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07-04贺诗泽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能力导向应用型

摘  要:在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和凸显其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痛点和难点。随着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持续深入,中国现代文学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理念,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对标人才培养目标、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多措并举将课程教学切实转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上,着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能力导向;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52-04

基金项目:2021年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线下课程”(川教函〔2021〕493号);阿坝师范学院2020年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线下课程”(项目编号:202004005);阿坝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重点项目“老舍文学创作的精神文化渊源研究”(项目编号:ASA19-08)。

作者简介:贺诗泽(1970—),男,学士,阿坝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专业核心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现代文学修养,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理想、情操和美感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固守知识本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偏弱。

当前,随着高校应用型转型不断推向纵深,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在培养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提高现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的同时,聚焦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的提升。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对标人才培养目标、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将课程教学切实转向提升学生的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凸显其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2]。

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语境

2015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开始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作为高等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向社会输出具有人文情怀、具备高涵养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3],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能力导向,深思自身应如何拓宽并深化创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优化课程教学展开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素养。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时代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学生在当前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提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单只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创新素质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基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这一现实语境,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以课程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历史积淀,决定了它已然成为一门独立、成熟的学科,同时也形成了沿袭至今的相对固化的观念与模式。该门课程的教学如何在立足提高学生现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的同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如何充分发挥和凸显课程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些问题既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痛点和难点,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文学性教学匮乏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材的框架结构将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划分为“三个十年”,内容包括文学运动、思潮流派以及代表作家与作品。具體到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即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流于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文学类课程文学性的特征。即便讲授文学作品,仍停留于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这样的传统套路。在课程教学中对诸如史与论的联系、史与文的关联、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等方面的处理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4]。课堂教学重心脱离具体文学文本,缺少以文本为中心的文本细读,导致文学课程文学性的匮乏。

(二)系统性观念缺失

系统性观念缺失,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展开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在学生短暂的记忆学习中,缺乏完备的系统概念,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学生在进行知识回忆的阶段,一般会呈现迷茫的状态,碎片化学习知识点时缺乏对知识点间关联性的认识,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而中国现代文学中诸多的观念变迁、思潮更迭、文类衍变等都具有相互之间具有前后有因果、彼此相关联的特点。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掌握文学思潮与运动的更迭,把握中国现代30年的文学发展规律,构建史、论、作家、文四位一体的系统性观念。

(三)文史结合观念欠缺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及成就的概括,是我国文学宝藏中最具智慧的结晶。过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在“文”与“史”关系的处理上往往偏废其一,文史结合观念欠缺[5]。对此,应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感知时代衍生出的文学现象,将文史结合。通过历史内容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中作家传达的内容与情感。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例,全文呈现低沉的感情基调,这与当时作家所处的背景息息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作品是当时社会背景的再现,是历史的传承,蕴含了丰富的时代要素,涵盖了作家处于当时背景下的现实表达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文学作品呈现出历史复杂性的特征,包含着作家对当时时代的表述、判断以及未来向往。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倘若欠缺文史结合观念,无法整体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特质,更无法对其展开深入的解读。

(四)能力培养观念淡薄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基本呈现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文化常识与文学知识。教师能力培养观念淡薄,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低下。随着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增加的背景下,文学课程应该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出教学方法的革新,提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改革目标与思路

顺应当前高等教育应用转型发展,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以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础厚实、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改革目标。在着力推进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应用型人才能力目标要求,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积极吸收伴随时代发展而更新的先进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转化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经典教学方式为手段,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密切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今中外文学之间的关系,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四、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下,理论知识占据课堂的主体,学生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中国现代文学课堂失去生机。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到学习内容中的机会,陈旧的教学方式在无形中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朝偏离课标的方向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此,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促使师生共同参与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尝试开展开放式的课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能力为导向,落实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对接培养目标,确立能力培养导向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高校教学从理论知识传授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在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增大的形势下,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宽广人文情怀、严谨语言表达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过程中,要确保课程的德育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衔接。课程教学不仅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6],也要培育学生现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更要提升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开展文学批评和审美能力。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文学类课程要强调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熏陶学生的语感、意境感觉,让学生深刻感知文学作品并展开想象。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对文章语言展开精细研读,通过沉浸式的感悟与想象,增加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对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革新教学内容,拓展能力培养空间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一直延续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合理性,重视“史”的教学,导致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学内容呆板无趣,并未将其化作学生内在的能力。因此,要顺应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适时革新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以文学内容为基本单位,文史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开展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在教学中要针对能力提升目标,在教材基础上整合、革新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回归文学,回归文本,激励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情感、精神。以卞之琳的诗作《断章》为例,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篇情诗,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表现事情哲理的文学作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样性阐释,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曹禺的《雷雨》一文为例,教师不必严格依照教材介绍其写作背景、地位和作用。对这些基础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凭课前自学加以掌握。对于《雷雨》这一经典剧作,教学设计上就需要以教材为基础革新教学内容,重组、重构内容体系,充分凸显课程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例如,在把握剧作中所涉及的八个人物时,可以设计诸如“他们各自在表达作品思想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周朴园、繁漪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角”,“出场不多的周冲在本文中的角色作用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表意的多样性,充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展开创造性想象,开展开放性阅读和富于创意的文本建构,文学感悟和欣賞能力明显提升,从而拓展能力培养空间。

(三)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能力提升手段

创新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变革传统单向的灌输式、演讲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最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能力。

首先,开展体验式、情境化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针对性强的教学场景和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在课堂活动参与中体验、感悟,深化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及人物命运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曹禺的《雷雨》,以其“开端即高峰”的独特地位以及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人生内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对于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戏剧这一文体特点,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先以教室为舞台进行话剧演出,待打磨成熟后在全校公开展演。这种体验式、情境化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领略文本的艺术魅力,领会蕴藏其中的思想内涵,提升了学生文本分析和解读能力。

其次,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较好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同频与共振[7]。教师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师生、学生之间就某一文学现象或某一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深入探究。例如讲到老舍时,可以就老舍文学创作的精神文化渊源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考老舍到底汲取了哪些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以及这种接受对老舍文化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显在影响。这些思考与探讨有助于学生深入把握老舍文学创作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力。灵活运用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求知天性,使之在热情迸发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教学内容,更能拓展学生思考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学批评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当前网络教学资源兴起,智慧树、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等课程学习平台教学资源丰富,教师既可以将网络优质课程资源推荐给学生,供学生课外学习,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做到取长补短,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极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有效开展第一课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条件。

在应用转型进一步深入的今天,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紧随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对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革新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举措,持续推进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值,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慧,徐高明. 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变革——《江苏高教》2019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 江苏高教,2019(06):119-124.

[2] 申纪云. 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2(Z2):11-14.

[3] 钟玮. 地方大学校地合作应用型转型发展研究:必要性、支持条件与对策建议[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05):16-21.

[4] 谭伟平,龙长吟. 现代中国文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3.

[5] 顾文艳. “偶然”的诗学——《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文”与“史”[J]. 当代作家评论,2021(03):199-206.

[6] 彭虹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变迁的百年历程与展望[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03):123-138.

[7] 邓艮. 为了现代的人生:高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谫论[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01):116-125.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中国现代文学能力导向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论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性”的疏离与融合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能力导向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建设研究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