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体验,强实践

2023-07-12苏雪珠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体验式学习初中生物

苏雪珠

摘 要:生物是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和自身的主要学科。初中作为生物课程开设的首要阶段,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结构、自然界的教学责任。初中生物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科学的课堂教学,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和身体方面发展的一些变化,辅助学生解决青春期存在的疑惑,与其他学科相配合、与德育工作相协调,共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服务。初中生物学科蕴含了大量生物实验,能以实践的方式降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鉴于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本文将从课堂体验和实践教学的角度入手,重点探究初中生物课堂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期与各位生物学教师就课堂教学这一关键工作交流经验,并为新手生物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践教学;体验式学习;生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2-0021-03

笔者对开设生物课程的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并积极开展了“生物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融合”课题研究,发现学生对“体验式学习”存在不同认知。部分学生对这一学习法充满兴趣,另有部分学生则对这一学习法的应用充满疑问,甚至对教师构建的体验式教学课堂存在抵触心理。总体而言,体验式学习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受到学生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同时,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课堂的构建者,也是影响该学习法实践教学效果的另一重大因素。虽然体验式教学法能将生物理论与生物实验这一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教师科学构建体验式生物课堂,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但是,如果教师盲目、一味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且仅停留在体验式教学的浅层次上,不仅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降低学生对实践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兴趣。

1.体验式学习的概述

“体验式”这一概念顾名思义,即让相关人员亲身接触某一事物,获得直接的体验。体验式学习主要指让学习者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让学习者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是体验式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学校教学中,只有教师有效进行体验式教学,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课堂体验中学习、成长,掌握体验式学习法。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等要素,依托于学科理论知识,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建构并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采用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创设情境、设置游戏、角色扮演、社会实践和调查访问。此外,部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体验式教学属性,教师可放大该学科的体验式属性,强化学生参加课堂实践的兴趣。例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不仅包括知识教学形式,还包括实验教学形式,学生可在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学科知识,产生相应的学习体验。

2.初中生物课堂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

生物兼具理科与文科学科的特点,对迈入初中校园的学生而言,生物学科知识学习的难度较大,或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迈入初中校园的学生,也同步迈入人生成长的青春期,其生理、心理等均发生相应变化,部分学生对自己身体上发生的变化产生疑惑,甚至恐慌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心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故而,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教学价值,还在学生青春期成长中发挥着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生物学科的知识难度较大,教师不仅无法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甚至会影响生物教师发挥认知引导作用的效果。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生物课堂,构建体验式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知生物学知识的魅力,并在生物学知识的指导下生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降低生物教学的难度,对学科教学、学生成长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强调教师要积极转变身份,扮演好教学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提高学生在课堂和知识学习中的地位,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环节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对其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作为情境创设者,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知识情况,引导学生参加到课堂讨论中,逐步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强调学生的体地位。例如,在“唾液淀粉酶”的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早餐时间带领学生细细品味馒头进入口腔后,在咀嚼的过程中,与唾液混合后产生的甜味,体会唾液中的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为麦芽糖的过程。教师利用能满足知识教学需求的课余时间,将学生作为实验的参与主体,放大学生在咀嚼馒头时口腔内的感受,让学生在吃饭的同时,亲身体验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这一过程,学习相应的生物学知识。

(2)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体验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方法,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找到教师设置问题的答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均由学生自发进行。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任务为驱动力,在生物实验中主动探索知识获取和应用的多种形式,以生物实验,锻炼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检验自身知识学习成果。例如,在七年级“练习使用显微镜”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将学生带至生物实验室,在强调生物实验安全性的同时,让学生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教师提供的生物素材。在学生亲自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并观察生物标本之前,教师要适当减少给学生的提示,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显微镜认识和使用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在動手操作的过程中,应用理论知识,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也将得到相应强化,学生对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记忆得到巩固,且能为后续观察植物生物标本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达成情感、价值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即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还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情况,从认知、思想、情感、知识和实践五个方面,为学生成长奠基。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切实落实情感价值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关系,促使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生物圈”教学课堂,教师组织学生选择生物圈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扮演好自己所选择的角色,根据教师播放的视频,基于生物学知识,在生物与生物圈、生物间展开一场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能基于各自立场,表达自己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生物圈是其生活所要依存的必要场所。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站在生物圈不同角色的立场上,明确植物、动物、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认识到人类是动物的一类,生物圈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将对自然界和生物圈产生相应影响,人类要健康地生活,就要保护好自然界和生物圈,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3.初中生物课堂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体验式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科知识,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构建体验式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情境,学习、应用知识,并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1)分析教材内容,挖掘体验式教学素材

为了辅助学生理解,生物教材以图文结合为主要形式,在文字中穿插相关图片,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生物知识。生物教材蕴含了大量值得挖掘的体验式教学素材,例如,实验素材、图片资料和情境素材。生物教师构建体验式教学课堂,要研读教材,发现教学章节蕴含的可辅助教师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素材,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材中,教师在讲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知识时,可有效利用“探究”部分的生物实验,从教材提供的鼠妇、黄粉虫、金鱼三个生物中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生物,即,鼠妇(俗称潮湿虫)、黄粉虫。首先,教师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分发实验所需要的生物和工具,如遮光板、透明亚克力板、开口纸盒子、土。其次,教师在强调实验注意事项之后,组织学生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课堂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记录生物跟随阳光的运动情况。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教师组织学生多次进行生物实验,移动透明亚克力板上的不透明遮光板,观察鼠妇、黄粉虫在纸盒内的分布情况和移动情况。教师辅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生物的分布情况,直观地感知光照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回收实验物资,将类型一致的实验物资整理在一起。生物教材上除了需要到生物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还包括大量的简单实验。教师在探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教学路径时,可以依托于教材提供的简单实验,在理论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式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直观观察实验变量,对实验和该实验所涉及的知识产生明确的认知。

(2)重视实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性

以八年级上册“社会行为”为例,教师在讲述蚂蚁的社会行为时,以蚂蚁之间的通讯方式为主要内容,播放蚂蚁通信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蚂蚁的社会行为和通信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将学生带至校园,找到在课前已经找到的蚂蚁窝,通过食物引诱,让蚂蚁从窝中爬出来,并在蚂蚁从窝到食物之间的地面放置纸张。当蚂蚁走到食物附近,学生撤去蚂蚁刚才走过的白纸,可以发现:蚂蚁在原地打转,记不清回到蚁窝的路。同时,设置对照组,该组学生不撤掉蚂蚁爬过的白纸发现:蚂蚁能按照原来的路线毫不费力地回到蚁窝。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带回课堂,让进行实验的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并尝试对实验进行总结。

(3)设置模拟游戏,强化教材学生互动性

生物学科包含大量可进行立体化的理论知识和演变过程,教师可对该部分知识进行立体化处理,在课堂中设置角色扮演类模拟游戏,让学生以扮演生物要素的形式,参与课堂学习。例如,教师基于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以拟人化的形式,排演微型话剧。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例,教师在讲解生物细胞分裂、分化理论知识时,可采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一生物学概念。但是,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存在,课堂的互动性较弱。鉴于学生体验式学习的需求,教师可在播放分裂和分化视频时,让每一位学生扮演一个细胞,随着视频的播放,学生以抱團的方式,展现细胞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相应阶段。例如,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第一个阶段,即,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学生两两一组抱在一起;当教师播放第二个阶段,学生则四个人一组抱在一起。教师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让视频随机停在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学生则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初相应反应。当学生抱团的人数与视频中细胞分裂的数量不符,该组学生则要接受相应惩罚。

4.结语

实践教学能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获得相关认知。体验式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激发并维系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教师可具体开展生物实验,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感知知识学习的乐趣,并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物关联在一起。生物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实验教学等教学法,构建体验式生物课堂,承载知识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正确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邢馨元.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2]翟东方.践行探究式教学理念,构建初中生物体验式课堂[J].教师,2020(36).

[3]李妙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体验式学习初中生物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基本实验技能的有效策略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