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微创乳腺手术患者的影响

2023-07-29肖培霞公方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4期
关键词:负性围术乳腺

肖培霞,公方娟,徐 晴

(1.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新泰协庄医院 山东新泰271221;2.新泰市中医医院;3.新泰市东都镇卫生院)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生活习惯、环境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加上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女性群体乳腺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1]。目前,临床对乳腺疾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尤其以微创乳腺手术最常应用,该术式虽然可以切除病灶,但对患者内分泌失调状态无明显作用,加上微创手术也属于侵入性操作,会造成一定损伤,如果患者对手术认知不足,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加应激反应风险,导致机体耐受度下降,加剧术后疼痛,影响手术疗效和术后康复效果[2]。因此,加强微创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消除负性情绪、减轻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的关键环节[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普外科微创乳腺手术治疗患者94例,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我院普外科接受微创乳腺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女性患者;②患者经X线、CT及病理检查等确认存在乳腺肿瘤肿块,需要进行手术切除;③患者符合微创乳腺手术指征;④患者和(或)家属知晓研究相关内容与目的,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其他部位肿瘤或者肿瘤远处转移者;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心、肝、肾等器官重大病变者;④合并感染性疾病或有全身感染表现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⑥患有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者。将纳入研究的9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年龄28~67(46.31±2.25)岁;病程1~6(3.12±0.52)年;肿瘤类型:18例乳腺囊肿,13例乳腺纤维瘤,10例乳腺平滑肌瘤,6例Ⅰ~Ⅱ期乳腺癌。研究组年龄27~69(46.35±2.24)岁;病程1~7(3.15±0.54)年;肿瘤类型:19例乳腺囊肿,12例乳腺纤维瘤,12例乳腺平滑肌瘤,4例Ⅰ~Ⅱ期乳腺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普及常规健康知识;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强化无菌理念;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与切口状态。

1.2.2 研究组 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1.2.2.1 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乳腺疾病发病知识及微创手术优点、效果、流程、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列举成功康复案例,提升其手术治疗信心,缓解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术前1 d,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训练方法,同时适当活动肢体,指导其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提升机体对手术治疗的耐受度,同时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1.2.2.2 术中护理干预 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再次评估身心状态,若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明显,给予语言、肢体上的安抚与鼓励,帮助患者放松。辅助主刀医生对包块位置、大小、数量及手术穿刺点明确定位,提升工作效率,缩短手术时间。给予患者吸氧护理,密切监测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并对症处理。加强保温护理,如使用加热垫、输液及冲洗液提前加温,避免术中发生低体温。

1.2.2.3 术后护理干预 ①术后观察:先对患者实施抗感染处理,查看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渗液或者渗血,及时更换药物与敷料,注意观察切口及周围皮肤,使其保持干燥与清洁。②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取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若患者疼痛较轻,可采用交流、播放音乐、心理暗示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缓解疼痛感;若患者疼痛剧烈,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③饮食护理:若患者恶心、呕吐,提醒其进食清淡流质饮食,待不适表现消失后,进食以高纤维、高蛋白质、低脂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禁食辛辣、刺激类食物。④康复训练: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床上肢体活动;3 d后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加快肢体功能恢复。⑤复查随访:提醒患者月经结束后1周复查,遵医嘱适当运动以促进胸部血液循环;术后1、3、6个月定期回院复查。

1.3 指标观察 ①情绪状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SAS量表Cronbach′s α为0.862,共20个项目,总分80分,≥50分认为存在焦虑情绪,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SDS量表Cronbach′s α为0.871,共20个项目,总分80分,≥53分认为存在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严重。②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比较并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③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12、24、48 h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VAS量表Cronbach′s α为0.912,最高分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分表示重度疼痛。④护理满意度: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指导患者自主填写,问卷Cronbach′s α为0.833,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效果等,满分100分,非常满意为≥90分、满意为60~89分、不满意为<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乳腺疾病临床较常见,以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内分泌失调、雌激素过度活跃及机体免疫力减退等多种因素有关[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饮食营养过剩问题越来越普遍,加上作息不规律,生活、工作压力较大,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人受到该类疾病的困扰与危害[7]。乳腺疾病常见的病理分型包括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平滑肌瘤、乳腺癌等,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其中微创手术最常用[8]。

微创乳腺手术虽然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更小、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但仍属于侵入性操作,加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担忧,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应激反应风险增加,对手术疗效与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微创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身心全方位护理,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帮助其维持良好身心状态,对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术后疼痛及促进术后恢复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微创乳腺手术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借助术前心理护理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与手术,提升其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以良好身心状态配合手术,降低身心应激反应。通过术中安抚、生命体征监测及体温护理可以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通过术后运动训练、饮食及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48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强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微创乳腺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手术效率与质量,降低手术损伤,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主要是综合围术期护理通过术前知识宣传与心理疏导可以让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与手术方案,对手术疗效与预后恢复充满信心,从而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以积极稳定的心态配合手术。可以通过术前肢体活动、呼吸训练指导,提升患者手术耐受度,从而减轻生理应激反应,降低手术风险[10]。通过术中安抚鼓励患者,可以帮助其放松身心,主动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操作,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吸氧及保温等多方位护理,可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开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机体创伤。通过术后基础护理、饮食、疼痛及运动等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强化机体免疫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微创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能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围术乳腺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