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路向与维度
——“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学术论坛发言实录

2023-07-04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准确

本 刊

尚辉:在民族文化与传统艺术的根脉中探寻新时代美术自主发展道路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尚辉(学术主持):

吉林艺术学院举办的全国美术名家作品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有关文艺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吉林省美术发展对20世纪的中国美术,尤其是对新时代的中国美术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我来到吉林省,大都是参加在吉林省举办的全国写意油画或写意雕塑等重大展览活动。在中国表现性油画的探索上,吉林省得天时地利,有着独特的艺术人文脉络,袁运生、靳之林都曾在这片土壤播撒表现主义的艺术种子,而胡悌麟、赵开坤、贾涤非、任传文、王建国等都是土生土长的表现性艺术家,而这种表现性实际上是与黑土地、白山黑水这样一方沃土构成了某种更加深层的精神关联,或者说写意油画的表现形式在具有民族情怀、英雄热血的土地上更能凝聚深厚的民族情结。这并不完全是某一个人的艺术表现,更多体现的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更加恢宏、更加深广,也更加雄壮的审美内涵。

此次“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汇聚了当代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领域的24位名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果,它们汇聚在一个学院的美术馆里并不多见,因而这个展览所呈现的当下艺术创作态势值得我们进行学术研判和理论探讨。

在这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以范迪安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在油画艺术表现上的最新探索,他们力求把中国书画的写意笔法与写意精神更深层地转化为油彩的中国创造。尤其是范迪安、张路江、王建国等对吉林省独特的山川——长白山地区秋冬之景的写意性描绘,可谓场面开阔,收景深远,色调斑斓,具有中国宋代山水的全景特征,也同时体现出一种优雅的表现性,并探索了中国北方独有的色彩谱系。还有些油画家的表现性体现了结构主义与表现主义的融合,如赵培智的作品并不是停滞在理性结构的分析和建立上,而是把结构分析与表现结合在一起,甚至他的油画作品的色彩在东北地区也能找到某种根据,这是从东北这片沃土中汲取精神及语言养料的具体呈现。

本次展览中的国画作品同样出彩。新时期以来中国国画在人物画表现上并不仅仅停留在造型和笔墨的对称性结合上,而更倾向于探索传统笔墨和写实造型的深度融合。所以邹立颖强化了水墨的表现性,甚至这种水墨的表现性超出了对造型完整性的追求,从而体现了这代艺术家对中国人物画的独到理解。其实,中国人物画并不完全停留在黑与白关系的对比上,而是将黑与白的对比转化成一种笔墨的书写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水墨的表现性,弱化骨法用笔的一些特征。这样的当代中国画特点在田黎明的作品中体现得更加鲜明。田黎明只在人物的边缘上稍事勾勒浅淡的线,更多的是用没骨的方式来塑造光影中具有光色变幻的人物与山石。田黎明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其作品体现的是新时期以来有关印象主义光色和传统笔墨之间构成的某种内在联系,他的技巧高超,品味高雅。

当我们在展厅里面看到他的作品时仍特别感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不仅要对当下中国人物画艺术创作高度有所认定和评价,还要从艺术史角度考量他们的艺术成就。此次展览的参展画家主要集中在50后和60后,他们今天已成为中国美术界功成名就的画家群体,他们的艺术风格早已成型并产生较深远的影响,我们期待研讨会对他们进行较为客观和准确的艺术史定位,并希望以此来审视和裁量他们在艺术高原形成的历史高度,至少在我们心目中他们是艺术高原凸起的更高峰峦。本次展览中的山水画也非常耐读,如卢舜禹先生是超现实主义的山水画,是用现代主义艺术的理念重新组构传统山水画。他的山水画把另类主题置入超时空的山水之中,使其山水画在时间维度发生了更深层意义上的转型。

除了中国画之外,本次展览还邀请了几位中国当代杰出的版画家,如杨锋、郭浩、范敏等。他们的版画作品既脱离了20世纪50、60年代对生活情景描绘的主题性,也脱离了20世纪80年代靠描写民族风情来表现视觉审美的样式。他们的作品在当下反倒很写实,如郭浩的作品用套色版画的方法,用多重油画的色彩语言,特别精微地再现某个偏僻场景。再如杨锋的作品也极具表现性,刻画得非常深入,他的《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名作之一,仅用黑白木刻这种简朴的艺术语言,只需几刀就能把鲁迅先生的神、形刻画得丝丝入扣,甚至还能表现出画家自己的精神情感,这样的表现性不要说用木刻手法就是用笔墨写意也颇为艰难。杨锋还有很多自己生活的木刻自画像,他的很多作品都充满了现实的隐喻性,把日常现实生活引申到更加深刻的隐喻中。如其作品中刻画的昆虫,被表现得如此巨大,而把人表现得如此渺小。这些艺术风貌表现出中国当代美术在积极地汲取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理论的同时进行了中国本土化深耕。范敏的版画作品多用石版创作,作品呈现出幽微的艺术表现性,这种幽微是他刻意营造的一种艺术境界,其画面中有很多植物以及植物与人之间构成的非现实关系,但他不是单纯地描写大自然,而是把城市中的人对自然的观察、城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阴影转化到他幽微的画面中,这种转化是巧妙而自由的。

雕塑无疑是吉林艺术学院,或者说是整个长春城市的艺术所长。长春这座城市也可谓雕塑城市,是中外雕塑的艺术之家。在长春街头随处可见很多雕塑作品,这让我感受到来自东北雕塑的独特厚重感。长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人们对革命历史的记忆已转化为这座城市的街头雕塑,通过这些雕塑,凝固了曾经在革命战争中浸润的英雄的鲜血。雕塑作品在这次展览里是最大的亮点,如吴为山、殷小烽、黎明、吕品昌等雕塑家的作品让人过目难忘。殷小烽的雕塑作品虽然人物体量很小,但对人物面孔、衣纹的处理透露出艺术家对简约与丰富之间的深刻理解,这是一个艺术家的修养所至。殷小烽说过:“让雕塑在长春,在整个吉林省落地,这就是吉林雕塑艺术家的使命。”而长春这些街头雕塑没有商业艺术的浮华,正体现了吉林雕塑艺术家的使命意识。再看吴为山的《齐白石和达芬奇的对话》这件作品依然非常精彩,作品的体量不大,有着银色的外观,齐白石拿着拐杖形象简约,达芬奇手指天空追问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雕塑家成功地把文化语意和人物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种跨时空的东西方对话,实际上也高度概括或形象地揭示了这次展览的主题。这就是探讨中国美术的发展不仅涉及对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的路径与轨迹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下立足中国这片土壤,以此调校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方位,探寻引进、吸纳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百年之后如何进行自主性发展的道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不能停留在对教科书中有关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的认识,而是要在消化、吸收西方理论之后回到中国这片肥沃而深厚的土壤,回到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的根性中探寻当代发展之路。

此次展览把艺术家的作品重新聚合在同一空间,给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提供了新的广阔视角,这个新的视角就是这些优秀艺术家在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后,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后,不断地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根脉,不断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回归到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崭新的体验与思考。我们寄希望与会众多批评家和理论家把这种鲜活的现场感受与深刻的学术思考汇集于这个研讨会,身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现场,观想中国当代美术的主体问题。

徐虹:艺术创作对艺术教学的启发性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国家画院理论研究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专家顾问兼学术部负责人徐虹:

吉林艺术学院举办的“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是极具意义与价值的。第一,展览根据教学的需求,从培养学生角度出发,选定在美术史上可以进行评论和排序的艺术家作品,让学生看见成为一个艺术家应该达到水准。实际上先辈学者的风范、言行、作品,都是后辈学习的榜样,此次展览汇聚的作品就是要给学生树立典范,让他们明确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艺术才是值得追求的,给他们指明未来所追寻的方向与目的地。第二,此次展览中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的,把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使同学们既看清了艺术家应该达到的高度,同时也看到了艺术家创作过程性的自然流露,包括思想精神、技术手段和对艺术的借鉴。艺术作品创作过程性引发的思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弹性空间,他们可以从艺术家作品的发展过程中吸取某些养分。第三,本次展览使后一辈学者充分了解前一辈艺术家,使更多的后一辈学者受到前一辈学者的直接影响,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艺术学院的美术馆经常做一些典范级的展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也能对其艺术人格的深层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此次展览的国画作品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它的意义、启发性在于可以使学生通过探索人的精神可能性来为自己艺术观念定位。在古典时代的中国画家从伦理的理想出发,他们选择风骨作为人的精神显示来创立作品的内在支撑。就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能让我们感觉到中国画家如何从人与自然关系中去塑造理想世界,或者从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中悟到如何抒写中国式的人格追求。但是,我们今天的“人”又如何表达呢?田黎明此次参展的作品里有一种强烈的现代精神指向,他的追求跟传统中国画的追求已经很不一样了,表现出的是现代性的问题。原来传统中国画里较多涉及表现人际关系、人和自然关系,而田黎明把“个人”概念拎出来,用中国人表达情绪的方式告诉人们我们将走向哪里,对自己的定位在哪里。田黎明的作品用人在爬山、在山上看别人爬山,或者是在山上休息等图象寓意不同阶段的人的不同境遇以及精神状态。作品中人的每个动作姿势都是有含义的,表达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行为和可能结果的思考。学生需要这种精神性的获得,需要独立思考自己的精神指向是什么,或者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所以作为学生来说,需要跳出自身的视角看看人的行为以及终极目标。但是这种视角不同于用“神”的角度去看芸芸众生,而是在“人”和“神”之间找到一个位置,用超越自己的视角看一看,这也是中国现代“宏大叙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次版画作品非常突出,能给同学们打开眼界。版画可以用不同的、多元的方法画现实世界,而且现实世界不一定就“眼见为实”的,也可以是“想像为实”的,想象出来的世界,只要认识到了、理解到了、感觉到了,就可以通过画的形式让大家看见,而且这种“看到”包含了认识、理解与感情上的交融。所以我觉得版画很精彩,特别是范敏的作品,他的作品将现实中微小的虫子表现得特别大,这是艺术家看到的世界,他们把普通人忽略的东西表现出来,告诉人们世界其实很丰富,比我们通常所见更多彩缤纷。

吴为山和殷小烽的雕塑作品,告诉了同学们要有锐意进取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吴为山的雕塑作品已经很多,但是他还在不断地探索,将西方艺术的精粹与东方文化的精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吴为山的作品已经在这方面抓住了某些内在精神要素并开始展示出来。殷小烽的雕塑作品,学生从中既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块、面结构的艺术处理,又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人性的探讨和对人性的个性化解释。所以对于比较敏感的和比较有思想追求的学生来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激发他们自身创新性的思考,并借鉴学习相当多的经验。

油画作品如王建国的《老地方》和刘兆武《望天池》等,告诉学生应该勇于探索,不要被原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需要将“看到”扎实地表现出来,同时更需要把“想到”转换成“看到”表现出来。“看到”的是实在的、存在的东西,而“想到”往往是在虚无缥缈之中,或心灵深处翻动感觉的情感,所以如何把“想到”变成“看到”,也就是感情如果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上面两位画家的作品中找到答案。王建国的作品和刘兆武的作品对比非常强烈,王建国的《老地方》看上去很像人们非常熟悉的场景,但里面的隐喻意味非常强烈,作品中通过边际线的对比、结构上的块面对比,既表现出现代人对过去老地方的一种情怀,又表达出纠结、困惑,甚至带有一些牢骚的情绪,这是当代人对事物的多面解释与多面表达的特征。同时这种模糊性也是艺术应该走的一条道路,艺术应该有一点模糊性,要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启发和感受。其次刘兆武的《望天池》能看到他对天池符号在感情上的反馈,将其变成一种艺术表现,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不断开创艺术道路对艺术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展览的艺术家作品给学生们带来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虽然视觉艺术表达可能有一定材料和技术上的限制,但是其对学生的启发是无穷的。相信通过展览可以培养学生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拥有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获得达到自身理想的精神动力。

郑工:当代美术发展中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郑工:

今天,我们讨论新时代美术创作发展的路向和维度问题。从展览现场及反映出的实际创作状况来看,新时代美术创作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发展倾向,即往跨媒介、跨学科、跨文化方向发展。

第一,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一个热点,也是未来发展需要重点把握的方向。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在美术学科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科目录中本学科命名为“艺术与科技”,而2021年学科命名更新为“科技艺术”。“艺术”与“科学”位置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该学科的学科领域发生了变化。以“艺术与科技”论,往往放在设计学科下,而“科技艺术”则放在美术学科下。对于这一点,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做出了解释:之所以把科技作为前置词,艺术放在后面,是因为美术学科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艺术上,要使科技融入艺术。艺术与科学不是“加”与“和”的关系,而是一种并置关系。并置关系下科技艺术既可以是美术学也可以是设计学,这体现出跨学科发展的趋势。

第二,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离不开材料,也就是离不开媒介。材料是一种媒介,其实跟媒介相伴随的是一整套的技术知识系统。对于学科构建来说,需不断扩展与建构由不同媒介支撑的技术知识系统,才能形成完整的学科架构。从20世纪80、90年代之后,实验性艺术创作不断发展,以创作为主体的学科建设,尤其是美术学科,一直都在朝着跨媒介方向发展。

第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其实是在相互融合的,但是也出现了文化同质化的现象,在不断地超越和跨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断地趋同。我们在趋同当中如何保持艺术的独特性,如何拉大艺术创作的个体差异性,如何拉开艺术知识系统之间的差异性,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同时,趋同和差异的矛盾关系,也是美术学科发展中需要面临与处理的问题。

跨学科、跨媒介及跨文化的创作实践,有一个问题的聚焦点——“空间”,即在特定的空间场域,艺术家如何消解媒介之间的界限,消解文化与学科既有的界限,回到艺术作品本身,回到场域自身,这比“图像”问题更为迫切。今天在观看展厅里的艺术作品时,我格外地关注作品的局部,不管是雕塑作品还是版画作品,作者所应用的媒介质地、肌理、效果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艺术家们非常注意处理这些局部,让材料直接出场。运用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技术处理,达到了不同的效果。艺术家没有被图像所困,更没有被原来图像的观看方法所困。当人们注意到媒介的材质表达时,材质语言与作品的空间关系就暴露了。因此在艺术创作中,需要格外关注“空间”这一概念。这与原本意义上的视觉化空间不同,不是二维或三维问题,而是指一种人文性空间,即在物我相互介入的情况下,散发出的人文性空间。像材质等问题就是物性的介入,人的问题则是人性的介入。在不少版画中,如果仔细端详作品的局部,可以看到局部空间有很好的体现。版画的平面性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主体在创作意念与相应手法下对其进行的阐释,以及最终得到的艺术效果。

探讨艺术作品图像之外的空间还需要注意主体间性。康德论主体性,也强调主客之间的相对性,但依然以人的认知为主体。海德格尔将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延伸,扩展到“存在”的层面。此在与彼在,不管是有生命的人还是无生命的物,都可以成为主体性存在。一个场域,都有空间的话语结构问题。所以,在艺术作品上同样存在这样的关系。创作者构成主体存在,而所有的媒介都是客体,在这个空间当中,主体协调客体,营造着话语秩序,并通过作品结构的把控,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包括作品的主题。

因此,艺术个体性的差异不在于是否使用独特的技术,而在于有没有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技术当然有难度,但是技术只是工具而已,技术之外是观念与意识。“空间”可以成为意识层面上观念的表述。

谈论这一话题,让我想到不久前我去李可染画院拜访李庚先生。他讲了一个故事。即20世纪70、80年代,李政道回国见到李可染,他一直推进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问题。他说,艺术与科技在社会文化发展上不可偏废,如同一辆车的两个轮子。轮子功能是驱动车子的,需要平衡左右关系,才能直线向前。“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逆的前行概念,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关系就是如此。这是在时间维度上谈学科建设。李庚又说,后来李政道再次回国,见到李可染先生,他把之前的比喻换了。他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钱币的两面。我问李庚先生如何理解这一说法?李庚先生没有回答。而我以为这一话语的转向,就是从时间维度转向空间维度,在“共存”的场域空间去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和科学,如果是一辆车的两个轮子,那么需要通过某种机制协调才能够把握其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如果是一枚钱币的两面,就在于怎么把握二者之间存在关系以及位置问题。

以“存在”的位置概念,重新认识艺术和科学的关系,重新阐释我们所面对的空间问题,非常有必要。我们不要被图像问题所困扰,不要被平面化的信息所误导。尤其在艺术创作领域,所有的活动都有一个存在的空间问题。这不仅反映在创作理论上,也反映在当代艺术史论的研究中,特别是对新时代美术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协调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是美术学科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可以说中国美术学科通过跨文化、跨媒介、跨学科式的建构,更符合当代学科、当代艺术的特征,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但同时我们还需要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方法继续对当代美术理论构建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许向群:立足当下——创作反映时代的艺术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

通过“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来讨论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路向和维度,是一件极具现实意义的事。吉林艺术学院能够汇集全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艺术家举办展览,也充分说明了吉林艺术学院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本次展览从学术的层面切入时代的主题,作品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又具有当代审美的语言特征,从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三方面,为新时期美术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样本。这些异彩纷呈的优秀作品不仅以一种多元的样态呼应了研讨的主题,而且也让大家感受到新时代美术创作路向和维度的广阔发展前景。下面,我结合本次展览,就立足当下如何反映时代的问题,围绕两个关键词“诚实”与“准确”谈一些浅见。

第一,诚实的态度是艺术创作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思想认同与情感投入在艺术家关照现实题材创作时显得至关重要。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及经典作品,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如冯法祀先生的《刘胡兰就义》,光构图和形象设计的草图就有一百多张。钟涵先生的《黄河纤夫》画了12年也未完成,在这12年期间他不断调整、反复打磨,最后甚至刮掉重画。这种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显然是以深刻的思考和真诚的情感为支撑的,所以,诚实是精品力作产生的重要途径。如今,中国艺术已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艺术家与时代及社会的联系也变得多维多样。主题性美术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种类型而不是全部,作为个体的艺术家拥有选择权;如果你选择了它,就应该真实、诚实地对待它,这种态度与技巧无关,它关乎的是艺术家的内心。同时,反映时代和现实,宏大叙事、重大主题或热点问题,确实容易引人注目并为人重视,但是,最后表达得是否到位和恰切,才是根本的标准。如果缺乏理解和把握这类宏大主题精神本质的能力或素质,不仅影响艺术家个体艺术特长的发挥,而且还会导致作品成为宣传的图解或事件的插图。当下,反映时代的切入路径和审美表达其实是多样且开放的,艺术家可以采用多种视角或多维方式来做出判断和选择主题,如本次展览中的大部分版画作品,它们诠释主题的角度和方法,能够与自身的主体感悟紧密结合,凸显个性特色的同时投射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因此,诚实应该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艺术家应该从自己对社会与现实的感觉和认知出发,结合自己的能力来成就自己的艺术。本次展览中大量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优秀作品,之所以在创作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超越技能层面而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叩问与追寻,显然与他们坚守正确的精神取向,饱含情感地自觉融入时代的洪流,诚实地对待笔下的人和事,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逻辑。

第二,准确的语言表达是艺术创作达到一定高度的根本保证。通过个人的感知和体验在作品中呈现出时代的特征和审美,准确的主题把握和语言表达非常关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实践,主旨显然是通过“人民”与“生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本质。所以,在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要注重培养自身感知生活、把握生活、揭示生活的能力。唯有此,才能真正发现生活、阅读生活,从而准确表现生活。另一方面,新时代美术创作要葆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审美特征,题材内容上的呼应仅仅是第一步,将新时代变革和发展所具备的主题优势转化为艺术优势,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审美特征和表达,通过提供准确的视觉语言来揭示深层的文化内涵,应该是新时代美术家努力的方向。此次展览中的不少优秀作品在这方面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如田黎明先生国画的宁静感和精神性;邹立颖先生水墨语言的意象性和构成性;王建国先生油画的地域性和写意性;赵培智先生油画的民族性与表现性等等。另外,本次展览中的版画、雕塑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魅力和探索意识,准确的语言表达使这种带有实验性和拓展性的艺术传达和转换,更显出守正创新的时代气息。

因此,艺术家诚实地对待艺术创作、准确地表达思想与审美,才能在创作上达到思想与艺术的完备统一。诚实地面对生活并判断选择,准确地呈现自己的情感与体悟,努力形成具有个性特征和时代气息的艺术语言,才能真正创作出立足当下、反映时代的艺术作品。

于洋:阳光与土地——新时代东北地域文化与当代艺术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于洋:

吉林艺术学院举办的展览无论从画家的质量,还是从策展理念,抑或是从学术理论高度,都具有很好的典范作用。本次展览首先体现的是其学院性与专题性,这是一个名家作品集中呈现的专题展览,对中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等领域最具代表性的24位名家作品进行了汇聚展示,具有艺术家集中创作、课题成果展示的性质。其次,本次参展作品融合了南北地域性,各个部分都具有自身特色,相信对于名家作品的挑选一定是费了心思的,凝聚了主办方对于油画、雕塑、版画、中国画等造型艺术门类的本体性思考。

首先在油画作品中,有范迪安先生的《长白放歌》,呈现出极具地域特色和个人艺术语言的风格与高度;徐里先生的风景油画作品呈现出极强的文人味道和雅趣;王建国先生的《老地方》通过对长春城市街景的呈现,使人们感受到他对油画语言纯粹性提炼;刘兆武老师的《望天池》真正做到将艺术创作方法和与地域性呈现融合;赵培智先生对少数民族人物的表现,也是这批油画作品中非常精彩的亮点。其次,在版画作品中,有李宝泉、郭浩、代大权、杨锋、范敏等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从水准和格调上反映了学院版画当下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和语言风格,虽然这一批版画家并不是中青年的版画家,也并不是最前卫的当代艺术家,但我们仍然能看到其中创新性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中国画的作品中有像田黎明先生对光感表现的、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有卢禹舜先生对大山大水式北方景观的光感表现的作品;有陈孟昕老师对民族人物以工笔画呈现的作品;有邹立颖老师的京剧人物等主题创作的作品;有孙维国老师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这些中国画创作偏向于主题性的创作,其呈现的确实是中国画语言里最符合当下语境的风格气质。在雕塑作品中,有吴为山先生致力于写意雕塑研究的代表力作;有吕品昌先生带有表现性语言的雕塑作品;有殷小烽先生的小型案头作品,以案头群雕表现历史人物的形象,用一种意象化的手法来表现历史,小中见大,耐看耐读;还有鲍海宁老师的作品,既带有鲁美传统雕塑特点,又结合了他自身新的探索。

总之,这些作品都让我感觉到这次展览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三个不同方面的共同点。第一,是对光和土地的表现。光包含着阳光和光影,无论是中国画、油画、版画,还是雕塑,它们都是空间的艺术。艺术家对于光和土地的表现,恰恰应和了东北白山黑水的主题。虽然此次展览邀请的名家来自全国各地,但其作品气质让我们感受到其与东北地域的呼应与契合。第二,是抒情性的、写实化的书写自然。油画作品中风景画居多,而且在它们抒情性的抒写中又是带有某种写实性的提示,对于实景的抒情性表达赋予了风景油画一种新的表达,使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感觉。这一点也是近年来写意性油画、表现性油画呈现地域风格里非常集中的体现。第三,是采用写意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手法。无论是中国画中水墨人物画的作品,还是油画作品或雕塑作品,它们的表现性本身都具有东北人性情里粗犷之中求清整的特点,其对于物性和人性的表达与风景的自然书写,都发挥了每个艺术媒介门类的本体特点。

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介门类的艺术作品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内容题材具有相通性与共用性,图像文化正在抹煞不同画种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科技媒介文化对于绘画的书写性的冲击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如中国画里面的微喷技术,我们要在反思中认知绘画的本体性。其次,在媒介拓展的同时我们应当关注当下的主题,这里的主题指的不是以往所讲到的相对“硬核”的主题性,而是指一种泛主题化创作,能表达当今整体性、共鸣性、时代性精神的艺术。当下的艺术家需要放开艺胆,卸掉包袱,而不是只局限一种想象去应和某种社会主题。这是一个相对开放包容的、百花齐放的时代,国家文化层面呼吁创作者进行创新,就是要多出好作品,表达真感情、真思考,才能真正感动艺术受众。这也是此次展览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最后,通过此次展览可以看到吉林艺术学院的学术追求,呈现出一种系统性的、学院性的、地域性的风骨,或者说是东北艺术的风骨。所有的地域性艺术都有这样的特点,其实东北文化,长春文化既是地域性的又是中心性的。2021年景俊海书记主持召开了文化艺术界人士助力吉林振兴发展座谈会,同一年,我策划了吉林籍艺术家王赫赫回到家乡举办的“吉人回乡”画展。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从故乡走出的长春人,我非常期待有更多东北籍的艺术家回到东北办展,用更好的表现方式呈现当代的东北文化形象。

陈明:中国当代美术创作走向多元发展路向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

此次“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毫无疑问是在当代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展览,该展反映了吉林艺术学院以及美术馆策展人的眼光和心胸。此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路线与维度,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维度,一个是时间的维度,另一个是创作的维度。首先,在未来十年及若干的时间里,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门类和新颖的艺术形态。其次,这些艺术形态总体上会呈现多元繁荣的格局,可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艺术作品创作题材会进入不断地丰富和扩张当中;第二,艺术作品的语言形态、风格图式以及艺术观念会不断更新;第三,主题性美术创作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成为未来美术艺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大课题。具体来说,新时代以来的文化语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背景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更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背景下,美术创作在风格、图式、观念上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艺术观念的多元化促进了形式语言不断地丰富,这是近十年来当代艺术创作中最鲜明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中,主题性的美术创作在国家层面的倡导和推动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特点在这次参展的美术名家作品中得到了比较鲜明、显著的体现。

这次展览的作品深刻体现了艺术语言的丰富、题材的广泛和艺术观念的主流化等特征。比如说范迪安先生、徐里先生的油画作品,新时期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探索;赵培智先生作品中的精神化图式语言具有很强的精神性,不完全是一种意象化地表达,更有了象征性;邹立颖先生的作品有比较浓厚的现实主义品质,体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温度和深度的把握,将艺术感受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在田黎明先生等几位中国画家作品的局部细节中,观众既能看到现实日常的图景,又能看到传统笔墨语言的现代性转换。有的作品还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对超现实主义的意象水墨进行了探索;版画作品中比较鲜明的特征则是极具现代性,版画的丰富性和版画的题材都进入到当代性之中,创作的视角也非常的新鲜;在雕塑作品中,有吴为山的写意雕塑,黎明的抽象雕塑,殷小烽、鲍海宁的写实性雕塑,吕品昌的综合性雕塑。之所以叫综合性的雕塑,是因为吕品昌经常把写实性的人物放在一个意象性或抽象性的背景当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可以肯定地说,从上述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几个门类来看,此次展览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基本面貌和典型特征。

未来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必然还是会走向多元发展的路向,在多元发展的大文化语境当中,未来一段时间内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性与丰富性仍会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主题性创作面临着题材内容、叙事模式、艺术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在未来十年中,还要面对和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创作题材内容的拓展。日常生活题材作为主题性创作的对象,成为一种常态。而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图像领域的拓展,也会拓宽题材内容的疆域。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的图像与我们日常所看到的现实图像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对新媒体图像的选择不能脱离主题性范畴和现实生活;第二,叙事模式的日趋丰富。当代主题性艺术创作中有宏大叙事、个体化叙事等图像叙事模式。未来主题性创作中,图像叙述模式也一定会得到拓展。第三,图式语言的混杂和多元。新媒体技术和多元化信息带来了图式语言的混杂和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艺术家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判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创作语言、路径和方式,这是考验他们创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次展览的意义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新时代创作维度的机会,而从这次展览的作品来看,可以深切感受到时代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风貌,进而对新时代当代美术创作走向多元发展的路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吴端涛:新媒体新技术下的新时代美术创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学会秘书吴端涛:

通过观看24位在不同领域美术大家的作品,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整体趋势,即立足造型本体,在时代中体认生活的本质,不断塑造具有时代温度和人民主体价值的美术作品。

新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从4G到5G的代际跨越,多媒体海量的视觉不断刷新着艺术家的经验,在轰炸艺术神经的同时,也无形钝化了艺术家的视觉感知力。众所周知,人能感知到的世界是不客观的,而且对大部分宇宙中存在的形式是感知不到的,可感知的只是视网膜细胞对电磁波的冲击。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还会受到海量视觉经验的影响。所以对于新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来说,面对海量的视觉冲击,要辩证处理好周围图像视觉经验对自身的规训,具体在美术创作中,需要对图像正确处理和运用,创作出超越图像经验的艺术形象;同时,要使艺术创作回归造型本体,创作出具有时代温度和造型深度的作品。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美术创作不仅受到互联网视觉图像经验的影响,在创作思维上也将受到“命题式作文创作模式”的挑战。如以ChatGPT为代表的AI绘画,使美术创作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可以简单回顾一下AI绘画的创作模式。首先它要输入几个关键词,比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接下来人工智能将会把关键词分解成现代人所理解的一段场景描述,然后再将其再转化成英文,最后经过电脑分析,给出几种符合文字描述场景及意境的图像,以供使用者挑选。因此可以看到,AI绘画创作其实还是一个“文图”的转换中介,它并不能给出最终的成品,而是需要人的参与和细化,需要你在人工智能所提供的图像选项里进行选择并进行二次创作。因此,这种创作思维对艺术家来说特别像在写命题作文,只不过是利用工具对主题创作的命题进行一一破解,最终完成创作。从某种程度上看,AI绘画将文字转换为图像的过程,其实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在某个阶段是同步的。或者说,AI绘画解决的是创作的图式问题,而一件成功的作品还需要在绘画语言表达上进行创新与创造。

也许有很多人忧虑人工智能创作的出现会对艺术家的创作造成冲击,但其实不然。我认为,人工智能反而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图式借鉴。首先,人工智能创作的图像其实是相对简单的,并有其弊端存在,比如由于受到像素点的限制,不能放大打印等,所以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简单的人工智能转化的作品不能直接替代真正的艺术作品。其次,人工智能转换的过程对于艺术创作是有帮助的,艺术家可以利用AI转换工具,对创作命题迅速地解读,之后再在构图与细节上进行人工处理。最后,如果说AI转换的绘画作品可以代替某种艺术,那也是只能是取代平庸的艺术,而不能取代真正具有创造性的、独特性的,能触发感情震颤的艺术作品。

因此,在以AI转换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与艺术关系的讨论中,根本触及的还是一件艺术作品格调高低的标准问题。一件作品的完成,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阅历以及对生活本质把握的深浅程度,因而在创作中体现出的深度自然各不相同。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海量信息,人们也在被各种离奇、传奇、惊奇的新闻轰炸,文艺作品如何才能超越生活的真实和传奇、进入人们的视野、抵达人们的心灵,是当代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艺术不必是生活的复制,而是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它必须要比生活更单纯。其次,艺术家对自然形象的描绘不需要直接模仿,而应该做一些变形处理,夸张应该夸张的地方,省略应该省略的地方。只有变形才能表征艺术家对美的源泉最活跃的感知,只有变形才能明显烘托出人们看不见或者隐藏的意识。如果艺术作品精细得像摄影作品,那也只能说明这个艺术家拥有了外表层面的复制技术,但是技术并不能使鉴赏者投入感情或真情流露。

因此,在新时代海量的视觉图像以及AI图像转换等技术的轰炸影响下,艺术家更应该注重对自我内在精神的培养,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把握。艺术家要不断深挖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形成见精神、见品格的个人认知,这样才能创作出传递独特的精神品格的艺术作品,使其具有时代温度和人民性的主体价值。

孙欣: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带来思考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任编辑孙欣:

从展品角度来看,参展作品具有立意深远、思想深邃、语言精练的学术品质。从策展思路来看,通过高水平策展团队的构思,使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在展厅中形成巨大的精神合力,观者得以从中感受到新时代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宏深、辽阔的文化路向。同时,本次展览也带来了值得深入思考的议题。

其一,艺术本体语言的坚守和超越。在全球化、世界主义、价值观多元的当下,多种视觉形态不断涌入大众的视野,科技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统摄生活与艺术。尤其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在他们的认知当中,或许基于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生发的“当代性”是衡量艺术创新的唯一路径和评价标准,进而认为艺术的本体语言不再重要,画种间不必再有界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哪种艺术形式,本体语言都是表达的基质、原点。作为视觉叙事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它们的媒介、材料、技法伴随着历史发展积淀出独特的内在属性。形式语言的规定性、包容性使其在捍卫自身审美特质的同时,具备与他种艺术对话交融的多种可能,既朝向自身语言体系,同时又向着多重经验敞开。此次展览当中的艺术家对本体语言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他们不仅在创作实践当中深下功夫,而且对于中西艺术史也有着系统化地把握。正因拥有开放的意识和内化的精神,才使他们没有走向“为新而新”“新而不深”的表象化之“新”,而是保持了学者艺术家的警惕眼光和价值判断,以作品传达出对于《庄子》中“技进乎道”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展览,能感受到艺术家在不断修持本体语言基础上正在试图展开某种超越,其中,殷小烽、鲍海宁等老师的作品都比较显著地体现了这个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介、新材料、新技术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是否具有深刻的艺术思考以及掌握准确传达艺术思考的语言能力。

其二,时代洪流的主体意识。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来看,中国现当代美术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中持续实现对视觉经验、本体语言的改造,建构着传统艺术形式的“视觉现代性”。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图像信息的共时交互,创作的同质化、平庸化倾向频繁出现于世界当代艺术的进程中。不少艺术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开始直面世界文化的异质性、多样化。充分把握民族与世界、传统与时代的关系,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资源的现当代转换,试图以自身话语丰富中国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的维度,促进“中国文化”的主体化。此次参展艺术家大都属于这个探索范畴。这是宏观“主体”,而微观“主体”则指向个人,指向艺术家个体。艺术是人学,作品是艺术家最好的教学样本。本次展览当中有许多艺术作品可以为学生带来启发。如田黎明老师的作品展现了审美品格的重要性,他把传统文化充分内化,展开冲淡美学的视觉表现;吴为山老师的作品展现了写意精神的重要性,以“写意雕塑”的方式塑造了中国文化形象,表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气派。当然,还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既给予学生技术层面的启发,又带来思维方式、观看角度、审美品格等精神层面的启发。相信年轻一代通过观看此展,可以保有探索的锐度和敏感、保有“主体意识”自觉自由地展开艺术创作。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教育家,都肩负着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文化使命和时代担当,期待这些蕴藏着传统基因、时代气象和生命温度的作品能够长久推动中国美术的未来。

张红梅:吉林省美术风格体系构建的追溯与策展思考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红梅:

本次展览在策展之初,策展团队将展览主题定为“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这是对策展立意的高度概括。“培元立心”,“培”的是艺术之根,“立”的是艺术之心;“臻于至美”是追求理想化的至美境界,期冀通过本次展览汇聚的24位艺术名家作品,生动地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术追求。

本次展览在策展阶段对吉林省美术史进行了追溯和梳理。在中国美术史里面谈到吉林省地区的美术,主要包括公元4世纪时期高句丽的美术和辽金时期的美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吉林省的美术发展受到来自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影响,如国画方面受到来自北京、上海等国画创作活跃地区的影响,油画则受到来自日本、俄罗斯的影响,因此,吉林省的美术呈现出既有古代时期的多民族性,又具备近代时期的东北亚区域性。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延安鲁艺来到东北,从此吉林省这块土地上的美术又有着红色血脉的赓续。在此之后的几年时间,革命的、进步的美术风格对吉林省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古元先生在此时期创作的版画作品《人桥》《烧毁地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有一大批美术名家来到吉林,如国画家孙天牧先生、潘素先生、卜孝怀先生,油画家靳之林先生、袁运生先生、胡悌麟先生、傅植桂先生,版画家范梦先生、英若识先生,雕塑家王丙召先生、李守仁先生,美术理论家葛路先生等。吉林省本土也逐渐涌现出一批时代名家,如国画家王庆淮先生、黄秋实先生等。1960年,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省美协在长春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东北三省美展,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宋振庭看到东北三省美术家的创作成就,提出打造“关东画派”的倡议,他总结“关东画派”的特点是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自此东北美术正式有了本土美术的初期面貌。1961年左右傅抱石先生和关山月先生来吉林省写生,描绘了长白山的天池和瀑布,促使傅抱石先生的瀑布画作形成特别的风格气势。1962年,吉林省的国画家们考虑在“关东画派”的基础之上再打造一个“长白山画派”,但从现有的资料文献上来看,当时的先生们认为不太成熟,并没有继续推进。这个时期,外来的美术家与吉林省的美术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不同的美术风格、形态不断融合,最终使吉林省的美术形态呈现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也使吉林省美术第一次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发展路向。

20世纪80年代,吉林省美术创作迅猛地跟上了中国美术快速发展的脚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面貌。以油画为例,当时吉林省拥有风格鲜明的油画家群体,以贾涤非、赵开坤为代表,他们的风格被称为“东北表现主义油画”。从80年代的“东北表现主义”,直到今天的“北方写意油画”,吉林省始终有一大批的名家在进行群体性创作,吉林省的美术事业发展到了完整与成熟阶段。本次展览邀请的本土艺术家是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建国、刘兆武、殷小烽等。王建国老师的作品经常描绘长春的老建筑、老街道,但在画面中又加入非常现代、时髦的人物,表现出时代与人的微妙关系,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寓意性;刘武兆是更年轻一代的油画家,他的作品集中在对长白山主题的塑造,更能体现出在观念层面的当代性和精神性;在雕塑领域,殷小烽无论是他的主题性创作还是基于地域文化的创作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他带动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团队进行不断地创作。

通过以上吉林省美术史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吉林省的美术形态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样态。第一,已经形成的美术形态是在吉林省地域上发展创造的,同时也会吸收外来师承和传统宗派的有关理念,涉及的领域也是比较宽泛的,体系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成熟;第二,在区域美术集结过程中美术创作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标志性更加清晰,在不断扩大维度过程中达到新高度;第三,区域美术的创作风格、形态的形成一定和所处时代、地域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时,需要一批拥有共同艺术理念的艺术家不断地创新,最终形成典型性的区域美术形态。成熟的区域美术形态不仅要有杰出的代表艺术家、代表性作品,同时还要形成广泛的传播,获得国家层面的学术认同。

因此,本次展览策展团队最基本的学术思考是通过展览推动地缘美术和主流美术之间的互动,通过邀请到的中国当下最有代表性的名家和作品,助力新时期吉林地域美术发展路向性的选择和维度上的拓展;其次,本次展览对于艺术学科发展及专业教学非常有帮助,同学们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在课本、教材上或在老师的课件里才能看到的美术作品,近距离解读作品中每一处的细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实践机会;最后,本次展览的整体策划也是从艺术院校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希望能为助力社会美育服务、为区域性文化建设贡献吉艺力量。

陈思:为推动吉林美术发展注入新活力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思:

此次“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大画种,展出全国范围内24位艺术家的80多件艺术作品,从广度、精度和高度上都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精品大展。结合研讨会议题“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路向和维度”,我想从两个层面谈谈对展览的理解和感受。一是从展览的价值层面来看,可以用“全国与区域的互动”和“艺术与教育的融通”两个维度对本次展览性质进行概括;二是从艺术本体层面来看,本次展览作品不仅是形象、观念、情感的有机结合,而且呈现出艺术家个体和群体的成长、思考与发展的历程。

首先,从全国与区域的互动的维度来说,容易被全国混淆的东北三省无数次尝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刷新区域艺术的存在感和关注度,这样一次全国名家作品引入的展览,对全国美术界、社会各界认识吉林文艺发展、对吉林省美术工作者进一步突破地域局限都是非常有效的推进;从艺术与教育融通维度来说,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发挥了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美育高校服务的功能,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不仅是吉林艺术学院的教学平台,也是对全省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开放的平台,为大家带来国家层面的美术精品。

其次,从形象、观念和情感层面来说,众多艺术家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形象的选取与个人成长经历的结合,对情感的表达,对观念的输出进行了有效的呈现。有的艺术家提供的作品完成时间跨度比较长,可能历时十年左右,呈现出艺术家历史性地思考和发展过程。

本次展览中,吉林籍艺术家对展览实施推进、对吉林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邹立颖老师是吉林省“走出去”的优秀艺术家代表,他为吉林省很多重要美术展览都提供了全力支持,在他的水墨人物作品中可见他对笔墨的坚守及对现实题材的成功表现,如《仲夏》中朴实的形象、雄健的用笔和华滋的墨韵,节奏虚实相生,堪称精品力作。作为坚守吉林大地从事美术教育的艺术名家,殷小烽和王建国以社会行为及艺术作品用心用情地推动吉林省美术发展。在殷小烽老师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人物的经典塑造、对历史的深刻表达以及多年来为城市文化作出的努力,如今长春这座城市的雕塑和公共艺术都呈现出了本土艺术家服务社会的炽热情怀。王建国老师以画笔为家乡立传,他的油画长期记录东北自然和老工业基地长春的城市变迁,特别是疫情下的城市与人,写意的笔触间充满了对生长热土的挚爱。青年一代中,吉艺刘兆武老师致力于长白山水的油画表现,作品超越形象,宏阔深邃。

本次展览高在名家林立,重在精品纷呈。如吴为山馆长的跨越时空的对话系列雕塑把非逻辑关系转变为视觉图像的比对关系;赵培智老师对绘画性的追求和对意象性的呈现独树一帜;鲍海宁老师对人物精神性的传达让微小体量雕塑传达出精神内涵带给人心灵震撼;版画杨锋老师的《鲁迅》用极简的线条深刻传达人物精神,吸引众多观者流连,郭浩老师以精微细腻的艺术语言聚焦天地自然之局部,引人无尽思考。时间有限,其他艺术家和作品难以一一列述,但都在现场让我们感受到了本次展览的精品性。

最后,感谢吉林艺术学院搭建平台汇聚名家作品,感谢尚辉先生及各位专家学者来到吉林省,本次展览对吉林省教育、文化和艺术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吉林省的教育文化和艺术发展注入新活力。

赵培智:吉林省油画家的绘画形态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油画家赵培智:

感谢吉林艺术学院的邀请,参加本次展览的二十几位艺术家都是我的前辈,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一直特别关注吉林省的油画,从吉林省走出去的油画家有贾涤非、赵开坤、任传文、刘大明,到如今的王建国老师,我个人把他们称作“吉林油画现象”。尽管还没有理论家把他们归到一起进行研究,但我一直是比较关注他们。我觉得他们是在中国油画的历史中语言上是有突破的、有建树的艺术家。

他们的绘画形态都是一致的,具有开拓性的,他们的绘画重点是空间上的突破,是在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之间自由转换,甚至是有多维空间上的自由表达。我曾与他们一起写生过,看过他们作画,尤其是赵开坤老师,令我印象很深刻。他绘画后期会达到非常自由的状态,在客观和主观表达之间进行微妙地呈现,他的这种表达方式在西方的绘画中是没有的。在吉林省土壤中诞生这么多位在审美取向、表达方式上可以划为一类的大家的现象非常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其对于中国油画的发展、美术实践的教学、后辈艺术家的学习来说都是很好的案例,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梳理。

孙维国:全国艺术名家共赴吉林美术盛宴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孙维国:

首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名家,这次展览是一个名家聚集的展览,也是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种类齐聚的展览。首先感谢吉林艺术学院苏威院长和邹立颖老师的精心策划,为这次展览的圆满举办付出了很多努力,辛苦了!

这次展览如此名家云集,同时也有著名理论家的参与,他们都为这次展览增添光彩。本次展览也是吉林省美术界的饕餮盛宴,为广大美术家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这次展览主题鲜明,更加表现现实生活,反映时代主题,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创作题材反映出当代主题的发展与时代性,通过表现新时代特点形成了本次展览的全新面貌,更加丰富而多彩,创作上注重视觉文化理念的构建,是思想性、观念性上集中表现创新和探索的过程。

我很荣幸能参与本次展览,更加荣幸能有机会同来自全国的美术名家进行交流学习,这对我今后的创作会有所帮助,我将会继续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高质量美术作品。

殷小烽:艺术家无愧时代地打造精品力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殷小烽:

作为参加本次展览的本地艺术家我有以下感悟,相信像我一样在东北这块黑土地成长起来的艺术家都会有此心声:

第一,感谢在场的各位理论家。本次活动的举办从东北从文化的角度上也给在地艺术家注入一针强心剂,仿佛一股春风来,让我们这批艺术家看到了希望,艺术家会继续“死看死守”东北这片黑土地,无怨无悔。今天不同地域的各位理论家来到吉林艺术学院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真挚的情感给每一位艺术家“把脉”,这让我们在以后的创作中更有动力前行。

第二,感谢参展的各位艺术家。他们在百忙之中积极地参加本次展览并带来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有些作品还是各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本次展览的展出推迟了一年半的时间,今天终于成功举办,要感谢这二十几位的著名艺术大家对吉林艺术学院的支持。

第三,感谢当今发展的时代。如今的时代造就了我们这样一批艺术家,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说“要用美术的作品融入到城乡规划建设之中”。这是时代的春风又来了,美术人要用双手、用对艺术最虔诚的态度,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地打造精品力作,这才无愧于时代。

邹立颖:重学术·重语言·重面貌

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邹立颖:

本次“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策划理念就是要重学术、重语言、重面貌。

因此本次展览及研讨会对邀请各位艺术家、理论家非常重视,本次展览汇聚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领域24位名家作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参展的艺术作品不仅学术性要强,还要具有语言面貌,用《三字经》的话来形容就是要呈现出“性相近,习相远”的精神面貌。以中国画举例,田黎明、卢舜禹、贾广健、陈孟昕等艺术家的作品风格、面貌都不太一样,但也有其关联,所以画展的布置要考虑对观众的引导性,本次展览布置就呈现出非常好的效果。

作为从事美术实践的艺术家,参加像今天这样的理论研讨是非常有价值和收获的,理论家所剖析的内容值得被记录下来反复理解。我们呼吁更多有价值的展览举办,同时也期待展开更多的理论研讨。本次的展览也将准备巡回展出,如在海南、厦门等地,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与理论团队的各位理论家再次相聚。

最后,我作为“培元立心 臻于至美——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的总策划之一,非常感谢本次展览策划团队的辛苦付出,尤其是张红梅馆长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本次展览成功举办,“苦”与“难”都在她那,而“问题”都出在我这儿,再次感谢大家。

猜你喜欢

准确
对课堂语言的粗浅认识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
信息化视角的出版编辑创新研究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准确切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在新闻的深度报道中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探究
贴合语境准确翻译文言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
聚焦语用,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课堂主问题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