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盏 器型典雅 魅力四射

2023-06-27程应峰

绿色天府 2023年5期
关键词:建窑建盏油滴

○文/ 程应峰

建盏,赏心悦目,美轮美奂。在宋代,建盏是一种喝茶的用具,也是一种可以把玩的物品,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追求。建盏延续至今,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特产,被冠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誉。

古朴传世 底蕴深厚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宋代“建窑”出品的建盏,被普遍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用具。因其色黑,极容易反衬出茶沫的白色。建窑黑瓷的胎质呈灰黑或黑褐。其胎含砂粒较多,露胎处手感较粗;建盏手感厚重,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建盏使用正烧,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为避免烧窑时,釉水粘窑,外壁往往施半釉,因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又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恰恰成就了建盏,在中国宋代,建盏已是八大名瓷之一。其中的天目瓷成为皇室御用茶具。

建盏作为皇室的御用茶器,宋徽宗、蔡襄等君王名臣推崇有加,范仲淹、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等文人墨客争相咏诗赋词,如蔡襄的《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苏轼的《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以及晁补之的《次韵提刑毅甫送茶》:“炰羔煮饼渐宜秦,愁绝江南一味真。健步远梅安用插,鹧鸪金盏有余春”等诗词中,称颂建盏的佳句比比皆是。

宋时,点茶之风盛行,“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因茶而生的建盏,与以北苑贡茶为代表的建茶,一同在宋代驰名天下。可以说,宋代建盏作为黑釉瓷器的巅峰之作,曾被世界各地有心人珍藏。时至今日,那些热爱建盏、痴迷建盏的大师,仍旧在不断地烧制新品。建盏所代表的典雅美学,也在寒来暑往,春秋轮回中,得以延续光大,成为代代相传的独特而闪亮的器具。

建盏四型 各具风趣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其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分类的话,有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常见中、小型碗,偶见大型器。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类碗大型器比例相对其他类碗较高,但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常见。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便于在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建盏四型盏含砂粒均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宜于斗茶的需求。

建盏斗茶 愉悦精神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瓷的国度,茶文化和瓷文化拥有不置可否的映衬与关联。建盏,便在茶文化和瓷文化之间,起到了微妙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人饮茶,在唐代中期已蔚然成风,并开启了品饮艺术的先河。有饮便有煮,烧水煮茶,将煮好的茶用瓢向茶盏分茶。饮茶时,要将鲜白的茶沫,咸香的茶汤和柔嫩的茶末一起喝下去。到了宋代,方式一变,便有了点茶法,点茶比煮茶更讲究。宋代点茶用的是团饼茶,先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接着烧汤,用沸水冲洗后,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先少倒点开水,将茶粉调匀,称调膏。再从四边注入沸水点茶,边注水边用茶筅击拂成悬浮液,汤花色白,在盏边无水痕为佳品。然后将有茶末的茶汤一起喝下。以点茶法赛出茶和茶汤的质量,称为斗茶,又称为茗战。宋徽宗赵佶曾在《大观茶论》中说:“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有关斗茶的标准,蔡襄在《茶录》中有言:“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也就是说,先看汤色以纯白如乳为上,其次看茶汤,茶汤的表面泛起的“汤花”,能较长时间凝住茶盏内壁不动为胜,俗称“咬盏”,汤花散退较快,先出现水痕的为负,俗称“云脚涣散”。水痕出现的地方在茶盏内壁与茶汤相接处。

宋代斗茶以三战二胜决出胜负。所以在当时受到了上至皇帝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市井平民、浮浪哥儿的广泛青睐。斗茶不仅仅是决出茶的品质优劣,实质上是一种追求精神愉悦的茶事活动。在斗茶不断向更高境界推进过程中,茶叶、茶具的品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需求。当斗茶风靡朝野,达到登峰造极之时,建盏便应时出现在大众的视界之内。也就是说,建盏的面世与斗茶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油滴作品 韵味无穷

典雅高贵的器型,瑰奇秀美的釉色,成就了建盏的美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建盏可谓是色彩的艺术,陶土的奇迹。

提及建阳建盏,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这个人叫阚梅娇,是传承古法油滴建盏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个阚梅娇,凭一只只极具个人风格的银油滴作品——黑牡丹建盏,成为建阳23位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当中唯一的女性。

1967年出生的阙梅娇,从小就与泥巴打交道,曾在建阳瓷厂工作,因国企改革工厂倒闭而下岗。时年,她23岁,为生计计,开始经营一家服装店。事有机巧,她店面的隔壁是一家经营瓷器和紫砂制品的陶瓷店。这家陶瓷店似乎是一个引信,点燃了阙梅娇的陶瓷艺术梦。她毅然决然关闭了服装店,走上了陶瓷的学艺之路。

她是个心气很高的人,不甘心置身于“匠人”层面,着意于让自己的每个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神韵,成为建盏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品。她努力钻研各地的黑陶艺术,沉醉于建盏制泥、造型、拉坯、施釉、焙烧的过程。时深日久,制器转盘在她的手上仿佛有了灵性,各类器型信手拈来,往往是心随手动,手到意到,有如神助。她烧出的建盏呢,无论是敞口、撇口还是敛口、束口,都透露出上古的沧桑感,让人爱不释手。更令人意外的是,她经过无数次的釉水调配和烧制试验,她的银油滴斑纹渐臻化境。她的每一个油滴盏,油滴大小恰到好处,疏密有间,错落有致,立体质感扑面而来。如黑牡丹系列,盏底油滴参差有序向四周延伸,有如牡丹徐徐绽放,国色天香。

可以说,阙梅娇的建盏作品,或温润典雅,或质朴简约,或华丽大方。其个性独具的油滴盏,造型古拙、胎体厚重、釉色莹润;窑变釉面五彩斑斓、瑰丽悦目;茶盏造型圆润、华贵,让人爱不释手。

就这样,因为制作出独具个人风格油滴作品,一时间,诸多荣誉和光环蜂拥而来。她成了众人心目中不折不扣的工艺美术大师。

一窑一世界,一器一枝花。非遗建盏的传承绝非一日之功,但它拥有窑变的神奇,可以像窑变一样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烂漫多姿,精彩动人。

建盏取饮 妙在其中

选取建盏,一看器型。一件建盏精品,没有明显变形,表面不开裂,无气泡,针眼少。二看斑纹。购买兔毫盏,斑纹的底色应该是青黑色,即黑中带青,而不是“死黑”色。兔毫斑纹要尽量长一些,分布不稀不紧且具有三维立体效果,兔毫能从盏口延伸至盏底。购买油滴盏,最好是油滴斑放清所可见、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饱满,且有些是独立的斑点,而不是斑点模糊一片的。三是看胎质。胎体是“铁胎”,叩之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购买建盏要有“容忍的心态”,能够欣赏其中的“残缺美”。

建盏的胎釉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等化学成分,所以建盏的高含铁量在使用过程中能不断的释放二价铁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增加血红蛋白的载体及红细胞的功能执行。可预防贫血、高血压,能调节人体中枢神经,达到舒缓的作用。并且对平衡内分泌系统也有功效,可将细菌吸附,并将细菌赖以生存的酶活性抑制的逆转和氧达到杀菌的效果,所以说建盏具有养生保健功能。

用建盏喝茶,可以长时间保温蓄热并提高茶汤的碱性,茶水质会变得柔软甘甜,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更佳,同样,用建盏盛白酒、啤酒、红酒、白开水、矿泉水、咖啡等液体饮料,其口感亦更加甘纯美味。也就是说,建盏有保温蓄热、提升口感的功能。

建盏的本质是茶具,它不仅是极简美学的诗意象征,更融入了现代人对于雅致生活的向往。持捧一盏,或得闲饮茶,或摩挲把玩,妙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猜你喜欢

建窑建盏油滴
圆形的油滴
建盏的新发现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建盏之初探
密里根油滴实验的理论分析和测量结果讨论
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建窑鹧鸪斑种类研究
宋代茶文化影响下的建窑黑釉陶瓷茶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