内 ESP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一)国内 ESP 研究焦点

经 CiteSpace 绘制的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可以用来参照识别相关研究领域焦点主题,具体操作如下:将时间跨度设为2000?2021年,时间切片设为1年;阈值(Selection Criteria)选择 Top N-20,采用聚类静态(Cluster View-static)和展示整个网络(Show Merged Network)的可视化方式呈现研究文献全部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图谱由958个节点,1795条连线构成,网络密度为0.0039。

同时,笔者从 CiteSpace 中导出了文献集中排名前10的关键词统计结果,汇总为表1。

图谱中关键词频次越高字号越大,越能体现某一关键词对该领域研究热点的表征程度。去除“ESP ”关键词本身,图4和表1均显示国内 ESP 研究热点领域是大学英语、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商务英语、高职院校、通用英语、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语料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计、体裁分析、法律英语、教学方法、英语专业、教师发展等。

CiteSpace 可以计算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 ( Betweenness Centrality),中心性≥0.10代表其 为关键节点,可揭示研究热点之间的突变或转化关 系。表1显示中心性≥0.10的除了关键词“ESP ”外另有4个关键词,分别是大学英语(0.15)、学 术英语(0.23)、需求分析(0.10)和商务英语 (0.20)。它们处于共现网络中心地位,构成了该 研究领域知识网络的关键路径和核心内容。

为了清晰地展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更好地对国内 ESP研究主题和热点进行归纳总结,基于 CiteSpace 对数极大似然率算法(Log-likeli- hood Ratio, LLR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由22个聚类构成的聚类图谱(见图5),分别为#0 ESP、#1学术英语、#2商务英语、#3大学英语、#4课程设计、#5需求分析、#6语料库、#7体裁分析、#8英语教学、#9编写、#10通用英语、#11英语写作、#12研究方法、#13法律英语、#14英文、#15教学实践、#16英语教材、#17教材编写、#18体裁意识、#19显性教学法、#20英语教育和#21研究现状。图谱中#ID 为聚类编号,聚类规模越大,编号越小,聚类模块值(Q 值)大于0.3000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 S 值)大于0.7000意味着聚类结果是令人信服的。本图谱 Q 值和 S 值分别为0.7239和0.9262,表明本次聚类文献同质性高,聚类结果令人信服。

通过文献追踪和文本细读,国内 ESP研究热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ESP 本体及发展现状研究,表现为#0 ESP 、#3大学英语、#10通用英语、#21研究现状4个聚类,主要围绕 ESP 学科地位、大学英语定位、与通用英语( EGP )的关系、国内外发展现状等展开。关于我国 ESP 学科定位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一直是学界热切关注的问题[10?11]。因其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学者们普遍认为语言学、语用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为 ESP 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为 ESP 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12?13]。尽管 ESP 在我国外语教育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理论据是充分的,但在法理层面能否得到确立仍需要决策者和学界的共同努力[14]。正因为此,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向应从 EGP 转向 ESP [15?16]。然而,另有部分学者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不应以偏概全,使 ESP 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17],主张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通用英语的培养目标[18]。此外,有部分学者积极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为国内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例如,闵小梅对国内外 ESP 研究现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指出基于体裁分析的英语学术写作研究一直是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国 内相关研究则长期关注 ESP 教学[19?20]。

(2)ESP 理论与教学研究,表现为#1学术英语、#2商务英语、#4课程设计、#8英语教学、#11英语写作、#13法律英语、#15教学实践、#19显性教学法、#20英语教育9个聚类。ESP 侧重于特定学科语言教学及特定体裁(如期刊论文、实验报告)语言表达。自 ESP 引入我国以来,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了多种 ESP 专业及课程,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培养学生在某一特定行业的英语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相关教学与研究实践亦随之在我国铺开:既有对 ESP 普遍教学规律的探讨,如 ESP 教学原则探析[21]、ESP 教学模式构建[22]、ESP 课程设置[23]、教师转型发展研究[24]等,也有对 ESP 特殊教學规律的探讨,如学术英语教学[25]、商务英语教学[26]、农业英语教学[27]等,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特点及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为 ESP 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种有价值的范式。

(3)ESP 教材建设研究,在#9编写、#14英文、#16英语教材、#17教材编写4个聚类中得到集中体现。ESP 教学注重通过“学科专用语言 (Subject-specific Language)”[28?29],培养具有学科语言能力(Disciplinary Literacy)的专业人才[30],可见 ESP 教材编写应秉持以专业为依托、以英语为载体的总体原则。近年来,国内 ESP 教材及相关学术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蔡基刚认为当前 ESP 教材没有处理好语言与内容的关系,学科专业化倾向严重[31]。刘艳梅等指出大量冠以 ESP 的以英语编写为表象的专业课本加深了社会对 ESP 的误解和恐惧,阻碍了其在国内的发展[32]。刘传江等尝试从隐喻分析理论视角对某高校医学英语教材体验情况进行实证调查,认为 ESP 教材开发既要通过融合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以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也要通过多模态、立体化资源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33]。2014年“商务英语学养丛书”、2016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学术文库”的引进为我国 ESP 教学和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引进”仅仅是开始,在 ESP 逐步成为中国高校外语教育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具有本土特色的 ESP 教材的研究、开发与出版也必将是未来的主流方向之一。

(4)相关研究手段与方法的研究,表现在#5需求分析、#6语料库、#7体裁分析、#12研究方法和#18体裁意识等5个聚类主题。英语教师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 ESP 课堂教学实践,旨在解决相关教学问题,包括学习者需求分析、基于语料库的 ESP 教学、ESP 体裁分析等。需求分析是保障 ESP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为相关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目标设定等提供依据[34]。语料库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窥探特定学科及行业语言本体特征,为 ESP 教学提供有效反馈。江进林等运用语料库对商务话语功能和语言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以赋能商务英语教学[35]。刘萍等基于自建语料库的 ESP 词汇教学实践,证明数据驱动式 ESP 词汇学习行之有效, ESP 语篇因其高度结构化的表现形式和明确化的交际目的而具有鲜明的体裁特征[36]。体裁分析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 ESP 教学实践[37?38],从而得到对体裁特征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学习者在不同行业语境下的体裁意识和体裁能力。

(二)国内 ESP 研究趋势变化及前沿

CiteSpace 突现词( Burstness )功能可以捕捉某一时段频次有很大变化的关键词,进而反映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关键词突变性由突现强度 (Strength)和突现阶段(Begin & End ,表2中深色色段)共同决定,Strength 值越大,突现持续时段越长,表示该关键词在某一时间段内受到的关注越多。

表2展示的21个关键词的突变情况反映了2000?2021年间国内 ESP 领域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热点前沿及其历时变化动态。在对相似关键词进行归纳整合之后,笔者发现 ESP 教学(包括教学法、英语教学、教学策略、教材建设、翻转课堂、课程设置等)是国内相关领域的持续性关注焦点。此外,为满足国家对外贸易发展需求,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在客观上引发了学界对商务英语的广泛关注,催生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见表2)。

我国 ESP 教学早期长期定位在专业英语的状况使其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始终占得一席之地,甚至有不少学者将专业英语视为 ESP 的代名词。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不再认同将二者混为一谈的观点,而是趋向于将专业英语、学术英语同行业英语一样,视为 ESP 的一部分。表2顯示,行业英语、警务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职业英语、学术英语等各类 ESP 教学实践先后形成了国内 ESP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表明国内相关研究范围更加细化和多元。

对近年涌现的其他关键词进行的整合分析显示,学术英语教学、英语学术写作成为国内 ESP 研究的最新前沿课题。其中,学术写作研究主要基于体裁分析理论展开,探究各类学术写作范式,如:杨敏关注到了本科生学术写作摘要中必要语步缺失的现象,并呼吁针对本科生的学术体裁教学亟不可待[39];卢萍指出国内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和国际权威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在宏观语步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其研究目的在于为英语学术写作教学和相关论文的国际发表提供借鉴[40]。此外,“新文科”“跨学科”等研究理念的出现,表明我国学者正积极寻求 ESP 发展新思路,探究学科交叉背景下的 ESP 内涵建设,以满足新外语发展格局的要求。

四、结语

基于前文的描述性统计,本文得出下述结论。其一,从关注度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 ESP 研究热度虽小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0年后10年中迎来发展窗口期,并逐步趋稳。其二,从研究主体来看,我国 ESP 研究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并依托高校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合力,但存在着合作关系薄弱、交流互动不足的问题,机构间学术交流与资源互通有待加强。其三,从学科性质来看,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传统领域构成了 ESP 研究的核心力量,教育学相关理论也与 ESP 形成了一定的互动关系。值得强调的是,我国 ESP 研究虽在传统跨学科领域着墨较多,但相关研究仍较多地从语言学层面探讨其语篇语言特点及教学实践,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研究视角有待拓宽。未来我国 ESP 研究应充分借鉴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知识,丰富研究内容。其四,从研究主题来看,国内 ESP研究热点聚焦于应用需求分析、语料库、语用学、体裁分析等相关理论及方法,同时展开 ESP 本体及发展现状研究、ESP 理论及教学研究、ESP 教材研究等。其中,如何构建高效 ESP 课堂仍是 ESP研究的重点命题和持续性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功能显示,ESP 研究前沿随着研究背景更新而不断迭代更新。自21世纪以来, ESP 领域陆续出现了多个研究前沿,如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英语教学、学术英语等,其中学术英语逐步成长为当前研究重点课题,研究者或可把握“新文科”“跨学科”等时代契机,推动 ESP 研究向多学科协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王丽娟.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状、运用与前景[J].外语教学, 2014,35(4):59?63.

[3]姜毅超, 李娜.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32(2):104?109.

[4]左秀媛, 宁强.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 2019(2):73?81.

[5]胡春雨, 李雨欣, 卢春梅.商务英语通用语交际中道歉言语行为的语料库语用学研究[J].中国外语, 2022,19(3):43?52.

[6]王骞.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法律英语翻译教学[J].上海翻译, 2018(6):57?62.

[7]王宗忠, 巫阿苗, 苏莹莹, 等.基于CNKI的国内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进展分析[J].医学与社会 , 2021,34(10):112?117.

[8]崔 晓玲 , 李潮. ESP研究国际动态及其可视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的实证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2(1):111?120.

[9]盛小平, 孙倩倩.国内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主题的作者合作关系与合作研究内容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 2021,65(23):13?21.

[10]秦秀白. 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4):79?83.

[11]崔凌, 刘洋, 赵贵旺, 等.专门用途英语的学科体系模型[J].中国ESP研究, 2015,6(1):14?22;120.

[12]朱海青.专门用途英语( ESP )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2,25(3):134?136.

[13]蔡基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回顾、问题和任务[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23(1):68?72.

[14]蔡基刚.恢复专门用途英语学科地位学理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1(3):201?207.

[15]蔡基刚. ESP在中国:昨天, 今天和明天[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8(2):106?113.

[16]白蓝.从 EGP到 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0(5):139?145.

[17]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 (6):9?13;22.

[18]胡开宝, 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 2014(3):12?19;36.

[19]闵小梅, 张文霞.国内ESP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分析(2000—2016年)[J].中国ESP研究, 2018,9(2):105?117;140.

[20]闵小梅.国际ESP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中国ESP 研究, 2018,9(1):143?156;167.

[21]王丽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问题和策略探讨[J].外语界, 2016(6):57?63.

[22]曹佩升.基于翻转课堂的ESP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研究[J].外语界, 2020(6):87?94.

[23]李航, 毛明勇. ESP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探究?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ESP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 2019(7):109.

[24]黄伟, 张海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职业规划的影响?评《大学英语教师向专门用途英语( ESP )教师转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 2018(6):109.

[25]郑飞.基于项目的博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阶段教学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4(6):133?139.

[26]潘 爱琴.转型期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探究?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J].中国教育学刊, 2018(6):136.

[27]董 文娟.产出导向法在大学农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效能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0,41(1):145;211.

[28]DALTON-PUFFER C. A construct of cognitivediscourse functions for conceptualising 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ion in CLI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3,1(2):216?253.

[29]H?TTNER J, SMIT U. Negotiating political positions:subject-specific oral language use in CLIL classroo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018,21(3):287?302.

[30]MEYER O, COYLE D, HALBACH A, et al. Apluriliteracies approach to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mapping learner progressions i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meaning-making[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2015,28(1):41?57.

[31]蔡基剛.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2):1?4.

[32]刘艳梅, 贾彦艳. ESP教材的基本分类及编写出版问题与对策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 2014(9):71?74.

[33]刘传江, 焦培慧.基于隐喻分析的ESP教材使用体验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1,4(4):70?76.

[34]华裕涛.基于需求导向的法律英语课程建构研究[J].外语学刊, 2017(6):95?99.

[35]江进林, 许家金.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域特征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 2015,47(2):225?236;320.

[36]刘萍, 曾文华, 刘座雄.博士研究生语料库数据驱动式ESP词汇教学[J].外语学刊, 2020(1):64?69.

[37]张 晓慧.体裁分析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以《国际商务英语:商务理论、语言与实践》教学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26(2):83?88.

[38]卢鹿.研究生EAP课外国际期刊论文合作阅读:给养与体裁知识建构[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 2021,4(3):36?42.

[39]杨敏.大学生模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中国ESP研究, 2020,11(1):32?40;105.

[40]卢萍, 杨玉珊, 袁芳, 等.化工本科生论文与国际期刊论文英语摘要体裁对比分析[J].中国ESP研究, 2021,12(3):60?69;137?138.

(编辑:朱渭波)

猜你喜欢

专门用途英语可视化分析软件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构建“专门用途英语+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研究
护理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与研究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项目教学法在理工科类ESP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