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2023-07-05刘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创新发展发展趋势

刘岩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新需求,传统广播电视技术进行了变革式发展,呈现出传播方式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功能多样化及广播电视互动性增强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的功能,极大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但在广播电视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亟需探索可行路径加以创新,从而实现发展。基于此,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针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旨在全面推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0.006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部分群众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更为旺盛。广播电视是传播新闻资讯、娱乐节目、影视剧情的主要平台,也是大众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在长期的发展中,广播电视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大餐”,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新媒体时代,广电技术的发展愈加功能化与多元化,只有积极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实现创新,才能提高受众视听满意度,增强广电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占有率,实现广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分析

1.1 追踪技术

在广播电视全方位融合环境下针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制作时,运动追踪技术的科学使用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电影以及电视节目内容制作中追踪技术运用十分广泛,能够让运动中各类画面模糊、画质过低等问题得到解决,消除和解决广播节目中运动障碍和困难的问题。在广播节目制作时为使节目画面追踪运动技术实际利用效果可以增强,在节目制作之前需要具体、全面地观察,分析视频拍摄参数,在掌握、获取相对应数据信息之后依据实际情况将信息导入,保证所导入的视频、数据有着相适应特征,促使电视节目制作质量、有效性能够增强,结合电视节目需求以及图像需求,来保证节目制作标准、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如果人们在全面欣赏和观看广播电视过程中缺少较为优异的图像清晰程度会造成画面出现模糊的问题,对于群众实际观看体验会产生限制和影响。这时,在制作中可以转换为手动追踪方式,并充分引入相关追踪技术让电视节目画面制作质量得到改善;而如果广播电视节目画面图像十分清晰,节目制作过程中则可利用自动追踪模式充分引入追踪技术,将自动技术、手动有机融合,可以让电视节目具备优质清晰程度,提高观看者实际观看体验与感受。

1.2 数字传输技术

融媒体为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带来十分显著优势与便利,让节目质量以及实际制作效率可以增强。但是要想保证电视节目能够得到持续优化与发展,还需要针对节目制作技术展开创新、提高,要跟随时代全方位发展步伐,始终结合潮流,高效地将传输技术运用到节目制作过程中。首先,网络传播途径已经逐渐成为十分关键信息传输途徑,依据网络途径展开信息传播,并科学利用数字相关传输技术,将文本、图像、语言等各类信息转变成为数字信号,之后在通信网络过程中展开转变,保证技术水平、质量能够持续增强。其次,在节奏较快的新世纪,只有提高节目传播质量与传输速度,将传播范围进行扩展,才可以让人们对于电视媒体更加信任与追捧。为此,需要利用数字播控、传播系统、频率发射系统等让节目制作质量可以增强。最后,在制作节目过程中,还可以利用非线性网络编辑技术、平台,针对信息资源展开动态、快速收集跟踪,实现网络共享与在线编辑,为电视媒体全面发展构建坚实、牢固保障。

1.3 多媒体技术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的具体表现主要为音频、视频、Flash等各类模式。将其科学使用到电视节目制作和编辑过程中,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价值,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依据多媒体技术可以针对信息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快速对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和编辑,制作成不同传输形式,通过科学、最恰当的平台播出。例如,将文本、图像有机融合可以使节目有着具体、直观特征,快速、高效吸引群众眼球。另一方面快速针对互联网中存在的资源进行收集与挖掘,及时地编辑、整合,依据不同观众的需求和要求,制作成不同形式节目,进而高质量分享与传输。

1.4 网络信息技术

广播电视节目媒体内部实际制作水平对于节目播放效率、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使播放质量可以增强,就需要充分引入更多、更优异的制作技术,以此保证各类工作需求得到满足。其中,网络技术作为较为关键的节目制作技术之一,具体应用方式首先表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让信息资源收集速度增快,将信息转变成为视频、音频,实现信息高质量使用,节约节目实际制作成本和时间。在制作节目特技过程中,可以依据前期所准备的各类素材展开叠加和重组,让节目维持虚拟性、真实性。在转变频道过程中,依据信息技术针对频率进行快速转化和定位,将观众要求当作重点,保证节目画面有着立体、精美,声音清晰、真实等优势,让观众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其次,现阶段,人们能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内容也随之增加,逐渐出现审美疲劳问题。这一背景下,对于信息内容和质量也提出更加严格要求,为使群众可以接收有价值、充沛的信息,就需要科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互联网、计算机等各类技术当作辅助技术,把普通、单一音频传播,转换成为用精美音频、趣味化图像、丰富插件等各类模式精准化、多样化进行传输。不仅让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元,还让节目实际传播效果得到强化。最后,依据网络技术自动化、科学化、一体化地针对节目进行制作,将不同信息存储到网络空间当中,可以让播放具有自动化优势。

1.5 虚拟演播室技术

在媒体全面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电视节目传播渠道和形式存在广泛特征,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帮助下电视节目将会在不同媒体平台当中高效播放,极大增强电视节目实际播出质量与效果。可以将其当作基础把虚拟演变技术进行适当引入,针对电视节目实际质量展开管控。一方面,可以把虚拟化的演播室技术引入到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过程中,利用到节目体系当中,实现网络重复播放、节目虚拟实况等各类功能,例如,观众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三维比赛现场实时分享,针对比赛的关键、核心瞬间展开分析与捕捉,这对于群众节目观看质量提高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虚拟演播室技术可以全面预判不同节目在各个媒体平台上播放质量,优化群众的观看体验。

2.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2.1 增加数字化广电系统模块,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系统是广播电视传播的核心,关乎着整个节目内容的传播,牵涉方面较广,元件组成也较为复杂。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下,电视台要抓住社会潮流,深入调查技术系统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以免在节目播出传送时出现事故。近年来,各级电视台都开始纷纷引入数字化技术,在总系统下增设数字电视模块,主要目的是提高信号通道质量,确保广播电视的顺畅运行。

例如在信道建设上,可以划分三种技术路径,如卫星(QPSK调制),有线(光纤、同轴),地面无线(OFDM技术),根据节目文件规格来选择,形成最优的传输模式。在信号编码上,数字技术可以对信源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变化,转化为数字信号;针对音视频需采用16位、24位、32位不同位数来进行压缩,提高信号的稳定程度。考虑到广电节目信号的复杂性,电视台可以尝试RS编码,以TS流信号来传送,增强信号的纠错能力。经过数字电视系统的应用,视音频信号质量大幅度提高,传输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一个频率可以同时传输4~6套电视节目。与此同时,在节目后期处理上也更加便捷,能够达到各种效果。总的来说,在现阶段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趋势下,各级部门需高效融资,促进技术结构整合,逐步更换升级系统,这也是增强电视台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2.2 依托融合媒体,构建云系统

当下,新媒体是主流媒体之一,电视台要灵活运用,有效依托,分析目前广播電视台新媒体技术发展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意图融合,构建品牌效应,促进广播电视台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效果。首先,要考虑到广电技术系统构成的复杂性,电视台要加快媒介融合,打破局限,实现跨媒体经营,为广电行业创建更加优良的生存环境。例如,视听服务是广电技术的关键,也是创新的主要方向,各级电视台要全面整合技术力量,深入研发革新,建立智慧广电系统小组,打造“技术研发+节目设计+媒体传播”的产业链条,提高智能化程度。其次,在云媒体的支持下,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二次扩充,增强承载力,保证广播电视的正常播放。并且,相关部门需改变传统的广电建设思想,对技术系统及其网络设施进行完善,实施精细化管理。云系统的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整个节目制作和传播更加便捷,更加符合市场标准。所以,电视台要抓住科学技术创新,以融合媒体为基础,集合云平台、管理、终端,形成三位一体的广电技术体系,为用户呈现最好的视听感受。

2.3 推动新媒体的渗入,加快广电技术升级

在新媒体趋势下,电视台要把握主动权,不断调整融合格局,深化广播电视技术结构。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重新构建传统广播电视的生产和发展模式。然而,现在绝大部分的电视台融合媒体起步较晚,只是单纯的增加一些新媒体元素,没有真正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广播电视技术系统也没有进一步的优化。为了打造新型媒体,电视台要围绕“中央厨房”建设,融通采编发生产步骤,创建一体化融媒;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大屏终端优势,打造移动传播阵地,切实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效应。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来双向交互,娱乐性强。芒果台将微信微博融入广电技术系统,自主设计研发了“掌上芒果”手机APP,进行广电节目转播,开设了“芒果微电台”,由观众选派推出今日主播。这些都与广电技术系统结合,形成了一套更加健全的传播体制,受众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参与到节目中来,层层推动,在传播中实现了信息共享,这也是融合媒体的具体价值体现。

2.4 瞄准广电行业前沿,推动技术创新

基于新旧媒体融合背景,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契机。当前,很多电视台都集合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开展联动发展,在技术、内容、渠道层面进行全面整合,从而促进广电系统的升级转化,促使广电成为形态多元化、技术先进化的主流媒体。在复杂化的行业竞争趋势下,电视台要增加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打造广电制播云平台,争取在系统优化上取得突破,引领行业规范性发展。伴随《广播影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构建广播电视现代化技术系统成为了重要任务,电视台要瞄准前沿方向,大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广电系统等,深入研究与实验,推进广播电视转型升级,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

为了满足多项融合媒体需求,广电中心要全面推进内容生产的智慧化。例如,上海广播电视台便与一些科技企业合作,深度研发B/S快编软件(云剪辑),嵌入技术系统,扩大软件功能,打造智能化、全流程化的技术结构,提高传统媒体的制播能力。这套软件主要包括B/S架构调度机制,广播级图像引擎,4K剪辑等,并以Xnews系统对接。总的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广播电视媒体承载着线上与线下服务任务,通过升级技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拓展媒体业务,扩大行业影响力,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5 明确建设目标,有序推进

在广播电视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媒体融合与科技创新的关联性越来越高,这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根本趋势。在融合媒体浪潮下,各级广电中心要紧抓机遇,汲取互联网技术养分,理性分析技术系统短板,积极寻求有效手段革新解决;其间,要不断完善广电技术体制,引入高新技术人才,加快与新媒体、5G广播技术的接嵌,打造一条全新的媒体产业带,实现广播事业的稳步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融合媒体价值,提高广电视听服务,电视台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综合多种系统模块,实现融合的纵深发展。

例如,各地广电中心都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重构节目生产流程,让视听效果更加智能。其次,在5G技术的支撑下,以物联网为媒介,形成了一套智能终端系统,广播电视交互逐渐多元化,抢占着更多的市场份额。最后,引用SDH技术,同步数字化传输,系统可实时把控信号稳定,降低容量;并且,技术人员可以对不同信号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最终传送到新媒体用户端,满足受众丰富的需求。在白皮书指导建议下,电视台要以I/O口(输出输入通道)为基础,对外开放业务,建设广电移动端,增添音视频播放界面以及直播和点播功能;同时,可以实时查看广播电视节目单,了解详细信息,深入互动。总之,在“智慧广电”概念引导下,各级广电要明确建设目标,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技术依托,创建一体化的媒体运维体系。

3.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广播电视媒体工程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良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各地广播电视台应当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在保留和传承传统媒体自身优势的同时,实现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进而加速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开辟广播电视媒体领域的崭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邢春光.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思考的相关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1(5):131-132.

[2]王灏.探讨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创新与发展[J].记者摇篮,2021(4):134-135.

[3]汤德辉,白华,秦贝贝,等.广电有线网络的技术创新与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21(4):28-32.

[4]修玉涛.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其维护[J].通信电源技术,2021(3):151-153.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技术创新发展发展趋势
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与方法探析
探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