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加强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的对策研究

2023-07-05丁继成

学理论·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运营管理哈尔滨

丁继成

摘 要:在“互联网+公交”时代,优先发展智能公交,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也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然要求。从哈尔滨市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哈尔滨市智能公交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哈尔滨市加强智能公交运营管理提供智力支持,为改善民生、提高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贡献力量。

关键词:哈尔滨;智能公交;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3-0084-03

近年来,哈尔滨市城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供给能力不足和交通量激增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迫使哈尔滨市把建设智能公交纳入改善民生,提高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把“提升‘公交都市建设水平,加快智能交通建设”这一关乎民生的大事写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报告,说明这一届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加强智能公交建设。在“互联网+公交”时代,优先发展智能公交,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也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哈尔滨市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的现状

(一)智能公交系统已建立

智能公交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数据采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操作平台,实现公交车辆的自动调度和指挥。这一智能公交系统根据反馈的信息自动计算发车间隔,制订运营计划,保证车辆准点运行。该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手写路单、依靠经验的调度模式,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的实时监控,缩短乘客的候车时间,实现车辆运营的精准管理。目前,哈尔滨市已更新2 500余台车辆智能设备,智能化管理线路数量达到179条,在家等车、扫码乘车、智能调度、便捷出行已基本实现。

(二)电子站牌已更换

目前,哈尔滨市已有2 500多处电子站牌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新建的电子站牌主要依托公交车载定位系统和监控调度管理平台,可实现公交车辆运营模拟显示、公交站台视频监控、视频播报、公交实时信息发布等基本功能。乘客可通过电子站牌实时掌握车辆运营位置、下一班车到站时间的预测、最近一辆车距本站的距离、车厢内的拥挤度等,极大地方便了乘客出行。

(三)“哈尔滨交通出行”App已上线

2019年初,“哈尔滨交通出行”手机App已正式上线,该软件设置了线路查询、周边线路、站点查询、旅游公交、出行规划等板块。在线路查询时,可以显示距离查询人最近的公交线路及其最近的站点,也可输入线路号码查询该线路的站点信息。出行规划可以通过起点和终点设置,实现查询此次出行所有公交线路信息,以便选择最优化的公交线路。“哈尔滨交通出行”App的正式上线,标志着哈尔滨市已进入“智能公交”的时代,市民随时随地地可以享受“互联网+公交”带来的便利。

(四)纯电动公交已运营

目前,哈尔滨市纯电动公交车已突破2 000辆,这些车辆不仅配备24小时电池监控系统和GPS系统后台监控,还搭载坡道辅助、停车制动、驱动防滑等先进技术,在高架桥、坡道路面临时停车再起动时不溜车,确保乘客安全。随着哈尔滨市纯电动公交车辆大批量投入使用、充电网络全方位覆盖、智能公交管理不断升级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更多的人将会感受到公共交通的便利,公共交通将成为出行的新选择。

二、哈尔滨市智能公交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交运营管理方面

虽然哈尔滨市智能公交系统已初步建立,但在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各公交线路还分属不同公交公司,运营相对独立,没有合理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各条线路各自为战,缺少统一的调度平台,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市公交整体运营情况;二是路线不合理,公交线路密度低,乘车、换乘不方便,线路之间不够衔接,换乘距离远,甚至有些地方存在换乘盲区;三是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哈尔滨市公交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场站建设进展缓慢,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公交运营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二)电子站牌建设方面

由于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季电子站牌运行状况不是很理想,一些建成的电子站牌还处在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根本跟不上智能交通发展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子站牌建设没有做到全覆盖。要想发展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是重要一环,必须做到全覆盖,若出现“断节”,根本谈不上智能公交建设。二是一些新建的电子站牌试运营时间较长,站點信息还不准确,存在等车时间与站牌显示信息不符的情况,甚至一些试运营的电子站牌由于各种原因根本不显示车辆信息。三是站点更名不及时。如友谊路社科院站,省、市社科院已搬离友谊路,再用社科院作为站牌名,就会给人造成误导,甚至还存在一站“多名”的情况。四是公交线路没有做到全覆盖。目前,哈尔滨市仅有百余条公交线路在电子站牌上显示信息,部分公交线路还处在老式的运营模式下,与智能公交脱节,这与建设“公交都市”、发展智能交通精神不符。

(三)智能App功能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各种App软件应运而生,哈尔滨交通出行App自上线以来,极大地满足了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功能不全。主要还缺少智能搜索、快速定位以及步行导航等功能。二是“方向”不明。在App上确实可以查询到某一站点的车次、距离本站多远,但没有指明车次方向,这对“路盲”或外地游客来说就没有那么方便。三是缺少免费wifi。站点或公交车上缺少免费wifi,影响App的使用和功能的发挥。四是宣传力度不够。交通出行App作为新兴事物,还没有得到老百姓的普遍认可,这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关。

(四)公交服务水平方面

公交服务水平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哈尔滨市的公交服务水平与“公交都市”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遇冬季、堵车、高峰期或临时情况,部分路段的公交存在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公交站点本身车次较少,加上客源不足,要想做到按时发车更加困难;二是一些司乘人员服务态度差,对待乘客询问不耐烦或不理不睬,时常引发矛盾纠纷。

(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智能公交的发展,需要懂信息化知识的高科技人才,但由于一些现实原因,哈尔滨市的智能公交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公交企业培养智能公交人才还走不出“传统公交”发展的模式,对人才培养工作不够重视,影响智能公交建设及长远发展;二是智能化建设需要懂智能交通方面知识的高科技人才,诸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哈尔滨市相对缺乏,造成智能公交發展水平较低的局面;三是由于智能公交行业的业务链较长,对设计、研发、服务、营销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都很大,虽然哈尔滨市也具备一些这方面的人才,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欠缺,制约了智能公交的发展。

三、加强哈尔滨市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智能管理,完善智能公交系统

公交智能化运营管理必须由有关部门统一领导,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全新的视角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扎实有序推进公交运营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公交运营调度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1.理顺管理体制。多年来,由于受传统运营体制的影响,哈尔滨市公交行业管理体制不顺,严重影响了公交行业的发展。为了理顺公交运营管理体制,建议公交运营管理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并从运管、城管、交警等有关部门抽调若干人员,成立公交运营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统筹协调公交运营管理工作。

2.完善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公交系统是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公交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哈尔滨市在原有智能公交系统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以下子系统。一是智能公交优化与设计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对公交线网布局、线路配置方式、站点布置、发车间隔确定、票价的制定等都具有很大帮助。二是智能公交调度子系统。该子系统由调度中心、车载设备、电子站牌等几部分组成,可以实现公交车辆的自动调度和指挥,保证准点运行。三是智能公交信息服务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可以为乘客提供各种出行信息。四是智能公交评价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有一套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智能公交运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水平等做出评价。

3.合理规划线路。要按照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要求,做好公共交通规划与公共停车设施规划的衔接。并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各时段乘客出行的流量、流向、出行需求,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公交路线。同时要对可新建、可合并、可优化的线路进行摸底排查,做到既保证市民出行方便快捷,又不浪费运力资源。

4.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哈尔滨市应将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一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将公交场站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落实各项建设任务。新建小区、哈尔滨新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以及新建、改扩建道路等工程项目,将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配套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二)扩大覆盖面,加快推进电子站牌建设

推进电子站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实现公交资源配置最大化,是智能公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扩大电子站牌建设覆盖面。哈尔滨市要加快推进电子站牌的建设力度,尽快做到全城覆盖,实现公交信息全城联网。对于制约电子站牌建设的规划、供电等难点问题要协同相关部门抓紧解决;对新建小区、新改建道路要提前预留电子站牌用地,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对于建成的电子站牌,要尽快完成调试,尽快投入使用,确保老百姓平安、顺畅出行。

2.尽快完善电子站牌信息。尽快增加运营线路走向图、高峰平峰期的时间间隔提示信息等,让老百姓实时了解车辆到站信息、线路换乘信息、公共发布信息等乘客出行服务信息,实现公交到站预报、信息发布、移动智能监控以及电子语音导乘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为乘客提供及时查询车辆运营的实时信息服务,使乘客候车心中有数。

3.及时变更电子站牌名称。建议有关部门对哈尔滨市所有站牌进行彻底排查,对于那些不适合、不能代表这一区域的站牌名要及时变更;对于一站“多名”的情况,应选择合适的站牌名,并向社会公布,使乘客或外来游客及时了解,从而树立公交服务新形象。

4.公交线路应做到全覆盖。要想实现公交智能运营管理,所有的公交线路都应在电子站牌上显示。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经过已建成的电子站牌的公交线路尽快并网,同时,应加快电子站牌建设力度,尽快使所有公交线路在电子站牌上的信息可见。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完善智能App功能

使用公交智能App,可以随时了解公交车位置,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上下行方向等信息,方便乘客适时安排自己的乘车计划,是公交智能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1.加大宣传力度。哈尔滨市公交智能App自上线以来,了解的人相对较少,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乘客尽快了解智能公交App的功能,方便百姓出行。除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展板等传统宣传媒介外,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智能软件等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只有这些宣传方式相结合,才能达到众所周知的效果。

2.完善智能App功能。建议升级改造“哈尔滨智能公交App”,应增加智能搜索、方向定位、扫码乘车以及步行导航等功能,提高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同时要提高准确率,增强便民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乘客快捷查询需求。

3.安裝免费wifi。为了推广智能公交App,还应在所有电子站牌和公交车上安装免费wifi,让乘客随时随地体验智能公交App,使其融入百姓生活。

(四)提升驾驶员素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智能公交是为广大出行者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因此,应着力提升驾驶员素质,着力在覆盖、智能、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运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1.提升驾驶员素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驾驶员素质。要通过日常的培训教育,真正构建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强势安全教育模式,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同时要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服务章程,要求司乘人员统一佩戴服务号、文明用语,及时播报线路名称、车辆行驶方向和站点名称,使驾驶员都成为城市窗口的文明使者。

2.建立智能公交管理和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信号检测手段获得交通状况信息,通过有效的交通控制模型形成有效的交通控制方案,以多种信息传递方式使交通控制设备或管理人员和道路的使用者获得道路信息和交通管理方案,最终实现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为广大乘客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改善公交形象,提高服务水平。

3.科学制定票价。根据不同类型乘客出行需求和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换乘方式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价格体系,推行优质优价。同时建议在早晚高峰期出台限制老年卡使用的具体细则,缓解交通压力。

4.加强服务监督。在公交车内安装意见箱(簿)和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及时接受群众监督,并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公交服务质量,规范公交运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五)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

哈尔滨市智能公交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及梯队建设,特别是加快引进特需人才,为智能公交发展助力。

1.出台相关政策。一是就公交企业而言,哈尔滨市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和优惠政策,并在金融、税收等方面对从事智能公交行业的企业给予适度倾斜,使其更好地发展;二是就人才需求而言,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制订智能公交人才需求计划,集聚智能公交人才。

2.加强智能公交人才培养。建设高层次智能公交人才培养基地,为城市公交发展提供人才和人力保障。健全培训和轮训制度,优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专业技术人才构成。完善智能公交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智能公交人才培养,广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运营管理经验,积极开展探索性、创造性实践。

3.积极引进智能公交人才。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拓宽招才引才渠道。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紧紧围绕智能公交产业发展、科研项目等工作开门纳贤,积极引进科研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特殊技能人才。参照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给予引进人才各种福利待遇和奖励。

参考文献:

[1]翁秉全.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应用与实践[J].城市公共交通,2017(8).

猜你喜欢

运营管理哈尔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刘派
基于电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