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应上好热爱党的革命领袖这堂“大思政课”

2023-07-17黄元虎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摘要] 语文学科是实施“大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课程,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教材“以文化人”的特点,引导学生感悟革命领袖形象,上好热爱党的革命领袖这堂“大思政课”,让热爱党的教育入脑入心。研究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出现的党的革命领袖形象,其育人价值具有全面性,呈现内容具有进阶性,个性特征具有多维性,塑造方法具有典型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背景拓展、情境体验、细节感悟、学段融通、抚今追昔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 革命领袖;大思政课;语文教材;形象梳理;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是实施“大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课程。2021年9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制定并印发的《“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小学阶段,语文是融入“党的领导”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材“以文化人”的特点,引导学生“热爱党的领袖,拥护党的领导,传承革命精神,树立崇高理想”。“领袖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组织群众实现既定目标的领导者。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是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先进的无产阶级依靠自己的政治组织,前仆后继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及一切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语文教师如何提高政治站位,依据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感悟革命领袖形象,上好热爱党的革命领袖这堂“大思政课”,从而让热爱党的教育入脑入心?笔者试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党的革命领袖形象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党的革命领袖形象梳理

笔者查阅最新版统编小学语文1-6年级共12册教材,从年级、册次、所属板块、篇目、革命领袖、人物插图这6个方面,进行梳理,形成如下表的结果:

从数量来看,教材中出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共4位党的革命领袖。从频次来看,毛泽东出现最多,达11次;周恩来出现了5次;朱德和邓小平各出现了2次。从年级来看,除了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出现了辛亥革命的领袖、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其他年级都出现了党的革命领袖形象,体现了覆盖面的广泛性,领袖形象伴随学生成长。4位党的革命领袖在第一学段全部出现,能够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热爱领袖的种子。党的革命领袖出现人次最多的是六年级,4位领袖再次全部出现,其中毛泽东和朱德同时出现在课文和插图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均出现在《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阅读材料”中,体现了革命领袖在风云激荡的百年历史篇章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体党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从所属板块来看,包含革命领袖的文章以精读为主,略读课文、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语文园地、阅读链接、课后习题也有,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学习活动、学习方式中感悟领袖形象。从呈现方式来看,既有通过革命领袖为人物的选文直接塑造形象,也有通过革命领袖的作品、名言等间接表现形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形成对领袖形象的认识。从人物插图来看,4位党的革命领袖都有相应的配图出现,有利于学生拉近与领袖的心理距离,感知领袖形象,走进领袖内心。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党的革命领袖形象分析

(一)革命领袖形象的育人价值具有全面性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的,激发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教材是对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文本,是对学生实施热爱党的革命领袖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从德育价值来看,革命领袖形象有利于培塑学生英勇、坚毅、奉献、仁爱等优秀道德品质,特别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中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体验民族文化,推进民族团结。学生受周总理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与少数民族学生和谐相处,以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从智育价值来看,学生能够借助有关领袖形象的课文学习,把握革命奋斗的艰辛历程,提升文化素养。如《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阅读材料”——《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春天的故事》,分别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在不同时期一心为国、全心为民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有利于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历史贡献,增强文化自信。从体育价值来看,教材中的革命领袖身体力行,與战士们同甘共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课文。从美育价值来看,革命领袖形象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传承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提升审美素养。如《毛主席在花山》中毛主席与人民群众相处的点点滴滴表现出一种朴素美,《邓小平爷爷植树》通过邓小平植树过程的描写表现出保护生态的自然美。从劳动教育价值来看,革命领袖形象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劳动素养。如《朱德的扁担》中朱德为了革命日理万机,仍然带领战士们不怕山高路陡挑粮上山,朱德的革命领袖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人人要劳动、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

(二)革命领袖形象的呈现内容具有进阶性

从课文内容表现的党的革命领袖形象来看,第一学段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展现了领袖关心群众、同甘共苦、与民同乐、平易近人的可亲形象,有利于让领袖走进低年级学生心灵;第二学段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年圆梦在今朝》展现了领袖志存高远的革命理想、高瞻远瞩的革命眼光、异于常人的革命智慧,让领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由可亲变得更加可敬、更加高大;第三学段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开国大典》和《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中的“阅读材料”展现了领袖深爱子女的常人情怀、克己奉公的革命胸襟和继往开来的革命功勋,让领袖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全面、更加丰富。这样的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进阶性。

(三)革命领袖形象的个性特征具有多维性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党的革命领袖形象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特征,在不同课文、不同事件中体现各自的个性特征,呈现出多维性。从不同领袖来看,有信念执着、理想远大的立志形象,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自强形象,有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奉献形象,有坚持奋斗、破旧立新的进取形象等。从同一领袖来看,选文不同,个性特征也不尽相同,以毛泽东为例: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中,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他既有作为父亲的常人情感,又有作为领袖的超人胸怀;在《毛主席在花山》中,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在《千年梦圆在今朝》中,他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体现了高瞻远瞩的革命眼光和异于常人的革命智慧;在《开国大典》中,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和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侧面表现了他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伟大功勋。

(四)革命领袖形象的塑造方法具有典型性

事件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关于革命领袖形象的塑造,从课文选取的事件来看,一方面,有“大处着眼”,如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卫星上天、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革命领袖的远见卓识和历史功绩;另一方面,也有“小处入手”,如挖井取水、下山挑粮、共度佳节、亲手植树等日常生活“小事”,展现革命领袖亲民爱民、为民服务的形象特征。如此选材,既让学生感悟到革命领袖是高大伟岸的,又让学生体会到革命领袖是和蔼可亲的。从具体方法来看,既有概要介绍、关键决策的整体描写,又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节描写。从写作体裁来看,以通讯报道、人物传记、叙事散文为主,如《开国大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十里长街送总理》等,也有少量诗歌,如《春天的故事》。

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党的革命领袖形象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体验策略

在情境中学语文,学生能够增强对形象的体验,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积淀语文素养。教学有关党的革命领袖的课文时,教师应将学生引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激发情感,启迪思维,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革命领袖展开对话,体验革命领袖的所思所想,从而有利于深入感悟革命领袖的内在情怀。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为了解决沙洲坝村吃水难问题,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乡亲们通过井边立碑饮水思源,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故事生动体现了毛主席爱民亲民、全心为民的革命情怀。课文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一年级学生往往对毛主席知之甚少,难以形成情感共鸣。教学时,教师以简单有趣的童谣创设情境:“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沙洲坝人民没有水……”这样,就能产生移情效应,学生心怀无水的“苦闷”、有水的“渴望”,从而实现入情、入境。当学生读到“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时,教师创设劳动场景,让学生化身为正在挖井的毛主席及小战士,以此展开情境对话,感悟他们心怀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毛主席,您满头大汗,休息一下吧!”“小战士,你的肩膀上磨起了水泡,快停下来吧!”此时,教师再诵读另一首民谣:“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这样,前后两首民谣形成鲜明对比,将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来。当读到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做哪些事?”由此,学生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阅读中来,从挑水的伯伯、洗衣的妇女、来往的行人等不同人物角度,交流这口井带来的生活便利,从内心升腾出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从而让“吃水不忘挖井人”从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情感与课文情感形成共鸣。

(二)背景拓展策略

教材中党的革命领袖,大多成长于革命战争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孕育了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仰、矢志不渝的革命行动等领袖气质。这些课文涉及的内容大多年代久远,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障碍。因此,教师有必要适度拓展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跨越阅读障碍,深入理解内容,抵达文本深处,深刻感悟革命领袖形象。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国人在租界遭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体会到伯父所说“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感悟周恩来立志的缘由:第一步,以读代讲,感悟疑惑中的思索。初到奉天,伯父告诫他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这里,教师着力指导学生读出语气的变化——伯父告诫的话语引起周恩来的关注,紧接着是不解和追问——“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最后在疑惑中陷入了沉思——“‘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第二步,结合资料,体验亲历时的冲击。周恩来亲历中国人遭受欺凌,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这正是他立下大志的直接触发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简要说说当时的社会大事,如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人民生活困苦饱受欺凌等现状,再想象课文中的情景:那位妇女怎样哭诉?中国巡警为什么不但不为中国人撑腰,反而训斥中国人?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为什么中国人看到同胞受欺却敢怒不敢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辨,学生就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体会到周恩来心灵受到的强烈冲击,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步,前后贯通,探究对话中的立志。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周恩来从静思到立志的心路历程:修身课上,师生围绕“为什么读书”展开对话,他“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老师点名时,他“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此可见,前有伯父“中华不振”的叹惜之语,后有妇女遭受欺凌的悲痛之景,现有老师为何读书的严肃之问,周恩来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立下鸿鹄之志。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探究:同学们都是为了自己及家人的需求而读书,而周恩来将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相互关联,是真正心怀祖国的远大抱负。第四步,借助诗文,领会立志后的笃行。教师组织诵读周恩来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感悟他将鸿鹄之志转化为实践行动——学习更多知识,寻求救国之路,正所谓“邃密群科济世穷”。

(三)细节感悟策略

细节是指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党的革命领袖的崇高精神,往往体现在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节中。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言谈举止的细节,感悟革命领袖的形象。

如《朱德的扁担》一课中,为了粉碎敌人围攻根据地,需要备足粮食,朱德同志带领战士们不怕山高路陡挑粮上山,表现了他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挑粮食、找扁担、写名字这些细节,感悟朱德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白天,他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一块儿爬山”,可见他完全将自己当作普通战士,“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再现挑粮的画面。与战士们不同的是,夜晚时朱德又转换至军长的角色,研究跟敌人打仗的策略。战士们看到朱德同志夜以继日,十分辛苦,所以藏起他的扁担。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并写上“朱德的扁担”,是因为他想告诉战士们这根扁担是他专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拿走。他完全理解战士们的苦心与深情,担心这根扁担还会“失踪”,以此告訴战士们不要再藏他的扁担了,同时表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坚定决心。

(四)学段融通策略

一直以来,关于党的革命领袖的课文,教师习惯于一课一课地教,普遍存在彼此之间割裂的现象。这样的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对革命领袖形象的认知单一化和浅表化。因此,教师有必要打开学段之间的绿色通道,形成不同课文、不同领袖、不同主题之间的教学融通。

学段融通策略,可以运用于小学阶段第一、二、三学段之间,也可以运用于中、小学段之间。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开国大典》等不同学段课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我眼中的毛主席”为主题,结合课外阅读、观看影视剧等,加上自身的理解,撰写党的革命领袖研究报告。这样的习作,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发起思维挑战,引导深入探究,形成对革命领袖形象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个性化感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再如,二年级《朱德的扁担》一课中朱德夜晚研究作战策略,白天坚持挑粮上山,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一课通过朱德母亲形象的塑造,侧面烘托出母亲对朱德影响深远,朱德同志的价值观形成与革命实践深受其感染。《回忆我的母亲》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朱德的扁担》中朱德不辞劳苦、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原因。因此,初中教师应熟悉小学内容,准确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小学教师可以借助《回忆我的母亲》中的背景知识,适度拓展,引导学生认识到党的革命领袖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抚今追昔策略

时代需要领袖,领袖推动时代。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无论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还是“陰风怒号、浊浪排空”,党的革命领袖总是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初心不改,继往开来,尽己所能做出卓越贡献。在教学与党的革命领袖有关课文时,教师应具备历史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开阔学习视野,抚今追昔,感悟革命领袖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的伟大功勋。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讲述了83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植树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抚今追昔的策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悟邓小平作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倡导者、带头人的形象:一是亲力亲为的植树热情,80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60岁以上敬称为“高龄”,邓小平同志早已过了义务植树年龄,繁忙之余,他仍然坚持植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所以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二是一丝不苟的植树态度,从“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入”“挥锹填了几锹土”“仔细看看”体会他植树的认真与执着,他不仅是在栽树,更是在播下一份心愿;他觉得树不是很笔直,连说两声“不行,不行!”体会其一丝不苟的作风。三是造福人民的植树精神,“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意义深远。从表面看,是指邓小平亲手种下的柏树早已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成了天坛公园“美丽的风景”;从深处看,由“今天”想到“过去”,由“过去”想到“未来”,这“美丽的风景”更是指通过邓小平同志的积极倡导,人们明白了植树造林是绿化祖国、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植树精神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一片“美丽的风景”。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度拓展:邓小平爷爷建议将我国植树节定在3月12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者、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邓小平爷爷倡导植树造林,是完全一致的。由此,学生深入感悟了邓小平爷爷继往开来、造福人民的伟大功勋。

党的革命领袖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赋予教材生命的活力。语文学科开展热爱党的革命领袖“大思政课”教学,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以文化人”的特点,忌简单说教,重有机渗透,多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感悟领袖形象,传承领袖精神,从而培育对党的美好情感,为培养热爱党、拥护党、忠诚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项目“价值立德的‘活动—体验型小学‘大思政教学33年探索”和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走向主体发展的活动体验型‘大思政教学探索”(培育与推广项目,编号:2022JSQZ021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汪亭友.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卓越典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黄元虎.统编语文教材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形象梳理及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06).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