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教学改革

2023-07-20张清梅罗启典

职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张清梅 罗启典

摘 要:本文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当前课程综合改革背景下,从新课程整体思政管理视角对中职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进行梳理,通过一系列专业改革及实践,培养学生拥有多种应用型基本工程专业能力,例如数控车削零件加工的工艺标准制定、程序表编制规范及正确使用数控车床设备、熟练操作数控加工技术等,同时注意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意识与职业操守、团队高效合作、沟通交流及高效组织、协调指挥等关键工作能力、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课程思政 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能力培养

课 题:本文系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岗位需求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21B113)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闭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全面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当前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由思政课程模式向课程思政转变。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是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深入挖掘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思政元素,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一、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中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奋力向现代化制造强国快速迈进,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制造技术技能人才。但目前我国现代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成效不高,未能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职业预备教育制度的内在诉求。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型,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证中国制造的质量,创立中国产品的口碑。

为尽快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职业素质。

(二)满足现代制造业人才需求

笔者走访了几家制造业企业,如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南铝业有限公司、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了解到这些企业目前都配置了数控机床与设备,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这为数控加工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数控加工专业领域的人才非常紧缺。当前,广西除了因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引进大量的数控装备、需要大量的数控人才之外,原有的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南南铝业有限公司这些大型企业对数控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十四五”期间,随着广西钢铁、炼化、铝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等特大项目的建设,所需要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数量将以万计,特别是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更大,在企业数控岗位中占82%,其次是能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笔者通过对广西制造业中的重点企业的用人标准、内部人才培养途径等各个方面的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随着广西规划区内大型装备制造业产品从最初简单的产品部件的开发制造转变为面向高精尖技术产品零件的加工研发、制造,产品部件加工对精度要求日益提高,需要充分依靠现代数控机床系统来持续保证高速、稳定、高效的高精度产品加工生产研究与生产制造,预计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对于高素质数控机床技术操作人员和技术编程设计人员有巨大需求。

第二,企业十分重视对已从事数控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熟练操作型数控机床人员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素质的要求亦在逐年提高。企业对初入职场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不仅要看其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还要综合看其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能否在未来为企业及社会发展发挥更多潜在价值。

第三,企业领导对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工作态度等方面非常重视。因此,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可以逐步增加一些企业文化课程,创新可以传递优秀企业文化的教学途径,为学生转变身份、进入一线岗位提供一个学习认知平台。

同时,企业领导对员工的重要职业素质,如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也十分看重。

(三)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

技工院校学生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现,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水平。

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是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的核心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本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为课程思政落实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活动。在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二、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生年龄特点和学院设备情况,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一体化课程规范,结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真实的校企合作生产案例为载体,引入数控加工行业新工艺、新技术,以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能力进行序化、分解,对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

(一)合理制定课程目标,打造课程思政主战场

原有课程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笔者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及岗位能力需求,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对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重新进行整体设计,将本课程目标修订为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够胜任定位轴、手柄、带轮、气缸连接头、螺纹端盖等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工作任务,并嚴格执行行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6S管理规定,在工作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将质量意识、科技创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表现等思政目标落实到课程目标中。

(二)重构教学内容,细化思政目标

首先,梳理本课程支撑的岗位能力要求,对接岗位能力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将本课程划分为五个学习任务,即定位轴数控车加工、手柄数控车加工、带轮数控车加工、气缸连接头数控车加工、螺纹端盖数控车加工。每个学习任务包括工艺分析、编程与模拟、工件加工、检验与质量分析、任务评价与反馈五个学习活动,按六步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学习。任务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知识内容由浅到深,技能要求由低到高,制定每个学习任务目标的过程也是细化思政目标的过程,将职业素养等思政目标贯穿始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让课程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课程思政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本课程教学采用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教学中将小组学习、个别辅导和班级集中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相结合,既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利用工作页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运用手机收集、查阅学习资料,编制零件加工程序,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加工;教师录制示范操作及学生操作视频,方便学生对比学习;根据企业标准使用数控车床、工量刀具进行零件加工。

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上传学习资料、投票及进行教学评价,自动生成学习数据;学生就疑难问题通过班级微信群与教师在线交流;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对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教师进行指导,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对每一个加工程序进行模拟仿真加工,方便快捷地实现模型的各项参数设定、模拟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加工程序。

采用微课等数字化资源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涉及的重难点内容;利用PPT课件进行课中教学。

三、基于课程思政視角的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改革实践

匠心独具,技近乎道,在中国的古代哲学里,新手到专家的过程体现在三个境界——“技”“艺”“道”,通过“学技能—练手艺—入门道”三个学习过程,践行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本门课程是2020年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由课程团队共同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深度融入工匠精神、诚信精神、劳模精神等思政元素,使学生能够成为工程技术高、专、精技能型人才,践行工匠精神,争当大国工匠,达到知行合一。

(一)丰富课程思政资源,为课程思政提供资源保障

我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产业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挖掘思政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文化。如在完成学习任务二手柄(圆弧端)的手工编程与模拟加工时,引用《大国重器  中国柳工》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的历史与成就,以数控仿真软件、动画、学习课件等为教学辅助手段,通过云课堂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会编制手柄(圆弧端)的加工指令,并独立完成手柄数控车加工程序的编制,能输出加工程序,具备程序校验的能力,能解决加工干涉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习惯和6S职业素养,以及沟通与协作的能力。

引用《大国工匠》教学资源中的“大国工匠宁允展:高铁上中国的精度”,讲述的是大国工匠宁允展执着追求极致,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制造一丝不苟、对完美孜孜以求的故事。要求学生以大国工匠为榜样,通过手柄零件的加工,不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手柄零件的加工工艺、程序及精度,让学生深切体会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参数都会对产品有重大的影响,要想生产合格的产品就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手柄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运用混合式教学法,拓展教学空间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育人,本课程运用混合式教学法,从学习行为、职业行为、学习成果三个维度将思政目标分解到课前、课中、课后。在推进课程思政落实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云课堂等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为一线学生有效推送基本课程与思政理论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研学,形成有难题共同解决、有经验共同分享、有心得共同探讨的学习格局,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教师通过线上答疑和直播等形式拓展了教学空间。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为了增强课程思政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法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在企业工作情境中学习,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手柄(圆弧端)的手工编程与模拟加工学习任务中,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应不同的教学环节。

课前,学生利用学习通平台、微课等实现自主学习,掌握程序编制技巧,了解企业标准、生产加工要求等,为后续的工作储备学习资源。

课中,利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确定设计思路,形成工作方案,进行编程前的节点的坐标计算,并完成G71指令加工编程与模拟校验,通过G71指令加工编程与模拟校验,发现G71指令并不能完成手柄零件的加工。通过课前环节的“试错”,学生更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进行封闭复合循环指令G73的分析与知识点的讨论。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容易接收与理解。通过独立操作数控仿真软件校验零件的车削程序,验证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加工干涉等问题的能力。课后通过小组展示、互评、企业专家点评、教师点评与总结的方式,优化手柄(圆弧端)零件加工程序,从而完成本次任务。

通过完成本次任务,有效并系统深入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崇尚创新的良好工作生活态度。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课程思政的途径

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在设计教学评价方案时,要求学生依托工作页与某平台,实现人工、智能全过程数据采集;课程考核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学生课前自学、课中和学习任务、课后任务拓展等开展过程性评价,并与模块考核和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方式结合,建立了完善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的评价体系。

為对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实施“3+1”评价模式,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基础上,增加企业专家评价,并将《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标准》 作为评价标准贯穿整个项目教学评价。

四、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改革实施成效

(一)学习任务真实化,学生认知更全面

在教学中以企业真实的机床零件加工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工作过程中遵从信息收集—明确任务—分析任务—程序编辑—程序模拟—程序优化—总结评价—任务拓展等教学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如手柄(圆弧端)的手工编程与模拟加工生产任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手柄尺寸计算节点坐标,明确编程思路,确定编程所用指令,使用数控模拟软件完成生产加工程序校验任务。这有助于学生正确掌握数控车编程相关知识技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过程。

(二)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

本课程采用“多维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课内课外设计组织和开展与之适应的多种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知识、技能、素养、思政四个维度的学习目标,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三)学生岗位适应性强,企业认可度高

在教学中模拟真实企业工作环境,引入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学习小组分工对应企业岗位,每个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职场”,有效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企业对学生认可度较高。

五、小结

进行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技工院校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技工院校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优秀的加工制造类技能人才。课程思政的落实,使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教学明确了育人目标,引领了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技工院校应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通过合理制定育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育人目标,为企业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