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提起笔来,要“刺杀小说家”

2023-07-11

放学后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说家人类小说

“有一些事烦扰着你,像是阻止人类历史翻过新的篇章,你知道那一页后面空空荡荡,正如这一夜,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你决定完成那一件事,给整个文明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是曲折又飘渺的意境,还是不知所云的指代?

这段文字出自科幻作家陈楸帆的短篇小说《出神状态》,在2019年被专门为书籍打分的“AI评论家”谷臻小简评为年度小说,此前,谷臻小简最喜欢的书是莫言的《等待摩西》。

令人惊叹的是《出神状态》文章本身也是一部由AI参与创作的作品。隔着评选与被评选的界限,“AI评论家”和“AI小说家”遥遥相望,在771篇短篇小说中认出了彼此。

这样的“相认”是否代表着AI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文学审美”,窥得一丝人类创作的“天机”?

最早的AI写作系统诞生于1990年的加拿大,通过从数据库中产生文字摘要的“资料转文本”系统,生成英法双语的气象报告,其后也应用在经济、商业报告和医疗报告上。

30余年过去,科技世界早已“换了人间”,AI写作也从机械化的“提取”和“填空”,升级到智能化的创作,并开始涉及更加复杂的文本创作。

2016年,日本两支科研团队就曾将AI引入小说创作中,并将其作品参加日本“星新一奖”比赛,骗过了评委的眼睛。

其中一支团队的负责人松原仁教授表示,自己的团队花费了4年时间来分析日本知名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上千本小说,让AI学习文章中使用的单词种类、句子长短、断句等写作特征。当需要写小说时,AI会基于人类设定好的出场人物、内容大纲等自动补充其余的文章内容。但他也提到,AI只在小说创作中做出了20%的贡献,并没有学会怎么写小说。

2018年末,世界上第一篇完全由AI创作,无人类参与的小说诞生了。模仿美国文豪Jack Keroua《在路上》的创作过程,美国小说家Ross Goodwin带着一个麦克风、一个GPS、一个摄像头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上了路,并推出了AI小说《The Road》。

在旅途开始之前,Goodwin向模型输入了6000万字的文学作品训练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其中三分之一是诗歌,三分之一是科幻小说,余下的三分之一是颓废主义文学作品。

在旅程中,摄像机画面以及GPS位移等变化会作为种子单词贯连起小说情节。Goodwin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规避AI小说叙事混乱的问题,增加故事的连贯性。

2020年,美国查普曼大学的学生利用模型,创作了电影剧本《律师》,走红社交网络。影片制作人表示:“我们认为AI写作非常有趣,它将剧情带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而且从故事写作的角度来看,AI写的每一个转折都正中觀众心坎。”

尽管AI写作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无论是剧本还是小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都经过人工修改和调整。人们所惊叹的创造力,也不来源AI本身的思考,而是根据自身训练数据预测出“下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的词”。AI要“刺杀小说家”,暂时还没有可能。

(文/子佩)

猜你喜欢

小说家人类小说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人类第一杀手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诗人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