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

2023-07-25樊爱萍

学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樊爱萍

摘 要: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文章主要以“燃料及其利用”为例,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落实的意义,从创设燃烧资料情境、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展示化石燃料用途、分析环境保护案例四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社会责任意识;“燃料及其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4-006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22

化学研究与社会发展之间关联紧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的重大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应用化学,为社会发展驱害谋利。教师应该明确初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意义,根据课程内容和实际学情,采用情境创设、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向学生渗透科学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加速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下面以“燃料及其利用”为例,对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展开教学浅析。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意义——以“燃料及其利用”为例

社会责任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意识、绿色化学观念、环保思想、安全意识等内容。“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包括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两个课题,本单元主要是以联系生活、社会的实用性知识和观念性问题为主,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供有利条件。经过教材、学情分析和理论实践研究,现以“燃料及其利用”为例,将初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意义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社会责任意识的主要培养方向,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研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形成浓厚的化学探索兴趣,通过积极学习化学、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前景,以及化学对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如在“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用途,引导学生理解对化石燃料应用的研究推动了社会产业和生活的进步,从而同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学习化学的自主性。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观念

绿色化学和环保观念是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化学研究与能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使学生树立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观念。如在教学“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应用资料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或是向学生渗透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组织学生探讨科学防治化石燃料污染的对策,助推学生环保观念和能源节约意识的形成。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技能维护社会安全的能力

安全是确保社会和生活和谐运行的前提条件,社会责任意识包括自主、自觉地维护社会安全,排除生活周边的安全隐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技能解决社会生活中安全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围绕“燃烧和灭火”的课题,组织学生通过参与化学实验活动,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出发,认识火灾的危害,发现和规避日常生活中的火灾隐患,促进学生更好地肩负起社会责任。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策略——以“燃料及其利用”为例

(一)创设燃烧资料情境,揭示燃烧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必须先引领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使学生感知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才能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做好铺垫。“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中的“燃烧”,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化学现象,对于燃烧反应的应用,也使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在教学“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关于燃烧的资料情境,借助燃烧带来的文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燃烧的两面性,从而向学生揭示燃烧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构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发展基础。

在创设燃烧资料情境时,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展示社会生活中燃烧现象的图片,包括用燃气炒菜、烧制陶瓷、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火灾和爆炸等,同时跟进导语:同学们,燃烧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至今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看完这些关于燃烧现象的图片,大家还能列举更多社会生活中的燃烧例子吗?学生交流后举例:吃烧烤用的炭火、火电厂燃煤发电、做实验用的酒精灯……教师追问:对比燃烧反应的应用图片和火灾、爆炸图片,大家认为燃烧反应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经过讨论后反馈:合理地利用燃烧反应,可以使生活更加便捷,推动工业、科技、航天航空、工艺生产的发展,对燃烧反应利用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和爆炸,给人们的生命安全、社会公共财产安全造成危害。这样通过创设燃烧资料情境,学生就能从正反两个角度了解燃烧反应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初步唤醒学生的安全用火和社会责任意识[1]。

(二)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渗透日常生活中的灭火常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是“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其中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着力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因此,在“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意识时,教师应该依托于化学实验活动,带领学生探究燃烧条件,然后利用生活中的着火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探讨应该采取的灭火措施,实现对灭火常识的有效渗透,使学生有应对社会生活中简单火险的基本能力,从而助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

在通过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时,教师可以根据先前创设的燃烧资料情境,引出实验课题:同学们,燃烧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的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随后,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各组发放镊子、酒精灯、小木条、小石子、白磷、红磷、烧杯、热水、薄铜片、滤纸、导管等实验器材,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实验操作流程和观察任务,各组学生观看实验流程后,用镊子分别夹取小木条和小石子,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在装有热水的烧杯中放入白磷,在烧杯上方盖上薄铜片,铜片左边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右边放一块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的白磷,并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各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讨论,反馈观察到的现象:小木条燃烧、小石子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2]。教师回扣到实验课题追问: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大家发现物质的燃烧条件了吗?学生总结后得出实验结论:物质的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空气)的参与、达到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教师认同学生的结论后,继续设疑:在之前的燃烧图片中,大家知道如果对火的使用或防范不当会引发火灾,大家能否结合燃烧条件的实验结论,探讨迅速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共议后回答:想要迅速灭火,必须不满足燃烧条件,可以通过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三种方法灭火。接下来,教师用生活中的着火例子实施随堂练习:如果炒菜时油锅着火该怎么灭火?如果公共场所发生小型火灾,该优先采用哪种灭火器?请说出灭火方法和原理。学生深入讨论后反馈:油锅起火应该立即盖上锅盖,原理是隔绝氧气;公共场所发生小型火灾,应该优选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是隔绝氧气以及降温至着火点以下[3]。这样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学生就透彻地掌握了灭火原理和方法,同时形成自觉防范和控制火险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展示化石燃料用途,促进学生树立能源节约观念

“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的第二个课题,是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主要知识点包括化石燃料的种类、用途。化石燃料虽然用途广泛,但是具有不可再生性,这节内容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为此,在教学“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的落实社会责任意识时,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要点,向学生展示化石燃料的用途资料,结合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从而促进学生树立能源节约观念。

在展示化石燃料的用途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模拟动画,演示古代动植物的遗骸被埋藏在地层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的过程,引出化石燃料的课题。接下来,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化石燃料的用途资料,如用煤制造炸药、合成材料、消毒剂以及开展钢铁工业等,用石油制造油漆、化肥、合成纤维、塑料等,用天然气发电、做汽车和工业生产燃料等[4]。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用途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结合化石燃料的形成动画和用途资料,大家认为化石燃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能源?学生经过小组交流后回答: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属于不可再生型能源。教师继续问:化石燃料的用途极广,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耗量非常大,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但是化石燃料的儲量是有限的,且不可再生,我们应该如何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呢?请大家合作自学课本内容,探讨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方法。学生自学、讨论后反馈:煤的综合利用方法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使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石油的综合利用方法是将石油加热炼制,得到溶剂油、汽油、煤油等产品;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方法是做发电、化工、工业和民用燃气,合成天然气制氨和甲醇等。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阅读教材中的化石燃料储备和可燃冰介绍资料,思考问题:根据目前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开采量,化石燃料会被耗尽吗?我国目前的化石燃料储备还能开采多少年?在化石燃料耗尽后,人类未来将开发哪种能源?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后作答:结合人类目前的开采量,化石燃料终将有被耗尽的一天,根据我国2004年化石能源的探明储量和年产量,煤、石油、天然气分别还能开采约100年、10年、50年,一旦现有的化石燃料被耗尽,可供开发的新能源是可燃冰,但是对可燃冰的开采技术还尚未成熟。这样通过展示化石燃料的用途、了解化石能源开发的严峻形势,学生就能体会到节约使用、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从而构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5]。

(四)分析环境保护案例,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环保观念是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维度,在“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中,还包括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意识时,教师可以围绕这部分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分析环境保护案例,探讨降低燃料燃烧污染的可行对策,从而同步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分析环境保护案例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三大化石燃料、汽油、柴油等燃烧后生成的污染物,以及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出示某地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报告,介绍该地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同时提问:同学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请大家合作分析这份环境监测报告,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分析该地汽车排放影响大气环境的主要原因,为该地的汽车污染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分析环保案例后反馈治理对策:汽车污染空气质量的原因,是汽车主要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燃烧后排放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等污染物,该地可以在汽车上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规定汽车使用无铅汽油,降低含铅化合物的排放;加大汽车尾气检测的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推行新能源汽车,等等。这样通过分析环保案例,学生就深度理解燃料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探究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从而显著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6]。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也能够促进学生树立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技能维护社会安全的能力。在教学“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时,教师应该通过创设燃烧资料情境、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展示化石燃料用途、分析环境保护案例四条路径,揭示燃烧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灭火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从而落实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晓健. 初中化学课程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1(47):64.

[2] 林蓓霞.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育社会责任素养例谈[J].考试周刊,2021(35):117.

[3] 李忠娜.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尝试[J].中学教学参考,2021(9):62.

[4] 杨林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育社会责任素养——以“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11):18.

[5] 李庆妹,罗蕾. 初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以“燃料及其利用”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69.

[6] 吴秋煌,张贤金,杨晓聪.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9(10):25.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
互动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细节德育”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分析
让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益“问”出来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实验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从兴趣出发,搞好初中化学教学
探究合作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