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立意下初中英语主题单元课本剧创编演例析

2023-07-06邓国丽徐国辉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问题链单元教学

邓国丽 徐国辉

【摘 要】主题单元课本剧是在单元主题引领下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结合具体课例阐述如何在单元视域下以主题为引领,以问题链为串联,借助相关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基于课本素材开展课本剧的创编演活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本剧;单元教学;问题链;主题意义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1]2-3。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且教学活动缺乏关联,重语言知识点传授轻主题意义探究,重语言练习轻语用意识,重语言理解轻创造性表达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在较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英语课本剧以教材为内容,以话剧表演为形式,融合了课文与戏剧两种元素,既有教材的精细化、内容的主题化,也有语言的表现性、表演的戏剧性[2]。课本剧利于学生在内化和建构新知的过程中,将书本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情境中,在体验感悟中学以致用,不仅可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深度理解力与创造表达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尝试基于单元视角,以单元主题为创作核心,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历,在情境中活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英语情境交际活动,在实践中迁移创新地运用所学知识,达到知行合一。

二、主题单元课本剧创编演的教学策略

(一)提煉单元主题,逆向设计并呈现课本剧任务

课本剧素材选自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Now and Then。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包含四个语篇。语篇一Lesson 13为对话,是祖孙二人对所居住的小城面貌和生活今昔对比的讨论。语篇二Lesson 14为阅读语篇,讲述了学生Ben和他妈妈从不同视角回忆Ben入学第一天的经历。语篇三Lesson 15为听说语篇,讲述了著名作家陈诚描述中学时代最喜欢的老师。语篇四Communication Workshop为读写板块,讲述了Nancy学习英语遇到困难向教师求助并最终取得进步的故事。可以看出,本单元语篇材料的关联性较强,从生活环境的今昔对比,到适应校园环境,再到适应环境之后的改变与进步,即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的重要性。由此,授课教师提炼出“Change is Progress”的单元主题意义,并构建了单元主题结构图(如图1)。

在确定好单元主题后,授课教师按照逆向教学设计理念[3],以终为始,确定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课本剧创编演的单元大任务,并提前与学生分享对应的要求与评价标准。剧本创编的标准包括:(1)主题具有鲜明性和深刻性,要求人物对话涉及单元主题;(2)剧本情节要有内涵,符合单元主题意义;(3)从剧本编排看,要有创新性、批判性、灵活性和逻辑性。创新性指人物对话或语言在课文的基础上有改进、有创新,且场景描述新颖,有相应的舞台效果;批判性要求人物对话或语言有一定的辩证性,能体现人物的性格,使情节丰富;灵活性指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逻辑性指剧情发展符合逻辑。

逆向设计的思路为学生提供了单元学习的情境与动机,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与成功的标准,也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景和空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4]。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主题意义探究的主体,在创编课本剧的过程中,通过习得与运用、归纳与提炼,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成课程目标。

(二)借助核心问题链深化理解主题意义,并为课本剧创编做好语言准备

问题链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5]。问题链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双方针对问题情境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主动探索和学习,将教学主体从教师转移到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问题链是一个很好的抓手,教师可以借助问题链进行有效课堂提问,并基于大单元视角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在深入研读文本后,授课教师基于子主题意义构建了探究性问题链(见表1),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主题意义,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结构、锻炼严谨的逻辑思维、提高思考的质量,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如表1所示,Lesson 13是一节读说课,共两课时。先结合祖孙关于“小城面貌和生活今昔对比”的7轮对话,通过问题“What are the changes in your hometown?”引导学生复习本课的单词、短语、句型,师生共同提炼出本课的重点词句。通过“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anges in your hometown?Why?”问题,引导学生分析Linda和爷爷的情感变化,并复习描述my hometown的相关词汇(如big、small、tall、neighbours、traffic、shops、restaurants)和短语(be close to、far away from、talk to、travel around、lots of),以及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语法知识,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逐步深入,为学生创作剧本提供语言素材。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发现并感悟家乡变化,从而悟出变化就是社会的发展这一主题。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追问,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城市规模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身边的变化,热爱家乡,感受到接受环境改变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感悟人物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感受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这一主题。

Lesson 14是一节读说课,共两课时。借助学生提供的上幼儿园或小学第一天的图片创设真实情境,理解人物情感发展,并通过采访的形式,运用目标语言,利用问题“How did you feel on your first school day?And why?”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为后续剧本创作提供语言支撑和情感积累。Lesson 15是一节听说课,共两课时。本课的话题是学生熟悉的,教师以问题“How did Chen Cheng change?Do you have the similar experience?”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间的情感及冲突,感悟情感变化,再通过问题“How do you feel now?How did you change yourself?What do you think of it?”引导学生迁移到自身经历,激发学生表达师生间的真实情感,增进师生间的理解,明确主题意义,为创编师生间的故事提供语言素材。Communication Workshop是一节读写课,共两课时。师生通过分析Nancy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一系列问题“What problems did you have at school?How did your teacher help you?What suggestions did your teacher give you?What can you learn from it?”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及语篇内容,探讨如何学好英语,意识到改变自己才能取得进步。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基于单元主题与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创编课本剧

在学完整个单元的语篇之后,教师将班级27名学生分为6组,每组4—5人。每组均包含英语学习素养较高的学生、中等学生以及英语学习素养较低的学生,旨在通过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每个小组以小组长为领导核心,由小组长根据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参与进来,实现小组功能最大化。为了丰富学生所创作剧本的内容与语言,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意义和每组学生的需求,适时提供符合单元主题意义的拓展阅读材料。之后,学生参考教师提供的剧本创编标准进行初稿创作。在学生创作完初稿后,教师从思想立意、语言表述、逻辑性、主题性与创新性等方面对初稿进行修改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润色,并形成终稿。

以第五小组为例,小组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结合小组成员讨论确定了剧本内容,并与小组成员和教师商讨,最终确立以“小组成员H在同学和教师帮助下提高英语成绩以及中长跑成绩”的故事为剧本原型。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主动回顾本单元的内容,反复与文本互动,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对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特别是从听说语篇与读写语篇获取并在创作剧本时迁移所需要的有關英语学习困难及教师提供帮助的核心句式与语言。小组提交剧本初稿后,授课教师发现了以下问题:没有将情节分幕、缺乏背景交代、情节之间缺乏关联、部分语言过于正式等。针对以上问题,授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评价标准并给出具体修改意见。

例如,在剧本背景交代方面,初稿为:“At first,Tim was unhappy when he came in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o he does not often understand the class,and dare not to ask the teacher.”。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修改成:“At first, Tim was unhappy when he came in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e often forgot to do his homework and didnt do well in tests.It was hard for him to pay attention at school. So he often did not understand the class,and dare not ask the teacher.”。在修改稿中学生细化了场景说明,阐述Tim学习困难的具体表现,符合情理,且增加的语言和情境也是从单元的听说语篇中迁移而来。

再如,剧本第一幕在描述主人公遇到困难并得到同学帮助的情境中,将剧本初稿的对话(Tim:I cant remember the words. What should I do?Harry:These texts are quite simple,as long as you insist on reciting words.)修改为:

Tim:I cant remember the words. I think its too hard for me. Sometimes I cant understand these texts at all. And I had a lot of trouble wit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hat should I do?

Harry:First,you need to work hard. I h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you. For listening,dont try to understand every word. Just try to catch some key word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for speaking, dont worry about it too much,just use simple words and sentences and try to make the meaning clear.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为突出人物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学生加入了“too hard for me”“I cant understand...at all”“a lot of trouble”等词组,细腻刻画了Tim的心理活动。同时,细化Harry所提供的学习建议,并提供具体的样例。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语言迁移运用能力、人物共情能力、创造想象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排练

新时代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了支撑与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多元的信息技术进行课本剧排练,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激发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第五小组在创编课本剧的过程中,组员利用微信与QQ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在不断交流与文本互动中提升了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全组集思广益,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表演场景相配套的腾讯会议背景,也成为该组表演时的创新亮点。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利用腾讯会议的功能,根据剧情发展,依据学生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情感,随时更换虚拟背景,吸引观众,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所有观众不约而同地为他们的表演喝彩。虽然大家隔着屏幕,依旧能感受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团队精神,有效促进了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多元在线平台实施有效教学的优势。

(五)借助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课本剧展演与评价

授课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了两个评价标准:剧本创作评价标准和剧本展演评价标准。依据剧本创作评价标准,学生已经对剧本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每组的剧本都符合标准,适合进行后期表演,为后续表演提供了创作的依据。在表演前教师呈现展演评价标准(见表2),包含剧本内容、语音语调、舞台风格、表演能力、道具场景五大维度。展演评价标准能帮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指导学生运用语音、语调、语气、表情、动作表达内心想法,鼓励学生勇敢地运用肢体语言表达,使表演更具戏剧性。同时,借助道具、服装、PPT、背景音乐,完善表演场景,增强戏剧表演的效果。在表演中再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观看表演,基于评价量表让学生评价、反思,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写、以评促演的目标。课本剧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提高创作力,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

三、结语

创编演课本剧为师生提供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語言实践活动中内化知识并迁移创新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创作与表演中,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主题意义,更好地表达对主题的认识,从而提升探究主题意义的能力。课本剧的创编演,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教材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作者或主人公的态度和行为,进行推理与论证,培养思辨能力,进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情况、态度和观点,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总之,课本剧是课堂知识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是静态语篇与动态思维的碰撞、是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的交融,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方式。

(注:本文是北京教育学院初中英语市级骨干高级研修班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黄远振.小学英语课本剧教学要义与创新逻辑[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6(1):41-44.

[3]倪炜.逆向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9):78.

[4]郭宝红.通过英语课本剧学习“活的语言”[J].中国教师,2016(15):57-60.

[5]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及教学功能:以化学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0-54.

(责任编辑:周彩珍)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问题链单元教学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