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高校铸魂育人的实践探索

2023-07-17周晔周双丽刘玲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3年3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复旦大学实践探索

周晔 周双丽 刘玲

[摘  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高校铸魂育人,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复旦大学近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铸魂育人的整体实践,总结形成了“一线贯、全面穿、有机融、深度入”的具体做法和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高校铸魂育人;实践探索;复旦大学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3)03-009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继而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会议主题,同时《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也增写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内容。因此,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高校铸魂育人,理应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

高校铸魂育人的现实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为高校铸魂育人的现实逻辑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提供理论滋养。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相结合的思想产物,其内容和内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高校铸魂育人提供了最深厚的理论滋养。二是提供精神指引。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塑造社会大众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而言,伟大建党精神16个字所蕴含的精神,具有更高层面的精神引领作用和价值要求,更符合高校师生个人成长需要。三是提供斗争动力。意识形态阵地斗争日益复杂,高校师生不仅需要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而且需要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觉,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具备斗争本领、做好斗争准备。伟大建党精神正是这种斗争动力的最大精神来源。四是提供实践支撑。遵循和运用伟大建党精神所基于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认识、再提高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规律,能够合理挖掘铸魂育人内容要素和方式方法,塑造师生的思想和行动。

二、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

高校铸魂育人的具体做法

党的十九大以来,复旦大学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并不断完善“三线联动”党建育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本首译百年、建党百年、共青团成立百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打造了“铸魂育人三部曲”,在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高校铸魂育人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些做法:

(一)强化“一线贯”,加强政治建设,完善“三线联动”党建育人机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复旦大学创新构建“三线联动”工作机制,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一线贯通”。一是巩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心线”。在保证一致性和纪律性上做到“联”,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实现“动”,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和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规则,把党的全面领导嵌入办学治校制度体系。二是强化院系党的领导“中场线”。推进落实院系党组织、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把党委会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前置程序,让党组织对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治把关作用在制度运行中发挥出来。三是全面激活党支部建设“生命线”。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不断健全完善组织机构,针对重大、重要工作设立专项工作委员会,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形成大抓基层、大打基础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全面穿”,加强顶层设计,谱写“铸魂育人”三部曲。以铸魂为主轴、以育人为主线,在“三线联动”党建育人机制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穿“铸魂育人三部曲”。一是实施“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持续挖掘校史、学科史的红色资源,让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教材”;加强《共产党宣言》精神研究、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阐释宣传,让感人的先辈模范成为“教师”;着力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场域,通过建设参观“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烈士纪念雕塑和沪上红色场馆,让校内外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教室”。二是实施“党旗领航铸魂育人”项目。全校1000多个党支部积极开展“党旗领航·先锋行动”、组织党员参加“争当时代先锋”实践服务活动等“七个一”主题活动,组织师生开展“三全育人我当先”“服务师生我创优”“报国成才我奋斗”“救死扶伤我先上”“老有所为我带头”活动。聚焦高质量党建提升育人成效,实施“强基”“聚力”“創新”“引领”四大行动,开展“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三是实施“强国追梦铸魂育人”行动。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党情、报国志进一步转化为强国行,自觉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加强历史观教育、时代观教育、成才观教育、创新观教育,用好科研育人、学风建设、课外创新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等平台抓手,锤炼创新强国的实际本领。

(三)强化“有机融”,拓展“大格局”、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一是更新思想理念,拓展育人“大格局”。坚持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设定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大思政课”兼职教师机制,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功能,及时更新规范教学大纲、教材,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学生专业培养过程;坚持凸显实践教学效果,有效发挥各级各类育人平台功能,不断推出优质品牌示范活动,整合创新、系统谋划,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激励学生们的“报国行”。二是丰富实践育人资源,建好社会“大课堂”。坚持不断拓展社会实践资源,完善师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坚持落实“五维育德”理念,全面丰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育人内容方式,提升实践育人效果的宽度和深度。三是“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大平台”。坚持以服务国家为使命,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发展建设重点专业;坚持分层开展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推动学生就业与国家战略需要、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学生多元成才需求紧密结合。

(四)强化“深度入”,让伟大建党精神入脑入心入行。一是发挥高校学术科研阵地优势,让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学理化阐释变得更加透彻易懂易实践。联合“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录制“复旦·微党课”;成立高校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深入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阐释与宣传;加强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二期项目建设,整合全校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开辟校内外党性实践教育基地,发挥“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作用,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守正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将电影《望道》引入主题党课,通过“影院领学+集中观影+现场教学”方式,把追寻信仰之源与主动学习理论、提高党性修养结合起来;综合提升“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宣讲能力,让信仰“星火”点燃更多人心中的火种。三是精细化设计实施,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开拓创新实践研学方式,用“红色巴士”专线带领师生沿着学校、城市的红色脉络,边看边听讲解,身临其境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大力推动实践教学规范化,鼓励支持专业院系结合学科特点,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开展特色实践项目、设计教学大纲,落实实践学时学分,总结、宣传、推广实践教学优秀成果。

三、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

高校铸魂育人的实践启示

(一)要强化师生对党的忠诚教育,铸牢伟大建党精神信仰根基。高校铸魂育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头雁效应”,通过“关键少数”带头示范,引领更多骨干教师、优秀青年学生拥护党、热爱党、忠诚于党,形成广大师生一心向党、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发展同向同行的浓烈氛围。

(二)要强化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三位一体”,持续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三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高校铸魂育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以伟大建党精神“三进”为主轴,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作为高校立身之本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辅导三位一体。

(三)要强化传承红色基因与讲好新时代故事有机结合,大力挖掘铸魂育人鲜活资源。高校铸魂育人要赓续红色血脉、注重深入挖掘自身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整理并展示资源,筑牢思想根基。同时,用好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的鲜活事迹,挖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背后无数不忘初心、勇于拼搏的奋斗故事。努力挖掘能够让青年人产生思想共鸣和情感追随的教育内容,把伟大建党精神真正转化为广大师生共有的价值理念、奋斗目标和行为方式。

(四)要强化教育阐释与资源供给模式创新,实现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性、实践性的全方位呈现。高校铸魂育人需要持续创新教育内容的阐释方式,灵活采用便捷而高效的模式,通过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多样化呈现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性和实践性,不仅做到“共享”,更要产生“共鸣”,实现内容、形态、时间、空间、方法、模式和途径的“全方位和根本性”的系统渗透,让师生获得更为隆重的参与感,获得更佳的教育效果,使党的创新理论在铸魂育人过程中更接地气、更动人心。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21&ZD025)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重点课题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融入高校铸魂育人实践研究”(2022ZD06)的研究成果

作者周曄系复旦大学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副研究员;周双丽系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刘玲系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科长,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白璇煜)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复旦大学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