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AI开始画画,人类是不是又输了

2023-07-11

放学后 2023年4期
关键词:杰森艺术家绘画

把脑海中的画面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尽可能细节化,然后点击鼠标,只需要几秒钟,你就能获得一张高度渲染的精美图片。当然,你也可以只模糊地输入几个字,描述越模糊,得到的结果越出乎意料。哪怕你连画笔都没拿过,也能“画”出一幅梵高的《星空》和莫奈的《日出》。如果想象力更丰富些,你还能“画”出赛博朋克风格的洋葱,或者克苏鲁风格的中国山水。

数字艺术的门槛从未如此之低,直到人类发明了AI(人工智能)绘画。2022年,几个AI绘画系统成为艺术界最热门的话题,并且迅速向大量普通用户普及。AI在攻破围棋之后,似乎正在气势汹汹地掀翻艺术。

就像AlphaGo通过反复学习海量围棋棋谱,掌握了这个智力游戏的奥义。AI也吸收了海量艺术家创造的作品,从而可以轻易吐出人们想要的任何风格。只是,比之AI下棋和写诗,AI绘画给人们带来更深一层的冲击感。它不仅宣告机器向着人类艺术创造的顶峰再下一城,似乎更加拿捏住了人类引以为傲的审美。

更令人吃惊的是,AI绘画正以极快的速度迭代和进步,上个月还对人脸的勾画技艺生疏,这个月就已经足以乱真。

2022年8月,AI绘画的争议从网络蔓延到现实。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新兴数字艺术家竞赛中,一位名叫杰森·艾伦的参赛者提交了一幅用AI绘画程序作出的《太空歌剧院》,获得了最高奖。一时间群情激奋,很多参赛者和网民指责他作弊。但他一开始就是以“杰森·艾伦利用Midjourney”的署名提交作品,并没有违反任何规则。而且,竞赛组委会也没有表示收回奖项。

“艺术已经死了。”获奖后的采访中,面对汹涌的争议,这位39岁的游戏工作室老板硬气地回应,“AI赢了,人类输了。”

毕生所学,却不如轻松地输入几个字?画师会失业吗?游戏行业可能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让美术师画100种不重复的乱石堆,可能会被打,但AI可以随便画出1万个给你慢慢挑。”游戏设计过程中,制作人往往无法明确表达需求,美术工作人员只能自行捉摸,導致大量反复乃至返工。AI将带来巨大改变,在设计初始阶段,AI可以根据气氛、光照、风格、质感等设定生成大量草图,在此基础上,制作人与美术人员能够迅速领会彼此的需求。

也就是说,如何用AI作画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AI将告诉我们“画什么”。在立项之前,制作人可以把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交给AI,加些关键词,反复测试,看看能生成什么,是否符合“感觉”——“这个词,往往是美术创作者们的噩梦,但AI显然可以不知疲倦地满足任何无理的要求。”

也有人认为,在普通人手里,AI常常会不受控制,但到了画师手里,它们就像被驯化的超级战马。“只要你愿意,就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由AI辅助的艺术家,完全没有必要抗拒。”那么,AI作画是创造艺术还是窃取艺术?

当人们输入指令:“小女孩,大头,奈良美智。”AI三秒钟吐出一幅酷似奈良美智经典风格的绘画时,这幅画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奈良美智、用户,还是给AI写代码的程序员?当艺术家的毕生作品被AI精准地学习和模仿,艺术家要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波兰概念艺术家格雷格·鲁特科夫斯基为此感到忧虑。他以油画风格的恢弘奇幻作品闻名,最近成了Stable Diffusion中最受欢迎的模仿对象之一。他在网上搜自己的名字,蹦出的都是AI的画,自己的作品已经被淹没了。仅仅一个月,他的名字被AI作为关键词使用了93000余次,而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芬奇只被使用了2000余次。最近一次采访中,鲁特科夫斯基感叹,他感觉职业生涯受到威胁。

日本的AI绘画软件“mimic”上线后,一批漫画家集体声讨,要求开发者禁止让AI模仿自己。柏林两位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名为“我正在被用来训练吗”的网站,艺术家可以检索自己的作品是否进入了AI训练数据库。还有一种声音呼吁,如果注定无法阻止,至少应该给艺术家付费。然而对于艺术家的抗议,AI开发者要么只是敷衍几句,要么干脆捂住耳朵。

从古至今,艺术都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AI这种前所未有的人类超级模仿者出现后,其创作的作品能称为艺术吗?AI会改变艺术的定义吗?

Midjourney创始人大卫·霍尔兹对AI艺术保持着清醒的谦卑姿态。他认为艺术往往是关于故事和情感的,但AI艺术不具备这些,AI艺术里的故事和情感,来源于使用它的人。

100多年来,古老的艺术总是不断经受新技术的威胁。给美术带来过最严重恐慌的是摄影术,但美术活下来了,只是画像师这个职业几近消亡。这一次,会有什么不同吗?

(文/倪伟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杰森艺术家绘画
龙卷风来了
龙卷风来了
老祖宗的拷问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不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