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教学实践

2023-07-06宋桂芬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实践方法

宋桂芬

摘 要 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提出的“语文思维”是怎样一种概念,“替换法”何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一线语文教师该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有哪些实践方法措施,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极有必要,极有价值。

关键词 语文思维  概念内涵  替换法  实践方法

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在《中学语文》2021年第10期发表了《什么样的思维不是“语文思维”?》。李教授在文中指出:“文本内容中蕴含的‘一般思维不是‘语文思维、脱离文本形式的‘创新与‘批判不是‘语文思维、作为工作思维的语文教学设计思维不是语文思维。”“语文思维”有怎样的概念内涵,“替换法”何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这些都是值得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思维”概念的内涵

李华平教授认为,文本表现形式与一般思维的交集就是语文思维。他说:“文本表现形式中蕴含的‘一般思维,是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思维,也就转化为‘语文思维了。”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认为言语形式就是“怎么说”,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德湖老师徐老师认为:“言语和思维相交重合的部分就是言语思维。”可以说,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揭示出“语文思维”的相同内涵,那就是研究和运用语言形式,更好地收到语言表达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李华平教授认为文本表现形式是语言文字运用,文本表现形式与一般思维的交集就是语文思维。

二、“替换法”有助于培养语文思维

李华平教授认为:“可以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多角度思考。”其实李教授所说的回到文本的“换一换,比一比”,就是“替换法”。“替换法”是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法。从宏观角度看,可以替换文章的表现手法、叙述视角等;从微观角度看,可以替换标点符号、字、词语、句子、修辞手法等。孙绍振先生用替换法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金色花》一文中有一个句子:“你这坏孩子。”孙教授分别用“好”“可爱”“调皮”“心肝宝贝”“乖”“傻”去替换对比“坏”字。孙教授得出结论,“坏”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特殊默契。

“替换法”有助于培养语文思维,是因为通过语言文字的替换,学生在比较辨别中能明白换一种表述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也就懂得了怎样写才更好,在这种语言文字运用方式与技巧的替换比较中能增强语文思维能力。

三、培养语文思维的方法措施

如何在品味言语形式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可以大胆探索,总结经验。引导学生品味字词、标点符号、关键句、叙述视角、修辞等都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方法措施。

1.品味字词培养语文思维

在品味字词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时间词、动词、称呼词。

一是在品味时间名词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比如,笔者引导学生品味《狼》中的“少时”。“少时”就是“一会儿”,但在狼尾随屠夫试图吃屠夫的语境中,就可以看出狼的狡猾和贪婪,因为它在短时间内产生了诡计,准备夹击屠夫。

二是在品味动词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品味《老王》中的“抱着冰佝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中的“抱”,暗示冰块沉重,形象表現出老王的老实、厚道,对“我”非常关心,非常体贴。

三是在品味称呼词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比如,笔者引导学生品味《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法国”“祖国”。称呼通常蕴含着说话人对描述对象的感情。船长称于勒是法国老流氓,说“法国”,是对于勒所在国籍的通常称法。后来说把于勒带回法国,称的却是“祖国”。其中蕴含着船长对于勒的怜悯之情。

2.品味标点符号培养语文思维

安徽铜陵市童志国老师非常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标点符号。童老师认为“标点符号负载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一点都不比文字逊色”。笔者教学《老王》时引导学生品味标点符号,如:“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在“他说”之后,还有一个逗号表示停顿,这句话本来可以表达为“他说住那儿多年了”。笔者引导学生还原当时的谈话情境,老王当时的情况想必是有所犹豫,有所停顿,所以作者才会在这里用上一个逗号表示停顿。那个地方,从实用价值来看,确实是老王的家。可是,从情感的价值来看,一个家要有亲人,可是那个地方已经没有亲人了,所以老王在回答的时候有所犹豫,有所停顿。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孤独和不幸。

3.品味关键句培养语文思维

“关键词分析法”是孙绍振教授提出的。孙教授认为,文学类文本可以利用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关键词句可以是一小组词语,甚至句子。笔者在教学中也尝试过引导学生品味关键句。比如,教学《爱莲说》,引导学生品味关键句“予独爱莲”。先让学生品味“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理解作者以“藩”衬“独”,暗含独钟于莲,不失本心;再让学生品味陶渊明“独爱菊”,理解作者以“独”衬“独”,暗含作者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不愿像陶渊明那样隐居避世,暗含作者要独立于世,积极入世;最后引导学生品味“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学生会感悟到作者的独异于众,不随俗流。

4.品味叙述视角培养语文思维

视角是绘画术语,后被文学叙事借鉴,成为叙事学术语。叙述视角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笔者曾采用这种策略教授《孔乙己》。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式——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课文,让学生以孔乙己的身份讲《孔乙己》。学生的身份与角色发生了变化,其叙述视角也随之而变,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孔乙己。这样,学生体会到了孔乙己的孤独和悲哀:孔乙己是孤独的一类人,既不被长衫客接受和理解,也不被短衣帮接受和理解;孔乙己的内心是悲哀的,可是周围的人却在嘲笑他,笑的都是周围的看客,包括涉世未深的小伙计,而孔乙己本身是觉得一点都不好笑。通过转换叙述视角,学生认识到了本文主要不是批判孔乙己的迂腐,而是批判周围看客的“丑”,批判周围看客的情感冷漠。在转换以及品味叙述视角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

5.品味修辞培养语文思维

笔者引导学生在品味修辞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比如,教学《咏雪》时,引导学生从颜色、质地、形状、重量、味道、语境等角度去鉴赏其中的比喻句。颜色上,柳絮更接近“白雪”;形状上,柳絮更接近雪花的形状;质地上,柳絮更接近雪的柔软;重量上,柳絮更能展现雪的轻盈灵动;气味上,柳絮更清新;空间上,由柳絮可以联想漫天飞雪的景象,更为浪漫诗意。这样一比较,用“柳絮”与“盐”的意象导致的不同表达效果就分明了,学生自然知道该如何取舍了。

综上,一线语文教师要在把握“语文思维”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替换法”进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品味字词、标点符号、关键句、叙述视角、修辞中切实培养语文思维。

[作者通联:上海华东模范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实践方法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