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开启育人新篇章

2023-07-20

职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产教广西校企

广西汽车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汽车工业3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业务涵盖整车及改装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发动机制造、汽车服务与贸易,现已在国内形成柳州、桂林、重庆、青岛南北联动的制造基地, 并积极扬帆出海,在印尼、印度建立了海外零部件生产基地。2022年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68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33亿元。

集团始终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理念,依托深耕多年的产品开发和汽车制造经验、较好的高技能人才优势,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等方面下足功夫。2020年7月,集团被列为广西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作为“机械行业先进制造领域产教融合骨干企业”,联合广西职业院校,探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了人才反哺产业和企业发展。

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重要主体作用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作为科技制造企业,就要立足企业实际,充分挖掘潜在人才,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着力培养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一是充分发挥企业技能大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集团拥有郑志明等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对标企业需求,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等多所院校分设了8个工作室,郑志明直接参与授课指导、教师培养等工作,让人才培养有“高起点”。

二是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集团作为区级高技能人才基地,依托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先进的精益生产、数字化模拟产线等六大实训区,选取企业真实产线作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企业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才为主体,联合职业院校教师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将优秀学生纳入“五菱工匠计划”。集团结合生产实际,突出高技能、新技能、紧缺工种人才储备,与多所院校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培养,在企业生产保供和新业务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实践硕果累累,与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合作的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学徒成长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获得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是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示范作用,承担重要试点任务。集团于2020年12月获批为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1+X”(国六柴油车养护诊断)职业技能标准获得认可,成为广西唯一的培训评价组织。实际上,早在2018年国六标准发布后,集团就联合各柴油机发动机厂以及商用车厂家共同研究国六柴油机新技术,并成立专家组对国六柴油车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2020至2022年间,集团累计投入经费230万元用于“1+X”证书试点建设,先后召开多次工作研讨会议、网联直播说明会、考评员师资培训会,组织开发证书匹配教材和开展证书考评工作,联合国内开办有商用车相关专业的10家院校共计21人的专家团队以及企业行业学者,共同开发“1+X”(国六柴油车养护诊断)教材7门,全国9个省(直辖市)、13所院校合计925人报考。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要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长效机制,反哺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

一是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管理新机制,共建高水平新工种专业群。结合汽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技术发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智能汽车产业学院。兩家产业学院均入选广西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新专业建设,共同制定“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车身涂装修复”2个职业技能标准,建立了“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培训课程和考核题库”,并开发课程14门。双方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实习基地,创新实践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工学结合、“厂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布局提供了稳定、可持续的技能人才支撑,将技能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支撑“一带一路”海外业务发展。2016年起,集团在其他国家建立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联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印尼、印度大专班和生产骨干培训班,输送了一批技能骨干和管理人员,为海外基地本地化打好人才基础,为中国企业进入全球中高端产业链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深化产教融合,集聚人才智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合作育人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为推动企业与院校高层次人才进行高效交流学习、互通有无,进一步搭建校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快速实现教育成果转化。

一是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集聚作用。集团引进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等多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博士、教师到站开展汽车新能源、智能化等未来科技领域科研项目,促进企业与院校人才技术交流。

二是利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产业化工作。集团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推进智能制造赋能中心等项目,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无人驾驶观光车市场化运营项目等。校企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计24项,累计投入1 838万元。

三是企业牵线搭桥,聚力中高职—应用型本科—研究型大学共同参与产业链人才培养。协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桂林航空航天学院、吉林大学等多所院校探究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和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应对传统汽车人才过剩、新技术人才来不及培养的风险。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下一步,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工业强桂”战略,围绕广西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聚焦工业振兴,更加坚定产教融合大有可为的信心和决心,共谱校企合作新篇章,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产教广西校企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广西广西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广西尼的呀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