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人物描写,感悟人物真情

2023-07-25韩芳玲

课外语文·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嘎子监生人物描写

韩芳玲

文学史上总有令人倍觉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到他们鲜活地活在我们身边、我们眼前。如《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只用二十只船,从从容容智取曹军十万箭;如《景阳冈》中的武松,三分微醉面对凶猛大虫也能勇敢应对,霸气十足勇打猛虎;再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刚从石头里蹦出,就敢勇闯水帘洞,猴气十足自称千岁大王;再如《红楼春趣》中的那些少年,懵懵懂懂写尽年少无知的青春与活力……这些明明是虚构的人物形象,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具有真性情,这都归功于作家高超的人物描写方式,让书中的人物如在眼前。本文立足于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析这些人物的描写方式。

一、人物群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用了几篇较为简单的范文,这些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具体、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摔跤技术高超的小胖墩儿、出色的车夫、吝啬的严监生、手艺出众的刷子李,品读这些文章时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有趣、有情、有意,从中我们也学到了精湛的人物描写手法:首先,文章选用具体的典型事例用来呈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其次,文章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品质,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二、人物描写赏析

(一)动态描写——体现真趣味

人物的动态描写能够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在思想,当中不乏相当有趣的描写和刻画。例如在《摔跤》这篇文章中,面对小嘎子摔跤的建议,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这一系列“跳”“退后”“闪身”“脱”“叉着”的动作体现了小胖墩儿憨厚率真的性格。尤其是在两人摔跤对垒中,他们的个性描写得更为淋漓尽致。小嘎子蹦蹦跳跳,一直想寻找小胖墩儿的破绽,还想用脚脖子去钩小胖墩儿的脚,都体现了他有技巧、有谋略的一面;而小胖墩儿呢?“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全然不惧小嘎子的挑战,将那股自信、机灵充分表露了出来,而最终的结果呢?当然是小胖墩儿胜利了,当小嘎子想钩小胖墩儿的腿时,反被小胖墩儿往旁侧一推,小嘎子的“钩”与小胖墩儿的“推”有先后的逻辑顺序,正因为小嘎子急于求成,反而让小胖墩儿发现了破绽,这一来一往之间,两个人的性格就已经显示出来了:小嘎子机灵狡猾,小胖墩儿沉稳老练。最终的结果是以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结束了全文,作者用高超的笔法生动地将两个人顽皮、机智的个性描写和刻画出来,让整篇文章充满了无穷趣味。

(二)外貌描写——展现真性情

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外貌描写是能够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描写方式。毕竟,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穿着、外貌特征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指人物的体貌特征,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比如在《刷子李》这篇文章中,刷子李工作的那一身穿着实在是“奇”,明明做的是刷白墙的工作,别人恨不得穿一身白色的衣服,他倒好,穿上了“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这一身“黑”与白色的墙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表明了刷子李原则性特强,对自己工作的一丝不苟,也暗示着他刷墙技艺的高超。而在改编自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对人力车夫的外貌描写更是直观生动,活生生一张照片。首先,看衣着。“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今天看起来很土的穿着,却是当时社会人力车夫特有的装扮。其次,看身材。“鐵扇面似的胸和直硬的背”,宽且威严的肩膀,无一不显示他的高大,而且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刻画他,更显示了他身材的伟岸。最后,看容貌。圆脸、肉鼻子、很短很粗的眉毛、红扑扑的脸,无一不显示他的可爱和淳朴。于是,一个老实、憨厚、高大的人力车夫形象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一样如在眼前。

(三)语言描写——表达真个性

语言描写是人物描写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人与人相处,除了外貌,语言也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通过双方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在处于第一视角的我们来看,语言就是最好的人物个性的见证。比方说,有的人温文尔雅,那么他讲话肯定慢条斯理;有的人急躁火爆,那么他讲话肯定匆匆忙忙。也就是说,通过语言我们能够发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这不,在本单元当中也可见一斑。先看《摔跤》一课:

小嘎子:“要不——摔跤。”

小胖墩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简单的两句话分别显示了两人不一样的性格特征。小嘎子分明是闲得无聊之际对小胖墩儿下的“挑衅战书”,显出他争强好胜的个性,而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恰好印证了这一点。而小胖墩儿话里的意思呢?分明就是勇敢面对挑战,并且不管是哪种方式的摔跤,他都不怕,显示出小胖墩儿的自信和率真的本性。

而在《两茎灯草》这篇文章中,大侄子、二侄子、奶妈对于严监生的那两根手指,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两个亲人、两笔银子、两位舅爷,但都被严监生一一否定了,唯有他的妻子说出了原委——原来,严监生迟迟没有断气是因为两茎灯草,太浪费了。妻子赵氏可谓是他的知心人。《刷子李》这篇文章的结尾,刷子李看着“发怔发傻”的曹小三,笑着说道:“好好学本事吧!”话里面满是对自己刷墙技术的高度自信。

所以,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写作中,语言描写成为文学作品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心理描写——内心真实反映

心理描写是人的内心活动,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就算面对面我们也未必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是心理学认为思想指导行为,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或者神态表现。在《两茎灯草》这篇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写,那就是严监生的摇头反映的心理活动,分别有三次摇头的细节,而且三次的描写都有层次感:

第一次,大侄子的话——“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第二次,二侄子的话——“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第三次,奶妈的话——“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第一次大侄子没有猜到时,他把头摇了两三摇,可以看出当时他的心里很着急,内心肯定是在想:“不是啊,我的大侄儿。”而当二侄子猜不到时,他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而且两眼“睁得溜圆”,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严监生是有些失望了,内心肯定在想:“怎么不懂我的心呢?”而当奶妈还是没猜到时,他把眼闭着摇头,这个时候的严监生怕是彻底绝望了,但仍有遗憾,不舍得“断气”,他肯定在想:“这次我死不瞑目了。”唯有最后,赵氏“挑掉一茎”,他才点头,当时他的心理活动肯定是“这对了,我没有遗憾了”。这样,一个爱财胜过自己生命的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他真不愧为“中国四大吝啬鬼”之一。

在《刷子李》中也有类似的心理描写,当徒弟曹小三发现刷子李裤子上的小白点的时候,对曹小三有一个细节描写——他“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刷子李身上的黄豆大小的白点,这个细节分明显示了曹小三对刷子李的不屑之意,认为刷子李的名气是假的。但书中并没有将这种情绪透露出来,可我们又能分明感受到他的不屑心理。这都得益于作者的高超描写技巧。

所谓“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的存在,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些生活中的人物化为灵动的文字,展现出他们的真性情,就好像一帧一帧的影视剧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呈现,让我们从中窥见他的品质和个性。因此,人物描写方式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不外乎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这几种方式。这里,可以以同学们最喜欢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作为例子来说明一下,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作者柯南·道尔取材于自己所认识的一名善于观察的老师约瑟夫·贝尔,将他的个性“移植”到福尔摩斯身上,因此,主人公也就具备了约瑟夫·贝尔的品性、性情,难道我们能说福尔摩斯是虚假的吗?显然不能。正所谓“艺术高于生活”,作品中的人物或许有时候出于表达的需要被描摹得较为夸张,但是不能否认其真实性。希望各位同学在描写人物时也能这么栩栩如生。

猜你喜欢

小嘎子监生人物描写
透过动作“看”人物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
向《少年闰土》学习人物描写
小学生人物描写素材
表现人物有法宝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