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育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2023-07-28芦垚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小学阶段跳绳

摘要:为探索有效的体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以跳绳项目为切入点,设计相应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并应用于小学体育测试。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存在跳绳整体表现不佳、运动前热身行为较少、起跳后脚离地面较高等问题,这引起了应用案例学校的关注与重视。研究者与学校共同研讨,提出学校体育工作的改进策略:一是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探索教、学、评一体化;二是积极创设活动平台,提高学生运动兴趣;三是持续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学生运动的时长和质量。通过应用研究,不仅展现了表现性评价的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也体现出学校改进体育评价方式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同时发现,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与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是探索体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发展不容忽视的两个要素。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小学阶段;体育测试;跳绳

作者简介:芦垚,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一级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沈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小学阶段学生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2-435。

自2020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等若干文件。这些政策文件的印发意味着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在实践层面,我们也发现,不少小学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已经开始一改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通过设置形式多样的闯关任务来进行学生评价。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校对新型的、科学的学生评价方式需求迫切,而表现性评价因其对过程的关注以及具有可以监测到传统纸笔测验难以监测的教育结果等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体育应是学生评价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大领域。一方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提出,要将体育学科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探索有效的体育评价方式,有助于该项要求的扎实落地。另一方面,重视体育综合性学习评价,构建内容多样、方法多种、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既是重要的体育课程理念,也有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尝试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小学体育测试,以期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探索有效的体育评价方式。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表现性评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考试中便可见其雏形。随着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演变,表现性评价也经历了一定发展。特别是当人们认识到传统的纸笔测试和单一的量化评价存在一定不足时,表现性评价所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那么,究竟什么是表现性评价?研究者们各有侧重地为其赋予了不同内涵。例如,有的研究者侧重突出建构特点,认为表现性评价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强调被试执行一项任务的能力,而不是回答问题的能力;有的研究者侧重体现过程与结果并重,认为表现性评价是既评定过程又评定结果的学业评定方式;有的研究者注重直接表现,认为表现性评价是基于学生的表现或表现样本,以及既定的标准而进行的直接、系统的观察和评价;有的研究者则强调情境,认为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价值,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

尽管表述不同,我们从中却不难看出一些核心要素,如评价的任务、既定的标准,以及对过程和结果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依据既定的评价标准对实际表现与最终结果进行专业评判的一种评价方式。

二、评价任务的设计

在小学阶段,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和50米×8往返跑等,都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健康标准》)所规定的测试项目,不同年级的学生须达到相应的标准。考虑到运动项目的导向性、普适性、趣味性以及实施条件的限制性,我们选择以跳绳项目为切入点设计了相关的评价任务。跳绳项目作为一项常见的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对学生运动条件限制少,更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探索体育评价新方式的同时,也期望能够有效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这一初衷,本研究设计的评价任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学校活动、体育教学、家长陪伴、学生兴趣、锻炼时间等方面,教师了解学生跳绳运动情况,并与其跳绳实际表现进行关联分析。二是跳绳实测,教师不仅像以往的体育测试一样,记录学生跳绳个数并评定相应等级,还要观察学生的运动习惯和技术动作等,以了解学生在1分钟时间内跳绳的实际表现。

在评价标准方面,本研究最初曾尝试用四个等级来描述某一评价指标。例如,教师将协调性指标分为4种表现类型:动作协调,发力连贯;动作较协调,偶有断绳;动作不协调,过绳不连贯;打点跳或不能完成连续跳绳。然而,我们在试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跳绳的实际表现主要趋向于两类:一是比较协调,偶尔会出现个别的断绳现象;二是不太协调,断绳现象较多,需要点跳或双脚轮跳才能跳过绳。之前设定的4个评价等级不仅未能带来更强的指导性,反而增加了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因此,本研究最终采用核查表的形式来呈现评价要素,评价者只需“关注学生是否展现出行为(或动作)的基本特征”即可,如是否能够自主进行热身活动、是否能够利用小臂带动手腕摇绳等。

三、评价任务的实施

(一)实施准备

为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参加本次体育表现性评价活动,T小学的三年级和五年級班主任提前一天向学生家长了解参评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提示学生次日上学时要穿适合运动的服装。因多人同时跳绳需要相对宽敞的运动空间,所以T小学选择将室内体育馆作为评测场地,且在场地双排、对向摆放6套桌椅,供评委教师使用。此外,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正式评测之前,我们对评委教师进行了培训,使其明确任务分工,统一评价标准。

(二)实施流程

首先,负责问卷环节的教师进入参评班级,告知学生需要完成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为便于后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本次评测提前准备了答题卡和学生条码,该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限定区域内填涂题卡,完成调查问卷。学校日常组织同类评价特别是小范围测试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记录。随后,该名教师还要与班主任确认学生的健康状况,提示学生着装。班主任负责带领学生前往评测场地。

在评测场地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次表现性评价由6位体育教师担任评委,每位评委教师对应3名学生,负责全过程观察学生的跳绳表现,并依据核查表在学生题卡上做好记录。每18名学生分为一组,其进入场地后,将自己的题卡分别交给对应的评委教师,再根据统一播放的音频指令来完成相关任务。

四、表现性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一)评价结果分析

评测结束后,除了向学生反馈个人表现等级外,研究组还基于实际观察与评测结果,为T小学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报告。

1. 三、五年级学生跳绳整体表现不够理想

依据《健康标准》,水平达到C等级及以上为合格。本次表现性评价结果显示(如表1所示):T小学五年级11.1%的学生、三年级4.6%的学生1分钟跳绳不及格,尚未达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在达标的学生群体中,占据较大比重的C等级学生整体也仅达到及格水平。从不同群体来看,相对而言,三年级学生的跳绳表现普遍要优于五年级,女生的跳绳表现普遍要优于男生。

2. 在运动习惯方面,三年级学生运动前热身行为较少,运动损伤问题相对较多

在学生运动习惯3项评价指标中,无论是三年级还是五年级,得分率最低的维度都是有关热身活动的A指标(如图1所示)。特别是三年级,超过半数的参评学生不清楚或想不到在运动之前需要做适当的热身准备活动可以避免运动损伤。而“知道基本的运动安全知识和方法”、能够“表现出主动规避运动伤害和危险的意识与行为”不仅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明确要求,更与学生日后的运动兴趣、运动行为等关系密切,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3. 在技术动作方面,学生起跳问题相对较多

从观察到的学生跳绳表现来看,五年级学生的技术动作规范性要优于三年级学生(如下页图2);而从前文所示的跳绳等级分布来看,五年级学生整体跳绳水平却相对弱于三年级学生。这一结果与本次评价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非常吻合:五年级学生大多比三年级学生更会跳绳,但是在1分钟跳绳的后半程,不少五年级学生的跳绳节奏明显变缓,卡顿增多。我们分析,虽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能够越来越好地掌握跳绳的动作要领,但在体能方面却并未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到跳绳动作的各项指标,T小学三、五年级学生均是指标A(起跳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有40.7%的三年级学生、27.4%的五年级学生起跳动作不规范,跳起后脚离地面较高,落地不够轻盈。相关问题在学校日后的跳绳教学活动中应予以关注。

(二)基于评价结果的学校体育工作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分别与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进行座谈,既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也探讨未来的改进方向。

1. 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探索教、学、评一体化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三年级还是五年级都有将近40%的学生表示,体育教师没有讲解过跳绳的技术要领,同时也有超过3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没有做正确的跳绳示范。我们通过交流发现,以往的学校体育测试都更加关注学生的表现結果,如跑得有多快、跳得有多远,而从未将动作是否规范作为体育测试的考查内容。受到这种评价“指挥棒”的影响,校内的体育教学也难免更关注结果。因此,如果学生本身是会跳绳的,教师在讲解跳绳技术要领或者做示范时,就容易因为“学生会跳绳”或者受“这个不考”等潜在心理影响,而忽略了对动作规范的讲解。

然而,运动成绩的提高既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也需要其对运动技术的正确掌握和不断改进。如果动作不正确、不规范,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运动表现。因此,为强化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我们提出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改进思路。例如,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表现性评价任务,将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相融合,并提前向学生呈现标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教师和学生都清晰地了解教学需达成的目标,还能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 积极创设活动平台,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本次评价结果显示,T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跳绳表现整体要优于五年级学生,女生的跳绳表现整体要优于男生。同时,问卷调查还发现,喜欢跳绳的三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喜欢跳绳的女生比男生多。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跳绳的学生往往更愿意参与相关的练习、游戏和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学校也意识到体育工作应该多为学生展示“搭台子”。因此,T小学计划在新学期举行一次跳绳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既让跳得好的学生有展示的平台,也让跳得少的学生有练习的动力。此外,T小学还将设计从短绳到长绳、从易到难的递进式校本课程体系,或是将花样跳绳引入课后服务工作,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3. 持续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学生运动时长和运动质量

评测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其在1分钟跳绳的后半程节奏变缓,卡顿增多。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现象。例如,仅有22.46%的三年级学生和23.56%的五年级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总时长能够超过60分钟,甚至三、五年级均有超过30%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学校的体育锻炼总时长在30分钟以内。学生运动时间不足,难以保证体能的更好发展。当然,学生运动时间不足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学校层面来看,不仅应持续规范办学行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时间与空间,同时还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运动质量,帮助学生高效利用好体育锻炼时间。例如,学校应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完善体育场馆及器材管理,为学生运动提供便利;丰富体育活动项目,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等。

五、经验与反思

本次研究以跳绳项目为切入点,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小学体育测试,既展现了表现性评价的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也证明了学校改进体育评价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表现性评价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而言,尚属新的领域。2023年5月,我们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的教师从未听说过表现性评价的概念,30.9%的教师表示自己对表现性评价不了解、用不好,16.1%的教师从来没有用过这种评价方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为教师提供设计、应用表现性评价的思路与经验,很有必要。

教师在小学体育测试中可以基于以下思路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与评价对象特点,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确定评价目标;有了明确的评价目标之后,教师可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点等,初步设计评价任务;教师可考量各个评价任务的可操作性,不仅要确保评价目标的可观察、可测量、可区分,还要确保实施层面的易操作、可落实;教师可在确定评价任务后,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小范围试测,进一步完善评价任务以供应用。

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体育评价方式,更好地发挥体育评价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励与评价是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但相对于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等其他能力而言,激励与评价无疑是部分小学体育教师相对薄弱的环节。在本次应用研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部分体育教师学科专业性的不足,如果日后的体育教师培训或体育学科教科研活动能够更加关注教师的评价素养,注重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及任务设计能力,不仅有助于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体育评价体系,也有助于加快体育学科教、学、评一体化进程,进而助力体育教学改进以及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

二是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无论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还是探索有效的体育评价方式,其潜在逻辑都是要以评价为手段来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本次应用研究亦是如此,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展学生评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在不同层面综合运用评价结果,让评价结果真正发挥作用,才是我们探索体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吉尔伯特·萨克斯,詹姆斯·W·牛顿.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M].王吕海,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科林·马什.初任教师手册[M].吴刚平,何立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Diane Hart.真實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杜菲菲.跳绳对小学5-6年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8.

[6]李如江,朱伟强.体育表现性评价量规的设计:开发核查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5).

[7]唐小雄.师范院校体育课考试应注重“技评”分[J].体育科技,2000(3).

[8]赵鑫.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东北师大附小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小学阶段跳绳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简析如何创建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