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2023-06-25周启勋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融合应用孔乙己课程思政

周启勋

摘要:目前,“课程思政”这一理论思想逐渐从高等教育外溢,并开始活跃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前者渗透在非思政学科教学中,具有教育功能的隐秘属性;后者则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存在于实际教学环境中,显性特征突出。课程思政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优势,有利于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初中学段落地生根。课程思政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思政融合意识,其次做到准确选取课文中的思政要点,然后做好课堂的教学设计,最后将育人内涵在课文讲解中不经意间种在学生心里。本文以《孔乙己》课堂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

关键词:课程思政 孔乙己 融合应用

一、“课程思政”出现的背景

“课程思政”概念较新,2014年出台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使得“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以文件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这时起,“思政课程”的理论开发和实践研究开始进入快车道。2020年在教育部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还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要三者形成有机统一。同时,“课程思政”这一理论思想逐渐从高等教育外溢,并开始活跃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初中语文领域,课程思政“小荷才露尖尖角”,时至今日,在理论架构和实践层面还存在较大缺憾,亟待补强。

二、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前者渗透在非思政学科教学中,具有教育功能的隐秘属性;后者则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存在于实际教学环境中,显性特征突出。赵继伟认为:“课程思政”,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1]高德毅、宗爱东指出:“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是的,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践行中,走在教科研前端的高校也为基础教育提供了样本范例。实现课程思政需要一个载体,语文学科因为其具有强大的人文属性,所以在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中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实践意义。

三、“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意义

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以及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段话明确指出和强调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这和思政课程标准异曲同工。“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相通的教育目的,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特点。”[4]这句话再一次阐释了语文学科的教育功用,不仅说明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层面属性相当、相互关涉融通,而且还强调了其在日常教学中悄无声息的特点。处于基础教育学段的初中学生相比高中生、大学生,他们更少于学业压力,天真烂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也更强,很容易受到课文中正气人物形象或优良道德精神品质的影响。这些形象或精神品质借助文学的力量,或以诗歌、故事的形式,或以演讲、诵读等综合实践的方式呈现,都要比其他学科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和语文学科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特有的天然优势。

四、“课程思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思政融合意识,其次做到准确选取课文中的思政要点,然后做好课堂的教学设计,最后将育人内涵在课文讲解中不经意间种在学生心里。下面,我以《孔乙己》课堂教学为例做简要阐释。

(一)在作者简介中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其中包含“语言建构和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设置问题,要学生对鲁迅进行回忆评价,这样既可以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效果,也可以将课程思政理念很好地渗透。

如,课堂上教师设问:“《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先生,我们如今对鲁迅的了解有多少呢?”学生众说纷纭,如有的学生谈到鲁迅的生卒年代(1881-1936),我們可以透过年代渗透鲁迅生活时期的黑暗,对比现实生活的自由、富足。有的学生回答出,他是文学家、思想家。教师可以简略回顾他是如何成为“民族的脊梁”的。有的同学谈及他是“革命家”,教师可以借此指出他是如何弃医从文走上革命道路的,可以联想到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谈谈鲁迅是如何爱护青年作家萧红的。还可以进一步挖掘鲁迅又是如何在革命道路上爱护青年,重视青年成长的,如鲁迅曾说过:“近来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5]拓展之后,以此教育学生,我们当然要做进步的青年,绝对不能辜负鲁迅先生的谆谆教诲,应该自省和拼搏,将来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以此达到在语文课堂上渗透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统编教材所选篇目均来自大家手笔,这些大家大多自身比选入的课文还要富有嚼劲,读书识人,知人论世,透过作者和其作品深挖其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去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可行的,是有效的,是具有巨大榜样激励作用的。诸如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写《消息两则》的毛泽东,《最后一次演讲》的闻一多,《出师表》的诸葛亮,《桃花源记》的陶渊明,《回忆我的母亲》的朱德,《最苦与最乐》的梁启超,《邓稼先》的杨振宁等等。

(二)在背景介绍中融入

写作背景通常是课文中引而不发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容、中心内涵的有效手段,是知人论世教学方法的实现和学生进行思维提升的前提保障,是情境任务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思辨教学,以及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活水之源。“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撑学生的‘学。”[6]为了学会寻找这种信息源,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去搜索写作背景,在课上互相分享交流。

文章的写作背景可分为生活背景、社会背景和性格背景等等,教师在建构课程思政问题时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去发掘问题。如设置思辨问题:孔乙己生活在旧时的鲁镇,那时候的人们生活麻木不仁,每次去咸亨酒店就要受到其他酒客的嘲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学生可能会说出显性答案,即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的“长衫客”云云。但是,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深入挖掘我们可能发现并非完全这样,那是因为早年孔乙己便已读书,但是一直没有“进学”,而又因为其所学的内容都是落后的“八股文”,在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且孔乙己后来也没有转变思路寻找营生的手段,自己的性格又是好吃懒做,高不成低不就,造成了可悲的后果。所以,教师可以在此处融入课程思政,大力颂扬我们如今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是如何贴近生活,如何具有实用性,如何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结语要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的现代化教育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时鼓励、劝勉学生一定要刻苦学习,避免学业不精,又好吃懒做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再现。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表明文学作品是对真实社会的需要和写照,是反映地区、时代、思想、社会等的重要载体。这样利用背景介绍的方式去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的篇章在统编教材里不胜枚举,如《湖心亭看雪》,“金陵人”的所答非所问是否蕴藏着家国之思?《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前后为何反差极大,作者在批判什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反映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何模样?等等。这些思辨问题的抛出都需要背景介绍的融入去帮助学生解惑。这不仅为我们探索文章中心有颇多益处,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或爱国情感的油然而生都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是课程思政在与语文学科融合时很好的触点。

(三)在历史典故中切入

课文中特别多的地方都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尤其是历史典故,如果将这些历史典故开发成课程思政的资源,将会极大地提升课堂的高度和深度,强化语文的育人属性。

《孔乙己》中涉及到的历史典故不多,在第四自然段结尾有一个“君子固穷”的词语,课文有简单注释,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其实,这个典故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行走到陈国时断炊了,随行的人有的甚至都饿得站不起、走不动。于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就到孔子这里抱怨,孔子回复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就是说君子穷则穷已,还会坚守道德底线而不作乱;小人则不是,一遇到穷困就不能安分守己了,指不定做出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来。孔乙己面对酒客的嘲弄只言语了前面的君子固穷,其实是凸显了他善良的内心,也反衬并讽刺了同是贫穷酒客们的麻木与不仁。从当时的情势来看,其实孔乙己若是说出后面一句——“小人穷斯滥矣”实则极具反击性和侮辱性,但是他没有那么做,因为除了自身善良之外,他也懒得去和这些“短衣帮”计较,毕竟他是“长衫客”嘛,他还是懂得鸡同鸭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可以教育学生,面对非议,在确定自己言行无过错之后,要懂得“夏虫不可语冰”的道理,以此来实现课程思政与语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但是,遗憾!贫穷的孔乙己后面的种种表现完全配不上“君子固穷”这煌煌箴言,他的迂腐还在上演。课文后面还有一处典故出现——“多乎哉?不多也”,文下也有注释说它在文中的意思是:多吗?不多了!实质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完整的一句话是:“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说的是太宰和子贡都夸赞孔子多才多艺,是圣人,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就评价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学会许多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的。”[7]原意是指技艺的种类很多,并非指课文中茴香豆的数量,这也是鲁迅先生侧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孔乙己的学识的确一般,只会断章摘句而已。所以教育学生学知识要扎实,要理解要义,还要学会正确使用。

历史典故在课文中出现频次较多,古文中尤甚,如《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爱莲说》中“陶渊明独爱菊”,《孟子三章》张仪、管夷吾诸人等等。但最多的还是在诗歌当中,《野望》中的“采薇”,说的是伯夷、叔齐商朝灭亡后不食周粟的故事;《雁门太守行》中的“黄金台”,《登幽州台歌》的“幽州台”,讲的都是燕昭王招揽贤士的典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鄉翻似烂柯人”,感叹时光飞逝、世事变幻,等等。这些对学生都极具思政教育意义。

(四)在内容中的关键元素中插入

课文内容中的关键元素有很多,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寻找、发现、思考,透过重要元素探究文章中的核心精神内涵,甚至直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好这些关键元素可以起到启迪、教育学生的目的,这是在语文学科实现课程思政化的重要手段。如《孔乙己》中的“茴香豆”,文中一共出现五次,但是在最后一次孔乙己出现时他却只买了酒,没有买每次的酒“伴侣”——茴香豆。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设置学习任务:

1.圈点勾画文中出现的“茴香豆”语句;

2.写出每次茴香豆出现时孔乙己的精神面貌;

3.思考为什么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买酒时没有再买茴香豆?

根据课上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茴香豆消失了,孔乙己也消失了,“一直以来,以酒和茴香豆苦苦支撑着他,已经没有经济能力品尝茴香豆的香味了,在咸亨酒店的最后一次登场,也许是他人生舞台的最后一次演出,只能用一碗酒为自己饯行了。”[8]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为什么茴香豆消失,孔乙己也消失了呢?在得到学生的不同答案之后,教师可以明确: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是民众麻木不仁的冷漠,是孔乙己自身好吃懒做成为社会“多余人”的必然结果。以此教育启迪学生应该奋发有为,更应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为只有国家强大了,社会进步了,人群中的“孔乙己”才会彻底消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担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通过文章中的关键元素去实现初中语文教育目的的课文发现还有很多,再例如《植树的牧羊人》中“水”的变化:由“泉眼干涸”到“深井里的水”,由“看到的溪水”到“高山上的流水”,无不在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得有坚定的目标和顽强的意志!除此之外,《秋天的怀念》中对“看菊花”几次的描写,《散步》中文末“世界”的大词小用,《老王》中作者一直对给最后一次登门送东西的“老王”钱这件事“心上不安”,《台阶》中频繁出现的量词又在强调什么?等等。所有这些关键要素或者核心问题的背后都蕴藏着可以开发出来的育人情感或者精神、道理。

总之,课程思政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优势,有利于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初中学段落地生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实践还不够深入,还需要继续深挖教材中的隐性育人资源,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但是,教师在建构课堂设计时,要尊重学科本身的功能特征,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思政课,要正确认识、处理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教学实践中,在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历史典故、内容关键元素等方面合理、科学地融通融合。教师要践行文以载道,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要携手新课标和统编教材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原则,借助课程思政理念,共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课程思政”:含义、理念、问题与对策[Z].第八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文集,2018.(08):29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4]廖俊青.论语文教学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J].语文建设,2015(24):34-35.

[5]许寿裳.鲁迅传[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209.

[6]高文.建构主义教学研究[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2008.

[7]王超.论语(王超译)[M].北京:北京联合出公司,2015:064-065.

[8]金家旺.”茴香豆”:不可忽略的道具[J].中学语文教学,2021(02):61.

猜你喜欢

融合应用孔乙己课程思政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初中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电气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的融合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