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基·对接·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3-07-04彭晓萍

学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彭晓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教育内涵与基本形式出现了一些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等特征更加突出,使中职语文教学不得不进行一系列创新。教师开辟更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可以遵照“固基——对接——提升”逻辑,先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再衔接职前教育,最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故在此背景下,结合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优越性和基本原则,研究并分析了创新实践路径,旨在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实现,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得到多元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02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08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决策。而中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存在,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质量劳动人才的关键一步。教师在中职课程教育中,应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不断通过革新教学模式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向“技能型人才”靠拢。比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固基、对接等创新提升教学水平,加紧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一、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优越性

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一是能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品质,二是可优化学生职业发展前景。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单一性,学生精力多集中在对教材语文知识的学习上,很少对课外语文进行拓展学习,对语文的了解、掌握和应用不足,是影响其发展语文素养的关键。但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教师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给予学生落实“课内外一体化”学习的机会,学生找到走进语文世界的更多落脚点,对语文的分析和运用越来越多,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发展语文素养,在“基础与素养并重”中,大大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品质。此外,基于创新,教师可以在“就业导向”下,将涉职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借助语文课程认识职业,增加其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学生增强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技能和品质,能够拥有更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多元性

中职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跨越古今和国内外,既有现代诗歌、散文、小说,也有古代诗词、文言文,其中还包括一些体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容。讲清楚不同内容,可以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理应坚持“多元”原则。

(二)专业性

前已说明,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应注意对接职业教育,促进学生专业发展。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遵循“专业性”这一基本原则,让“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学生专业学习展开,提高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针对性。

(三)实用性

技能型人才,也是实用性人才,鉴于中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教师在各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中,必须关注教学实用性,以及学生实用能力的发展情况。这也决定了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还要坚持实用性基本原则。

三、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现实路径

(一)固基:厚积薄发,超越自我

固基,即强化学生语文基础,只有帮助学生打好语文的基础,才能使其厚积薄发,日复一日地超越自我。对此,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创新,改善中职语文教学“基础不牢”“急于求成”等局面。

1.激活“学好语文”兴趣。教师应增强课堂趣味,激活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一个人若是没有“学好一项知识”“做好一件事情”的兴趣,无论外界怎样影响,都很难取得杰出成就。而以往的教学成果也表明,学生中职语文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兴趣不足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所以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应先调动学生“爱学”情感,使其建立“学好”目标[1]。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以成语故事、民俗文化、神话传说、影视资源、语文游戏引入新课,使每一节阅读课都能为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在有趣的阅读中储备丰富的语文知识。在写作教学中,以时事评论、职业宣传、岗位介绍、工作畅想、人生规划等话题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争取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对语言建构和运用的畏难情绪,促进其由“不想写”“不敢写”到“爱写”的转变,使其灵活运用所储备的语文知识进行表达。

2.统筹兼顾语文课程。教师要重视“统筹兼顾”对中职语文教学基本效果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学是为每一名学生服务,但是由于基础不同,学习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发展目标也不同,不同学生在中职阶段的语文学习需求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教师只有让教学在“激趣”基础上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固基”目标。对此,教师应先对学生“共性”与“个性”展开评价,明确学生的集体成长需要和个性发展需求。比如,通过入学测评、个别谈心等方式进行交流,检验学生语文基础,了解其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在中职阶段的学习想法。同时在教学中追踪观察每一名学生学情,以学情动态分析为手段,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的阶段性发展需求。紧接着,在设计集体教案基础上,为班内学生分别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帮助他们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以“分层”策略辅助教学,根据学生需要落实个别辅导,缩小生生差距。学生既能实现个性发展,也能获得全面成长,还对激活其“学好语文”兴趣有一定促进作用。

3.在与时俱进中扬长避短。在创新中“固基”,要学会与时俱进,践行“扬长避短”基本观。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沿用传统教法”和“摒弃传统教法”的争论始终不休,但“坚持传统”并不完全意味着守旧和故步自封,教师范读、板书、手势语言、提问、小组讨论等传统语文方法,也能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彌补微课、白板交互、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法的不足。教师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运用现代化教法创新中职语文课堂,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模式,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度沿用传统教法,避免过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达成在新时期中职语文课程中,以多元教法促进“固基”学习的目的。

4.培养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应得到教师的关注。除“兴趣”这一主观情感因素外,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同样对学生中职语文学习质量有着巨大影响。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或者没有建立良好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对中职语文的学习浮于表面,很难在阅读中理解文章深层含义,也不能在写作中流畅地进行表达,最终造成了基础不扎实的结果。因此教师由“固基”切入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将部分关注集中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比如,在课堂开展“自学与展示”活动,融合“小组讨论”与“翻转课堂”两种教法,一边让学生合作自学语文,一边观察、记录其自主学习方法和习惯。待学生完成自学后,先引导其分享收获和感悟,再依次指明其存在的方法和习惯问题,帮助他们校正方法与习惯。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也能更恰到好处地发挥引导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默契的课堂配合下,学生逐渐增强“固基”学习。

(二)对接:立足语文课程,适应现代职业

中职阶段,学生不仅要通过专业学习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也要在基础课程中提高适应现代职业的能力。因而,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中职语文课程对接现代职业的必要性,将职业教育融合在语文教学中。

1.丰富阅读思考,初识职业信息。俄国作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读书是为明理,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没有一篇不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中不乏与现代职业规范、道德相一致的道理。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以此丰富其阅读思考,使其初识“在现代职业中要遵守哪些规范”“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要坚持哪些品德”等职业信息,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态度[2]。比如,在“职业”主题文章的阅读中,引导学生展开“文章主人公的行为和语言表现了他(她)对职业怎样的一种态度?”“虽然文章主人公和我们所处时代不同,但他(她)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在现代职业生活中学习?”“如果你面对和文章主人公相同的职业环境,你是否会做出和他(她)一样的选择?为什么?”等思考。学生见贤思齐、推己及人,增强对职业的理性思考,内化职业素养,对其在未来真正进入现代职业环境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2.调整学习侧重,发展专业品质。不同中职专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比如商务、旅游、营销等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而策划、广告等专业对学生书面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这决定了一个问题——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并促进其与现代职业的对接,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调整学生“口语”与“书面语”学习比重。比如,在商务、旅游等专业语文教学中,增加课堂讨论、辩论、朗读、复述、演讲等教学比重,引导学生学习在口语交际中表达情感的方法,也培养他们在交流中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广告、策划等对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语文教学中,侧重写作训练,以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练习广告、策划等书面语言,提高其相关语言的书面建构和表达能力。如此,不但强化了中职语文读写要素,也促进了学生专业品质的发展。

(三)提升: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说到底,基于中职教学实际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只有一个目标:提升学生综合品质,使其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都能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因此教师在“固基”与“对接”外,还要强化“提升”教学力度,增加语文课“综合素养”培养效果。

1.践行课程思政。近些年,基于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与“协同育人”理念,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中职教育的关键指导思想。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中职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离不开课程思政的融入。另外,学生想要在未来的职业环境中崭露头角,也需要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综合以上来看,不断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品质,践行课程思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3]。比如,教师可以在“职业”“劳动”等主题阅读教学后,利用语文教学契机,组织“学习全国劳动模范”“对话职业标杆”等特色活动,让学生认识周围各行各业的优秀岗位工作人员,学习其先进精神和高尚品格。又或者,带领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建党伟业》《觉醒年代》《中国医生》等,学习其中“不能只在生命和职业中追求‘小我,更要有‘大我,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升华中职语文课堂,让学生能勇敢、坚定地面对未来职业生活中的无数诱惑和挑战,拥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和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立足语文课堂,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讲解,培养学生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职业学习、开辟光明职业未来的意识。

2.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若能在互联网中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空间,增加创新教学容量,那么自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4]。所以在中职阶段,为配合语文以及其他教师学科的“创新教学”工作,学校还可以出资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创造在线教学、课程共享等条件,让师生在传统课堂之外,还能一同探索语文中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与职业、专业相关的语文学习资料,在“自主发现”中激活学生对语文与职业的双重情感,促进语文教学的创新,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3.培养创新品质。创新也是现代化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学生想要在中职毕业后的社会生活中真正适应职业环境,提高岗位竞争力,必须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突破岗位工作和技能的限制。為此,教师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也可以适当渗透“创新品质”培养要素。比如,打造“生本教学”课堂,让学生成为“临时教师”,在教师指点下创造新颖的教学和课堂活动方式。再比如,开展特色语文实践活动,以“创新”和“体验”为实践的“唯二”要求,不对实践过程进行过多约束,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新探索……学生越是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新”的尝试,越能发展创新品质,并将其迁移运用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得到“新”的提升。

中职语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也要有助于其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任重而道远。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把握中职语文课程自身特点,还要加强对“就业导向”“课程思政”的考量,让中职语文有效地对接职业教育,多维度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以真正促进学生多元的学习和发展,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龚晓梅.能力本位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散文百家,2021(20):161.

[2] 吕荣瑞.中职语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9):16.

[3] 何波.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3):170.

[4] 黄薇.以专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探讨[J].课外语文(教研版),2020(11):104.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