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追求完美,但不要成为完美主义者

2023-06-25马志国

现代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清华北大休学完美主义

马志国

追求完美是好事;但过度追求完美,就成了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其内心存在严重的焦虑,容易导致多种心理障碍,如自我挫折感过强、自我认知障碍、自我适应障碍等。所以——

马上要高考了,成绩优秀的他却无故厌学厌世

闫瑾(化名)在重点中学读高三。马上要高考了,他却提出休学,并连续两天没去学校。闫瑾的父亲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关键时刻掉链子,于是心急火燎地带着孩子来访。

我先和闫瑾的父亲单独交谈。他40多岁,是一位私企老板,言谈举止很有气场。介绍情况时,他说孩子不仅厌学还厌世。

“厌学还厌世?请谈谈具体情况。”我给他倒了一杯茶。

他的表达快而有力,势不可挡:“这孩子经常闹病不上学,不是腹痛就是头痛,要不就是胸口痛。听说他不舒服,我带他去看病,大小医院没少跑,可每次检查后医生都说没啥大问题,随便开点药。孩子上初三時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不过中考后就好了。现在他上高三了,旧病复发不说,还添了新病——膝盖痛,可医生检查后说没啥问题。最近,孩子说膝盖太痛,想休学养病。我向朋友请教、跟老师沟通,他们都不赞同孩子休学,还说了孩子休学的若干坏处。我也认为休学不是一个好选择,再说膝盖疼也用不着休学啊,于是就没答应孩子的要求。”

我问:“孩子是什么反应?”

“他还是想休学。前天晚上说起这事,他哭了,说心里难受,上学没意思,活着也没意思。我一听,孩子不仅厌学还厌世,这怎么行呢?”

“那您是怎么应对的?”

闫瑾的父亲慷慨陈词:“我对他进行了正面教育,跟他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谈一个年轻人应该怎样面对挫折以及荒废人生的害处;还跟他谈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经历和我自己的创业经历……”

明白闫瑾父亲的教育方法后,我几次想用心理咨询的会话技术,在不经意间中止他的高谈阔论,却都没有成功。最后,我不得不直说:“您教育儿子,听着像给员工开会啊。”

他笑了:“是。我就是想给他洗脑,因为我这人比较善于给人洗脑。”

我也笑了:“那么,您给孩子洗脑的效果如何?”

他有些不好意思:“按说,我对孩子是有影响力的。可我说完,孩子还是厌学,估计我的话没说到他心里。后来,孩子主动提出看心理医生,经朋友介绍,我就带他来您这里了。”

一想起他让我考清华北大的话,我就怕,怕自己考不上,怕他对我失望。而这也让我感觉上学没意思,连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和闫瑾的父亲交谈后,我又单独和闫瑾进行了交谈。

闫瑾直率地问我:“老师,您说我现在休学好不好?”

“嗯,我想先听听你的具体情况。没搞清楚之前,我没法给出意见。”我引导他谈论自己。

“我就是心情不好,总想消极的事情,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甚至连上学、活着也觉得没意思,所以想休学一段时间。”

“听说你父亲跟你谈了很多,你觉得如何?”

“他的话都对,但是……”

“但是什么?”

“这么说吧,药是好药,但不对症。我不是不懂事,不是不努力。中考,我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进了重点高中,我的成绩排名也有所提升,可我还是担心害怕,现在到高三了,我更加担心害怕。”

“担心害怕什么?”我不解。

“怕考不好,上不了好大学。”

“所以闹病想休学?”

“差不多是这样。”他想了想,然后用肯定的语气强调,“就是这样!”

到底是孩子。我笑了:“鸵鸟有个习性,就是面临危险时会把头埋到沙堆里。看不见危险,就当危险不存在,这是逃避啊。”

闫瑾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也这样。”

“你不一样,你是有实力的。凭本事考进重点高中,学习又努力,考上好大学,不是问题。”我正色道,“可你为什么要逃避呢?”

闫瑾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说出心里话:“都怪我爸。”

“为什么这么说?”

“我爸能干也能说。他强势,很有成就感,喜欢把他的创业经历当励志故事讲给我听。我知道他对我的期望很高,但我害怕自己达不到他的要求。”

我让他说具体点。

闫瑾说:“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考了全班第一。我爸很高兴,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的儿子就得这样,只能第一,不能第二。上高中后,我又考了全班第一,他再次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的儿子,只上清华北大,别的学校不上。他对我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我不想让他失望,只好不断努力。就这样,他不打不骂,却让我压力山大。如今到了高三,高考在即,一想起他让我考清华北大的话,我就怕,怕自己考不上,怕他对我失望。而这也让我感觉上学没意思,连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我想休学歇一歇,等明年再考大学。”

原来如此。

父亲的高标准、严要求,让他感觉自己必须做个完美的、没有缺点的人。这种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心理学上有个躯体化现象,即面对困境无法应付时,潜意识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躯体症状。就是说,心理疾病转化成了生理疾病。这是一种心理自我防卫机制,为减轻内心痛苦,不自觉地让自己扮演患者的角色。人是一种奇妙的动物,当心理有了闹病的需要,躯体往往就能给予配合,于是出现躯体化现象。

闫瑾的腹痛、头痛、膝盖痛,都属于躯体化现象,是心病跑到身体上的结果。问题是,他凭实力考进重点高中,进高中后学习努力,在同龄人中已属优秀,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压力呢?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有完美主义倾向。

追求完美,是好事;但过度追求完美,就成了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其内心存在严重的焦虑,容易导致多种心理障碍,如自我挫折感过强、自我认知障碍、自我适应障碍等。

导致完美主义的深层心理根源是什么?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按照心理学的需要层次学说,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想做好自我保护,希望自己表现完美,以为这样自己就能免受他人伤害。

闫瑾就是这样。他过度追求完美,是为了避免被轻视,从而获得安全感。那么,他的完美主义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会有不安全感呢?

答案是来自家庭,来自父亲的过高期望。父亲的高标准、严要求,让他感觉自己必须做个完美的、没有缺点的人。父亲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闫瑾父亲创业成功,性格强势。通常,这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在竞争中碾压对手、取得胜利。闫瑾深知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取得全班考试第一名后得到父亲表扬。同时,他也深知如果自己表现不好,随时会招来父亲的不满。而他其实很难时时让父亲满意,因此体会到极度的不安全感,于是迷茫、痛苦,甚至想用休学来逃避。

一句话,闫瑾的完美主义是父亲洗脑的结果。

沟通至此,闫瑾像自言自语又像求证:“看来逃避不是办法?”

我态度肯定:“当然。一旦以生病为借口休学,就会形成强烈的消极心理暗示,让你更难面对学业,更容易扮演患者逃避上学,甚至让你难以重新走进校园。生活中,这样的教训不少呢。”

“我知道了,那我没病就不休学了。”闫瑾转而又叹息,“可我还是怕达不到我爸的目标,怕高三不完美。”

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只是珍珠上有个小斑点。他想,如果把小斑点去除,这颗珍珠就完美了。于是,他狠心刮去珍珠的表层,可斑点还在。他又刮去一層,斑点仍在。他不甘心,刮掉了一层又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斑点。这时他发现,珍珠也差不多给刮没了。他万分心痛,一病不起。临终,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如果当初我不计较那个斑点,现在我手里会攥着一颗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我看看闫瑾:“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他思索了一下:“要接受不完美。”

“对。你是个好孩子,可好孩子也可以有不足,也可以不完美。你已经很好了,如果能接纳自己,放下压力,轻装前进,会取得更大成绩。你不必挑剔自己,不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闫瑾把后背挺了挺:“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怕我爸对我不满意,您跟他说说吧。”

我答应了。

闫瑾的父亲听说儿子不再坚持休学,兴奋起来:“我就说嘛,我的儿子……”

我截住他的话头:“知道为什么孩子不坚持休学了吗?”

他有些好奇:“为什么?”

我向他说明闫瑾借病休学的心理来源,并转达了闫瑾的意思。

闫瑾的父亲不再兴奋,而是开始反思:“我确实说过儿子得上清华北大的话,我的本意是激励他好好学习,没想到让他压力这么大,连上学都害怕了。既然这种办法效果不好,那以后我就不用了。只要他能顺利念完高三,考上什么大学就上什么大学好了。毕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

一周后,闫瑾的父亲发来微信,说闫瑾重返校园,状态不错,对我表示感谢。我回复道:不用谢我,你要谢的,是你自己的领悟和改变。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清华北大休学完美主义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完美是个坑
“放弃清华北大”见证考生认知理性
清华北大:相爱相杀的TOP2
休学创业
教育部:将对高校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作出规定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晶莹的泪珠
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清华北大名次大跃进 哈佛居首
休学创业:另类"怪小孩"和他的勇敢妈妈