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结对帮扶”教学策略

2023-07-12王彪武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初中物理

王彪武

摘  要:有效的“结对帮扶”可以让学生互帮互助,协同发展。教师可以对初中物理“结对帮扶”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先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学困生,接着对两者进行结对,然后以日常教学为依托,以不同教学阶段为立足点,引导优等生帮扶学困生,从而让学困生积极体验物理教学,让优等生深入达成教学目标,两者实现协同发展,提高物理教学效益。文章从结对、帮扶两个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初中物理“结对帮扶”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结对帮扶;协同发展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应当加强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益。培优补差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结对帮扶”是培优补差的具体方式。“结对帮扶”指优等生与学困生结对,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由优等生帮助学困生。有效的“结对帮扶”可以让学困生受到优等生的帮助,端正学习态度,解决学习问题,掌握物理内容,优化学习方法,锻炼学习能力,获得良好发展;可以让优等生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彰显自我,发挥能力,巩固物理内容,内化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优等生和学困生协同进步,可以切实推动物理教学提质增效。基于此,教师应当以结对和帮扶为切入点,进行初中物理“结对帮扶”教学。

一、以生为本,结对

结对是指优等生和学困生结对。优等生是物理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等方面均表现优秀的学生;学困生是物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表现不足的学生。在进行物理“结对帮扶”教学时,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接着将其划分为优等生和学困生,然后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结对。

1. 学生分类

学生分类是学生结对的基础。学情是学生分类的依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适宜的方式了解学情,就此进行分类。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袋,记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情况。教师通过阅读成长档案袋中的信息认真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然后根据优等生和学困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

2. 学生结对

在对学生进行分类后,教师要进行学生结对。学生结对方式有“一帮一”和“一帮多”两种。教师要依据学生分类情况选择适宜的结对方式。如果学困生的数量是优等生的三倍,教师可以采用“一帮多”的方式进行结对,一名优等生与三名学困生结对。接着,教师将这四名学生并齐课桌,面对面地坐在座位上。这样的座次安排有助于优等生监督学困生,了解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及时地给予帮助。同时,学困生可以看到优等生的良好表现,主动向其学习。

二、贯穿教学,帮扶

“结对帮扶”贯穿物理教学始终,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是进行“结对帮扶”的切入点。教师要应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结对帮扶”。

1. 前置课堂,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端。有效的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自主认知所学内容的同时获得自学方法,积累自学经验,提高自学水平。优等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而学困生缺乏自学意识。因此,教师要立足课前阶段,研读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驱动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协同发展。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助力。于是,在课前阶段,教师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为重点,演示实验,录制视频,制作微课。之后,教师将微课和学习任务单(如图1)发送到在线课堂。

优等生利用课前时间组织自学活动。在组织活动时,优等生带领学困生下载微课和学习任务单。接着,阅读学习任务单,厘清自学任务,观看微课,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学习任务单。在此过程中,优等生观察学困生的填写情况,发现问题时与之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优等生的帮扶有助于学困生走进课前自学活动中,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认识新知内容。同时,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共同努力可以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学困生受此环境的影响会端正自学态度,主动投身自学活动中。

2. 紧抓课堂,探究学习

物理课堂是学生“结对帮扶”的主要场所。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优等生和学困生会通力合作,探究新知內容或解答习题,扎实掌握物理知识,获取学习方法,锻炼学习能力,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1)“结对帮扶”,探究知识。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中,大部分优等生踊跃地表现自我,积极地与教师互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物理知识,习得物理方法,发展物理能力。而学困生很少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导致物理课堂教学失衡,影响教学效果。“结对帮扶”可以解决此问题。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优等生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学困生探究。因此,在进行物理“结对帮扶”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提出任务,驱动优等生带领学困生探究。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前,各组在学习任务单的驱动下,准备好实验材料,包括一个装满清水的乒乓球,一个装满盐水的乒乓球,一个正常的乒乓球,三个水杯。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各组向水杯中倒水,接着将三个乒乓球同时放入不同的水杯中。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趣味实验很容易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学困生根据要求操作实验,细心观察。在观察后,各组优等生选择一名学困生,引导其作答。有的学困生答道:正常的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装满盐水的乒乓球下沉到水底,装满清水的乒乓球一部分露在水面上。优等生对此进行赞赏并追问:这三个乒乓球各自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都是什么?在提出问题后,优等生和学困生一起进行思考。在思考后,优等生用激励的眼神示意学困生,鼓励其作答。此时,学困生可能无法准确分析受力情况。优等生则画出受力示意图,分析受力情况。学困生在听、看的同时,积极思考,提出其他问题。当优等生无法准确作答时,他们一起记录问题,留待与教师讨论。

在各组完成任务后,教师选定一个小组引导其派出代表,展示探究成果。此时,优等生可以选派一名学困生,鼓励其作为小组代表。在展示之际,如果小组代表混淆了漂浮和悬浮,本组优等生可以上台助力,对比、讲述漂浮和悬浮。同时,优等生提出本组遭遇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在小组展示成果后,教师进行总结:浮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是物体沉浮的条件。之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继续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

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优等生发挥自身优势,监督、指导学困生,学困生因此获得探究机会。同时,在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学习任务,建构了物理认知,锻炼了探究能力,积累了探究经验,实现了协同发展。

(2)“结对帮扶”,探究练习。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大部分学困生不愿意进行课堂练习或无法解决课堂练习,影响了物理学习效果。而优等生可以在完成物理练习时灵活应用所学,实现了良好发展。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组织“结对帮扶”活动,依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难度不同的练习题,让优等生和学困生独立练习。然后,优等生进行讲评,帮助学困生解决练习题。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时,当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分层练习题。

练习1:某中学秋季运动会隆重开幕。此起彼伏的高喊声震耳欲聋。高喊声是      而产生的,并通过      传播到耳朵中。

练习2:如图2,明明敲击音叉乙,与音叉甲相接触的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说明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如果在月球上做此实验,________得到如此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

练习3: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动情演唱,一名女高音歌手为其低声伴奏。________ 的音调高,________的音度大。在听音乐会时,我们听到的歌声有立体感,这是因为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练习4: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动物、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口技演员主要模拟了声音的________。观众能听到声音,是因为________ 。

教师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学情,自选题目。自选题目使练习数量和练习难度更契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优等生和学困生都获得了练习的机会,从而在进行练习时迁移课堂认知,认真思索,解决问题。在完成练习后,优等生要检查学困生的练习内容,了解其学习情况。之后,在优等生的带领下,学困生轮流作答。当学困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时,优等生再进行讲解。在规定的练习时间结束后,教师组织讲评活动,随意选择一名学困生,引导其讲述练习答案。根据学困生的讲述情况,教师了解“结对帮扶”情况,就此进行评价。

通过“结对帮扶”进行课堂练习,学生应用了所学,解决了问题,积累了问题解决经验,还切实地查漏补缺,有利于建构知识体系,掌握问题解决方法,强化物理学习效果。

3. 延伸课堂,归纳学习

归纳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途径。有效建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因此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物理学困生很少主动进行学习归纳,缺乏归纳经验。而优等生善于归纳学习。因此,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任务引导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进行归纳学习。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重点,组织绘图活动、实验探究活动等,让优等生帮扶学困生掌握学习内容。但是,学困生存在知识漏洞。立足课堂教学情况,教师要求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梳理课堂学习内容,系统展现每个知识点。

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优等生带领学困生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在回顾内容时,优等生围绕不同的知識点向学困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困生联想相关的知识点。当无法解决问题时,优等生进行讲解。在一起回顾知识点后,优等生和学困生各自建立思维导图。之后,分享各自的思维导图,相互观察,发现知识漏洞,合作补充。

通过如此“结对帮扶”,学生梳理、总结了课堂所学,建构了系统认知,夯实了知识基础,同时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有效的“结对帮扶”可以让优等生和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在实施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培优补差的指引下,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并“结对”。之后,依据教学需要,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立足点,应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结对帮扶”,使优等生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学困生积极体验教学活动,双方掌握物理知识,习得学习方法,锻炼学习能力,积累学习经验,实现协同发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辉.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对策研究[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20).

[2]朱继强. 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初探[J]. 试题与研究,2022(28).

[3]王典兴. 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2(7).

[4]艾力·吐尔洪.“结对帮扶”计划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乌恰县黑孜苇乡中学为例[D]. 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初中物理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