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下的“美”

2023-06-26马俊

课外语文·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荷花淀孙犁水生

马俊

★古往今来,多少无辜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悄悄离去,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悲惨的,就连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为之动容,他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也悲叹道:“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因此,谈及战争,只会让说者伤心,听者流泪。但有时候,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总有自己的感受,如“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笔下的《荷花淀》,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别具一格地在残酷的战争中融入了景美、人美、情美,表达了善良、勇敢的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人动容——战争之下也有诗情画意。

一、其景,沁人心脾

成长在共和国怀抱的我们对于战争的印象是模糊的,这是件幸运的事。但即便我们并没有经历战争,从新闻、影视、小说作品中我们也能窥见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废墟、死亡、寂静、破败仿佛就是战争的代名词,在战争的阴影下,其实谈不上所谓的美景,毕竟谁会在意废墟下的那一朵荷花、那一缕阳光?但是,孙犁恰恰相反,他会更在意荷花的开放、阳光的微露,因为这一朵荷花和一缕阳光代表的是希望和生命。因此,在《荷花淀》的世界里,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惬意的,充满生命复苏前的闲适,主要表现在:

第一,如梦似幻的诗意。水生妻子编席的时候,孙犁站在了她特有的视角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认真阅读这一段描写,它的确能够勾起我们的想象,“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都是美好的、纯净的事物,而且水面上那如梦似幻的薄雾像仙境一般,夹杂着荷花的香味,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着诗情与画意。

第二,如痴如醉的自然。《荷花淀》开头的自然段中,作者这样描述月下的宁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这种描写,直白而没有丝毫的点缀,但能让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自然的宁静的美;还有,当水生妻子一行几人偷偷去找自己爱人的时候,在船上的那段描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一段描写是自然的、毫无点缀的,就像一个叙述者一样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的感受:“风”是“凉”的,很贴合当时的她们面临的情景,而“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也是从女人们的角度去描写的——无忧无虑、闲适自然,充满画面的质感。

第三,如诗如画的极致。当女人们躲避鬼子时,作者这样来描写荷花淀的荷花——“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一段描写与下文女人们安全脱离险境的情节是紧密相连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也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荷花淀中蕴含的无穷力量,真如作者的描述一样,像“铜墙铁壁”一样保护着荷花淀的人们。可以说,“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格调”是《荷花淀》这篇小说的一大语言特色,这种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让读者跃出了战争本来的残酷,自觉地去关注美景,因为这些美景代表的是生命复苏前的希望,是一次复苏希望力量的积蓄,看似闲适的描写,实则是孙犁对抗日前景的美好向往。

二、其人,纯洁美好

《荷花淀》中,作者特意刻画了两个人物——水生和其妻子,尤其是對其妻子的刻画,在她的身上可谓聚焦了人性的美好。首先,她勤劳朴素。文章开头部分,用简单的语言塑造了妻子“编席能手”的形象——“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是那个时代农村勤劳妇女的代表。其次,她善解人意。当她丈夫回来的时候,她问丈夫:“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看似平淡,但是饱含了妻子对丈夫的关切和疑虑之情,当听到丈夫第一个参加地区队,只回应道“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既有妻子对丈夫的自豪和赞扬,同时也含有一种嗔怪之感,毕竟结婚以来,小夫妻两人是聚少离多,简短的几句话将儿女情长与家国大义都道了出来。同时,面对丈夫的交代——“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都只能流着眼泪答应了他,都是她善解人意的表现。最后,她刚强勇敢。作为女性,她居然敢和其他女人去陌生的荷花淀里面找她们的丈夫,并且敢于应对鬼子,后来更是学会了射击,做哨兵来回警戒,和子弟兵一起作战,作为女性的她们多了一份果敢。更有对水生朴素自然的描写。首先,从他的穿着当中,“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穿着,更是朴素和自然的。其次,从他的语言当中,他更是教育妻子“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告诫妻子不能当“汉奸”,要“拼命”,初读起来,他仿佛是一个完全不懂柔情的丈夫。当然这是他肯担责、顾大局的表现,他是游击队长,还是“党的负责人”,只能从大局出发去思考家庭和国家,一切都说明他肯担当。可以说,孙犁是怀着崇敬和赞美的心情去描写和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因为他们代表着人性的纯洁与美好,这种品质无论是在抗日战争年代,还是在当今的新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三、其情,感动人间

孙犁是描写生活气息的大师,《荷花淀》不仅有贴近生活的美景让人如痴如醉,也有纯洁美好的人物让人崇敬万分,更有真挚的感情感动人间。

第一种情是难以言说的夫妻爱情。战争之下,难以言情,这是必然。但水生嫂对丈夫的嗔怪是爱情,女人聚在一起说什么“忘下了一件衣裳”“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不过借口探望丈夫,也是爱情。只是女人们选择将这一份爱情埋藏在心底罢了。末尾部分“丢纸盒”耐人寻味,纸盒里面装的是难得的物资,但是男人们将它让给了女人们,是一种关爱;女人们又将自己捞出来的小包裹给了男人们,也是一种关爱。男人们嘴上说着最狠的话——“一群落后分子”,女人们嘴上说着最怨的话——“爱搭理不搭理”,都是战争年代难得的真情,十分令人感动。

第二种情是超越小我的家国情怀。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每一个中华儿女选择的不是苟且偷生,而是积极投入到战争当中,即使物资异常短缺,即使高压时刻常在,但是水生等与他们的妻子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舍弃了儿女情长,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当中,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如果没有家国平安,谈什么家庭和谐?所以,水生与妻子义无反顾地拿起枪勇敢地战斗,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山河无恙,这一份家国情怀无疑让人崇敬万分。

俗话说,战争无情,人有情,孙犁的《荷花淀》显然赋予主人公水生与其妻子理想而光辉的人格与内心世界,并对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儿女的斗争立场与态度给予真挚的赞美,描写他们在物资短缺、精神紧张、战争无情背后的忠贞、善良与纯真。这是一篇以情动人、笑中有泪的作品,也是一篇富于斗争与反抗精神的作品。孙犁将其对民族抗争的历史、荷花淀的社会环境、荷花淀人物形象的深刻思索和见解,都倾注在情节的叙述、人物的刻画、景色的描写当中,并通过人物、事件、情境三个方面充分地表现景美、人美、情美。不得不令人反思,战争确实有对人性命无情的折磨与摧残,但人性尚且美好,即使风雨入侵,即使雪飘万里,依然能够一往无前地坚守我们民族的热爱和平的坚贞与美好,仍然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感动人心的能量,而这股力量足以抵抗外敌的侵略,邪恶终将会在我泱泱中华的正义面前瞬间崩塌,乃至消弭于无形。

末了,说一声感谢——感谢孙犁,感谢《荷花淀》让笔者发现战争下的另类之美。

猜你喜欢

荷花淀孙犁水生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孙犁装外行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山水谣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
《荷花淀》结构上的两两相应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
白洋淀里盛开的美丽荷花——《荷花淀》“五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