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开展多元化写作

2023-06-26韩志勇

课外语文·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刘和珍人物描写背景

韩志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两种基本能力,阅读与写作也成为很多同学提高语文成绩的瓶颈。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可将两者融合起来,彼此促进。尤其强调的是,在日常学习中要将写作变成日常学习的常态内容,开展多少阅读活动,就进行多少写作训练。只有写作训练的次数多了,同学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体验,从阅读中汲取的养分多了,写作自然就会稳步地提升。

一、对文本的人物描写进行扩写

当议论文写多了,我们会忘记如何去开展人物描写。写人是写作中最常见的内容,描写好一个人的外貌、情感也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基本写作素养。如果写人的能力提升了,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部编版《语文》高中课本中所涉及的阅读文本中同样有一些写人的经典作品,或者一些不以写人为主的作品中也有经典的人物描写,这些都是同学们可以学习的典范。同学们可以模仿文本中的人物描写进而描绘生活中真实的形形色色的人,也可以就原先简洁的人物描写进行一定的扩写,从而让主题更深刻,也让自己获得一次深刻的写作体验。

以部编版《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例,鲁迅在文章中交代了写作的目的,描写了五人被害后的社会反应,写出了与五人交往的经历,也写了五位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鲁迅抒发了内心的悲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革命的必胜信念。鲁迅对五位烈士的描写多是零碎的,没有大段的描写,主要描写的是作者与他们的交往以及鲁迅对他们遇害的悲愤。如果在开展阅读时,选择其中一位烈士进行详细描写,这能提升想象能力,也能深化对烈士的崇敬之情。鲁迅在文中是这样描写白莽的:“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这时他才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读者在阅读中可展开这样的扩写:“来的就是白莽,一个瘦弱的书生,消瘦的脸几乎被黑框眼镜遮住了一半。不知道是不是见到我有点害羞,还是因为穿着太多,汗珠随着他的脸颊流落下来。不用说,他就是典型的一個大学生,一个读书的中国青年,也许是一个在面对当前时局感到迷茫的青年。这时他走过来,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是耳语,却有千斤的重量,我看到了他坚毅的眼神。”

显然地,通过这样的扩写,读者既在模仿鲁迅的表达方式,也在一步步走进先生的情感世界。既提升了写作能力,又近距离地与文本人物进行鲜活的对话。

二、对文本的环境描写进行补写

读者要想了解一篇文章的情感与表达,就需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有时候作者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写作背景的;有时候作者直接叙述写作背景;有的时候作者直接描写事情的经过,而省去文章的背景或事情发生的环境。面对省去的情况,读者往往会在阅读文本之前阅读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以及所要表达的情绪。如果读者不能理解写作的背景,就不能理解文本的主题。在了解了一些背景信息之后,可在作者描述事情前加上一些环境描写,以给我们一次锻炼写作的机会,内化背景文化的机会。这些环境描写要符合事情发生当时的情境,要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样的写作也能提升我们对主题的理解力以及写作表现力。

以部编版《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这篇文章的具体背景是这样的:1926年3月18日,在天安门前北京人民集会抗议,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的主权。但是,当时的段祺瑞执政府在会后对到执政府前请愿的群众开枪,于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主人公刘和珍遇害了。但是,这样的背景信息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少深刻的认识,但可根据这些介绍给文章补写一个环境描写。不管什么样的补写都要能反映出对主题的理解状况,最主要的是要能看出在环境描写上与原文本的思想与情感是否对接得上。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补充的环境描写可以是这样的:“那一天我没有看到太阳,三月本来是春天,但是北京的冬天却是异常寒冷,也许春天会很晚来到人间,也许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再也见不到春天了。其实只要段祺瑞政府还将枪口对准无辜的青年、学生、群众,这春天也还会有冬天般的寒冷。但是我确信春天一定会回来,毕竟三月了。”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补写既锻炼了写作的能力,又能在虚实结合中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

三、对文本的情感表达进行改写

无论什么题材,也无论什么文体,在写作的时候都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时需要平铺直叙,有时需要隐藏在白描的文字里。读者在阅读时要能理解作者的表达,要能体会文字背后的真情。不同的作家在表达情感时使用的文字、叙述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要能对着文本在理解作者内心的同时还要能以不一样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也就是说,读者要能学着站在作者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进行表达。对改写而言就是要既能展现出对作者情感的共鸣程度,又能体现他们在表达情感上的进步状况。

还以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例,其中有一段经典文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在文中表达情感的文字,他表达了对革命者的崇敬之情,几乎完全直抒胸臆。在这里鲁迅将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当成“真的猛士”,将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说成“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在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之后,我们可进行这样的改写:“一个瘦弱的女子却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这是怎样的气概啊。自古以来,女人总是柔弱的存在,但是为了大多数人的人生不再惨淡,为了更多人的鲜血不再白流,刘和珍站起来了,没有退却,她是勇猛的战士。”这样的描写同样能体现作者的情感。从这样的情感表达,能看出读者对文本人物的情感。用不一样的方式试着表达与作者一样的情感,是对阅读文本的一次创新式的解读,也是一次创新式的写作。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能创造一些可以改写的情境,以在锻炼写作思维的同时,也提升阅读输出的质量。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可站在自身发展的高度将两者融合起来,给自己充分展示的机会,以让写作获得长足的发展。写作能力发展了,也能深化我们的阅读能力。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要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多综合体验的机会。显然只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不进行更多锻炼,也是写不出优秀的作文的。只有在不断的写作训练中,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我们开展自主写作训练,不但能丰富我们学习的内容,也能促进多元思维的生长,这对我们语文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刘和珍人物描写背景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向《少年闰土》学习人物描写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小学生人物描写素材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纪念刘和珍君》的情感触动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