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影响

2023-07-29田亚明陈佳音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4期
关键词:肘关节肱骨亲情

肖 兰,田亚明,陈佳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肱骨髁上骨折是多发于6~10岁儿童的创伤性肘关节骨折,其发生率占儿童全部肘部损伤的55%~80%[1]。肱骨髁上骨折需及时进行复位固定处理,若处理不当不仅使患儿产生强烈疼痛感,易导致并发症,不利于患儿预后,直接影响生活质量[2]。由于患儿年龄尚小,心智发育尚不够成熟,且患儿及家长存在个体差异性需求,加上患儿骨折创伤事件、对医院的恐惧感等应激源,促使患儿极易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难以完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影响干预效果[3]。亲情快乐服务模式是由医生、护士、家长及患儿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化需求等制订个性化、针对性护理措施,并注重医患、护患及亲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护理质量提升和患儿良好康复的目的[4]。近年来,微视频逐渐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其具有精炼、直观、容易交互等优势,使得护理内容更具有阅读性和趣味性,提高了患儿和家长的知识知晓度[5]。本研究将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应用于肱骨踝上骨折患儿围术期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8月1日~2022年8月31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Wiesel骨科手术学》[6]对肱骨踝上骨折的诊断标准,经X线检查确诊者;②年龄6~14岁,能正常沟通交流、听力、视力均处于正常水平者;③临床资料完整,有1名及以上家长照护陪同,患儿及家长均知情并自愿接受本次研究,能完成护理干预和随访。排除标准:①先天性肘内外翻畸形者;②存在对本研究手术治疗禁忌证者;③存在自身免疫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④合并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⑤意识障碍者;⑥患有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⑦中途失联或擅自中止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跟踪、审查并批准通过,所有患儿家长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将通过上述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的102例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8.25±2.25)岁;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8例;骨折分型:Ⅱ型20例,Ⅲ型28例,Ⅳ型3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50例,切开复位1例。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8.31±2.18)岁;骨折部位:左侧22例,右侧29例;骨折分型:Ⅱ型19例,Ⅲ型29例,Ⅳ型3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48例,切开复位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准备:术前病情评估、禁饮禁食、皮肤准备等。②常规健康教育:选择口头宣传和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方式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入院健康教育、术前准备、疾病和手术方式的科普、术后饮食、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③常规心理干预:告知家长适当安抚患儿,给予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④出院指导:告知患儿及家长定期门诊复查,给予功能锻炼内容指导和发放出院手册,出院后1个月常规电话随访。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

1.2.2.1 术前亲情快乐式护理 ①营造温馨快乐的就医环境。a.提供温馨、舒适、富有童趣的就诊和住院环境:为消除患儿就诊、住院时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护理人员积极将就诊、住院环境进行卡通化装饰,适当布置游乐区域,引导患儿适当游戏以转移对入院就诊及住院的紧张感。b.确保生活便利:为患儿及家长准备生活必需品,积极了解患儿生活习惯和性格,做好预见性关怀护理,给予患儿体贴入微的关怀,让患儿充分感受医院如家般的温馨。c.建立“医患之窗”:在病房区域建立“医患之窗”,以便于医患、护患、亲子等多重关系在此处进行情感互动,选择文字、绘画、照片等形式,粘贴患儿就诊、成长类照片,在“医患之窗”分享优秀家长和患儿的表现,为其他患儿树立“榜样”,并张贴患儿作品和奖状,以激励患儿,让患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积极应对疾病及治疗。②微视频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内容以微视频形式展示给患儿和家长,微视频内容要求简单、通俗、易懂及具有可观赏性和趣味性。护理人员穿戴卡通人物头套、衣服录制健康教育微视频,内容包括肱骨髁上骨折原因、手术选择、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术前心理状态、依从性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指南及功能锻炼指导等,共制作10期微视频内容,每期播放时间控制在10 min内。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推广微视频,并要求患儿家长使用手机阅览和下载,设立1名专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网格员,定期剪辑视频并上传至微信平台,并根据后台患儿及家长浏览数据,检查阅览情况。③亲情快乐服务式心理干预。a.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以亲切态度迎接患儿,以轻柔、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儿沟通,针对哭闹不止等存在抵触行为的患儿,及时安抚,采用微视频形式,播放患儿感兴趣的内容,并对患儿转变为积极心理的行为给予肯定。b.患儿家长:在患儿家长陪同下播放微视频,视频内容涉及健康教育知识、患儿感兴趣的动画片或影视作品等,以轻快、温和的语言讲解微视频内容,缓解患儿焦虑情绪。

1.2.2.2 术中亲情快乐式护理 护理人员术中时刻关注患儿情况,观察患儿皮肤是否存在受压、受损情况发生,适当选择软垫、弹性绑带加以保护,以最大程度提高患儿术中舒适性。注意患儿微表情和细微动作,评估其主观感受,调整输液速度,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患儿出现面部肌肉抽搐、全身躁动等不良行为,应适当按压患儿健侧手部末梢关节,以缓解患儿不适感。

1.2.2.3 术后亲情快乐式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术后常规护理的同时,注意积极、耐心为患儿及家长解释诊疗操作的作用、流程及体会,注意保持态度亲和、诚恳,尽量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合理护理需求;鼓励患儿之间积极交流,并指导亲友给予患儿鼓励和肯定,以促进患儿配合术后诊疗;对不能配合的患儿,年龄较大者告知其不配合会造成创口感染、发炎,不利于术后恢复等危害,年龄较小者配合家长给予安抚、关怀及鼓励,稳定患儿不良情绪,选择微视频、轻音乐及故事朗读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成熟、动作轻柔、手法稳准,最大限度减轻患儿痛苦。充分调动患儿家长积极性,主动关心、照护、鼓励患儿,给予患儿情感安抚,并告知家长给予监督和辅助,让患儿及家长了解术后功能训练对肘关节恢复的重要性,告知家长具体功能训练计划,为患儿术后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1.2.2.4 出院指导 反复叮嘱家长积极监督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要求定期复诊,并积极在微信公众平台观察术后功能训练与指导的微视频,做好定期复诊和随访,建立术后康复微信群,及时反馈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并及时解答,积极征求患儿家长对本次护理服务质量的建议,并不断改正和调整,优化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干预前后(入院及出院当天)应用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7]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8]测评患儿焦虑、抑郁状态,2个量表分别包括41、1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以Likert 3级评分法(0~2分)评分,当SCARED评分>23分、DSRSC评分>15分时,提示患儿存在焦虑、抑郁倾向。②肘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依照Flynn等[9]评价标准对患儿患肘关节活动度进行客观评价,分为4个等级。优:提携角和肘关节屈伸功能丧失程度<5°;良:提携角和肘关节屈伸功能丧失程度在5°~10°;可:提携角和肘关节屈伸功能丧失程度在11°~15°;差:提携角和肘关节屈伸功能丧失程度>15°。③术后并发症: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④生存质量:患儿术前及术后随访3、6个月的最后1周,应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量表(PedsQL)[10]评价患儿生存质量,包括生理、情感、社会、角色4个功能维度,共23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进行客观量化评分后换算成百分制,总分取4个维度评分均值,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术后患肘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患肘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常规骨外科围术期护理模式单一,对患儿疾病和手术的护理仅限于口头宣传、发放指导手册、术前准备指导等常规措施,造成患儿对骨外科手术治疗认知水平有限。同时,本研究纳入患儿均处于学龄阶段,缺乏对复杂和抽象事物的概念和认知,无法全面、客观理解骨折事件的影响。此外,骨外科创伤事件对患儿身心均会造成创伤,患儿产生负性情绪和疼痛感均不利于预后。

亲情快乐护理注重以患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在患儿就诊、住院过程中加入温馨、亲情、快乐等元素,将亲情护理贯穿于专科护理措施中,以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提高儿科护理服务的内涵,有效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接纳度,从而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11]。微视频护理是一种通过录制短视频、视频讲解、视频上传及发放等流程将护理宣传知识网络化的过程,在微视频护理宣传过程中,患儿不仅容易接纳微视频内知识,还可以反复观看,不断提高患儿及家长健康疾病认知水平,有效缓解患儿负性情绪,为患儿术后恢复奠定良好基础[12]。李莎等[5]研究发现,自制健康教育动画的微视频,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静脉留置针滑脱风险,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本研究将上述联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本院住院治疗的5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围术期护理中,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SCARED、DSRSC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次联合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焦虑、抑郁情绪。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联合护理模式注重术前温馨快乐的就医环境,消除了患儿陌生感和恐惧心理,确保生活便利;加强术前微视频健康教育,以富有趣味性、动画卡通人物式及故事情节的微视频,有效提高患儿对宣传知识的接纳度和对护理人员的配合度;护理人员和家长为患儿提供亲情式心理干预,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等负性情绪,利于患儿手术顺利开展。术中时刻高度关注患儿状况,给予语言安慰及肢体抚触,避免患儿对手术产生恐惧。术后优化护理人员诊疗技术,时刻以亲情快乐护理服务患儿,并适当运用微视频播放趣味性内容以转移患儿对术后疼痛及诊疗操作不适感的持续关注。同时加强家长对患儿的亲情快乐护理干预,监督和辅助患儿积极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利于患儿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肘关节活动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肱骨髁上骨折术患儿肘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究其原因在于患儿接受联合护理模式干预后,心理状态得到纠正,更加配合家长照护和康复训练,改善了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更利于患儿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6个月后,两组PedsQL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干预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围术期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患儿术后生活质量提高,该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明确,可用于儿科护理领域中。

猜你喜欢

肘关节肱骨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