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表达

2023-07-12彭青美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语文

彭青美

摘 要:童话教学要让学生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表达。在《大象的耳朵》一课的教学中,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让角色代入由游离走向一体,让情感体验由表层走向深入,让语言表达由类同走向灵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大象的耳朵》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学活动也应以此为旨归。童话教学除了让学生在童话情境中体验、理解角色之外,也要引导学生理性地运用语言。

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教学重点是对大象的语言及想法转变的理解;难点是在读好疑问句的基础上说好疑问句。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表达,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围绕这一关键点,教学中针对角色代入、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的问题,着力进行了改进。

一、角色代入:由游离走向一体

学生在童话情境中,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代入故事中的角色。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偏“虚”,学生往往不能入境,更不能很好地代入角色。游离于角色之外,会影响对童话内容的理解。问题片段如下:

师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小兔子说的话?

(学生朗读。)

师 小兔子为什么要说大象的耳朵呢?

生 因为小兔子觉得大象的耳朵很奇怪。

师 觉得很奇怪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呢?谁再来读读小兔子说的话?

上述教学片段,教师的情境创设比较生硬,脱离学生的生活,引导语过于理性,学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学习童话,是难以与角色共情的,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融入角色,也就加大了“悟”和“说”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以童话中人物的视角去思考和表达,与角色融为一体。改进后,师生对话如下:

师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有话说啦,哪只小兔子来说说看?

(学生朗读。)

师 (好奇地)小兔子,你为什么好端端地要说大象的耳朵啊?

生 因为我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我觉得很奇怪。

师 哦,是这样啊。那觉得很奇怪的时候我们会说——“咦”?

(教师点名读。)

师 像这样表示疑惑的叹词还有很多,比如:“嗯?”“啊?”等等。

(教师相机板贴。)

师 这些都是问号的好朋友。小兔子们,我们用上这些叹词来说说大象的耳朵吧!

生 嗯?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生 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师 小兔子,你说的话里还藏着问号的好朋友,发现了吗?

(教师相机板贴:怎么……了?)

上述片段的引导语,显然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追问“小兔子,你为什么好端端地要说大象的耳朵啊?”时,学生自然能站在小兔子的立场去回答。通常,教师引导到这,让学生再读一读小兔子的话,读出好奇的感觉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是读好问句也是有密码的,不能只停留在感觉层面。学生代入角色后,教师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关注“咦”这个生字,并相机拓展类似的表示疑惑的叹词“嗯”“啊”,在此基础上替换“咦”再来扮演小兔子,说一说心中的困惑。然后,引导发现“怎么……了”也是问号的好朋友。让学生在情境中代入角色,读好角色说的话,并相对理性地发现问句的表达密码,这也是在为说好问句做铺垫。

二、情感体验:由表层走向深入

这篇童话的学习重点,就在于对大象语言、想法转变的理解。大象的语言共有三处: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三处语言,最难理解的反而是看似最简单的第一处,学生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演绎,文中是没有明确提示的,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对第二处的理解是顺其自然的。第三处,较难理解的就是“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不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也能较好地理解这句话。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学生的体验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体验到大象语言背后的情感。问题片段如下:

师 面对小兔子的疑问,大象说——

生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师 (追问)你生来就是怎样啊?

生 我生来耳朵就是耷拉着的。

师 那你觉得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奇怪吗?

生 不奇怪。

师 那请你再自信地读一读大象说的话。

这样的引导,难以支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并不能真正体验到大象的自信。教师需要进一步有方向、有方法地指引,让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和大象靠得更近一些,从表层走向深入。改进后,师生对话如下:

师 面对小兔子的疑问,大象说——

生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师 (追问)你生来就是怎样啊?

生 我生来耳朵就是耷拉着的。

师 (再追问)你爸爸耳朵呢?

生 我爸爸耳朵也是耷拉着的。

师 (继续追问)那你妈妈耳朵呢?

生 也是耷拉着的呀!

师 (持续追问)你身边的大象朋友们呢?

生 都是耷拉着的。

师 你觉得自己的耳朵有问题吗?

生 没问题啊!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师 那你再來回答一次小兔子的问题。

生 (底气十足地)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在追问“你生来就是怎样啊?”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四连问。一次次的追问,“大象”的思路愈发清晰,语言越来越坚定,底气也越来越足。此时,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地入情入境,而声情并茂的朗读又能反作用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

三、语言表达:由类同走向灵动

通过读、说、演等多元方式输出语言,可以外化学生的语言积累,但若教师在课堂中缺乏方法的引领,不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便很难说出实质性内容,也很难说得有创意,表达就会落入类同的窠臼。问题片段如下:

师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他们又会怎么问大象呢?选择一个小动物,想象一下他会怎么问。

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说出来的句子大同小异,甚至几乎和小兔子、小羊说的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更不知道怎么说得更好。为了让学生的表达更加灵动,教师在教学中改进如下:

师 后来,大象遇到了小羊,小羊在哪?你来问一问大象。

生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 小羊,你问的话和小兔子听起来差不多,但是你的句子里藏着问号的新朋友——“呢”。

(教师相机板贴:怎么……呢?)

师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他们又会怎么问大象呢?选择一个小动物,想象一下他会怎么问。

生 小鹿说:“嗯?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 用上了“嗯”,一听就觉得小鹿心里感到奇怪呢,会学习!

生 小马说:“大象啊,你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呀?”

师 小马可真会问,问得和它们不一样,有水平!

(教师相机板书:为什么……呀?)

生 小老鼠说:“咦?大象啊,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你的耳朵怎么和我们不一样啊?”

……

在之前学习“小兔子”说的话时,教师已引导学生关注叹词和“怎么……了?”的表达形式,此时请“小羊”说话后,再次引导学生关注到“怎么……呢?”的表达形式。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他们句子中出现的“问号的好朋友”,适时点评,给学生指明表达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表达上的突破,及时板书,肯定激励,让问句的表达形式在学生的头脑中愈发清晰,不仅会说,还要清楚为什么这么说。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小学语文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低年级童话教学效率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