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

2023-07-28姚玉忠

建筑与装饰 2023年8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姚玉忠

丹寨县水务局 贵州 黔东南 557500

引言

水利工程是基础民生工程,需建设单位重点关注。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施工人员必须优化混凝土施工环节,严格管控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建设品质,了解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技术,优化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保障施工全过程均在严格、有效的监督下进行,方能真正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水准。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 钢筋施工

钢筋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基础结构,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施工时,要求注意施工材料的选择,明确钢筋施工的技术规范。在施工前期,应结合现场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建设标准,选择合适的钢筋建材,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审查钢筋材料质量及其出厂证明,确保钢筋材质的强度、塑性、焊接等性能符合工程建设标准,以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钢筋连接处的衔接技术。通常,钢筋连接方式有电焊、捆绑、机械连接等,施工人员需根据不同连接位置的受力点及混凝土结构整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衔接方式。最后,施工人员还需优化钢筋安装技术[1]。水利工程混凝土钢筋安装方式分为整装、散装两种。整装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将钢筋结构连接好,形成钢筋框架,再通过机械装置,将钢筋框架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完成安装。而散装方式,则需要施工人员将钢筋置于合适的点位,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在现场完成连接。

1.2 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环节,浇筑施工细节较多,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整体的质量,若浇筑技术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结构裂缝,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品质。浇筑时,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操作规范完成施工,合理、有序地加入不同原材料,并将各类材料充分搅拌均匀,随后开展浇筑施工。浇筑施工以分层浇筑或自然流平浇筑法为主,施工人员需注重浇筑时的均匀性,使混凝土结构形成坚定、稳固的整体性结构。

1.3 振捣施工

混凝土振捣技术是为了去除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缝隙、孔洞,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紧密度,使混凝土形成更为坚固、紧实的整体。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振捣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在施工前期,技术人员应详细了解工程概况,并完成技术交底。振捣时,应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选用合适的振捣器材,振捣器材以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捣器为主。在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3点问题:①插入式振捣器每次移动距离应小于振捣器的1.5倍半径,且振捣器与模板间距应保持在5~10cm之间。此外,振捣结束时,应缓缓提起振捣棒,避免振捣棒与钢筋或模板接触,影响混凝土成型效果。②施工人员严格注意振捣时间,不可过振。当混凝土紧密程度达标,不再明显下沉,且表面不再浮现大量气泡时,即可结束振捣。③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操作,保障混凝土结构内部不存在漏振点,同时,合理控制振捣力度,避免过振损坏混凝土内部结构或钢筋[2]。

1.4 养护施工

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情况,对混凝土结构开展养护作业,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质量缺陷,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品质。混凝土结构养护以湿润、保温等操作为主,要求施工人员考虑施工现场的气温或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在不同温度、湿度、季节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方案均有不同。例如夏季温度偏高,施工人员需在混凝土表层洒水,湿润混凝土表层结构,避免高温引起的混凝土龟裂。冬季温度较低时,施工人员需要做好保温工作,以防混凝土在凝结前,内部水分冻结。合理的养护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建设质量,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1.5 预制桩技术

预制桩技术是建筑行业中的一项新兴技术,预制桩往往于流水线中完成制作,只需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即可完成施工。该项技术可以同步开展预制装配和现场施工,能大大缩减工程建设周期,且该技术操作较为简便,极易上手,能够有效降低因混凝土施工现场环境不达标或气候条件不符合规定而导致工期延误的概率。因此,该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效果极佳。预制桩的摆放时,需施工人员提前确认打桩顺序、运输路线等,避免预制桩受损,影响桩基建设质量[3]。

1.6 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常用于大规模的混凝土施工之中,该技术需要施工人员使用各类碾压设备,对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开展规模式的碾压作业。该技术极易上手,投入成本较低,具有极高的作用价值。施工时,要求施工人员具备极高的技术操作水平,通过精确的计算,合理控制碾压设备的碾压力量,并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调整碾压设备参数,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达到预计标准。

1.7 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通常会使用锚固方法架设支挡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岩土结构稳定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整体的质量、强度、刚度。实际施工时,不同的预应力锚固间存在差异,锚固结构并不同,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应了解施工现场条件以及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合理设置预应力,从而完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设。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2.1 组建专业、高质量的管理团队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由管理人员的能力决定,因此,建设单位必须组建一支具备极高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管理团队。建设单位应加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聘请专业的管理讲师,为管理团队安排学习培训及考核。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质量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意义,遵守岗位职责,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使命感,掌握现代化智能管理技术,明确混凝土施工行业的新兴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此外,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具备现场经验,能够深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严格把控施工进度,并完善现场品质管控及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操作监督流程,确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进度、投入成本、施工安全等各项问题均可得到保障[4]。最后,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实况,制定动态化的管理方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后盾力量。

2.2 优化设备、建材管控方案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设备与建材的管理尤为重要,建设单位应制定全面的设备、建材管理方案。首先,对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各类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分类,制定定期检修计划与日常使用、保养方案,对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及现实情况做出详细、明确的记录,确保施工现场的各项设备均维持在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其次,质量管理部门需要优化建材的管控力度。针对入场的各类建筑材料,制定严格的质量检验计划,设立建材管理团队,严格控制建材采购管理,确保建材价格、品质、数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最后,在工程建设期间,建材管理团队应按规定,定期检查建材储存情况,避免在工程建设期间,因储存不当导致建材受潮、腐蚀等情况发生,对该工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制订健全的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较长,质量要求较高,若在工程建设期间,混凝土施工存在质量漏洞或风险隐患,则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管理人员需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员明确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以及混凝土施工工序、流程,根据施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计划及管理方案,合理规划施工过程,并建立完善、系统的质量管理机制。随后,补全管理制度、促进责任制落实、完善奖惩制度,协调各部门工作,以提高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以更为健全的管理机制,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优化施工管理细节,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要求在场的全部施工人员,均能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要求,确保规范作业。

2.4 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

在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各类先进的技术手段也逐渐深入各行各业。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有关部门及管理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将BIM多维技术应用于质量管理中,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BIM技术能够实现项目的集成式管理,通过信息化处理平台,完善质量管理过程,针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工序做出系统分工,以实现统一的管理进度。同时,BIM技术还能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设计建筑模型,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质量管理工作将更加便捷、更为高效,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统一的高效率管理,在短时间内快速整合项目信息,收集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并且在互联网即时通信技术下,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及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数据丢失等现象发生的概率。此外,信息化管理技术能有效协调多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各部门实时沟通,可有效提高项目推进速度。

2.5 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混凝土施工是整个水利工程中最为基础的施工环节,也是决定水利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混凝土施工对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该项工程具有复杂性以及动态变化性特征,常常会面临诸多不可避免的风险。因此,混凝土施工进度较为缓慢,工期偏长。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大现场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监督力度,严格管控现场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确保混凝土工程可顺利、有序开展。在较长的工期中,部分施工人员会因长期枯燥、重复的工作出现懈怠心理,这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为此,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始终将现场施工标准、施工规范放在第一位,明确技术监督的重要性,并不断为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施工意识、规范施工意识,要求施工人员明确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标准以及正确的施工操作规范,以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品质。在工程建设前期,认真查验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工程建设期间,质量管理人员也应时刻跟进现场施工情况,并以动态管控的方式,不断调整施工方案或施工流程,以达到最佳施工效果,确保施工人员能在管理团队的监督下,严格遵守质量管理制度。

2.6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积极引入新兴的工艺,升级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时,为技术人员安排定期的技术培训、新技术学习,并制定考核计划,确保工程建设团队的全体人员专业技术过关、职业素养过硬,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正式施工前,管理人员应监督各部门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在明确现场工艺操作、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标准。在正式使用新技术前,应在施工现场开展10m2以上的技术试验,保障新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可行性。

3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快,而水利工程作为基础的民生项目,在新时代下意义非凡。基于此,各施工单位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明确混凝土施工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组建一支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使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加大质量监督力度,以完成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